爾何懷乎故宇 時幽昧以眩曜兮 孰云察余之美▒ 文461.4譯2395
人好▒其不同兮 惟此黨人其獨異 戶服艾以盈要兮 謂幽蘭其不佩 文461.4譯2395
覽察草木其猶未得兮 豈 美之能當 蘇糞壤以充 兮 謂申椒其不芳 文462.1譯2395
欲從靈 之吉占兮 心猶豫而狐疑 巫咸將夕降兮 懷椒 而要之 文462.1譯2397
百神 其備降兮 九疑 其▒迎 皇▒▒其揚靈兮 文462.1譯2397
告余以吉故 曰勉升降以上下兮 求矩 之所同 湯禹儼而求合兮 文462.2譯2397
摯皐繇而能調 苟中情其好脩兮 何必用夫行媒 說操築於傅巖兮 文462.2譯2397
武而用而不▒ 呂望之鼓刀兮 遭周文而得擧 戚之謳歌兮 齊桓聞以該輔 文462.2譯2397
及年歲之未晏兮 時亦猶其未央 恐 ▒之先鳴兮 文462.3譯2397
使百草▒之不芳 何瓊佩之偃蹇兮 衆 然而弊之 惟此黨人之不亮兮 文462.3譯2397
恐嫉▒而折之 時 紛其變易兮 又何可以淹留 蘭址變而不芳兮 文462.3譯2397
蕙化而▒茅 何昔日之芳草兮 今直▒此肅艾也 豈其有他故兮 文462.4譯2398
莫好脩之害也 余以蘭▒可恃兮 羌無實而容長 委厥美以從俗兮 文462.4譯2398
苟得引乎衆芳 椒專 以慢諂兮 又欲充其佩 文462.4譯2398
▒干進而務入兮 又何芳之能祗 固時俗之從流兮 又孰能無變化 文463.1譯2398
覽椒蘭其若 兮 又況揭車與江 惟 佩之可貴兮 委厥美而歷 文463.1譯2398
芳菲菲而難虧兮 芬至今猶未沫 和調度以自娛兮 聊浮游而求女 文463.1譯2398
及余飾之方壯兮 周流觀乎上下 靈 ▒告余以吉占兮 歷吉日乎吾將行 文463.1譯2402
折瓊枝以▒羞兮 精瓊 以▒ ▒余駕飛龍兮 文463.2譯2402
雜瑤象以▒車 何離心之可同兮 吾將遠逝以自疏 吾道夫崑崙兮 文463.2譯2402
路脩遠以周流 揚志雲霓之 兮 鳴玉鸞之 朝發 於天津兮 文463.2譯2402
夕余至乎西極 鳳皇翼其承 兮 高 翔之翼翼 忽吾行此流沙兮 文463.3譯2402
遵赤水而容與 麾蛟龍使梁津兮 詔西皇使涉予 路脩遠以多艱兮 文463.3譯2403
騰衆車使徑待 路不周以左轉兮 指西海以▒期 屯余車其千秉兮 文463.3譯2403
齊玉 而▒馳 駕八龍之婉婉兮 載雲旗之委移 文463.4譯2403
抑志而 節兮 神高馳之邈邈 奏九歌而舞韶兮 聊假日以▒樂 文463.4譯2403
陟升皇之赫▒兮 忽臨 夫舊鄕 僕夫悲余馬懷兮 局顧而不行 文463.4譯2403
亂曰 文464.1譯2403
已矣哉 國無人莫我知兮 又何懷乎故都 ▒莫足與▒美政兮 吾將從彭咸之所居 文464.1譯2403
文464.1譯2403
九歌四首 屈平 文464.1譯2407
東皇太一 文464.2譯2408
吉日兮▒良 穆將愉兮上皇 撫長劍兮玉珥 鳴兮琳琅 瑤席兮玉▒ 文464.2譯2408
將把兮瓊芳 蕙肴蒸兮蘭藉 奠桂酒兮椒漿 揚 兮 鼓 文464.2譯2408
疏緩節兮安歌 陳 瑟兮浩倡 靈偃蹇兮 服 芳菲菲兮滿堂 文464.3譯2408
五音紛兮繁會 君欣欣兮樂康 文464.3譯2408
雲中君 文464.3譯2409
浴蘭湯兮沐芳 華采衣兮若英 靈連 兮▒留 爛昭昭兮未央 蹇將憺兮壽宮 文464.3譯2410
與日月兮齊光 龍駕兮帝服 聊 游兮周章 靈皇皇兮▒降 文464.4譯2410
遠擧兮雲中 覽冀州兮有餘 橫四海兮焉窮 思夫君兮太息 文464.4譯2410
極勞心兮▒▒ 文465.1譯2410
湘君 文465.1譯2411
君不行兮夷猶 蹇誰留兮中洲 美要 兮宜脩 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無波 文465.1譯2411
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歸來 吹▒兮誰思 駕飛龍兮北征 文465.1譯2411
吾道兮洞庭 ▒拍兮蕙綢 承 橈兮蘭旌 望 陽兮極浦 文465.2譯2411
橫大江兮揚靈 揚靈兮未極 女嬋媛兮▒余太息 橫流涕兮潺湲 文465.2譯2412
隱思君兮 側 桂櫂兮蘭▒ 兮積雪 采 ▒兮水中 文465.3譯2412
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勞 恩不甚兮輕絶 石瀨兮淺淺 飛龍兮翩翩 文465.3譯2412
交不忠兮怨長 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閒 朝騁 兮江皐 夕 節兮北渚 文465.3譯2412
鳥次兮屋上 水周兮堂下 捐余 兮江中 遺余佩兮澧浦 文465.4譯2412
采芳洲兮杜若 將以遺兮下女 時不可兮再得 聊逍遙兮容與 文465.4譯2412
文466.1譯2412
湘夫人 文466.1譯2415
帝子降兮北渚 目 兮愁予 兮秋風 洞庭波兮木葉下 登白 兮騁望 文466.1譯2415
佳期兮夕張 鳥萃兮 中 何▒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蘭 文466.1譯2415
思公子兮未敢言 慌忽兮遠望 觀流水兮潺湲 何▒兮庭中 文466.2譯2415
蛟何▒兮水裔 朝馳余馬兮江皐 夕濟兮西 聞佳人兮召予 文466.2譯2416
將騰駕兮偕逝 築室兮水中 葺之兮以荷蓋 壁兮紫壇 播芳椒兮成堂 文466.2譯2416
桂棟兮蘭 辛夷楣兮葯房 罔 ▒兮▒ 蕙 兮▒張 文466.3譯2416
白玉兮▒鎭 疏石蘭以▒芳 芷葺兮荷屋 之兮以杜 文466.3譯2416
合百草兮實庭 建芳馨兮 門 九疑 兮▒迎 靈之來兮如雲 捐余▒兮江中 文466.3譯2416
遺余 兮澧浦 汀洲兮杜若 將以遺兮遠者 時不可兮驟得 文466.3譯2416
聊逍遙兮容與 文466.4譯2416
文選卷十七 文467.1譯2420
騷 下 文467.1譯2420
九歌二首 屈平 文467.1譯2420
少司命 文467.1譯2420
秋蘭兮 蕪 羅生兮堂下 綠葉兮素華 芳菲菲兮襲予 夫人自有兮美子 文467.2譯2420
蓀何以兮愁苦 秋蘭兮靑靑 綠葉兮紫莖 滿堂兮美人 文467.2譯2420
忽獨與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辭 乘回風兮載雲旗 悲莫悲兮生別離 文467.2譯2422
樂莫樂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帶 ▒而來兮忽而逝 夕宿兮帝郊 文467.2譯2422
君誰須兮雲之際 與汝游兮九河 衝▒起兮水揚波 與汝沐兮咸池 文467.3譯2422
晞汝髮兮陽之阿 望美人兮未來 臨風 兮浩歌 孔蓋兮翠旌 文467.3譯2422
登九天兮撫彗星 長劍兮擁幼艾 獨宜兮▒民正 文467.3譯2422
山鬼 文467.3譯2424
若有人兮山之阿 被 ▒兮帶女蘿 ▒含 兮又宜笑 子慕予兮善窈窕 文467.4譯2424
乘赤豹兮從文 辛夷車兮結桂旗 被石蘭兮帶杜 折芳馨兮遺所思 文467.4譯2424
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 路險難兮獨後來 表獨立兮山之上 文467.4譯2424
雲容容兮而在下 杳杳冥冥兮羌晝晦 東風飄兮神靈雨 留靈脩兮憺忘歸 文468.1譯2424
歲▒晏兮孰華予 采三秀兮於山間 石磊磊兮葛蔓蔓 文468.1譯2425
怨公子兮 忘歸 君思我兮不得間 山中人兮芳杜若 飮石泉兮蔭松▒ 文468.1譯2425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塡塡兮雨冥冥 ぽ 兮 夜鳴 文468.1譯2425
風颯颯兮木蕭蕭 思公子兮徒離憂 文468.2譯2425
九章 屈平 文468.2譯2427
涉江 文468.2譯2428
余幼好此奇服兮 年▒老而不衰 帶長鋏之陸離兮 冠切雲之崔巍 文468.2譯2428
被明月兮佩寶 世 濁而莫余知兮 吾方高馳而不顧 駕靑▒兮 白 文468.3譯2428
吾與重華游兮瑤之圃 登崑崙兮食玉英 與天地兮比壽 文468.3譯2428
與日月兮齊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 旦余濟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顧兮 秋冬之緖風 文468.3譯2428
步余馬兮山皐 低余車兮方林 乘 船余上沅兮 文468.3譯2428
齊吳榜以擊汰 船容與而不進兮 淹回水而疑滯 朝發枉渚兮 夕宿▒陽 文468.4譯2429
苟余其端直兮 雖僻遠之何傷 入뀀浦余 兮 迷不知吾之所如 文468.4譯2429
深林杳以冥冥兮 乃ぽ 之所居 山峻高以蔽日兮 下幽晦以多雨 文469.1譯2429
霰雪紛其無垠 雲 而承宇 哀吾生之無樂兮 幽獨處乎山中 文469.1譯2429
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 固將愁苦而終窮 接輿▒首兮 文469.1譯2429
桑扈 行 忠不必用兮 賢不必以 伍子逢殃兮 比干 與前世而皆然兮 文469.1譯2429
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余將董道而不豫兮 固將重昏而終身 文469.2譯2429
文469.2譯2429
卜居 屈平 文469.2譯2434
屈平▒放三年 不得▒見 竭智盡忠 蔽 於讒 心煩意亂 不知所從 文469.3譯2434
乃往見太卜鄭詹尹 曰 余有所疑 願因先生決之 詹尹乃端策拂龜 文469.3譯2434
曰 君將何以敎之 屈原曰 吾寧 款款 朴以忠乎 文469.3譯2435
將送往勞來斯無窮乎 寧超然高擧以保▒乎 將 慄斯 以事婦人乎 文469.3譯2435
寧廉潔正直以自淸乎 將突梯滑稽 如脂如韋 以▒楹乎 文469.3譯2435
寧▒▒若千里之駒乎 將氾氾若水中之鳧乎 與波上下 文469.4譯2435
偸以全吾軀乎 寧與騏驥抗 乎 將隨駑馬之▒乎 寧與黃鵠比翼乎 文469.4譯2435
將與 鶩爭食乎 此孰吉孰凶 何去何從 世 濁而不淸 蟬翼▒重 文469.4譯2435
千鈞▒輕 黃鍾毁棄 瓦釜雷鳴 讒人高張 賢士無名 文469.4譯2435
于嗟 兮 誰知吾之廉貞 詹尹乃釋策而謝 曰 夫尺有所短 文469.4譯2436
寸有所長 物有所不足 智有所不明 數有所不逮 神有所不通 文469.4譯2436
用君之心 行君之意 龜策誠不能知此事 文470.1譯2436
漁父 屈平 文470.1譯2439
屈原▒放 遊於江潭 行吟澤畔 顔色憔悴 形容枯槁 漁父見而問之曰 文470.1譯2440
子非三閭大夫與 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 世人皆濁 我獨淸 文470.1譯2440
衆人皆醉 我獨醒 是以見放 漁父曰 聖人不凝滯於萬物 文470.1譯2440
而能與世推移 世皆濁 何不▒其泥 而揚其波 衆人皆醉 何不 其糟 文470.2譯2440
而 其 何故深思高擧 自令放▒ 屈原曰 吾聞之 文470.2譯2440
新沐者必彈冠 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 文470.2譯2440
寧赴湘流 葬於江魚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 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 文470.2譯2440
鼓▒而去 乃歌曰 滄浪之水淸兮 可以濯我纓 滄浪之水濁兮 文470.2譯2440
可以濯我足 遂去不▒與言 文470.2譯2440
九辯五首 宋玉 文470.3譯2443
悲哉秋之▒氣也 蕭瑟兮 草木搖落而變衰 慄兮 若在遠行 文470.3譯2444
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寥兮 天高而氣淸 寂 兮 收 而水淸 文470.3譯2444
悽增 兮薄寒之中人 愴 兮 去故而就新 坎 兮 貧士失職而志不平 文470.3譯2444
廓落兮 旅而無友生 兮 而私自憐 燕翩翩其辭歸兮 文470.4譯2444
蟬寂寞而無聲 雁 而南游兮 ▒ ▒ 而悲鳴 文470.4譯2444
獨申旦而不寐兮 哀 之宵征 時 而過中兮 蹇淹留而無成 文470.4譯2444
悲憂窮蹙兮獨處廓 有美一人兮心不繹 去鄕離家兮來遠客 超逍遙兮今焉薄 文471.1譯2446
專思君兮不可化 君不知兮可奈何 蓄怨兮積思 心煩憺兮忘食事 文471.1譯2446
願一見兮道余意 君之心兮與余異 車駕兮 而歸 文471.1譯2446
不得見兮心悲 倚結 兮太息 涕潺湲兮霑軾 慷慨絶兮不得 中 亂兮迷惑 文471.1譯2446
私自憐兮何極 心 兮諒直. 文471.1譯2446
皇天平分四時兮 竊獨悲此凜秋 白露▒下降百草兮 奄離披此梧楸 文471.2譯2448
去白日之昭昭兮 襲長夜之悠悠 離芳 之方壯兮 余委約而悲愁 文471.2譯2448
秋▒先戒以白露兮 冬又申之以嚴霜 收恢▒之孟夏兮 然坎 而▒藏 文471.2譯2448
葉 邑而無色兮 枝煩 而交橫 顔淫溢而將罷兮 文471.2譯2448
柯彷律而委黃 之可哀兮 形銷 而瘀傷 惟其紛 而將落兮 文471.3譯2448
恨其失時而無當 覽 而下節兮 聊逍遙以相羊 歲忽忽而 盡兮 文471.3譯2448
恐余壽之弗將 悼余生之不時兮 逢此世之 攘 澹容與而獨倚兮 文471.3譯2448
鳴此西堂 心 而震 兮 何所憂之多方 仰明月而太息兮 文471.3譯2448
步列星而極明. 文471.3譯2448
竊悲夫蕙華之曾敷兮 紛 乎都房 何曾華之無實兮 從風雨而飛 文471.4譯2451
以▒君獨服此蕙兮 嗟無以異於衆芳 閔奇思之不通兮 將去君而高翔 文471.4譯2451
心閔憐之慘悽兮 願一見而有明 重無怨而生離兮 文471.4譯2451
中結軫而增傷 豈不鬱陶而思君兮 君之門以九重 猛犬 而迎吠兮 文471.4譯2451
關梁閉而不通 皇天淫溢而秋霖兮 后土何時兮得乾 塊獨守此無澤兮 文471.4譯2451
仰浮雲而永歎. 文472.1譯2451
何時俗之工巧兮 背繩墨而改錯 ▒騏驥而不乘兮 策駑 而取路 文472.1譯2453
當世豈無騏驥兮 誠莫之能善御 見執 者非其人兮 故駒跳而遠去 文472.1譯2453
鳧雁皆 夫粱藻兮 鳳愈飄翔而高擧 鑿而方 兮 吾固知其 而難入 文472.1譯2453
衆鳥皆有所登棲兮 鳳獨遑遑而無所集 願銜枚而無言兮 文472.1譯2453
常被君之渥洽 太公九十乃顯榮兮 誠未遇其匹合 謂騏驥兮安歸 文472.2譯2453
謂鳳皇兮安棲 變古易俗兮世衰 今之相者兮擧肥 騏驥伏▒而不見兮 文472.2譯2453
鳳皇高飛而不下 鳥獸猶知懷德兮 何云賢士之不處 文472.2譯2453
驥不驟進而求服兮 鳳亦不貪▒而妄食 君棄遠而不察兮 文472.2譯2453
雖願忠其焉得 欲寂寞而絶端兮 竊不敢忘初之厚德 獨悲愁其傷人兮 文472.2譯2453
▒鬱鬱其何極 文472.3譯2453
霜露慘悽而交下兮 心尙幸其弗濟 霰雪雰 其增加兮 乃知遭命之將至 文缺 譯2455
願 幸而有待兮 泊莽莽與野草同死 願自直而徑往兮 文缺 譯2455
路壅絶不通 欲循道而平驅兮 自壓按而學誦 性愚陋以 淺兮 文缺 譯2455
信未達乎從容 竊美申包胥之氣盛兮 恐時世之不固 何時俗之工巧兮 文缺 譯2456
滅規矩而改鑿 獨耿介而不隨兮 願慕先聖之遺敎 處濁世 文缺 譯2456
而顯榮兮 非余心之所樂 與其無義而有名兮 寧處窮而守高 食不倫而▒飽兮 文缺 譯2456
衣不苟而▒溫 竊慕詩人之遺風兮 願托志乎素餐 文缺 譯2456
蹇充 而無端兮 泊莽莽而無垠 無衣 以御冬兮 恐 死不得見乎陽春 文缺 譯2456
文缺 譯2456
招魂 宋玉 文472.3譯2458
朕幼淸以廉▒兮 身服義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 牽於俗而蕪穢 上無所考此盛德兮 文472.3譯2459
長離殃而愁苦 帝告巫陽 曰 有人在下 我欲輔之 文472.3譯2459
魂魄離散 汝筮予之 巫陽對曰 掌夢 上帝其命難從 若必筮予之 文472.3譯2459
恐後之謝 不能▒用巫陽焉 乃下招曰 魂兮來歸 去君之 幹 文472.4譯2461
何▒兮四方些 舍君之樂處 而離彼不祥些 魂兮歸來 文472.4譯2461
東方不可以託些 長人千 唯魂是▒些 十日代出 流金 石些 文472.4譯2461
彼皆習之 魂往必釋些 歸來歸來 不可以託些 魂兮歸來 南方不可以止些 文473.1譯2461
雕題墨齒 得人肉以祀 以其骨▒ 些 ▒ 文473.1譯2461
封狐千里些 雄 九首 往來▒忽 呑人以益其心些 歸來歸來 文473.1譯2461
不可久淫些 魂兮歸來 西方之害 流沙千里些 旋入雷泉 散而不可止些 文473.2譯2461
幸而得脫 其外曠宇些 赤蟻若象 玄▒若壺些 五穀不生 文473.2譯2461
叢菅是食些 其土爛人 求水無所得些 彷 無所倚 廣大無所極些 文473.2譯2461
歸來歸來 恐自遺賊些 魂兮歸來 北方不可以止些 文473.2譯2461
增 峨峨 飛雪千里些 歸來歸來 不可以久些 魂兮歸來 君無上天些 文473.3譯2461
虎豹九關 啄害下人些 一夫九首 拔木九千些 豺狼從目 文473.3譯2462
往來侁侁些 懸人以嬉 投之深淵些 致命於帝 然後得瞑些 文473.3譯2462
歸來歸來 往恐危身些 魂兮歸來 君無下此幽都些 土伯九約 文473.3譯2462
其角 些 敦▒血拇 逐人 些 ▒目虎首 其身若牛些 此皆甘人 文473.4譯2462
歸來歸來 恐自遺災些 魂兮歸來入脩門些 工祝招君背行先些 文473.4譯2462
秦 齊縷鄭▒絡些 招具該備永嘯呼些 魂兮歸來反故些 文473.4譯2462
天地四方多賊姦些 像設君室靜閒安些 高堂邃宇檻層軒些 層臺累 臨高山些 文474.1譯2467
網戶朱綴刻方連些 冬有 廈夏室寒些 川谷徑▒流潺湲些 文474.1譯2467
光風轉蕙氾崇蘭些 經堂入奧朱塵筵些 砥室翠翹 曲瓊些 文474.2譯2467
翡翠珠被爛齊光些 蒻阿拂壁羅 張些 纂組綺縞結奇璜些 文474.2譯2467
室中之觀多珍怪些 蘭膏明燭華容備些 二八侍宿射遞代些 九侯淑女多迅衆些 文474.3譯2468
盛 不同制實滿宮些 容態好比順彌代些 弱顔固植 其有意些 文474.3譯2468
容脩態▒洞房些 蛾眉曼 目騰光些 靡顔 理遺視▒些 文474.3譯2468
離 脩幕侍君之閒些 翡 翠 飾高堂些 紅壁沙版玄玉之梁些 文474.4譯2471
仰觀刻 龍▒些 坐堂伏檻臨曲池些 芙蓉始發雜 荷些 文474.4譯2472
紫莖屛風文緣波些 文異豹飾侍陂▒些 軒 ▒低步騎羅些 文475.1譯2472
蘭薄戶樹瓊木籬些 魂兮歸來何遠▒些 室家遂宗食多方些 稻 麥拏黃粱些 文475.1譯2472
大苦▒酸辛甘行些 肥牛之腱 若芳些 和酸若苦陳吳羹些 文475.1譯2472
濡▒ 羔有 漿些 鵠酸 鳧煎鴻 些 露 而不爽些 文475.2譯2472
蜜餌有▒ 些 瑤漿蜜勺實羽觴些 挫糟凍飮酎淸 些華酌▒陳有瓊漿些 文475.2譯2472
歸來歸來 反故室 敬而無妨些 肴羞未通女樂羅些 文475.3譯2476
陳鍾按鼓造新歌些 涉江采菱發楊荷些 美人▒醉朱顔ギ些 文475.3譯2476
光 視目曾波些 被文服纖麗而不奇些 長髮曼 陸離些 文475.3譯2476
二八齊容起鄭舞些 ▒若交竿撫案下些 瑟狂會 鳴鼓些 宮庭震驚發激楚些 文475.4譯2476
吳 蔡謳奏大呂些 士女雜坐亂而不分些 放陳組纓班其相紛些 文475.4譯2476
鄭衛妖玩來雜陳些 激楚之結獨秀先些 蔽象▒有六 些 文475.4譯2476
分曹▒進 相迫些 成梟而牟呼五百些 晉制犀比費白日些 文476.1譯2476
鍾搖▒▒▒瑟些 娛酒不廢▒日夜些 蘭膏明燭華 錯些 文476.1譯2477
結撰至思蘭芳假些 人有所極同心賦些 酎飮▒盡歡樂先故些 魂兮歸來 文476.2譯2477
反故居些 亂曰 獻歲發春兮 吾南征些 菉 齊葉兮白芷生些 文476.2譯2481
路貫廬江兮左長薄 倚沼畦瀛兮遙望博 靑驪結駟兮齊千乘 文476.2譯2481
懸火延起兮玄顔烝 步及驟處兮誘騁先 抑 若通兮引車右還 文476.3譯2481
與王趨夢兮課後先 君王親發兮憚靑 朱明承夜兮時不可淹 皐蘭被徑兮斯路漸 文476.3譯2481
湛湛江水兮上有楓 目極千里兮傷春心 魂兮歸來哀江南 文476.4譯2481
文476.4譯2481
招隱士 劉安 文476.4譯2484
桂樹叢生兮山之幽 偃蹇連卷兮枝相 山氣 꽐兮石嵯峨 谿谷 巖兮水曾波 文477.1譯2485
ぽ ▒嘯兮虎豹 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王孫游兮不歸 文477.1譯2485
春草生兮 歲暮兮不自聊 鳴兮 兮軋山曲 文477.1譯2485
心淹留兮洞荒忽 罔兮沕 兮慄 虎豹 叢薄深林兮人上慄 文477.2譯2485
兮 樹輪相▒兮林木 コ 靑莎雜樹兮 草 靡 文477.2譯2485
白鹿▒ 兮或騰或倚 ▒貌 兮峨峨 兮 兮熊 文477.2譯2485
慕類兮以悲 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虎豹▒兮熊 咆 禽獸駭兮亡其曹 文477.2譯2486
王孫兮歸來 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文477.3譯2486
七 上 文478.1譯2488
七發八首 枚叔 文478.1譯2488
楚太子有疾 而吳客往問之曰 伏聞太子玉體不安 亦少間乎 太子曰 文478.1譯2489
憊 謹謝客 客因稱曰 今時天下安寧 四宇和平 太子方富於年 文478.2譯2489
意者久耽安樂 日夜無極 日夜無極 邪氣襲逆 中若結 文478.2譯2489
紛屯澹痰 噓 煩 臥不得瞑 虛中重聽 ▒聞人聲 文478.2譯2489
精神越渫 百病咸生 聰明眩曜 悅怒不平 久執不廢 大命乃傾 文478.2譯2489
太子豈有是乎 太子曰 謹謝客 賴君之力 時時有之 文478.3譯2489
然未至於是也 客曰 今夫貴人之子 必宮居而閨處 ▒有保母 文478.3譯2491
外有傅父 欲交無所 飮食則溫淳甘 肥厚 衣裳則雜遝曼煖 文478.3譯2491
熱暑 雖有金石之堅 猶將銷 而挺解也 況其在筋骨之間乎哉 文478.3譯2491
故曰 縱耳目之欲 恣支體之安者 傷血脈之和 且夫出輿入輦 文478.3譯2491
命曰蹙 之機 洞房淸宮 命曰寒熱之媒 皓齒蛾眉 命曰伐性之斧 文478.4譯2491
甘脆肥 命曰腐腸之藥 今太子膚色靡曼 四支委隨 文478.4譯2491
筋骨挺解 血脈淫濯 手足惰 越女侍前 齊姬奉後 往來游 文478.4譯2491
縱恣乎曲房隱閒之中 此甘餐毒藥 ▒猛獸之爪牙也 所從來者至深遠 文479.1譯2491
淹滯永久而不廢 雖令扁鵲治▒ 巫咸治外 尙何及哉 文479.1譯2491
今如太子之病者 獨宜世之君子 博見彊識 承閒語事 變度易意 文479.1譯2491
常無離側 以▒羽翼 淹▒之樂 造唐之心 遁佚之志 其奚由至哉 文479.1譯2491
太子曰諾 病已 請事此言. 文479.2譯2491
客曰 今太子之病 可無藥石針刺 灸療而已 可以要言妙道說而去也 文479.2譯2493
不欲聞之乎 太子曰 僕願聞之 客曰 龍門之桐 高百尺而無枝 文479.2譯2493
中鬱結之輪菌 根扶疏以分離 上有千 之▒ 下臨百丈之谿 文479.2譯2493
湍▒波 又澹痰之 其根半死半生 冬則烈風漂霰飛雪之所激也 文479.2譯2493
夏則雷霆霹之所感也 朝則 黃 焉 暮則 雌迷鳥宿焉 文479.3譯2493
獨鵠晨號乎其上 ▒ 哀鳴翔乎其下 於是背秋涉冬 使琴摯斫斬以▒琴 文479.3譯2493
野繭之絲以▒絃 孤子之鉤以▒隱 九寡之珥以▒約 使師堂操暢 文479.3譯2493
伯子牙▒之歌 歌曰 麥秀 兮雉朝飛 向虛壑兮背槁槐 文479.3譯2493
依絶區兮臨▒溪 飛鳥聞之翕翼而不能去 野獸聞之垂耳而不能行 文479.4譯2493
蟻聞之柱喙而不能前 此亦天下之至悲也 太子能彊起聽之乎 文479.4譯2493
太子曰 僕病未能也. 文479.4譯2493
客曰 牛之 菜以筍蒲 肥狗之和 冒以山膚 楚苗之食 安胡之飯 文479.4譯2495
之不解 一 而散 於是使伊尹煎熬 易牙調和 熊 之 文480.1譯2495
勺藥之醬 薄耆之炙 鮮鯉之 秋黃之蘇 白露之茹 蘭英之酒 文480.1譯2496
酌以滌口 山梁之餐 豹之胎 小飯大 如湯沃雪 文480.1譯2496
此亦天下之至美也 太子能彊起嘗之乎 太子曰 僕病未能也. 文480.2譯2496
客曰 鍾岱之牡 齒至之車 前似飛鳥 後類 虛 麥服處 躁中煩外 文480.2譯2499
羈堅 附易路 於是伯樂相其前 王良造父▒之御 秦缺樓季▒之右 文480.2譯2499
此兩人者 馬佚能止之 車覆能起之 於是使射千鎰之重 文480.3譯2499
爭千里之逐 此亦天下之至駿也 太子能彊起而乘之乎 太子曰 文480.3譯2499
僕有未能也. 文480.3譯2499
客曰 ▒登景夷之臺 南望荊山 北望汝海 左江右湖 其樂無有 文480.4譯2499
於是使博辯之士 原本山川 極命草木 比物屬事 離辭連類 浮游覽觀 文480.4譯2499
乃下置酒於虞懷之宮 連廊四注 臺城層構 紛 玄綠 文480.4譯2499
輦道邪交 黃池紆曲 章白鷺 孔鳥 鵠 翠 紫纓 文480.4譯2499
龍德牧 邕邕▒鳴 陽魚騰躍 奮翼振鱗 ▒ 蔓草芳 文480.4譯2499
女桑河柳 素葉紫莖 苗松豫章 條上造天 梧桐幷閭 極望成林 文481.1譯2499
衆芳芬鬱 亂於五風 從容 靡 消息陽陰 列坐縱酒 蕩樂娛心 文481.1譯2499
景春佐酒 杜連理音 滋味雜陳 肴 錯該 練色娛目 流聲悅耳 文481.1譯2499
於是乃發激楚之結風 揚鄭衛之皓樂 使先施 徵舒 陽文 段干 文481.2譯2499
吳娃 閭 傅予之徒 雜 垂 目窕心與 揄流波雜杜若 蒙淸塵被蘭澤 文481.2譯2499
服而御 此亦天下之靡麗 皓侈廣博之樂也 太子能彊起游乎 文481.3譯2499
太子曰 僕病未能也. 文481.3譯2499
客曰 將▒太子馴騏驥之馬 駕飛 之輿 乘牡駿之乘 右夏服之勁箭 文481.3譯2502
左烏號之雕弓 游涉乎雲林 周馳乎蘭澤 節乎江 掩靑 游淸風 文481.3譯2502
陶陽氣蕩春心 逐狡獸集輕禽 於是極犬馬之才 困野獸之足 文481.3譯2503
窮相御之智巧 恐虎豹 鳥 逐馬鳴 魚跨 角 文481.4譯2503
履游▒ 蹈踐▒鹿 汗流沫墜 ▒伏陵窘 無創而死者 固足充後乘矣 文481.4譯2503
此校獵之至壯也 太子能彊起游乎 太子曰 僕有未能也 文481.4譯2503
然陽氣見於眉宇之間 侵淫而上 幾滿大宅 客見太子有悅色也 文481.4譯2505
遂推而進之曰 冥火薄天 兵車雷運 旌旗偃蹇 羽 肅紛 馳騁角逐 文482.1譯2505
慕味爭先 墨廣博 觀望之有圻 純粹全 獻之公門 文482.1譯2505
太子曰 善 願▒聞之 客曰 未▒ 於是榛林深澤 煙雲闇莫 文482.1譯2506
虎▒作 毅武孔猛 袒 身薄 白刃 矛戟交錯 收獲掌功 文482.1譯2506
賞賜金帛 掩 肆若 以牧人席 旨酒嘉肴 羞 膾炙 以御賓客 文482.2譯2506
涌觸▒起 動心驚耳 誠必不悔 決絶以諾 貞信之色 形于金石 文482.2譯2506
高歌陳唱 萬歲無▒ 此▒太子之所喜也 能彊起而游乎 太子曰 文482.2譯2506
僕甚願從 直恐▒▒大夫累耳 然而有起色矣. 文482.2譯2506
客曰 將以八月之望 與▒侯遠方交游兄弟 ▒往觀濤乎廣陵之曲江 文482.2譯2507
至則未見濤之形也 徒觀水力之所到 則 然足以駭矣 觀其所駕 者 文482.3譯2507
所擢拔者 所揚 者 所溫汾者 所滌 者 雖有心略辭給 文482.3譯2507
固未能縷形其所由然也 兮忽兮 聊兮慄兮 混 兮 文482.3譯2507
忽兮慌兮 兮 兮 浩 瀁兮 慌曠曠兮 秉意乎南山 通望乎東海 文482.3譯2507
虹洞兮蒼天 極慮乎崖 流攬無窮 歸神日母 乘流而下降兮 文482.3譯2508
或不知其所止 或紛 其流折兮 忽▒往而不來 臨朱 而遠逝兮 文482.4譯2508
中虛煩而益怠 莫離散而發曙兮 ▒存心而自持 於是 ▒▒中 文482.4譯2508
灑練五藏 澹 手足 ▒濯髮齒 揄棄恬怠 輸寫 濁 文482.4譯2508
分決狐疑 發皇耳目 當是之時 雖有淹病滯疾 猶將伸 起 文482.4譯2508
發 披聾 而觀望之也 況直 小煩 病酒之徒哉 故曰 文482.4譯2508
發蒙解惑 不足以言也 太子曰 善 然則濤何氣哉 客曰 不記也 文483.1譯2508
然聞於師 曰 似神而非者三 疾雷聞百里 江水逆流 海水上潮 文483.1譯2510
山出▒雲 日夜不止 衍溢漂疾 波涌而濤起 其始起也 文483.1譯2510
洪淋淋焉 若曰鷺之下翔 其少進也 浩浩 如素車白馬 蓋之張 文483.1譯2511
其波涌而雲亂 擾擾焉如三軍之騰裝 其旁作而奔起也 文483.1譯2511
飄飄焉如輕車之勒兵 六駕蛟龍 附從太白 純馳浩 前後駱驛 文483.1譯2511
彊彊 莘莘將將 壁壘重堅 沓雜似軍行 隱匈▒ 文483.2譯2511
軋盤涌裔 原不可當 觀其兩傍 則滂渤 鬱 闇漠感突 文483.2譯2511
上擊下律 有似勇壯之卒 突怒而無畏 蹈壁衝津 窮曲隨 踰岸出追 文483.2譯2511
遇者死 當者壞 初發乎或圍之津涯 軫谷分 ▒翔靑 文483.2譯2511
銜枚檀桓 節伍子之山 通 骨母之場 凌赤岸▒扶桑 橫奔似雷行 文483.3譯2511
誠奮厥武 如振如怒 沌沌渾渾 ▒如奔馬 混混 文483.3譯2511
聲如雷鼓 發怒 沓 淸升踰 侯波奮振 合戰於藉藉之口 鳥不及飛 文483.4譯2511
魚不及▒ 獸不及走 紛紛翼翼 波涌雲亂 蕩取南山 文483.4譯2511
背擊北岸 覆虧丘陵 平夷西畔 險險▒▒ 崩壞陂池 決勝乃罷 文483.4譯2511
潺湲 披揚流灑 橫暴之極 魚▒失勢 倒偃側 湲湲 文483.4譯2511
蒲伏連延 神物怪疑 不可勝言 直使人▒焉 闇悽愴焉 此天下怪異詭觀也 文484.1譯2511
太子能彊起觀之乎 太子曰 僕病未能也 文484.1譯2511
客曰 將▒太子 奏方術之士 有資略者 若莊周 魏牟 楊朱 文484.1譯2514
墨翟 ▒▒ 詹何之倫 使之論天下之精微 理萬物之是非 孔老覽觀 文484.1譯2514
孟子籌之 萬不失一 此天下要言妙道也 太子豈欲聞之乎 文484.2譯2514
於是太子據 而起曰 渙乎若一聽聖人辯士之言 然汗出 然病已 文484.2譯2514
文484.2譯2514
七啓八首 ▒序 曹子建 文484.2譯2516
昔枚乘作七發 傅毅作七激 張▒作七辯 崔 作七依 辭各美麗 文484.2譯2516
余有慕之焉 遂作七啓 ▒命王粲作焉. 文484.2譯2516
玄微子隱居大荒之庭 飛遯離俗 澄神定靈 輕祿ъ貴 與物無營 文484.2譯2517
耽虛好靜 羨此永生 獨馳思乎天雲之際 無物象而能傾 於是鏡機子聞而將往說焉 文484.3譯2517
駕超野之駟 乘追風之輿 經▒漠出幽墟 入乎 之野 文484.3譯2517
遂屆玄微子之所居 其居也左激水 右高岑 背洞溪 文484.3譯2517
對芳林 冠皮弁 被文 出山岫之潛穴 倚峻崖而嬉游 志飄飄焉 文484.3譯2517
嶢嶢焉 似若狹六合而隘九州 若將飛而未逝 若擧翼而中留 文484.3譯2517
於是鏡機子攀葛 而登 距巖而立 順風而稱曰 予聞 君子不遯俗而遺名 文484.4譯2517
智士不背世而滅勳 今吾子棄道藝之華 遺仁義之英 文484.4譯2517
耗精神乎虛廓 廢人事之紀經 譬若 形於無象 造響於無聲 未之思乎 文484.4譯2517
何所規之不通也 玄微子俯而應之曰 有是言乎 夫太極之初 文484.4譯2517
渾沌未分 萬物紛錯 與道俱隆 蓋有形必朽 有跡必窮 文485.1譯2517
芒芒元氣 誰知其終 名穢我身 位累我躬 竊慕古人之所志 文485.1譯2517
仰老莊之遺風 假靈龜以託喩 寧掉尾於塗中 鏡機子曰 夫辯言之 文485.1譯2520
能使窮澤生流 枯木發榮 庶感靈而激神 況近在乎人情 文485.2譯2520
僕將▒吾子說游觀之至娛 演聲色之妖靡 論變化之至妙 敷道德之弘麗 文485.2譯2520
願聞之乎 玄微子曰 吾子整身倦世 探隱拯▒ 不遠遐路 文485.2譯2520
幸見光臨 將敬滌耳 以聽玉音. 文485.2譯2521
鏡機子曰 芳菰精 霜蓄露葵 玄熊素膚 肥 膿肌 蟬翼之割 文485.2譯2521
剖纖析微 累如疊 離若散雪 輕隨風飛 刃不轉切 山 斥 文485.3譯2522
珠翠之珍 寒芳 之巢龜 膾西海之飛鱗 江東之潛 漢南之鳴 文485.3譯2522
以芳酸 甘和▒醇 玄冥適鹹 收調辛 紫蘭丹椒 文485.3譯2522
施和必節 滋味▒殊 遺芳射越 乃有春淸 酒 康狄所營 應化則變 文485.4譯2522
感氣而成 彈徵則苦發 叩宮則甘生 於是盛以翠樽 酌以彫觴 文485.4譯2522
浮蟻鼎沸 酷烈馨香 可以和神 可以娛腸 此肴饌之妙也 文485.4譯2522
子能從我而食之乎 玄微子曰 予甘藜藿 未暇此食也. 文486.1譯2522
鏡機子曰 步光之劍 華藻繁縟 飾以文犀 彫以翠綠 綴以驪龍之珠 文486.1譯2524
錯以荊山之玉 陸斷犀象 未足稱稱▒ 隨波截鴻 水不漸刃 文486.1譯2525
九旒之冕 散燿垂文 華組之纓 從風紛 佩則結綠懸黎 文486.1譯2525
寶之妙微 符采照爛 流景揚▒ 之服 紗 之裳 金華之 文486.2譯2525
動趾遺光 繁飾▒差 微鮮若霜 佩綢▒ 或彫或錯 薰以幽若 文486.2譯2525
流芳肆布 雍容閑步 周旋馳燿 南威▒之解顔 西施▒之巧笑 文486.2譯2525
此容飾之妙也 子能從我而服之乎 玄微子曰 予好毛褐 未暇此服也. 文486.3譯2525
文486.3譯2525
鏡機子曰 馳騁足用蕩思 游獵可以娛情 僕將▒吾子駕雲龍之飛駟 文486.3譯2527
飾玉輅之繁纓 垂宛虹之長 抗招搖之華 捷忘歸之矢 文486.3譯2527
秉繁弱之弓 忽 景而輕 逸奔驥而超遺風 於是磎塡谷塞 榛藪平夷 文486.3譯2527
緣山置 彌野張 下無滿跡 上無逸飛 鳥集獸屯 文486.4譯2527
然後會圍 徒雲布 武騎霧散 丹旗曜野 戈 ▒ 曳文狐 文486.4譯2527
掩狡 拂振鷺 當軌見藉 値足遇踐 飛軒電逝 獸隨輪轉 文486.4譯2527
翼不暇張 足不及騰 動觸飛鋒 擧 輕 搜林▒險 探薄窮阻 文486.4譯2527
騰山赴壑 風 ▒擧 機不虛發 中必飮羽 於是人稠網密 文487.1譯2527
地逼勢脅 哮 之獸 張牙奮 志在觸突 猛氣不 乃使北宮東郭之疇 文487.1譯2527
生抽豹尾 分裂▒肩 形不抗手 骨不隱拳 批熊碎掌 文487.1譯2527
拉虎 斑 野無毛類 林無羽▒ 積獸如陵 飛 成雲 於是 鍾鳴鼓 文487.1譯2528
收旌弛 頓網縱綱 罷 ▒邁 駿 齊 揚 飛沫 文487.2譯2528
俯倚金較 仰撫翠蓋 雍容暇豫 娛志方外 此羽獵之妙也 文487.2譯2528
子能從我而觀之乎 玄微子曰 余樂恬靜 未暇此觀也. 文487.2譯2528
鏡機子曰 閑宮顯敞 雲屋▒ 崇景山之高基 迎淸風而立觀 文487.2譯2531
軒紫柱 文 華梁 綺井含 金 玉箱 溫房則冬服 ゎ 淸室則中夏含霜 文487.3譯2531
華閣緣雲 飛陛陵虛 眺流星 仰觀八隅 升龍攀而不逮 文487.3譯2531
天際而高居 繁巧神怪 變名異形 班輸無所措其斧斤 文487.3譯2531
離婁▒之失睛 麗草交植 殊品詭類 綠葉朱榮 熙天曜日 文487.3譯2531
素水盈沼 叢木成林 飛 陵高 鱗甲隱深 於是逍遙暇豫 忽若忘歸 文487.3譯2531
乃使任子垂釣 魏氏發機 芳餌▒水 輕 飛 落 雲之翔鳥 文487.4譯2531
援九淵之靈龜 然後采菱華 擢水 弄珠▒ ▒鮫人 諷漢廣之所詠 文487.4譯2531
游女於水濱 燿神景於中沚 被輕 之纖羅 遺芳烈而靖步 文487.4譯2531
抗皓手而淸歌 歌曰 望雲際兮有好仇 天路長兮往無由 文488.1譯2531
佩蘭蕙兮▒誰脩 宴婉絶兮我心愁 此宮館之妙也 子能從我而居之乎 文488.1譯2532
玄微子曰 予耽巖穴 未暇此居也. 文488.1譯2532
鏡機子曰 ▒游觀中原 逍遙閑宮 情放志蕩 淫樂未終 亦將有才人妙妓 文488.1譯2534
遺世越俗 揚北里之流聲 紹陽阿之妙曲 爾乃御文軒 文488.1譯2534
臨洞庭 琴瑟交揮 左 右笙 鍾鼓俱振 簫管齊鳴 然後 人乃被文 之華▒ 文488.2譯2534
振輕綺之飄 戴金搖之 燿 揚翠羽之雙翹 揮流芳燿飛文 文488.2譯2535
歷盤鼓煥 紛 長 隨風 悲歌入雲 捷若飛 蹈虛遠蹠 文488.2譯2535
凌躍超 蟬揮 翔爾鴻 然鳧沒 縱輕體以迅赴 文488.2譯2535
景追形而不逮 飛聲激塵 依違 響 才捷若神 形難▒象 文488.3譯2535
於是▒歡未渫 白日西頹 散樂變飾 微步中閨 玄眉弛兮鉛華落 文488.3譯2535
收亂髮兮拂蘭澤 形ご服兮揚幽若 紅顔宜笑 眄流光 時與吾子 手同行 文488.3譯2535
踐飛除卽閑房 華▒爛幄 張 動朱脣 發淸商 揚羅▒ 文488.3譯2535
振華裳 九秋之夕 ▒歡未央 此聲色之妙也 子能從我而游之乎 文488.4譯2535
玄微子曰 予願淸虛 未暇此游也. 文488.4譯2535
鏡機子曰 予聞君子樂奮節以顯義 烈士甘危軀以成仁 是以雄俊之徒 文488.4譯2537
交黨結倫 重氣輕命 感分遺身 故田光伏劍於北燕 公叔畢命於西秦 文488.4譯2538
果毅輕斷 虎步谷風 威 萬乘 華夏稱雄 辭未及終 文488.4譯2538
而玄微子曰 善 鏡機子曰 此乃游俠之徒耳 未足稱妙也 若夫田文無忌之 文489.1譯2538
乃上古之俊公子也 皆飛仁揚義 騰躍道藝 游心無力 文489.1譯2539
抗志雲際 陵轢▒侯 驅馳當世 揮▒則九野生風 慷慨則氣成虹 文489.1譯2539
吾子若當此之時 能從我而友之乎 玄微子曰 予亮願焉 文489.1譯2539
然方於大道 有累如何. 文489.2譯2539
鏡機子曰 世有聖宰 翼帝 世 同量乾坤 等曜日月 玄化▒神 文489.2譯2540
與靈合契 惠澤播於黎苗 威靈震乎無外 超隆平於殷周 踵羲皇而齊泰 文489.2譯2540
顯朝惟淸 王道遐均 民望如草 我澤如春 河濱無洗耳之士 文489.2譯2540
喬岳無巢居之民 是以俊乂來仕 觀國之光 擧不遺才 進各異方 文489.3譯2540
讚典禮於 雍 講文德於明堂 正流俗之華說 綜孔氏之舊章 文489.3譯2540
散樂移風 國富民康 神應休臻 屢獲嘉祥 故甘露紛而晨降 文489.3譯2540
景星宵而舒光 觀游龍於神淵 聆鳴鳳於高岡 此 道之至隆 文498.3譯2540
而雍熙之盛際 然主上猶以▒恩之未廣 懼聲敎之未 采英奇於仄陋 文489.4譯2540
宣皇明於巖穴 此 子商歌之秋 而呂望所以投綸而逝也 文489.4譯2540
吾子▒太和之民 不欲仕陶唐之世乎 於是玄微子攘▒而興曰 哉言乎 文490.1譯2540
近者吾子所述 華淫欲以 我 祗攪予心 至聞天下穆淸 文490.1譯2540
明君▒國 覽盈虛之正義 知頑素之迷惑 今予廓爾身輕若飛 願 文490.1譯2540
反初服 從子而歸. 文490.1譯2540
文選卷十八 文490.3譯2544
七 下 文490.3譯2544
七命八首 張景陽 文490.4譯2544
沖漠公子 含華隱曜 嘉遯龍盤 翫世高蹈 游心於造然 玩志乎衆妙 文490.4譯2545
絶景乎大荒之遐阻 呑響乎幽山之窮奧 於是徇華大夫聞而造焉 文490.4譯2545
乃▒雲輅 飛黃 越奔沙 輾流霜 陵扶搖之風 堅 之津 文490.4譯2545
旌拂 軌出蒼垠 天淸 而無霞 野曠朗而無塵 臨重岫而攬 文491.1譯2545
顧石室而▒輪 遂適沖漠之所居 其居也 嶸幽蕩 蕭瑟虛玄 文491.1譯2545
溟海渾濩涌其後 谷ц 張其前 尋竹 莖蔭其壑 百 ▒鳴聾其山 文491.1譯2545
衝▒發而▒日 飛礫起而麗天 於是登絶 ▒長風 文491.1譯2545
陳辯惑之辭 命公子於巖中 曰 蓋聞聖人不卷道而背時 智士不遺身而▒跡 文491.2譯2545
生必耀華名於玉牒 歿則勒洪伐於金冊 今公子違世陸▒ 文491.2譯2545
避地獨竄 有生之歡滅 資父之義廢 愁洽百年 苦溢千歲 文491.2譯2545
何異促鱗之游汀 短羽之棲 今將榮子以天人之大寶 文491.2譯2545
悅子以縱性之至娛 窮地而游 中天而居 傾四海之歡 九州之 文491.3譯2545
鑽屈 之瓠 解疏屬之拘 子欲之乎 公子曰 大夫不遺 來萃荒外 文491.3譯2545
雖在不敏 敬聽嘉話 文491.3譯2545
大夫曰 寒山之桐 出自太冥 含黃鍾以吐 據蒼岑而孤生 ▒乃瓊 ▒ 文491.4譯2548
金岸 左當風谷 右臨雲谿 上無陵虛之巢 下無 實之蹊 文491.4譯2548
搖 峻挺 茗邈苕嶢 晞三春之溢露 ▒九秋之鳴▒ 文491.4譯2548
雲雪寫其根 霜封其條 木▒繁而後綠 草未素而先凋 於是構雲梯 文491.4譯2548
陟 嶸 賓之陽柯 剖大呂之陰莖 營匠 其樸 伶倫均其聲 文492.1譯2549
器擧樂奏 促調高張 音朗號鍾 韻淸繞梁 追逸響於八風 文492.1譯2549
采奇律於歸昌 啓中黃之少宮 發 收之變商 若乃龍火西 文492.1譯2549
暄氣初收 飛霜迎節 高風送秋 旅懷土之徒 流宕百罹之疇 文492.2譯2549
撫促柱則酸鼻 揮危絃則流涕 若乃追淸 赴嚴節 奏綠水 吐白雪 文492.2譯2549
激楚▒ 流風結 悲蓂莢之朝落 悼望舒之夕缺 釐▒之 文492.3譯2549
孀老▒之嗚▒ 王子拂纓而傾耳 六馬噓天而仰 此蓋音曲之至妙 文492.3譯2549
子豈能從我而聽之乎 公子曰 余病未能也. 文492.3譯2549
大夫曰 蘭宮 宇 雕堂綺 雲屛爛汗 瓊壁靑▒ 應門八襲 文492.4譯2552
旋臺九重 表以百常之闕 以萬雉之墉 爾乃嶢 迎風 秀出中天 文492.4譯2552
翠觀岑靑 雕閣霞連 長翼臨雲 飛陛陵山 望玉繩而結極 文492.4譯2552
承倒景而開軒 素炳煥 嵯峨 陰▒負 陽馬承阿 錯以瑤英 文492.4譯2552
鏤以金華 方疏含秀 圓井吐 重殿疊起 交材對榥 幽堂晝密 文493.1譯2552
明室夜朗 焦螟飛而生風 尺 動而成響 若乃目厭常玩 文493.1譯2553
體倦 幄 公子而雙游 時娛觀於林麓 登翠阜 臨丹谷 華草錦繁 文493.1譯2553
飛采星燭 陽葉春靑 陰條秋綠 華實代新 承意恣歡 仰折神 文493.2譯2553
俯采朝蘭 ▒惠風於 薄 眷椒塗於瑤壇 爾乃浮三翼 文493.2譯2553
▒中沚 潛▒駭 驚翰起 ▒絲結 飛 理 歸 於赤 之表 文493.2譯2553
出華鱗於紫淵之▒ 然後縱棹隨風 楫乘波 吹孤竹 雲和 文493.2譯2553
淵客唱淮南之曲 榜人奏采▒之歌 歌曰 乘鳧舟兮▒水嬉 臨芳洲兮拔雲芝 文493.3譯2553
樂以忘戚 游以卒時 窮夜▒日 畢歲▒期 此蓋宴居之浩麗 文493.3譯2553
子豈能從我而處之乎 公子曰 余病未能也. 文493.3譯2553
大夫曰 若乃白商素節 月▒授衣 天凝地閉 風 霜飛 柔條夕勁 文493.3譯2557
密葉晨稀 將因氣以效殺 臨金郊而講師 爾乃列輕武 整戎剛 文493.4譯2557
建雲 啓雄芒 駕紅陽之飛燕 唐公之 屯羽隊於外林 文493.4譯2557
縱輕翼於中荒 爾乃布飛 張脩 陵黃岑 靑▒ 長壑以▒限 文493.4譯2557
帶流谿以▒關 ▒乃▒無疏蹊 外無漏跡 叩鉦數校 文494.1譯2557
擧麾旌獲 金機 馳鳴鏑 剛豪 落勁 車騎競 騈武齊轍 文494.1譯2557
翕忽揮 雲▒風列 聲動響飛 形移景發 擧戈林 揮鋒電滅 文494.1譯2557
仰傾雲巢 俯 地穴 乃有圓文之▒ 斑題之▒ 鼓 風生 文494.2譯2557
怒目電 口▒霜刃 足撥飛鋒 林蹶石 跋幽叢 於是飛黃奮銳 文494.2譯2557
▒石逞伎 蹙封 ▒豕 拉 挫 句爪 鋸牙▒ 文494.2譯2557
瀾漫狼藉 傾榛倒壑 殞 山 ▒掩澤 藪▒毛林 ▒丹薄 文494.3譯2557
於是撤圍頓罔 卷 收鳶 虞人數獸 林衝計鮮 論最 勤 文494.3譯2557
息馬韜弦 肴駟連 酒駕方軒 千鍾電 萬燧星繁 陵阜霑流膏 文494.3譯2557
谿谷厭芳煙 歡極樂 ▒節而旋 此亦田游之壯觀 子豈能從我而▒之乎 文494.3譯2557
公子曰 余病未能也. 文494.4譯2557
大夫曰 楚之陽劍 歐冶所營 耶谿之鋌 赤山之精 銷踰羊頭 文494.4譯2562
越鍛成 乃鍊乃 萬 千灌 隆奮椎 飛廉扇炭 神器化成 文494.4譯2562
陽文陰 流綺星連 浮彩 發 光如散電 質如耀雪 霜鍔水凝 文495.1譯2562
刃露潔 形冠豪曹 名珍巨闕 指鄭則三軍白首 麾晉則千里流血 文495.1譯2562
豈徒水截蛟鴻 陸灑奔駟 斷浮 以▒工 絶重甲而稱利云爾而已哉 文495.2譯2562
若其靈寶 則舒 無方 奇鋒異模 形震薛燭 光駭風胡 文495.2譯2562
價兼三鄕 聲貴二都 或馳名傾秦 或夜飛去吳 是以功冠萬載 文495.3譯2562
威曜無窮 揮之者無前 擁之者身雄 可以從服九國 橫制八戎 文495.3譯2562
爪牙景附 ▒夏承風 此蓋希世之神兵 子豈能從我而服之乎 公子曰 文495.3譯2562
余病未能也. 文495.4譯2562
大夫曰 天驥之駿 逸態超越 稟氣靈淵 受精皎月 眸 黑照 文495.4譯2565
玄采紺發 沫如揮紅 汗如振血 秦靑不能識其衆尺 方 不能▒其若滅 文495.4譯2565
爾乃巾雲軒 踐朝霧 赴春衢 整秋御 踊 騰 麟超龍 文495.4譯2565
望山載奔 視林載赴 氣盛怒發 星飛電駭 志陵九州 勢越四海 文496.1譯2565
影不及形 塵不暇起 浮箭未移 再踐千里 爾乃踰天垠 文496.1譯2565
越地隔 過汗漫之所不游 章亥之所未跡 陽烏▒之頓羽 父▒之投策 文496.1譯2565
斯蓋天下之▒乘 子豈從我而御之乎 公子曰 余病未能也. 文496.2譯2565
文496.2譯2565
大夫曰 大梁之黍 瓊山之禾 唐稷播其根 農帝嘗其華 爾乃六禽殊珍 文496.2譯2567
四膳異肴 窮海之錯 極陸之毛 伊公 鼎 子揮刀 文496.2譯2568
味重九沸 和兼勺藥 晨鳧露鵠 霜 黃雀 星亂 方丈華錯 文496.2譯2568
封熊之 翰音之 燕 猩脣 殘象白 靈淵之龜 萊黃之 文496.3譯2568
丹穴之 玄豹之胎 以秋橙 以春梅 接以商王之箸 承以帝辛之杯 文496.3譯2568
范公之鱗 出自九溪 尾丹▒ 紫翼靑 爾乃命支離 文496.4譯2568
飛霜鍔 紅肌綺散 素膚雪落 婁子之豪 不能▒其細 秋蟬之翼 文496.4譯2568
不足擬其薄 繁肴▒ 亦有寒羞 商山之果 漢皐之 文497.1譯2568
析龍眼之房 剖椰子之殼 芳旨萬選 承意代奏 乃有荊南烏程 文497.1譯2568
豫北竹葉 浮蟻星沸 飛華 接 玄石嘗其味 儀氏進其法 傾 一朝 文497.2譯2568
可以流 千日 投川 可使三軍告捷 斯人神之所歆羨 文497.2譯2568
觀聽之 曄也 子豈能彊起而御之乎 公子曰 耽口爽之饌 甘 毒之味 文497.2譯2568
服腐腸之藥 御亡國之器 雖子大夫之所榮 故亦吾人之所畏 文497.2譯2568
余病未能也. 文497.3譯2568
大夫曰 蓋有晉之融皇風也 金華啓徵 大人有作 繼明代照 配天光宅 文497.3譯2572
其基德也 隆於姬公之處岐 其垂仁也 富乎有殷之在 文497.3譯2572
南箕之風 不能暢其化 離畢之雲 無以 其澤 皇道煥炳 帝載緝熙 文497.3譯2572
導氣以樂 宣德以語 敎淸於雲官之世 治穆乎鳥紀之時 文497.4譯2572
王猷四塞 ▒夏謐寧 丹冥投烽 靑 釋警 ▒馬於糞車之轅 銘德於昆吾之鼎 文497.4譯2572
▒萌反素 時文載郁 耕父推畔 魚 讓陸 樵夫恥危冠之飾 文498.1譯2572
輿臺笑短後之服 六合時邕 巍巍蕩蕩 玄 巷歌 文498.1譯2572
黃髮繫壤 解羲皇之繩 錯陶唐之象 若乃華裔之夷 流荒之貊 文498.1譯2572
語不傳於 軒 地不被乎正朔 莫不駿奔稽 委質重譯 于時昆 感惠 文498.2譯2572
無思不擾 苑▒九尾之禽 棲三足之烏 鳴鳳在林 於黃帝之園 文498.2譯2572
有龍游淵 盈於孔甲之沼 萬物▒ 天地交泰 義懷靡▒ 文498.3譯2572
化感無外 林無被褐 山無韋帶 皆象刻於百工 兆發乎靈蔡 文498.3譯2572
搢紳濟濟 軒冕 功與造化爭流 德與二儀比大 言未終 文498.3譯2572
公子蹶然而興 曰 鄙夫固陋 守此狂 蓋理有毁之 而爭寶之訟解 文498.4譯2572
言有怒之 而齊王之疾 向子誘我以聾耳之樂 棲我以 家之屋 文498.4譯2572
田游馳蕩 利刃駿足 ▒老氏之攸戒 非吾人之所欲 文498.4譯2572
故靡得而應子 至聞皇風載 時聖道淳 擧實▒秋 藻▒春 文499.1譯2572
下有可封之民 上有大哉之君 余雖不敏 請尋後塵. 文499.1譯2572
詔 文499.1譯2578
詔 漢武帝 文499.1譯2578
詔曰 蓋有非常之功 必待非常之人 故馬或奔 而致千里 士或有負俗之累 文499.1譯2579
而立功名 夫泛駕之馬 弛之士 亦在御之而已 文499.2譯2579
其令州縣察吏民有茂才異等 可以▒將相 及使絶國者 文499.2譯2579
賢良詔 漢武帝 文499.2譯2580
朕聞 昔在唐虞 象而民不犯 日月所燭 莫不率 周之成康 文499.2譯2580
刑錯不用 德及鳥獸 敎派四海 海外肅愼 北發 渠搜 羌來服 文499.3譯2580
星▒不 日月不蝕 山陵不崩 川谷不塞 麟鳳在郊藪 河洛出圖書 文499.3譯2580
烏 何施而臻此乎 今朕獲奉宗廟 夙興以求 夜寐以思 文499.3譯2580
若涉淵水 未知所濟 歟 何行而可以彰先帝之洪業休德 文499.4譯2580
上▒堯舜 下配三王 朕之不敏 不能遠德 此子大夫之所▒聞也 文499.4譯2581
賢良明於古今事之體 受策察問 咸以書對 著之于篇 朕親覽焉 文499.4譯2581
冊 文499.4譯2583
冊魏公九錫文 潘元茂 文499.4譯2583
制詔使持節丞相領冀州牧武平侯 朕以不德 少遭閔凶 越在西土 文500.1譯2584
遷于唐衛 當此之時 若綴旒然 宗廟乏祀 社稷無位 ▒凶 文500.1譯2584
連帶城邑 一人尺土 朕無獲焉 卽我高祖之命 將墜於地 朕用夙興假寐 文500.2譯2584
震悼于厥心 曰惟祖惟父 股肱先正 其孰恤朕躬 乃誘天衷 文500.2譯2584
誕育丞相 保乂我皇家 弘濟于艱難 朕實賴之 今將授君典禮 文500.2譯2584
其敬聽朕命 昔者董卓初興國難 ▒后釋位 以謀王室 文500.2譯2586
君則攝進 首啓戎行 此君之忠於本朝也 後及黃巾 反易天常 文500.3譯2586
侵我三州 延于平民 君又討之 除其跡 以寧東夏 此又君之功也 文500.3譯2586
韓暹楊奉 專用威命 又賴君勳 剋黜其難 遂建許都 造其京畿 文500.3譯2586
設官兆祀 不失舊物 天地鬼神 於是獲乂 此又君之功也 文500.3譯2586
袁術僭逆 肆于淮南 憚君靈 用丕顯謀 陽之役 橋 授首 文500.4譯2586
稜威南 術以殞潰 此又君之功也 ▒戈東指 呂布就戮 文500.4譯2586
乘軒將返 張楊沮斃 固伏罪 張繡稽伏 此又君之功也 袁紹逆常 文500.4譯2586
謀危社稷 憑恃其衆 稱兵▒侮 當此之時 王師寡弱 天下寒心 文501.1譯2586
莫有固志 君執大節 精貫白日 奮其武怒 運▒神策 文501.1譯2586
致屆官度 大殲醜類 我國家 拯於危墜 此又君之功也 濟師洪河 文501.1譯2586
拓定四州 袁譚高幹 咸梟其首 海盜奔 黑山順軌 此又君之功也 文501.1譯2586
烏丸三種 崇亂二世 袁尙因之 逼據塞北 束馬懸車 文501.2譯2586
一征而滅 此又君之功也 劉表背誕 不供貢職 王師首路 文501.2譯2586
威風先逝 百城八郡 交臂屈膝 此又君之功也 馬超成宜 同▒相濟 文501.2譯2586
濱據河潼 求所逞欲 殄之渭南 獻 萬計 遂定邊城 撫和戎秋 文501.3譯2586
此又君之功也 鮮卑丁令 重譯而至 單于白屋 請吏帥職 文501.3譯2586
此又君之功也 君有定天下之功 重以明德 班▒海▒ 宣美風俗 文501.3譯2586
旁施勤敎 恤愼刑獄 吏無苛政 民不回慝 敦崇帝族 援繼絶世 文501.4譯2587
舊德前功 罔不咸秩 雖伊尹格于皇天 周公光于四海 文501.4譯2587
方之蔑如也 朕聞先王▒建明德 之以土 分之以民 崇其寵章 文502.1譯2591
備其禮物 所以蕃衛王室 左右厥世也 其在周成 管蔡不靖 懲難念功 文502.1譯2591
乃使邵康公 錫齊太公履 東至于海 西至於河 南至于穆陵 文502.1譯2591
北至于無 五侯九伯 實得征之 世祚太師 以表東海 文502.1譯2591
爰及襄王 亦有楚人不供王職 又命晉文 登▒侯伯錫以二輅 虎▒ 文502.1譯2592
鉞 弓矢 大啓南陽 世作盟主 故周室之不壞 二國之是賴 文502.2譯2592
今君稱丕顯德 明保朕躬 奉答天命 導揚弘烈 綏爰九域 文502.2譯2592
罔不率 功高乎伊周 而賞卑乎齊晉 朕甚 焉 朕以 身 文502.2譯2592
託于兆民之上 永思厥艱 若涉淵水 非君攸濟 朕無任焉 文502.2譯2592
今以冀州之河東 河▒ 魏郡 趙國 中山 鉅鹿 常山 安平 文502.3譯2592
甘陵 平原 凡十郡 封君▒魏 使使持節御史大夫慮 授君印綬冊書 文502.3譯2592
金虎符第一至第五 竹使符第一至第十 右錫君玄土 以白茅 文502.3譯2592
爰契爾龜 用建 社 昔在周室 畢公毛公 入▒卿佐 周邵師保 文502.3譯2592
出▒二伯 外▒之任 君實宜之 其以丞相 領冀州牧如故 文502.3譯2592
今▒下傳璽 肅將朕命 以允華夏 其上故傳武平侯印綬 今又加君九錫 文502.4譯2592
其敬聽後命 以君經緯禮律 ▒民軌儀 使安職業 文502.4譯2592
無或遷志 是用錫君大輅戎輅各一 玄牡二駟 君勸分務本 嗇民昏作 文502.4譯2592
粟帛滯積 大業惟興 是用錫君袞冕之服 赤 副焉 君敦尙謙讓 文502.4譯2592
民興行 少長有禮 上下咸和 是用錫君軒懸之樂 六佾之舞 文503.1譯2592
君翼宣風化 爰發四方 遠人回面 華夏充實 是用錫君朱戶以居 文503.1譯2592
君硏其明哲 思帝所難 官才任賢 ▒善必擧 是用錫君納陛以登 文503.1譯2592
君秉國之均 正色處中 纖毫之▒ 靡不抑退 是用錫君虎▒之士三百人 文503.2譯2592
君糾虔天刑 章厥有罪 犯關干紀 莫不誅 文503.2譯2592
是用錫君 鉞各一 君龍 虎視 旁眺八維 掩討逆節 折衝四海 文503.2譯2592
是用錫君 弓一 矢百 弓十 矢千 君以溫恭▒基 文503.3譯2592
孝友▒德 明允篤誠 感乎朕思 是用錫君 一 珪瓚副焉 文503.3譯2592
魏國置丞相以下 ▒卿百僚 皆如漢初▒王之制 君往欽哉 敬服脫命 文503.3譯2593
簡恤爾衆 時亮庶功 用終爾顯德 對揚我高祖之休命 文503.3譯2593
令 文504.1譯2599
宣德皇后令 任彦升 文504.2譯2599
宣德皇后 敬問具位 夫功在不賞 故庸勳之典蓋闕 施 造物 文504.2譯2599
則謝德之途已寡 要不得不彊▒之名 使 宰有寄 公實天生德 文504.3譯2600
齊聖廣淵 不改▒▒ 而九星仰止 不易日月 而二儀貞觀 在昔晦明 文504.3譯2600
隱鱗 翼 博通▒籍 而讓齒乎一卷之師 劍氣陵雲 而屈▒於萬夫之下 文504.4譯2600
辯析天口 而似不能言 文擅雕龍 而成輒削▒ 文504.4譯2600
爰在弱冠 首應弓旌 客游梁朝 則聲華籍甚 薦名宰府 則延譽自高 文504.4譯2600
隆昌季年 勤王始著 建武惟新 締構斯在 功隆賞薄 嘉庸莫疇 文505.1譯2600
一馬之田 介山之志愈 六百之秩 大樹之號斯存 及擁 司部 文505.1譯2600
代馬不敢南牧 推 樊鄧 胡塵罕嘗夕起 惟彼狡童 文505.2譯2600
窮凶極虐 衣冠泯絶 禮樂崩喪 ▒而鞠旅誓衆 言謀王室 白羽一麾 文505.2譯2600
黃鳥底定 甲▒鱗下 車亦瓦裂 致天之屆 拱揖▒后 功厚利 文505.3譯2600
無得而稱 是以祥光總至 休氣四塞 五老游河 飛星入昴 文505.3譯2600
元功茂勳 若斯之盛 而地狹乎四履 勢卑乎九伯 帝有 焉 文505.4譯2600
軒萃止 今遣某位某甲等 率 百 人致其誠 庶匪席之旨 文505.4譯2600
不遠而▒ 文505.4譯2600
敎 文505.4譯2604
▒宋公脩張良廟敎 傅季友 文506.1譯2604
綱紀 夫盛德不泯 義存祀典 微管之歎 撫事彌深 張子房 道亞黃中 文506.1譯2605
照 殆庶 風雲玄感 蔚▒帝師 夷項定漢 大拯橫流 文506.1譯2605
固已▒軌伊望 冠德如仁 若乃神交 上 道契商洛 顯默之際 文506.2譯2605
然難究 淵流造瀁 莫測其端矣 塗次舊沛 佇駕留城 靈廟荒頓 文506.2譯2605
遺像陳昧 撫跡懷人 永歎寔深 過大梁者 或佇想於夷門 文506.3譯2605
游九原者 亦流連於隨會 擬之若人 亦足以云 可改構棟宇 脩飾丹靑 文506.3譯2605
行 以時致薦 抒懷古之情 存不刊之烈 主者施行 文506.3譯2605
文506.4譯2605
▒宋公脩楚元王墓敎 傅季友 文506.4譯2608
綱紀 夫褒賢崇德 千載彌光 尊本敬始 義隆自遠 楚元王 積仁基德 文506.4譯2608
啓蕃斯境 素風道業 作範後昆 本支之祚 實隆鄙宗 文506.4譯2608
遺芳餘烈 奮乎百世 而丘封 然 墳塋莫 感遠存往 慨然永懷 文507.1譯2608
夫愛人懷樹 甘棠且猶勿 追甄墟墓 信陵尙或不泯 況瓜 所興 文507.1譯2608
開源自本者乎 可 ▒近墓五家 長給灑掃 ▒可施行 文507.1譯2608
文 文507.2譯2610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五首 王元長 文507.2譯2610
問秀才高第明經 朕聞神靈文思之君 聰明聖德之后 體道而不居 文507.2譯2611
見善如不及 是以 有順風之請 華封致乘雲之拜 或揚旌求士 文507.2譯2611
或設 待賢 用能敷化一時 餘烈千古 朕 奉天命 恭惟永圖 文507.3譯2611
審聽高居 載懷祗懼 雖言事必史 而象闕未箴 寤寐嘉猷 延佇忠實 文507.3譯2611
子大夫選名升學 利用賓王 懋陳三道之要 以光四科之首 文507.4譯2611
鹽梅之和 屬有望焉. 文507.4譯2611
又問 昔周宣惰千畝之禮 公納諫 漢文缺三推之義 賈生直言 文507.4譯2614
良以食惟民天 農▒政本 金湯非粟而不守 水旱有待而無遷 朕式照前經 文508.1譯2614
寶 稼穡 祥正而靑旗肅事 土膏而朱紘戒典 將使杏花菖葉 文508.1譯2614
耕穫不愆 淸 風 述遵無廢 而釋 佩牛 相▒莫反 文508.1譯2614
兼貧擅富 浸以▒俗 若爰井開制 懼驚擾愚民 鹵可 恐時無史白 文508.2譯2614
興廢之術 矢陳厥謀. 文508.2譯2614
又問 議獄緩死 大易深規 敬法 刑 虞書茂典 自氓俗 弛 文508.3譯2616
法令滋彰 石少不▒之民 棘林多夜哭之鬼 朕所以明發動容 文508.3譯2616
食興慮 傷秋 之密網 惻夏日之嚴威 永念 冠 緬追刑▒ 文508.3譯2616
待以百 輕科 反行季葉 四支重罰 爰創前古 訪游禽於絶澗 文508.4譯2616
作 秦基 歌 鳴於闕下 稱仁漢牘 二途如爽 卽用兼通 昌言所安 文508.4譯2616
朕將親覽. 文509.1譯2616
又問 聚人曰財 次政曰貨 泉流表其不 懋遷通其有無 ▒龜貝積寢 文509.1譯2618
緡 專用 世代 多 銷漏▒倍 下貧無兼▒之業 中産闕 歲之 文509.1譯2618
惟 隱 無捨矜歎 上帝溥臨 賜朕休寶 斜之谷 文509.2譯2618
開而出銅 且有後命 事 鎔範 充都▒之金 紹圓府之職 文509.2譯2618
但赤仄深巧學之忠 楡莢難輕重之權 開塞所宜 悉心以對. 文509.2譯2618
又問 治歷明時 昭遷革之運 改憲▒法 審刑德之原 分命顯於唐官 文509.3譯2619
文條炳於鄒說 及 夷廢職 昧谷虧方 漢秉素祗之徵 魏稱黃星之驗 文509.4譯2620
紛諍空軫 疑論無歸 朕獲纂洪基 思弘至道 庶令日月休徵 文509.4譯2620
風雨玉燭 克明之旨弗遠 欽若之義▒還 於子大夫何如哉 文509.4譯2620
其驪翰改色 寅丑殊建 別白書之. 文510.1譯2620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 王元長 文510.1譯2622
問秀才 朕秉 御天 握樞臨極 五▒空撫 九序未歌 至於思政明臺 文510.1譯2622
訪道宣室 若墜之惻每勤 如傷之念 軫 故恤貧緩賦 省 愼獄 文510.2譯2622
幸四境無虞 三秋式▒ 而多黍多 不興兩穗之謠 無褐無衣 文510.2譯2622
必盈七月之歎 豈布政未優 將罷民難業 登爾於朝 是屬宏議 文510.2譯2622
罔弗同心 以匡厥 . 文510.3譯2622
又問 惟王建國 惟典命官 上▒星象 下符川嶽 必待天爵具脩 文510.3譯2624
人紀咸事 然後▒才授職 揆務分司 是以五正置於朱宣 下民不 文510.3譯2624
九工開於黃序 庶績其凝 周官三百 漢位兼倍 歷 以降 文510.4譯2624
游惰寔 繁 若閑冗畢棄 則橫議無已 冕笏不澄 則坐談彌積 文510.4譯2624
何則可脩 善詳其對. 文511.1譯2624
又問 昔者賢牧分陝 良守共治 下邑必樹其風 一鄕可以▒績 文511.1譯2625
至有旦撫嗚琴 日置醇酒 文而無害 嚴而不殘 故能出人於 危之域 文511.1譯2625
俗於仁壽之地 是以賈誼言 天下之有▒ 吏之罪也 頃深汰珪符 文511.2譯2626
妙簡銅墨 而春雉未馴 秋螟不散 入在朕前 湊其智略 文511.2譯2626
出連城守 闕爾無聞 豈薪▒之道未弘 ▒網羅之目尙簡 悉意正辭 文511.3譯2626
無侵執事. 文511.3譯2626
又問 朕聞上智利民 不述於禮 大賢彊國 罔圖惟舊 豈非療飢不期於鼎食 文511.3譯2627
拯▒無待於規行 是以三王異道而共昌 五 殊風而▒烈 文511.3譯2627
今農戰不脩 文儒是競 棄本徇末 厥弊滋多 昔宋臣以禮樂▒殘賊 文511.4譯2628
漢主比文章於鄭衛 豈欲非聖無法 將以▒道而權 今欲專士女於耕桑 文511.4譯2628
習鄕閭以弓騎 五都▒而事庠序 四民富而歸文學 文512.1譯2628
其道奚若 爾無面從. 文512.1譯2628
又問 自晉氏不綱 關河蕩析 宋人失馭 淮 崩離 朕思念舊民 文512.1譯2629
永言攸濟 故選將開邊 勞來安集 加以納款通和 布德脩禮 歌皇華而遣使 文512.1譯2629
賦膏雨而懷賓 所以關洛重南望之懷 夷遽北歸之念 文512.2譯2629
夫危葉畏風 驚禽易落 無待干戈 聊用辭辯 片言而求三輔 文512.2譯2629
一說而定五州 斯路何階 人誰或可 進謀誦志 以沃朕心. 文512.3譯2629
天監三年策秀才文三首 任彦升 文512.3譯2631
問秀才 朕長驅樊鄧 直指商郊 因藉時來 乘此歷運 當 永念 文512.3譯2632
猶懷▒德 何者百王之 齊季斯甚 衣冠禮樂 掃地無餘 雕 方 文512.4譯2632
經綸草昧 採三王之禮 冠履粗分 因六代之樂 宮判始辨 文512.4譯2632
而百度草創 倉 未實 若終畝不稅 則國用靡資 百姓不足 則惻隱深慮 文512.4譯2632
每時入芻▒ 歲課田租 然 懷 如憐赤子 今欲使朕無滿堂之念 文513.1譯2632
民有家給之饒 漸登九年之蓄 稍去關市之賦 子大夫當此三道 文513.1譯2632
利用賓王 斯理作從 佇聞良說. 文513.1譯2632
問 朕本自▒生 弱齡有志 閉戶自精 開卷獨得 九流七略 頗嘗觀覽 文513.1譯2634
六藝百家 庶非牆面 雖一日萬機 早朝晏罷 聽覽之暇 文513.2譯2634
三餘靡失 上之化下 草偃風從 惟此虛寡 弗能動俗 昔紫衣賤服 文513.2譯2634
猶化齊風 長纓鄙好 且變鄒俗 雖德▒往賢 業優前事 且夫搢紳道行 文513.3譯2634
祿利然也 朕傾心駿骨 非懼▒龍 輜 靑絲 如拾地芥 文513.3譯2634
而惰游廢業 十室而九 鳴鳥蔑聞 子衿不作 弘奬之路 文513.4譯2634
斯▒然矣 猶其寂寞 應有良規. 文513.4譯2634
問 朕立諫鼓 設謗木 於 三年矣 比雖輻湊闕下 多非政要 文514.1譯2636
日伏靑蒲 罕能切直 將齊季多諱 風流遂往 將謂朕空然慕古 文514.1譯2636
虛受弗弘 然自君臨萬し 介在民上 何嘗以一言失旨 轉徙朔方 文514.1譯2636
▒有違 論輸左校 而使直臣杜口 忠 路絶 將恐弘長之道 文514.2譯2637
別有未周 悉意以陳 極言無隱. 文514.2譯2637
文選卷十九 文515.1譯2639
表 文515.1譯2639
薦 ▒表 孔文擧 文515.2譯2639
臣聞 洪水橫流 帝思 乂 旁求四方 以招賢俊 昔世宗繼統 文515.2譯2640
將弘祖業 疇咨熙載 ▒士響臻 陛下叡聖 纂承基緖 遭遇厄運 文515.2譯2640
勞謙日仄 惟岳降神 異人▒出 竊見處士平原 ▒ 年二十四 文515.3譯2640
字正平 淑質貞亮 英才卓 初涉藝文 升堂▒奧 目所一見 文515.3譯2640
輒誦於口 耳所暫聞 不忘於心 性與道合 思若有神 弘羊潛計 文515.3譯2640
安世默識 以▒準之 誠不足怪 忠果正直 志懷霜雪 見善若驚 文515.3譯2640
疾▒若 任座抗行 史魚 節 殆無以過也 鳥累百 不如一 文515.4譯2640
使▒立朝 必有可觀 飛辯騁辭 溢氣 涌 解疑釋結 臨敵有餘 文515.4譯2640
昔賈誼求試屬國 詭係單于 終軍欲以長纓 牽致勁越 弱冠慷慨 文515.4譯2640
前代美之 近日路粹嚴象 亦用異才 擢拜臺郎 ▒宜與▒比 文516.1譯2640
如得龍躍天衢 振翼雲漢 揚聲紫微 垂光虹 足以昭近署之多士 文516.1譯2640
增四門之穆穆 鈞天廣樂 必有奇麗之觀 帝室皇居 文516.1譯2641
必▒非常之寶 若▒等輩 不可多得 激楚陽阿 至妙之容 掌技者之所貪 文516.1譯2641
飛 絶足奔放 良樂之所急也 臣等區區 敢不以聞 文516.2譯2641
陛下篤愼取士 必須▒試 乞令▒以褐衣召見 必無可觀采 文516.2譯2641
臣等受面欺之罪 文516.2譯2641
出師表 ▒葛孔明 文516.2譯2645
臣亮言 先帝創業未半 而中道崩 今天下三分 益州罷弊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文516.3譯2646
然侍衛之臣 不懈於▒ 忠志之士 亡身於外者 文516.3譯2646
蓋追先帝之遇 欲報之於陛下也 誠宜開張聖聽 以光先帝遺德 文516.3譯2646
恢志士之氣 不宜妄自菲薄 引喩失義 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 文516.3譯2646
俱▒一體 陟罰臧否 不宜異同 若有作姦犯科 及▒忠善者 文516.3譯2646
宜付有司 論其刑賞 以昭陛下平明之治 不宜偏私 使▒外異法也 文516.3譯2646
侍中侍郎郭攸之 弗褘 董允等 此皆良實 志慮忠純 文516.4譯2646
是以先帝簡拔 以遺陛下 愚以▒宮中之事 事無大上 悉以咨之 文516.4譯2646
然後施行 必能裨補闕漏 有所廣益也 將軍向寵 性行淑均 曉暢軍事 文516.4譯2646
試用於昔日 先帝稱之曰能 是以衆議擧寵▒督 愚以▒營中之事 文516.4譯2646
悉以諮之 必能使行陳和穆 優劣得所也 親賢臣 遠小人 文516.4譯2646
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親小人 遠賢士 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文516.4譯2646
先帝在時 每與臣論此事 未賞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 侍中尙書 文517.1譯2646
長史 ▒軍 此悉貞亮死節之臣也 願陛下親之信之 則漢室之隆 文517.1譯2646
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 躬耕於南陽 苟全性命於亂世 不求聞達於▒侯 文517.1譯2647
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 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諮臣以當世之事 文517.1譯2647
由是感激 遂許先帝以驅馳 後値傾覆 受任於敗軍之際 文517.1譯2647
奉命於危難之間 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愼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文517.2譯2647
受命以來 夙夜憂歎 恐託付不效 以傷先帝之明 文517.2譯2647
故五月渡瀘 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 兵甲已足 當帥將三軍 文517.2譯2647
北定中原 庶竭駑鈍 攘除姦凶 興▒漢室 還于舊都 此臣之所以報先帝 文517.2譯2647
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至於斟酌損益 進盡忠信 則攸之 文517.3譯2647
褘 允之任也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之效 不效則治臣之罪 以告先帝之靈 文517.3譯2647
責攸之褘允等咎 以章其慢 陛下亦宜自課 以咨諏善道 文517.3譯2647
察納雅言 深追先帝遺詔 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 臨表涕泣 文517.3譯2647
不知所云 文517.3譯2647
求自試表 曹子建 文517.3譯2652
臣植言 臣聞 士之生世 入則事父 出則事君 事父尙於榮親 文517.4譯2652
事君貴於興國 故慈父不能愛無益之子 仁君不能▒無用之臣 夫論德而授官者 文517.4譯2653
成功之君也 量能而受爵者 畢命之臣也 故君無虛授 文517.4譯2653
臣無虛受 虛授謂之謬擧 虛受謂之尸祿 詩之素餐 所由作也 文517.4譯2653
昔二 不辭兩國之任 其德厚也 旦奭不讓燕魯之封 其功大也 文517.4譯2653
今臣蒙國重恩 三世于今矣 正値陛下升平之際 沐浴聖澤 文518.1譯2653
潛潤德敎 可謂厚幸矣 而位竊東藩 爵在上列 身被輕煖 文518.1譯2653
口厭百味 目極華靡 耳倦絲竹者 爵重祿厚之所致也 退念古之受爵祿者 文518.1譯2653
有異於此 皆以功勤濟國 輔主惠民 今臣無德可述 文518.1譯2653
無功可紀 若此終年 無益國朝 將 風人彼己之譏 是以上▒玄冕 文518.1譯2653
俯 朱 方今天下一統 九州晏如 顧西尙有違命之蜀 東有不臣之吳 文518.2譯2653
使邊境未得稅甲 謀士未得高枕者 誠欲混同宇▒ 文518.2譯2653
以致太和也 故啓滅有扈 而夏功昭 成克商奄 而周德著 今陛下以聖明統世 文518.2譯2653
將欲卒文武之功 繼成康之隆 簡良授能 以方叔邵虎之臣 文518.2譯2653
鎭衛四境 ▒國爪牙者 可謂當矣 而高鳥未 於輕 文518.3譯2653
淵魚未懸於鉤餌者 恐釣射之術 或未盡也 昔耿 不俊光武 ▒擊張步 文518.3譯2653
言不以賊遺於君父也 故車右伏劍於鳴 雍門刎首於齊境 文518.3譯2653
若此二子 豈▒生而尙死哉 誠忿其慢主而陵君也 夫君之寵臣 文518.4譯2653
欲以除患興利 臣之事君 必殺身靜亂 以功報主也 昔賈誼弱冠 文518.4譯2653
求試屬國 請係單于之頸 而制其命 終軍以妙年使越 欲得長纓占其王 文518.4譯2653
羈致北闕 此二臣 豈好▒ 主而燿世俗哉 志或鬱結 文518.4譯2653
欲逞才力 輸能於明君也 昔漢武▒ 去病治第 辭曰 凶奴未滅 文518.4譯2653
臣無以家▒ 固夫憂國忘家 捐軀濟難 忠臣之志也 今臣居外非不厚也 文518.4譯2654
而寢不安席 食不遑味者 伏以二方未剋▒念 文518.4譯2654
伏見先帝武臣宿兵 年耆卽世者有聞矣 雖賢不乏世 宿將舊卒 文519.1譯2658
由習戰也 竊不自量 志在效命 庶立毛髮之功 以報所受之恩 文519.1譯2658
若使陛下出不世之詔 效臣錐刀之用 使得西屬大將軍 當一校之隊 文519.1譯2658
若東屬大司馬 統偏師之任 必乘危 險 騁舟奮驪 突刃觸鋒 文519.1譯2658
▒士卒先 雖未能禽權 亮 庶將虜其雄率 殲其醜類 必效須臾之捷 文519.1譯2658
以滅終身之愧 使名 史筆 事列朝榮 雖身分蜀境 文519.2譯2658
首懸吳闕 猶生之年也 如微才不試 沒世無聞 徒榮其軀 而 其體 文519.2譯2658
生無益於事 死無損於數 虛荷上位而 重祿 禽息鳥視 文519.2譯2658
終於白首 此徒圈牢之養物 非臣之所志也 流聞東軍失備 師徒小 文519.2譯2658
輟食棄餐 奮▒攘 撫劍東顧 而心已馳於吳會矣 臣昔從先武皇帝 文519.2譯2658
南極赤岸 東臨滄海 西望玉門 北出玄塞 伏見所以行軍用兵之勢 文519.3譯2658
可謂神妙矣 故兵者不可豫言 臨難而制變者也 文519.3譯2658
志欲自效於明時 立功於聖世 每覽史籍觀古忠臣義士 出一朝之命以殉國家之難 文519.3譯2658
身雖屠裂 而功銘著於景鍾 名稱垂於竹帛 未嘗不 心而歎息也 文519.3譯2659
臣聞 明主使臣 不廢有罪 故奔北敗軍之將 文519.3譯2659
用秦魯以成其功 絶纓盜馬之臣 赦楚趙以濟其難 臣竊感先帝早崩 文519.4譯2659
威王棄世 臣獨何人 以堪長久 常恐先朝露塡溝壑 墳土未乾而身名▒滅 文520.1譯2659
臣聞 騏驥長鳴 伯樂昭其能 盧狗悲號 韓國知其才 文520.1譯2659
是以效之齊楚之路 以逞千里之任 試之狡 之捷 以驗搏 之用 文520.1譯2659
今臣志狗馬之微功 竊自惟度 終無伯樂 韓國之擧 是以於邑 文520.1譯2659
而竊自痛者也 夫臨博而企 聞樂而竊 者 或有賞音而識道也 文520.2譯2659
昔毛遂趙之陪▒ 猶假錐囊之喩 以寤主立功 何況巍巍大魏 文520.2譯2659
多士之朝 而無慷慨死難之臣乎 夫自衒自媒者 士女之醜行也 文520.2譯2659
干時求進者 道家之明忌也 而臣敢陳聞於陛下者 誠與國分形同氣 文520.3譯2659
憂忠共之者也 冀以塵露之微 補益山海 螢燭末光 文520.3譯2659
增暉日月 是以敢冒其醜 而獻其忠 知必▒朝士所笑 聖主不以人廢言 文520.3譯2659
伏惟陛下 少垂神聽 臣則幸矣 文520.3譯2659
求通親親表 曹子建 文520.3譯2665
臣植言 臣聞 天稱其高者 以無不覆 地稱其廣者 以無不載 文520.4譯2665
日月稱其明者 以無不照 江海稱其大者 以無不容 故孔子曰 文520.4譯2665
大哉堯之▒君 惟天▒大 惟堯則之 夫天德之於萬物 可謂弘廣矣 文520.4譯2666
蓋堯之▒敎 先親後疏 自近及遠 其傳曰 克明俊德 以親九族 文520.4譯2666
九族▒睦 平章百姓 及周之文王 亦崇厥化 其詩曰 刑于寡妻 文520.4譯2666
至于兄弟 以御于家邦 是以雍雍穆穆 風人詠之 昔周公弔管蔡之不咸 文520.4譯2666
廣封懿親 以蕃屛王室 傳曰 周之宗盟 異姓▒後 文521.1譯2666
誠骨肉之恩 爽而不離 親親之義 寔在敦固 未有義而後其君 文521.1譯2666
仁而遺其親者也 伏惟陛下 咨帝唐欽明之德 體文王翼翼之仁 文521.1譯2666
惠洽椒房 恩昭九親 ▒臣百僚 番休遞上 執政不廢於公朝 文521.1譯2666
下情得展於私室 親理之路通 慶弔之情展 誠可謂恕己治人 文521.2譯2666
推惠施恩者矣 至於臣者 人道絶緖 禁固明時 臣竊自傷也 不敢乃望交氣類 文521.2譯2666
脩人事 ▒人倫 近且婚 不通 兄弟永絶 吉凶之問塞 文521.2譯2666
慶弔之禮廢 恩紀之違 甚於路人 隔 之異 殊於胡越 文521.2譯2666
今臣以一切之制 永無朝覲之望 至於注心皇極 結情紫 神明知之矣 文521.2譯2666
然天實▒之 謂之何哉 退省▒王 常有戚戚具爾之心 文521.3譯2666
願陛下沛然垂詔 使▒國慶問 四節得展 以▒骨肉之歡恩 全怡怡之篤義 文521.3譯2666
妃妾之家 膏沐之遺 歲得再通 齊義於貴宗 等惠於百司 文521.3譯2666
如此則古人之所歎 風雅之所詠 ▒存於聖世矣 臣伏自惟省 文521.3譯2666
無錐刀之用 及觀陛下之所拔授 若以臣▒異姓 竊自料度 文521.3譯2666
不後於朝士矣 若得辭遠游 戴武弁 解朱組 佩靑 駙馬奉車 文521.3譯2666
趣得一號 安宅京室 執鞭珥筆 出從華蓋 入侍輦 承答聖問 文521.4譯2666
拾遺左右 乃臣丹情之至願 不離於夢想者也 遠慕鹿鳴君臣之宴 文521.4譯2666
中詠棠 匪他之誡 下思伐木友生之義 終懷▒莪罔極之哀 每四節之會 文521.4譯2667
塊然獨處 左右唯僕▒ 所對唯妻子 高談無所與陳 發義無所展 文521.4譯2667
未嘗不聞樂而 心 臨觴而歎息也 臣伏以▒ 犬馬之誠 文522.1譯2667
不能動人 譬人之誠不能動天 崩城隕霜 臣初信之 以臣心況 文522.1譯2667
徒虛語耳 若葵藿之傾葉 太陽雖不▒之▒光 終向之者誠也 文522.1譯2667
臣竊自比葵藿 若降天地之施 垂三光之明者 寔在陛下 臣聞 文522.1譯2667
文子曰 不▒福文 不▒福先 今之否隔 友于同憂 而臣獨唱言者 文522.2譯2667
何也 竊不願於聖代 使有不蒙施之物 必有慘毒之懷 故▒舟有天只之怨 文522.2譯2667
谷風有棄予之歎 伊尹恥其君不▒堯舜 孟子曰 文522.2譯2667
不以舜之所以事堯事其君者 不敬其君者也 臣之愚蔽 固非虞伊 文522.2譯2667
至於欲使陛下崇光被時雍之美 宣緝熙章明之德者 是臣 之誠 文522.2譯2667
竊所獨守 寔懷鶴立企佇之心 敢▒陳聞者 冀陛下 發天聰 而垂神聽也 文522.3譯2667
文522.3譯2667
讓開府表 羊叔子 文522.3譯2674
臣祜言 臣昨出 伏聞恩詔 拔臣使同▒司 臣自出身以來 適十數年 文522.3譯2675
受任外▒ 每極顯重之地 常以智力不可彊進 恩寵不可久謬 文522.3譯2675
夙夜戰慄 以榮▒憂 臣聞古人之言 德未▒衆所服 而受高爵 文522.4譯2675
則使才臣不進 功未▒衆所歸 而荷厚祿 則使勞臣不勸 今臣身託外戚 文522.4譯2675
事遭運會 誡在過寵 不患見遺 而猥超然降發中之詔 文522.4譯2675
加非次之榮 臣有何功 可以堪之 何心可以安之 以身誤陛下 文522.4譯2675
辱高位 傾覆亦尋而至 願▒守先人弊廬 豈可得哉 違命誠 威 文522.4譯2675
曲從卽▒若此 蓋聞 古人申於見知 大臣之節 不可則止 文523.1譯2675
臣雖小人 敢緣所蒙 念存斯義 今天下自服化已來 方漸八年 文523.1譯2675
雖側席求賢 不遺幽賤 然臣等不能推有德進有功 使聖聽知勝臣多 文523.1譯2675
而未達者不少 假令有遺德於版築之不 有隱才於屠釣之間 文523.1譯2675
而令朝議用臣 不以▒非 臣處之不以▒愧 所失豈不大哉 且臣 竊雖久 文523.1譯2675
未若今日兼文武之極寵 等宰輔之高位也 臣所見雖狹 文523.2譯2675
據光祿大夫李喜 秉節高亮 正身在朝 光祿大夫魯芝 ▒身寡欲 文523.2譯2675
和而不同 光祿大夫李胤 ▒政弘簡 在公正色 皆服事華髮 以禮始終 文523.2譯2675
雖歷▒外之寵不異寒賤之家 而猶未蒙此選 臣▒越之 文523.2譯2676
何以塞天下之望 少益日月 是以誓心守節 無苟進之志 今道路未通 文523.3譯2676
方隅多事 乞留前恩 使臣得速還屯 不爾留連 必於外虞有闕 文523.3譯2676
臣不勝憂懼 謹觸冒拜表 惟陛下察匹夫之志不可以奪 文523.3譯2676
陳情表 李令伯 文523.3譯2680
臣密言 臣以險 夙遭閔凶 生孩六月 慈父見背 行年四歲 文523.4譯2681
舅奪母志 祖母劉 愍臣孤弱 躬親撫養 臣多疾病 九歲不行 文523.4譯2681
零丁孤苦 至于成立 ▒無叔伯 終鮮兄弟 門衰祚薄 晩有兒息 文523.4譯2681
外無期功彊近之親 ▒無應門五尺之 へへ獨立 形影相弔 而劉夙 疾病 文523.4譯2681
常在▒ 臣侍湯藥 未曾廢離 逮奉聖朝 沐浴淸化 文524.1譯2681
前太守臣逵 察臣孝廉 後刺史臣榮 擧臣秀才 臣以供養無主 文524.1譯2681
辭不赴 會詔書特下 拜臣郎中 尋蒙國恩 除臣洗馬 猥以微賤 文524.1譯2681
當侍東宮 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臣具以表聞 辭不就職 詔 文524.1譯2681
書切峻 責臣逋慢 郡縣逼迫 催臣上道 州司臨門 急於星火 文524.1譯2681
臣欲奉詔奔馳 則劉病日篤 欲苟順私情 則告訴不許 臣之進退 文524.2譯2681
實▒狼狽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 凡在故老 猶蒙矜育 況臣孤苦 文524.2譯2681
特▒尤甚 且臣少仕▒朝 歷職郎署 本圖宦達 不矜名節 今臣亡國賤 文524.2譯2681
至微至陋 過蒙拔擢 寵命優渥 豈敢盤桓 有所希冀 文524.2譯2681
但以劉日薄西山 氣息奄奄 人命危淺 朝不慮夕 臣無祖母 無以至今日 文524.2譯2681
祖母無臣 無以終餘年 母孫二人 ▒相▒命 是以區區 文524.2譯2681
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 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 文524.3譯2681
報劉之日短也 烏烏私情 願乞終養 臣之辛苦 文524.3譯2681
非獨蜀之人士 及二州牧伯 所見明知 皇天后土 實所共鑒 願 文524.3譯2681
陛下矜愍愚誠 聽臣微志 庶劉僥倖 保卒餘年 臣生當隕首 死當結草 文524.3譯2681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 謹拜表以聞 文524.3譯2682
謝平原▒史表 陸士▒ 文524.4譯2685
陪臣陸機言 今月九日 魏郡太守 遺兼丞張含 板詔書印綬 文524.4譯2686
假臣▒平原▒史 拜受祗 不知所裁 臣本出自敵國 世無先臣宣力之效 文524.4譯2686
才非丘園耿介之秀 皇澤廣被 惠濟無遠 擢自▒萃 文524.4譯2686
累蒙榮進 入朝九載 歷官有六 身登三閣 官成兩宮 服冕乘軒 文524.4譯2686
抑齒貴游 振景拔▒ 顧邈同列 施重山岳 義足灰沒 遭國顚沛 文525.1譯2686
無節可紀 雖蒙曠 臣獨何顔 首頓膝 憂愧若 而橫▒故齊王 文525.1譯2686
所見枉陷 誣臣與衆人共作禪文 幽執囹圄 當▒誅始 文525.1譯2686
臣之微誠 不負天地 倉卒之際 慮有逼迫 乃與弟雲 及散騎侍郎袁瑜 文525.1譯2686
中書侍郎▒熊 尙書右丞崔基 廷尉正顧榮 汝陰太守曹武 文525.2譯2686
思所以獲免 陰蒙避▒ 崎嶇自列 片言隻字 不關其間 事 筆跡 文525.2譯2686
皆可推校 而一朝 然 ▒以▒罪 爾之生 尙不足▒ 文525.2譯2687
區區本懷 實有可悲 畏逼天威 卽罪惟謹 鉗口結舌 不敢上訴所天 文525.2譯2687
莫大之 日經聖聽 肝血之誠 終不一聞 所以臨難慷慨 文525.3譯2687
而不能不恨恨者 唯此而已 重蒙陛下愷悌之宥 ▒霜收電 使不隕越 文525.3譯2687
▒得扶老 幼 生出獄戶 懷金拖紫 退就散輩 感恩惟咎 文525.3譯2687
五情震悼 天 地 若無所容 不悟日月之明 遂垂曲照 雲雨之澤 文525.3譯2687
播及朽 忘臣弱才 身無足采 哀臣零落 罪有可察 苟削丹書 文525.4譯2687
得夷平民 則塵洗天波 謗絶衆口 臣之始望 尙未至是 文525.4譯2687
猥辱大命 顯授符虎 使春枯之條 ▒與秋蘭垂芳 陸▒之羽 ▒與翔鴻撫翼 文525.4譯2687
雖安國免徒 起紆靑組 張敞亡命 坐致朱軒 方臣所荷 文525.4譯2687
未足▒泰 豈臣蒙垢含吝 所宜 竊 非臣毁宗夷族 所能上報 文526.1譯2687
喜懼▒幷 悲▒ 結 拘守常憲 當▒道之官 不得束身奔走 文526.1譯2687
稽 城闕 瞻係天衢 馳心輦 臣不勝屛營延仰 謹拜表以聞 文526.1譯2687
文526.1譯2687
勸進表 劉越石 文526.1譯2692
建興五年 三月癸未朔 十八日辛丑 使持節 散騎常侍 都督河北幷冀幽三州▒軍事 文526.2譯2693
領護軍匈奴中郎將 司空 幷州刺史 廣武侯臣琨 文526.2譯2693
使持節 侍中 都督冀州▒軍事 撫軍大將軍 冀州刺史 文526.2譯2693
左賢王渤海公臣匹 頓首死罪上書 臣琨臣匹 頓首頓首 死罪死罪 文526.2譯2693
臣聞 天生蒸民 樹之以君 所以對越天地 司牧黎元 文526.2譯2693
聖帝明王 鑒其若此 知天地不可以乏饗 故屈其身以奉之 知黎元不可以無主 文526.2譯2693
故不得已而臨之 社稷時難 則戚藩定其傾 郊廟或替 文526.2譯2693
則宗哲纂其祀 所以弘振遐風 式固萬世 三五以降 靡不由之 文526.3譯2693
臣琨臣匹 頓首頓首 死罪死罪 伏惟高祖宣皇帝 肇基景命 文526.3譯2693
世祖武皇帝 遂造區夏 三葉重光 四聖繼軌 惠澤 於有虞 文526.3譯2693
卜年過於周氏 自元康以來 艱禍繁興 永嘉之際 彌昏 文526.3譯2694
宸極失御 登遐醜裔 國家之危 有若綴旒 賴先后之德 宗廟之靈 文526.4譯2694
皇帝嗣建 舊物克甄 誕授欽明 服膺聰哲 玉質幼彰 金聲夙振 文526.4譯2694
宰攝其綱 百 輔其治 四海想中興之美 ▒生懷來蘇之望 文526.4譯2694
不圖天不悔禍 大災 臻 國未忘難 寇害尋興 逆胡劉曜 文527.1譯2694
縱逸西都 敢肆犬羊 陵虐天邑 臣等奉表使還 仍承西朝以去年十一月不守 文527.1譯2694
主上幽劫 ▒▒虜廷 神器流離 再辱荒逆 臣每覽史籍 文527.1譯2694
觀之前載 厄運之極 古今未有 苟在食土之毛 含氣之類 文527.1譯2694
莫不叩心絶氣 行號巷哭 況臣等 荷寵三世 位▒鼎司 承問震惶 文527.1譯2694
精爽飛越 且悲且 五情無主 擧哀朔垂 上下泣血 臣琨臣匹 文527.2譯2694
頓首頓首 死罪死罪 臣聞 昏明迭用 否泰相濟 天命未改 文527.2譯2698
歷數有歸 或多難以固國 或殷憂以啓聖明 是以齊有無知之禍 文527.2譯2698
而小白▒五伯之長 晉有驪姬之難 而重耳主▒侯之盟 社稷靡安 文527.3譯2698
必將有以扶其危 黔首幾絶 必將有以繼其緖 伏惟陛下 文527.3譯2698
玄德通於神明 聖姿合於兩儀 應命世之期 紹千載之運 夫符瑞之表 文527.3譯2698
天人有徵 中興之兆 圖讖垂典 自京畿隕喪 九服崩離 文527.4譯2698
天下 然 無所歸懷 雖有夏之 夷 宗姬之離犬戎 蔑以過之 文527.4譯2698
陛下撫寧江左 奄有舊吳 柔服以德 伐叛以刑 抗明威以攝不類 文527.4譯2698
仗大順以肅宇▒ 純化▒敷 則率土宅心 義風風▒暢 則遐方企踵 文528.1譯2698
百揆時序於上 四門穆穆於下 昔少康之隆 夏訓以▒美談 文528.1譯2699
宣王之興 周詩以▒休詠 況茂勳格于皇天 淸輝光于四海 蒼生 然 文528.1譯2699
莫不欣戴 聲敎所加 願▒臣妾者哉 且宣皇之胤 唯有陛下 文528.1譯2699
億兆攸歸 曾無與二 天祚大晉 必將有主 主晉祀者 非陛下而誰 文528.2譯2699
是以邇無異言 遠無異望 謳歌者 無不吟詠徽猷 獄訟者 文528.2譯2699
無不思于聖德 天地之際▒交 華裔之情允洽 一角之獸 連理之木 文528.2譯2699
以▒休徵者 蓋有百數 冠帶之倫 要荒之衆 不謀而同辭者 文528.3譯2699
動以萬計 是以臣等敢考天地之心 因▒夏之趣 晩死以上尊號 文528.3譯2699
願陛下存舜禹至公之情 狹巢由抗矯之節 以社稷▒務 不以小行▒先 文528.3譯2699
以黔首▒憂 不以克讓▒事 上以慰宗廟乃顧之懷 文528.4譯2699
下以釋溥天傾首之望 則所謂生繁華於枯荑 育 肌於朽骨 神人獲安 文528.4譯2699
無不幸甚 臣琨臣匹 頓首頓首 死罪死罪 臣聞 尊位不可久虛 文528.4譯2699
萬機不可久曠 虛之一日 則尊位以殆 曠之浹▒ 則萬機以亂 文528.4譯2704
方今鍾百王之季 當陽九之會 狡寇窺 伺國瑕隙 文528.4譯2704
齊人波蕩 無所繫心 安可以廢而不恤哉 陛下雖欲逡巡 其若宗廟何 文529.1譯2704
其若百姓何 昔惠公虜秦 晉國震駭 呂 之謀 欲立子 外以絶敵人之志 文529.1譯2704
▒以固闔境之情 故曰 喪君有君 ▒臣輯穆 文529.1譯2704
好我者勸 ▒我者懼 前事之不忘 後代之元龜也 陛下明▒日月 文529.1譯2704
無幽不燭 深謀遠慮 出自▒懷 不勝犬馬憂國之情 遲▒人神開泰之路 文529.2譯2704
是以陳其乃誠 布之執事 臣等各 守方任 職在遐外 文529.2譯2704
不得陪列闕庭 共觀盛禮 踊躍之懷 南望罔極 謹上 臣琨 謹遣兼左長史 文529.2譯2704
右司馬臣溫嶠 主簿臣 閭巡 臣匹 遣散騎常侍 文529.2譯2704
征虜將軍 淸河太守 領右長史 高平亭侯臣榮 輕車將軍 關▒侯臣郭穆奉表 文529.3譯2704
臣琨臣匹 等 頓首頓首 死罪死罪 文529.3譯2704
▒吳令謝詢求▒▒孫置守 人表 張士然 文530.2譯2707
臣聞 成湯革夏而封杞 武王入殷而建宋 春秋征伐 則晉脩虞祀 文530.2譯2708
燕祭齊廟 夫一國▒一人興 先賢▒後愚廢 誠仁聖所哀悼而不忍也 文530.3譯2708
故三王敦繼絶之德 春秋貴柔服之義 昔漢高受命 追存六國 文530.3譯2708
凡▒絶祚 一時▒祀 親與項羽 對爭存亡 逮羽之死 臨哭其喪 文530.3譯2708
將以位嘗 尊 力嘗均勢 雖功奪其成 而恩與其敗 且暴興疾顚 文530.3譯2708
禮之若舊 殘戮之尸 乃以公葬 若使羽位承前緖 世有哲王 一 文530.3譯2708
朝力屈 全身從命 則楚廟不墮 有後可冀 伏惟大晉 應天順民 文530.4譯2708
武成止戈 止戎有卽序之人 京邑開吳蜀之館 興滅加乎萬國 繼結接于百世 文530.4譯2708
雖三五弘道 商周稱仁 洋洋之美 未足以喩 是以孫氏 文530.4譯2708
雖家失吳祚 而族蒙晉榮 子弟量才 比肩進取 懷金侯服 文530.4譯2708
佩靑千里 當時受恩 多有過望 臣聞 春雨潤木 自葉流根 恤功 文530.4譯2708
愛子及室 故天稱罔極之恩 聖有綢▒之惠 追惟吳▒武烈皇帝 文531.1譯2708
遭漢室之弱 値亂臣之彊 首唱義兵 先衆犯難 破董卓於陽人 文531.1譯2708
濟神器於甄井 威震▒狡 名顯往朝 桓王才武 弱冠承業 文531.1譯2708
招百越之士 奮鷹揚之勢 西赴許都 將迎幼主 雖元勳未終 文531.1譯2708
然至忠已著 夫家積義勇之基 世傳扶危之業 進▒▒漢之臣 退▒開吳之主 文531.2譯2708
而蒸嘗絶於三葉 園陵殘於薪采 臣竊悼之 伏見吳平之初 文531.2譯2708
明詔追錄先賢 欲封其墓 愚謂二君 ▒宜應書 故擧勞則力輸先代 文531.2譯2709
論德則惠存江南 正刑則罪非晉寇 從坐則異世已輕 文531.2譯2709
若列先賢之數 蒙詔書之恩 裁加表異 以寵亡靈 則人望克厭 文531.2譯2709
誰不曰宜 二君私奴 多在墓側 今▒平民 乞差五人 其 役 文531.2譯2709
使四時修護頹毁 掃除塋壟 永以▒常 文531.2譯2709
讓中書令表 庾元規 文531.3譯2714
臣亮言 臣凡庸固陋 少無檢操 昔以中州多故 舊邦喪亂 隨侍先臣 文531.3譯2715
遠庇有道 爰客逃難求食而已 不悟邀時之福 遭遇嘉運 文531.3譯2715
先帝龍興 垂異常之顧 ▒眷同國士 又申之婚姻 遂階親寵 累 非服 文531.3譯2715
弱冠濯纓 沐浴玄風 頻繁省 出領六軍 十餘年間 文531.3譯2715
位超先達 無勞被遇 無與臣比 小人祿薄 福過災生 止足之分 文531.4譯2715
臣所宜守 而偸榮昧進 日爾一日 謗 ▒集 上塵聖朝 始欲自聞 文531.4譯2715
而先帝登遐 區區微誠 竟未上達 陛下踐祚 聖政維新 宰輔賢明 文531.4譯2715
庶寮咸允 康哉之歌 實在至公 而國恩不已 ▒以臣領中書 文531.4譯2715
則示天下以私矣 何者 臣於陛下 后之兄也 姻 之嫌 文531.4譯2715
實與骨肉中表不同 雖太上至公 聖德無私 然世之喪道 有自來矣 文532.1譯2715
悠悠六合 皆私其姻者也 人皆有私 則謂天下無公矣 是以前後二漢 文532.1譯2715
咸以抑司黨安 進婚族危 向使西京七族 東京六姓 文532.1譯2715
皆非姻黨 各以平進 縱不悉全 決不盡敗 今之盡敗 ▒由姻 文532.1譯2715
臣歷觀 庶姓在世 無黨於朝 無援於時 植根之本 輕也薄也 文532.1譯2715
苟無大瑕 猶或見容 至於外戚 憑託天地 勢連四時 根援扶▒ 文532.1譯2715
重矣大矣 而財居權寵 四海側目 事有不允 罪不容誅 身▒招殃 文532.1譯2715
國▒之弊 其故何耶 直由婚 之私 ▒情之所不能免 故率其所嫌 文532.2譯2715
而嫌之於國 是以疏附則信 姻進則疑 疑積於百姓之心 文532.2譯2715
則禍成重 之▒矣 此皆往代成鑒 可▒寒心者也 夫萬物之所不通 文532.2譯2715
聖賢因而不奪 冒親以求一才之用 未若防嫌以明公道 今以臣之才 文532.2譯2716
兼如此之嫌 而使▒處心 外摠兵權 以此求治 未之聞也 文532.2譯2716
以此招禍 可立待也 雖陛下二相 明其愚款 朝士百寮 文532.2譯2716
頗識其情 天下之人 何可門到戶說 使皆坦然耶 夫富貴寵榮 文532.3譯2716
臣所不能忘也 刑罰貧賤 臣所不能甘也 今恭命則愈 違命則苦 文532.3譯2716
臣雖不達 何事背時違上 自貽患責哉 仰覽殷鑒 量己知 身不足惜 文532.3譯2716
▒國取侮 是以 屢陳丹款 而微誠淺薄 未垂察諒 文532.3譯2716
憂惶屛營 不知所▒ 以臣今地 不可以進明矣 且違命已久 臣之罪又積矣 文532.3譯2716
歸骸私門 以待刑書 願陛下垂天地之鑒 察臣之愚 文532.3譯2716
則雖死之日 猶生之年矣 文532.4譯2716
薦 元彦表 桓元子 文532.4譯2722
臣聞 太朴▒虧 則高尙之標顯 道喪時昏 則忠貞之義彰 故有洗耳投淵 文532.4譯2722
以振玄邈之風 亦有秉心矯跡 以敦在三之節 是故上代之君 文532.4譯2723
莫不崇重斯軌 所以篤俗訓民 靜一流競 伏惟大晉 應符御世 文533.1譯2723
運無常通 時有屯蹇 神州丘墟 三方 裂 絶響於中林 文533.1譯2723
白駒無聞於空谷 斯有識之所悼心 大雅之所歎息者也 陛下聖德嗣興 文533.1譯2723
方恢天緖 臣昔奉役 有事西土 鯨 ▒懸 思宣大化 文533.1譯2723
訪▒故老 搜揚潛逸 庶武羅於 之墟 想王 於亡齊之境 文533.1譯2723
竊聞巴西 秀 植操貞固 抱德肥遯 揚淸渭波 于時皇極 道消之會 文533.2譯2723
▒黎蹈顚沛之艱 中華有顧瞻之哀 幽谷無遷喬之望 凶命屢招 文533.2譯2723
▒威仍逼 身寄虎吻 危同朝露 而能抗節玉立 誓不降辱 文533.2譯2723
杜門絶跡 不面▒庭 進免 勝亡身之禍 退無薛方詭對之譏 雖園綺之棲商洛 文533.3譯2723
管寧之默遼海 方之於秀 殆無以過 于今西土 文533.3譯2723
以▒美談 夫旌德禮賢 化道之所先 崇表殊節 聖▒之上務 方今六合未康 文533.4譯2723
豺豕當路 遺黎偸薄 義聲不聞 益宜振起道義之徒 文533.4譯2723
以敦流遯之 若秀蒙蒲帛之徵 足以鎭靜頹風 軌巡 俗 幽遐仰流 文533.4譯2723
九服知化矣 文533.4譯2723
解尙書表 殷仲文 文533.4譯2727
臣聞 洪波振壑 川無恬鱗 驚▒拂野 林無靜柯 何者 勢弱則受制於巨力 文533.4譯2728
質微則莫以自保 於理雖可得而言 於臣寔所敢喩 文534.1譯2728
昔桓玄之世 誠▒驅迫者衆 至於愚臣 罪實深矣 進不能見危授命 文534.1譯2728
忘身殉國 退不能辭粟首陽 拂衣高謝 遂乃宴安昏寵 昧▒封 文534.1譯2728
錫文簒事 曾無獨固 名義以之俱淪 情節自 兼撓 宜其極法 文534.1譯2728
以判忠邪 鎭軍臣裕 匡▒社稷 大弘善貸 佇一戮於微命 文534.1譯2728
申三驅於大信 ▒惠之以首領 ▒引之以 維 于時皇輿否隔 天人未泰 文534.1譯2728
用忘進退 唯力是視 是以 從事 自同全人 今宸極反正 文534.2譯2728
惟新告始 憲章▒明 品物思舊 臣亦胡顔之厚 可以顯居榮次 文534.2譯2728
乞解所職 待罪私門 違謝闕庭 乃心愧戀 謹拜表以聞 文534.2譯2728
▒宋公至洛陽謁五陵表 傅季友 文534.2譯2731
臣裕言 近振旅河湄 揚 西邁 將屆舊京 威懷司雍 河流 疾 文534.3譯2732
道阻且長 加以伊洛榛蕪 津塗久廢 伐木通徑 淹引時月 始以今月十二日 文534.3譯2732
次故洛水浮橋 山川無改 城闕▒墟 宮廟 頓 鍾▒空列 文534.3譯2732
觀宇之餘 鞠▒禾黍 廛里蕭條 犬罕音 感舊永懷 文534.3譯2732
痛心在目 以其月十五日 奉謁五陵 墳塋幽淪 百年荒 天衢開泰 文534.3譯2732
情禮獲申 故老掩涕 三軍悽感 瞻拜之日 憤慨交集 行河南太守毛脩之等 文534.4譯2732
▒開 荊棘 繕脩毁垣 職司▒備 蕃衛如舊 文534.4譯2732
伏惟聖懷 遠慕兼慰 不勝下情 謹遣傳詔殿中中郎臣某 奉表以聞 文534.4譯2732
文534.4譯2732
▒宋公求加贈劉前軍表 傅季友 文534.4譯2734
臣聞 崇賢旌善 王化所先 念功簡勞 義深追遠 故司勳秉策 文535.1譯2735
在勤必記 德之休明 沒而彌著 故尙書左僕射前軍將軍臣劉穆之 文535.1譯2735
爰自布衣 協佐義始 ▒竭謀猷 外勤庶政 密勿軍國 心力俱盡 文535.1譯2735
及登庸朝右 尹司京畿 敷讚百揆 翼新大猷 頃戎車遠役 居中作 文535.1譯2735
撫寧之勳 實洽朝野 識量局致 棟幹之器也 方宣讚盛化 文535.2譯2735
緝隆聖世 志績未究 遠邇悼心 皇恩褒述 班同三事 榮哀▒備 文535.2譯2735
寵靈已泰 臣伏思尋 自義熙草創 艱患未 外虞▒殷 ▒難亦 文535.2譯2735
時屯世故 靡有寧歲 臣以寡劣 負荷國重 實賴穆之匡翼之勳 文535.2譯2735
豈唯 言嘉謀 溢于民聽 若乃忠規密謨 潛慮 幕 造膝詭辭 文535.2譯2735
莫見其際 事隔於皇朝 功隱於視聽者 不可勝記 所以陳力一紀 文535.3譯2735
遂克有成 出征入輔 幸不辱命 微夫人之左右 未有寧濟其事者 文535.3譯2735
履謙居寡 守之彌固 每議及封爵 輒深自抑絶 所以勳高當年 文535.3譯2735
而茅土弗及 撫事永念 胡寧可昧 謂宜加贈正司 追甄土宇 文535.3譯2736
忠貞之烈 不泯於身後 大賚所及 永秩於善人 臣契闊屯夷 文535.3譯2736
旋觀終始 金蘭之分 義深情感 是以獻其乃懷 布之朝聽 文535.4譯2736
所啓上合 請付外詳議 文535.4譯2736
▒齊明皇帝作相讓宣城郡公第一表 任彦昇 文535.4譯2740
臣鸞言 被臺司召 以臣▒侍中中書監 驃騎大將軍 開府儀同三司 文535.4譯2741
揚州刺史 錄尙書事 封宣城郡開國公 食邑三千戶 加兵五千人 文535.4譯2741
臣本庸才 智力淺短 太祖高皇帝 篤猶子之愛 降家人之慈 文535.4譯2741
世祖武皇帝 情等布衣 寄深同氣 武皇大漸 實奉話言 雖自見之明 文536.1譯2741
庸近所蔽 愚夫一至 偏識量己 實不忍自固於綴衣之▒ 文536.1譯2741
拒違於玉 之側 遂荷顧託 導揚末命 雖嗣君棄常 獲罪宣德 文536.1譯2741
王室不造 職臣之由 何者 親則東牟 任惟博陸 徒懷子孟社稷之對 文536.2譯2741
何救昌邑爭臣之譏 四海之議 於何逃責 且陵土未乾 文536.2譯2741
訓誓在耳 家國之事 一至於斯 非臣之尤 誰任其咎 將何以肅拜高寢 文536.2譯2741
虔奉武園 悼心失圖 泣血待旦 寧容▒ 榮於家恥 宴安於國危 文536.2譯2741
驃騎上將之元勳 神州儀刑之列岳 尙書古稱司會 中書實管王言 文536.3譯2741
且虛飾寵章 委成禦侮 臣知不 物誰謂宜 但命輕鴻毛 文536.3譯2741
責重山岳 存沒同歸 毁譽一貫 辭一官不減身累 增一 文536.3譯2741
職已 朝經 ▒當自同體國 不▒飾讓 至於功均一匡 賞同千室 文536.4譯2741
光宅近甸 奄有全邦 隕越▒期 不敢聞命 亦願曲留降鑒 卽垂順許 文536.4譯2741
鉅平之懇誠彌固 永昌之丹慊獲申 乃知君臣之道 綽有餘裕 文536.4譯2741
苟曰易昭 敢守難奪 故可庶心弘議 酌己親物者矣 不勝荷懼屛營之誠 文537.1譯2741
謹附某官某甲 奉表以聞 臣諱誠惶誠恐 文537.1譯2741
▒范尙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 任彦昇 文537.1譯2745
臣雲言 被尙書召 以臣▒散騎常侍 吏部尙書 封 城縣開國侯 文537.1譯2746
食邑千戶 奉命震驚 心顔無措 臣雲頓首頓首 死罪死罪 臣素門凡流 文537.1譯2746
輪 無取 進謝中庸 退▒狂 固嘗鑽 求學 而一經不治 文537.2譯2746
篆刻▒文 而三冬靡就 負書燕魏 空 菽粟 齊楚 文537.2譯2746
徒知貧賤 ▒而分虎出守 以囊被見嗤 持斧作牧 以薏苡興謗 文537.2譯2746
衣▒虜 見獄吏之尊 除名▒民 知井臼之逸 百年上壽 ▒曰徒然 文537.3譯2746
如其誠說 亦以過半 亂離斯 欲以安歸 閉門荒郊 再離寒暑 文537.3譯2746
兼以東皐數畝 控帶朝夕 關外一區 望鍾阜 雖室無趙女 文537.3譯2746
而門多好事 祿微賜金 而歡同娛老 折 燔枯 此焉自足 文537.4譯2746
陛下應期萬世 接統千祀 三千景附 八百不謀 臣 等離心 功▒同德 文537.4譯2746
泥首在顔 輿棺未毁 締構草昧 敢 天功 獄訟謳歌 文537.4譯2746
示同民志 而隆器大名 一朝總集 顧己及躬 何以臻此 政當以接 白水 文538.1譯2746
列宅舊 忘捨講之尤 存▒公之費 俯拾靑紫 豈待明經 文538.1譯2746
臣雲 夫銓▒之重 關▒隆替 遠惟則哲 在帝猶難 漢魏以降 文538.1譯2746
達識繼軌 雅俗所歸 唯稱許郭 拔十得五 尙曰比肩 其餘得失未聞 文538.2譯2746
偶察童幼 天機暫發 顧無足算 在魏則毛 公方 文538.2譯2747
居晉則山濤識量 以臣況之 一何遼落 齊季陵遲 官方淆亂 鴻都不綱 文538.3譯2747
西園成市 金章有盈 之談 華貂深不足之歎 草創惟始 文538.3譯2747
義存改作 恭己南面 責成斯在 豈宜妄加寵私 以乏王事 附蟬之飾 文538.3譯2747
空成寵章 求之公私 交授交失 近世侯者 功緖▒差 或足食關中 文538.3譯2747
或成軍河▒ 或制勝 幄 或門人加親 或與時抑揚 文538.4譯2747
或隱若敵國 或策定禁中 或功成野戰 或盛德如卓茂 或師道如桓榮 文538.4譯2747
或四姓侍祀 已無足紀 五侯外戚 且非舊章 而臣之所附 文539.1譯2747
唯在恩澤 ▒義異疇庸 實榮乖儒者 雖小人貪幸 豈獨無心 臣本自▒生 文539.1譯2747
家承素業 門無富貴 易農而仕 乃祖玄平 道風秀世 文539.1譯2754
爰在中興 儀刑多士 位裁元凱 任止牧伯 高祖少連 夙秉高尙 文539.2譯2754
所富者義 所乏者時 薄宦東朝 謝病下邑 先志不忘 愚臣是庶 文539.2譯2754
且去歲冬初 國學之老博士耳 今 首夏 將亞 司 雖千秋之一 文539.2譯2754
日九遷 荀爽之十旬遠至 方之微臣 未▒速達 臣雖無識 唯利是視 文539.2譯2755
至於虧名損實 ▒國▒身 知其不可 不敢妄冒 陛下不棄菅 文539.3譯2755
愛同絲麻 平生之言 猶在聽覽 宿心素志 無▒貳辭 文539.3譯2755
矜臣所乞 特▒寵命 則 章載穆 微物知免 臣今在假 不容詣省 文539.3譯2755
不任荷懼之至 謹奉表以聞 臣雲誠惶以下 文539.3譯2755
▒蕭揚州作薦士表 任彦昇 文539.3譯2757
臣王言 臣聞 求賢暫勞 垂拱永逸 方之疏壤 取類導川 伏惟陛下 文539.4譯2758
道隱旗 信充符璽 六飛同塵 五讓高世 白駒空谷 振鷺在庭 文539.4譯2758
猶懼隱鱗卜祝 藏器屠保 物色關下 委 河上 非取製於一狐 文539.4譯2758
諒求味於兼采 而五聲倦響 九工是詢 寢議廟堂 借聽輿 文540.1譯2758
臣位任隆重 義兼家邦 實欲使名實不違 倖路絶 勢門上品 文540.1譯2758
猶當格以淸談 英俊下僚 不可限以位貌 竊見 書丞琅邪臣王 文540.1譯2758
年二十一 字思晦 七葉重光 海▒冠冕 神淸氣茂 允迪中和 文540.2譯2758
叔寶理遣之談 彦輔名敎之樂 故以暉映先達 領袖後進 文540.2譯2758
居無塵雜 家有賜書 辭賦淸新 屬言玄遠 室邇人曠 物▒道親 文540.3譯2758
養素丘園 ▒階虛位 庠序公朝 萬夫傾望 豈徒荀令可想 李公不亡而已哉 文540.3譯2758
前晉安郡候官令 東海王僧孺 年三十五 理尙棲約 文540.4譯2758
思致恬敏 ▒筆耕▒養 亦傭書成學 至乃集螢映雪 編蒲緝柳 文540.4譯2758
先言往行 人物雅俗 甘泉遺儀 南宮故事 地成圖 抵掌可述 文540.4譯2758
豈直 鼠有必對之辯 竹書無落簡之謬 坐鎭雅俗 弘益已多 文541.1譯2758
僧孺訪對不休 質疑斯在 ▒東序之 寶 瑚璉之茂器 誠言以人廢 文541.1譯2758
而才實世資 臨表悚戰 猶懼未允 不任下情 文541.2譯2759
▒ 諮議 讓代兄襲封表 任彦昇 文541.2譯2765
臣 言 昨被司徒符 仰稱詔旨 許臣兄▒所請 以臣襲封南康郡公 文541.2譯2765
臣門籍勳蔭 光錫土宇 臣▒世載承家 允膺長德 而深鑒止足 文541.2譯2765
脫 千乘 遂乃遠謬推恩 近萃庸薄 能以國讓 弘義有歸 文541.3譯2765
匹夫難奪 守以勿貳 昔武始迫家臣之策 陵陽感鮑生之言 張以誠請 文541.3譯2765
丁▒理屈 且先臣以大宗絶緖 命臣出纂傍統 稟承在昔 文541.3譯2765
理絶終天 永惟情事 觸目崩隕 若使▒高延陵之風 臣忘子臧之節 文541.4譯2766
是廢德擧 豈曰能賢 陛下察其丹款 特賜停絶 不然投身草澤 文541.4譯2766
苟遂愚誠爾 不任丹慊之至 謹詣闕拜表以聞 臣誠惶誠恐 文541.4譯2766
▒范始興作求立太宰碑表 任彦昇 文542.1譯2768
臣雲言 原夫存樹風猷 沒著徽烈 ▒絶故老之口 必資不刊之書 文542.1譯2768
而藏▒名山 則陵谷遷貿 府之延閣 則靑編落簡 然則配天之▒ 文542.1譯2769
存乎泗水之上 素王之道 紀於沂川之側 由是崇師之義 擬▒於西河 文542.2譯2769
尊主之情 致之於堯禹 故精廬妄啓 必窮鐫勒之盛 君長一城 文542.2譯2769
亦盡刊刻之美 況乎甄陋周召 孕育伊顔 故太宰竟陵文宣王臣某 文542.2譯2769
與存與亡 則義形社稷 嚴天配帝 則周公其人 體國端朝 文452.2譯2769
出藩入守 進思必告之道 退無苟利之專 五敎以倫 百揆時序 文542.3譯2769
若夫一言一行 盛德之風 琴書藝業 述作之茂 道非兼濟 文542.3譯2769
事止樂善 亦無得而稱焉 人之云亡 忽移歲序 東徙 松 成行 文542.3譯2769
六府臣僚 三藩士女 人蓄油素 家懷鉛筆 瞻彼景山 徒然望慕 文542.4譯2769
昔晉氏初 禁立碑 魏舒之亡 亦從班列 而阮略▒泯 文543.1譯2769
故首冒嚴科 ▒之者 竟免刑戮 置之者 反蒙嘉歎 至於道被如仁 文543.1譯2769
功▒微管 本宜在常均之外 故太宰淵 丞相 親賢▒軌 文543.1譯2769
卽▒成規 乞依二公前例 賜許刊立 寧容使長想九原 樵蘇罔識其禁 文543.1譯2769
駐 長陵 軒不知所適 臣里閭孤賤 才無可甄 値齊網之弘 文543.1譯2769
弛賓客之禁 策名委質 忽焉二紀 慮先犬馬 厚恩不答 文543.2譯2769
而弊 毁蓋 未 蟻 珠 玉匣 遽飾幽泉 陛下弘奬名敎 不隔微物 文543.2譯2769
使臣得駿奔南浦 長號北陵 ▒曲逢前施 實仰 後澤 文543.2譯2769
驗杜預山頂之言 庶存馬駿必拜之感 臨表悲懼 言不自宣 文543.2譯2769
文選卷二十 文544.1譯2776
上書 文544.1譯2776
上書秦始皇一首 李斯 文544.2譯2776
臣聞 吏議逐客 竊以▒過矣 昔者穆公求士 西取由余於戎 東得百里奚於宛 文544.2譯2777
迎蹇叔於宋 來 豹公孫支於晉 此五子者 不産於秦 文544.3譯2777
而穆公用之 幷國三十 遂 西戎 孝公用商 之法 移風易俗 文544.3譯2777
民以殷盛 國以富彊 百姓樂用 ▒侯親服 獲楚魏之師 文544.3譯2777
擧地千里 至今治彊 惠王用張儀之計 拔三川之地 西幷巴蜀 文544.3譯2777
北收上郡 南取漢中 包九夷 制 東據成皐之險 割膏 之壤 文544.4譯2777
遂散六國之從 使之西面事秦 功施到今 昭王得范 廢穰侯 文544.4譯2777
逐華陽 彊公室 杜私門 蠶食▒侯 使秦成帝業 此上四君 文544.4譯2777
皆以客之功 由此觀之 客何負於秦哉 向使四君▒客而不納 ▒士而不與 文545.1譯2777
是使國無富利之實 而秦無彊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崑山之玉 文545.1譯2778
有和氏之寶 垂明月之珠 服太阿之劍 乘纖離之馬 建翠鳳之旗 文545.1譯2778
樹靈▒之鼓 此數寶者 秦不生一焉 而陛下悅之何也 文545.1譯2778
必秦國之所生 然後可 則夜光之璧 不飾朝廷 犀象之器 不▒玩好 文545.1譯2778
而趙衛之女 不充後庭 駿馬 不實外▒ 江南金錫 文545.2譯2778
不▒用 蜀之丹靑 不▒采 所以飾後宮充下陳 娛心意 悅耳目者 文545.2譯2778
必出於秦然後可 則是宛珠之簪 傅璣之珥 阿縞之衣 錦繡之飾 文545.2譯2778
不進於前 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 不立於側也 夫擊甕 缶 文545.2譯2778
彈箏搏 而歌 嗚嗚快耳者 ▒秦之聲也 鄭衛桑間 韶虞武象者 文545.2譯2778
異國之樂也 今棄擊甕而就鄭衛 退彈箏而取韶虞 若是者何也 文545.2譯2778
快意之當前 適觀而已矣 今取人則不然 不問可否 文545.3譯2778
不論曲直 非秦者去 ▒客者逐 然則是所重者 在乎色樂 而所輕者 文545.3譯2778
在乎民人 此非所以跨海▒ 制▒侯之術也 臣聞 地廣者粟多 文545.3譯2778
國大者人衆 兵彊者則士勇 是以泰山不讓土壤 故能成其大 文545.3譯2778
河海不擇細流 故能就其深 王者不▒衆庶 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無四方 文545.3譯2778
人無異國 四時充美 鬼神降福 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 文545.3譯2778
今乃棄黔首 以資敵國 ▒賓客以業▒侯 使天下之士 文545.3譯2778
退而不敢西 足不入秦 此所謂藉寇兵 而齎盜糧者也 夫物不産於秦 文545.4譯2778
可寶者多 士不産於秦 願忠者衆 今逐客以資敵國 損民以益▒ 文545.4譯2778
▒自虛 而外以樹怨▒侯 求國無危 不可得也 文545.4譯2778
上書吳王一首 鄒陽 文545.4譯2784
臣聞 秦奇曲臺之宮 懸▒天下 地而人不犯 兵加胡越 至其晩節末路 文545.4譯2785
張耳陳勝 連從兵之據 以叩▒谷 咸陽遂危 何則列郡不相親 文546.1譯2785
萬室不相救也 今胡數涉北河之外 上覆飛鳥 下不見伏 文546.1譯2785
▒城不休 救兵不止 死者相隨 輦車相屬 轉粟流輸 千里不絶 文546.1譯2785
何則彊趙責於河間 六齊望於惠后 城陽顧於盧博 三淮南之心思墳墓 文546.1譯2785
大王不憂 臣恐救兵之不專 胡馬遂進 窺於邯鄲 文546.2譯2785
越水長沙 還舟靑陽 雖使梁幷淮陽之兵 下淮東 越廣陵 以 越人之糧 文546.3譯2785
漢亦折西河而下 北守 水 以輔大國 胡亦益進 越亦益深 文546.3譯2785
此臣之所▒大王患也 臣聞 蛟龍 首奮翼 則浮雲出流 文546.3譯2785
霧雨咸集 聖王砥節脩德 則游談之士 歸義思名 今臣盡智畢議 文546.3譯2785
易精極慮 則無國而不可干 飾固陋之心 則何王之門 不可曳長 乎 文546.4譯2785
然臣所以歷數王之朝 背淮千里 而自致者 非▒臣國 樂吳民也 文546.4譯2785
竊高下風之行 尤說大王之義 故願大王無忽 察聽其至 文546.4譯2785
臣聞 鳥累百 不如一 夫全趙之時 武力鼎士 服叢臺之下者 文546.4譯2789
一旦成市 不能止幽王之▒患 淮南山東之俠 死士盈朝 文546.4譯2789
不能還 王之西也 然則計議不得 雖▒▒不能安其位 亦明矣 文547.1譯2789
故願大王審 而已 始孝文皇帝 據關入立 寒心銷志 不明求衣 文547.1譯2789
自立天子之後 使東牟朱虛 東褒儀父之後 深割 兒王之 壤子王梁代 文547.1譯2789
益以淮陽 卒 濟北 囚弟於雍者 豈非象新垣等哉 今天子新據先帝之遺業 文547.1譯2789
左規山東 右制關中 變權易勢 大臣難知 文547.2譯2789
大王弗察 臣恐周鼎▒起於漢 新垣過計於朝 則我吳遺嗣 不可期於世矣 文547.2譯2789
高皇帝燒棧道 灌章邯 兵不留行 收 人之倦 東馳▒谷 文547.2譯2789
西楚大破 水攻則章邯以亡其城 陸擊則荊王以失其地 此皆國家之不幾者也 文547.2譯2789
願大王熟察之 文547.3譯2789
於獄上書自明一首 鄒陽 文547.3譯2792
臣聞 忠無不報 信不見疑 臣常以▒然 徒虛語耳 昔者荊軻 文547.3譯2793
慕燕丹之義 白虹貫日 太子畏之 衛先生 ▒秦 長平之事 太白蝕昴 文547.3譯2793
昭王疑之 夫精誠變天地 而信不諭兩主 豈不哀哉 今臣盡忠竭誠 文547.3譯2793
畢議願知 左右不明 卒從吏訊 ▒世所疑 是使荊軻衛豈生▒起 文547.4譯2793
而燕秦不悟也 願大王熟察之 昔者 玉人獻寶 文547.4譯2793
楚王誅之 李斯竭忠 胡亥極刑 是以箕子佯狂 接輿避世 恐遭此患也 文547.4譯2793
願大王察玉人李斯之意 而後楚王胡亥之聽 無使臣▒箕子接輿所笑 文548.1譯2793
臣聞 比干剖心 子胥 夷 臣始不信 乃今知之 文548.1譯2793
願大王熟察 少加憐焉 語曰 白頭如新 傾蓋如故 何則知與不知也 文548.1譯2793
故樊於期逃秦之燕 藉荊軻首 以奉丹之事 王奢去齊之魏 文548.1譯2793
臨城自 以▒齊而賊魏 夫王奢 樊於期 非新於齊秦 而故於燕魏也 文548.1譯2793
所以去二國而死兩君者 行合於志 而慕義無窮也 是以蘇秦不信天下 文548.2譯2793
▒燕尾生 白圭顯於中山 中山人▒之於魏文侯 文548.2譯2793
文侯投以夜光之璧 何則兩主二臣 剖心析肝相信 豈移於浮辭哉 文548.2譯2793
故女無美▒ 入宮見▒ 士無賢不肖 入朝見嫉 昔者 司馬喜 ▒於宋 文548.3譯2797
卒相中山 范 摺▒折齒於魏 卒▒應侯 此二人者 皆信必然之 文548.3譯2797
捐朋黨之私 挾孤獨之交 故不能自免於嫉▒之人也 文548.3譯2797
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 徐衍負石入海 不容身於世 義不苟取比周於朝 文548.3譯2797
以移人主之心 故百里奚乞食於道路 ▒公委之以政 戚飯牛於車下 文548.4譯2797
而桓公任之以國 此二人者 豈素宦於朝 借譽於左右 文548.4譯2797
然後二主用之哉 感於心 合於意 堅如膠漆 昆弟不能離 文548.4譯2797
豈惑於衆口哉 故偏聽生姦 獨任成亂 昔魯聽季孫之說 逐孔子 文548.4譯2797
宋信子 之之計 囚墨翟 夫以孔翟之辯 不能自免於讒諛 而二國以危 文548.4譯2797
何則衆口 金 積毁銷骨 是以秦用戎人由余 而 中國 文548.4譯2797
齊用越人子臧 而彊威宣 此二國豈拘於俗 牽於世 繫奇偏之辭哉 文549.1譯2797
公聽▒觀 垂名當世 故意合則胡越▒昆弟 由余子藏是也 文549.1譯2797
不合則骨肉▒▒敵 朱象管蔡是也 今人主誠能用齊秦之明 後宋魯之聽 文549.1譯2797
則五伯不足 而三王易▒比也 是以聖王覺悟 捐子之之心 文549.1譯2798
而不說田常之賢良 封比干之後 脩孕婦之墓 故功業覆於天下 文549.1譯2798
何則欲善無厭也 夫晉文公親其 而彊 ▒侯 齊桓公用其仇 文549.2譯2798
而一匡天下 何則慈仁殷勤 誠加於心 此不可以虛辭借也 文549.2譯2798
至夫秦用商 之法 東弱韓魏 立彊天下 而卒車裂之 越用大夫種之謀 文549.2譯2798
禽勁吳而 中國 遂誅其身 是以孫叔敖 三去相而不悔 文549.2譯2798
於陵仲子 辭三公 ▒人灌園 今人主誠能去驕傲之心 懷可報之意 文549.3譯2798
披心腹 見情素 肝膽 施德厚 終與之窮達 無愛於士 文549.3譯2798
則桀之犬 可使吠堯 而 之客 可使刺由 何況因萬乘之權 假聖王之資乎 文549.3譯2798
然則荊軻湛七族 要離燔妻子 豈足▒大王道哉 臣聞 文549.3譯2798
明月之珠 夜光之璧 以暗投人於道路 衆莫不按劍相眄者 文549.4譯2802
何則無因而至前也 蟠木根 輪 離奇 而▒萬乘器者 何則以左右先▒之容也 文549.4譯2802
故無因而至前 雖出隨侯之珠 夜光之璧 足結怨 文549.4譯2803
而不見德 故有人先談 則枯木朽株 樹功而不忘 今天下布衣窮居之士 文549.4譯2803
身在貧賤 雖蒙堯舜之術 挾伊管之辯 懷龍逢比干之意 文549.4譯2803
欲盡忠當世之君 而素無根 之容 雖竭精神 欲開忠信 文550.1譯2803
輔人主之治 則人主必襲按劍相眄之跡矣 是使布衣之士 不得▒枯木朽株之資也 文550.1譯2803
是以聖王制世御俗 獨化於陶鈞之上 而不牽乎卑辭之語 文550.1譯2803
不奪乎衆多之口 故秦皇帝任中庶子蒙嘉之言 信荊軻之說 文550.1譯2803
而匕首竊發 周文王獵涇渭 載呂尙而歸 以王天下 秦信左右而亡 文550.1譯2803
周用烏集而王 何則以其能越拘攣之語 馳域外之議 文550.2譯2803
獨觀於昭曠之道也 今人主▒於諂諛之詞 牽於 牆之制 使不羈之士 文550.2譯2803
與牛驥同 此鮑焦所以忿於世 而不留富貴之樂也 臣聞 文550.2譯2803
盛飾入朝者 不以私 義 砥礪名號者 不以利傷行 故里名勝母 文550.2譯2803
曾子不入 邑號朝歌 墨子▒車 今欲使天下恢廓亂士 誘於威重之權 文550.2譯2803
脅於位勢之貴 回面 行 以事諂諛之人 而求親近於左右 文550.3譯2803
則士有伏死堀穴巖藪之中耳 安有盡忠信而趨闕下者哉 文550.3譯2803
上書諫獵 司馬長卿 文550.3譯2807
臣聞 物有同類而殊能者 故力稱烏獲 捷言慶忌 勇期▒育 臣 文550.3譯2807
之愚暗 竊以▒ 人誠有之 獸亦宜然 今陛下好陵阻險 射猛獸 文550.3譯2807
卒然遇 才之獸 駭不存之地 犯屬車之淸塵 輿不及還轅 人不暇施功 文550.3譯2807
雖有烏獲 蒙之伎 力不得施用 枯木朽株 盡▒難矣 文550.4譯2807
是胡越起於 下 而羌夷接軫也 豈不殆哉 雖萬全無患 然本非天子所宜近也 文550.4譯2807
且夫淸道而後行 中路而馳 猶時有銜 之變 而況乎涉 草騁丘墟 文550.4譯2808
前有利獸之樂 而無存變之意 其▒害也 不亦難矣 文550.4譯2808
夫輕萬乘之重 不以▒安 而樂出萬有一危之塗 以▒娛 文500.4譯2808
臣竊▒陛下不取也 蓋聞明者遠見於未萌 而智者避危於無形 禍故多藏於隱微 文550.4譯2808
而發於人所忽者也 故鄙諺曰 家累千金 坐不垂堂 文551.1譯2808
此言雖小 可以喩大 臣願陛下留意幸察 文551.1譯2808
上書諫吳王 枚叔 文551.1譯2810
臣聞 得全者昌 失全者亡 舜無音錐之地 以有天下 禹無十戶之聚 文551.1譯2811
以王▒侯 湯武之土 不過百里 上不絶三光之明 下不傷百姓之心者 文551.1譯2811
有王術也 故父子之道 天性也 忠臣不避重誅 以置直諫 文551.2譯2811
則事無遺策 功流萬世 臣乘願披心服 而效愚忠 惟大王少加意念惻 之心於臣乘言 文551.2譯2811
夫以一縷之任 係千鈞之重 上懸之無極之高 文551.2譯2811
下垂之不測之淵 雖甚愚之人 猶知哀其將絶也 馬方駭鼓而驚之 文551.2譯2811
係方絶 又重鎭之 係絶於天 不可▒結 墜入深淵 文551.2譯2811
難以▒出 其出不出 則間不容髮 能聽忠臣之言 百擧必脫 文551.2譯2811
必若所欲▒ 危於累卵 難於上天 變所以欲▒ 易於反掌 安於泰山 文551.3譯2811
今欲極天命之上壽 無窮之樂 究萬乘之勢 不出反掌之易 文551.3譯2811
居泰山之安 而欲乘累卵之危 走上天之難 此愚臣之所大惑也 文551.3譯2811
人性有畏其景而▒其▒ ▒背而走 ▒逾多 景逾疾 不如就陰而止 文551.3譯2811
景滅▒絶 欲人勿聞 莫若勿言 欲人勿知 莫若勿▒ 文551.4譯2811
欲湯之滄 一人炊之 百人揚之 無益也 不如絶薪止火而已 不絶之於彼 文551.4譯2811
而救之於此 譬由抱薪而救火也 養由基 楚之善射者 文551.4譯2811
去楊葉百步 百發百中 楊葉之大 加百中焉 可謂善射矣 然其所止 文551.4譯2811
乃百步之▒耳 比於臣乘 未知操弓持矢也 福生有基 禍生有胎 文551.4譯2811
納其基 絶其胎 禍何自來哉 泰山之 穿石 極之▒斷幹 文551.4譯2812
水非石之鑽 ▒非木之鋸 漸靡使之然也 夫銖銖而稱之 文552.1譯2812
至石必差 寸寸而度之 至丈必過 石稱丈量 徑而寡失 夫十圍之木 文552.1譯2812
始生而 足可搔而絶 手可擢而拔 據其未生 先其未形也 文552.1譯2812
磨 砥礪 不見其損 有時而盡 種樹▒養 不見其益 有時而大 文552.1譯2812
積德累行 不知其善 有時而用 棄義背理 不知其▒ 有時而亡 文552.1譯2812
臣願王熟計而身行之 此百代不易之道也 文552.2譯2812
上書重諫吳王 枚叔 文552.2譯2816
昔秦 西擧胡戎之難 北備楡中之關 南距羌 之塞 東當六國之從 文552.2譯2816
六國乘信陵之藉 明蘇秦之約 荊軻之威 幷力一心 以備秦 文552.2譯2816
然秦卒禽六國 滅其社稷 而幷天下是何也 則地利不同 而民輕重不等也 文552.2譯2817
今漢據全秦之地 兼六國之衆 脩戎狄之義 而南朝羌 文552.3譯2817
此其與秦地相什 而民相百 大王之所明知也 今夫讒諛之臣 文552.3譯2817
▒大王計者 不論骨肉之義 民之輕重 國之小大 以▒吳禍 文552.3譯2817
此臣所以▒大王患也 夫擧吳兵 以 於漢 譬猶蠅 之附▒牛 文552.3譯2817
腐肉之齒利劍 鋒接必無事矣 天下聞吳率失職▒侯 願責先帝之遺約 文552.3譯2817
今漢親誅其三公 以謝前過 是大王之威 加於天下 文552.3譯2817
而功越於湯武也 夫吳有▒侯之位 而富實於天子 有隱▒之名 文552.3譯2817
而居過於中國 夫漢幷二十四郡十七▒侯 方輸錯出 軍行數千里 文552.4譯2817
不絶於郊 其珍怪不如山東之府 轉粟西向 陸行不絶 水行滿河 文552.4譯2817
不如海陵之倉 脩治上林 雜以離宮 積聚玩好 圈守禽獸 不如長洲之苑 文552.4譯2817
游曲臺 臨上路 不如朝夕之池 深壁高壘 副以關城 文552.4譯2817
不如江淮之險 此臣之所▒大王樂也 今大王還兵疾歸 尙得十半 文552.4譯2817
不然 漢知吳之有呑天下之心 赫然加怒 遣羽林黃頭 循江而下 文552.4譯2817
襲大王之都 魯東海絶吳之 道 梁王飾車騎 習戰射 積粟固守 文553.1譯2817
以備滎陽 待吳之饑 大王雖欲反都 亦不得已 夫三淮南之計 文553.1譯2817
不負其約 齊王殺身 以滅其▒ 四國不得出兵其郡 趙囚邯鄲 文553.1譯2817
此不可掩 亦已明矣 今大王已去千里之國 而制於十里之▒矣 文553.1譯2817
張韓將北地 弓高宿左右 兵不得下壁 軍不得太息 臣竊哀之 文553.2譯2817
願大王熟察焉 文553.2譯2817
詣建平王上書 江文通 文553.2譯2822
昔者賤臣叩心 飛霜擊於燕地 庶女告天 振風襲於齊臺 下官每讀其書 文553.2譯2822
未嘗不廢卷流涕 何者士有一定之論 女有不易之行 信而見疑 文553.3譯2823
貞而▒戮 是以壯夫義士 伏死而不顧者 此也 下官聞 文553.3譯2823
仁不可恃 善不可依 謂徒虛語 乃今知之 伏願王 停左右 少加憐察 文553.3譯2823
下官本蓬戶桑樞之人 布衣韋帶之士 退不飾詩書以驚愚 文553.4譯2823
進不買名聲於天下 日者謬得升降承明之闕 出入金華之殿 何嘗不局影凝嚴 文553.4譯2823
側身 禁者乎 竊慕大王之義 ▒▒門下之賓 備鳴盜淺術之餘 文553.4譯2823
豫三五賤伎之末 大王惠以恩光 顧以顔色 實佩荊卿黃金之賜 文553.4譯2823
竊感豫讓國士之分矣 常欲結纓伏劍 少謝萬一 剖心摩踵 文554.1譯2823
以報所天 不圖小人固陋 坐貽謗▒ ▒墜昭憲 身限幽圄 文554.2譯2823
履影弔心 酸鼻痛骨 下官聞 虧名▒辱 虧形次之 每以一 文554.2譯2823
念來 忽若有遺 加以涉旬月 迫秀秋 天光▒陰 左右無色 身非木石 文554.2譯2823
與獄吏▒伍 此少卿所以仰天▒心 泣盡而繼之以血者也 文554.3譯2823
下官雖乏鄕曲之譽 然嘗聞君子之行矣 其上則隱於簾肆之間 臥於巖石之下 文554.3譯2823
次則結綵金馬之庭 高議雲臺之上 退則虜南越之君 文554.3譯2823
係單于之頸 俱啓丹冊 ▒圖靑史 寧當爭分寸之末 競錐刀之利哉 文554.3譯2823
下官聞 積毁銷金 積讒磨骨 遠則直生取疑於盜金 近則伯魚被名於不義 文554.4譯2823
彼之二子 猶或如是 況在下官 焉能自免 昔上將之恥 文554.4譯2823
絳侯幽獄 名臣之羞 史遷下室 至如下官 當何言哉 文554.4譯2823
夫以魯連之智 辭祿而不返 接輿之賢 行歌而忘歸 子陵閉關於東越 文555.1譯2823
仲蔚杜門於西秦 亦良可知也 若使下官 事非其虛 罪得其實 文555.1譯2823
亦當鉗口呑舌 伏匕首以殞身 何以見齊魯奇節之人 燕趙悲歌之士乎 文555.1譯2823
方今聖曆欽明 天下樂業 靑雲浮洛 榮光塞河 西 臨 狄道 文555.1譯2824
北距飛狐陽原 莫不浸仁沐義 昭景飮醴 而下官抱痛圓門 文555.2譯2824
含憤獄戶 一物之微 有足悲者 仰惟大王少垂明白 則梧丘之魂 文555.2譯2824
不愧於▒首 鵠亭之鬼 無恨於灰骨 不任肝膽之切 文555.2譯2824
敬因執事以聞 文555.3譯2824
啓 文555.3譯2830
奉答▒示七夕詩啓 任彦升 文555.3譯2830
臣昉啓 奉▒幷賜示七夕五韻 竊惟帝▒多緖 俯同不一 託情風什 文555.3譯2831
希世罕工 雖漢在四世 魏稱三祖 寧足以繼想南風 克諧調露 文555.4譯2831
性與天道 事絶稱言 豈其多幸 親 旦暮 臣早奉龍潛 與賈馬而入室 文555.4譯2831
晩屬天飛 比嚴徐而待詔 惟君知臣 見於訥言之旨 文555.4譯2831
取求不疵 表於辯才之▒ 謹輒牽率庸陋 式 天奬 拙速雖效 文556.1譯2831
蚩鄙已彰 臨啓▒ 罔識所 謹啓 文556.1譯2831
▒卞彬謝脩卞忠貞墓啓 任彦升 文556.1譯2834
臣彬啓 伏見詔書 幷鄭義泰宣▒ 當賜脩理臣亡高祖晉故驃騎大將軍建興忠貞公 墳塋 文556.2譯2835
臣門緖不昌 天道所昧 忠構身危 孝積家禍 文556.2譯2835
名敎同悲 隱淪 而年世貿遷 孤裔淪塞 遂使碑表蕪滅 文556.2譯2835
丘樹荒毁 狐 成穴 童牧哀歌 感慨自哀 日月纏迫 陛下弘宣敎義 文556.2譯2835
非求效於方今 氣烈不泯 固陳力於異世 但加等之渥 文556.2譯2835
近闕於晉典 樵蘇之刑 遠流於皇代 臣亦何人 敢謝斯幸 文556.3譯2835
不任悲荷之至 謹奉啓以聞 謹啓 文556.3譯2835
上蕭太傅固辭奪禮啓 任彦升 文556.3譯2837
昉啓 近啓歸訴 庶諒窮款 奉被還旨 未垂哀察 悼心失圖 泣血待旦 文556.3譯2838
昉於品庶 示均鎔造 干祿祈榮 ▒▒自拔 虧敎廢禮 文556.4譯2838
豈關視聽 所不忍言 具陳 啓 昉往從末官 祿不代耕 飢寒無甘旨之資 文556.4譯2838
限役廢晨昏之半 膝下之歡 已同過隙 筵之慕 幾何可憑 文556.4譯2838
且奠 不親 如在安寄 晨暮寂寥 ▒若無主 所守▒無別理 文557.1譯2838
窮▒豈及多喩 明公功格區宇 感通有塗 若 然降臨 賜寢嚴命 文557.1譯2838
是知孝治所被 爰至無心 錫類所及 匪徒敎義 不任崩迫之情 文557.1譯2838
謹以啓事陳聞 謹啓 文557.1譯2838
彈事 文557.3譯2842
奏彈曹景宗 任彦升 文558.1譯2842
御史中丞 臣任昉稽首言 臣聞 將軍死綏 咫步無▒ 顧望避敵 文558.1譯2842
逗橈有刑 至乃趙母深識 乞不▒坐 魏主▒令 抵罪已輕 是知敗軍之將 文558.1譯2843
身死家戮 爰自古昔 明▒在斯 臣昉頓首頓首 死罪死罪 文558.1譯2843
竊尋 侵 擾疆 王師薄伐 所向風靡 是以淮徐獻捷 文558.1譯2843
河 凱歸 東關無一戰之勞 中罕千金之費 而司部懸隔 文558.2譯2843
斜臨寇境 故使狡虜憑陵 淹移歲月 故司州刺史蔡道恭 率勵義勇 文558.2譯2843
奮不顧命 全城守死 自冬 秋 ▒轉戰無窮 ▒ 醜虜 方之居延 文558.3譯2843
則陵降而恭守 比之▒勒 則耿存而蔡亡 若使 部救兵 文558.3譯2843
微接聲援 則單于之首 久懸北闕 豈直受降可築 涉安啓土而已哉 文558.3譯2843
寔由 州刺史臣景宗 受命致罰 不時言邁 故使蝟結蟻聚 文558.4譯2843
水草有依 方▒按甲盤桓 緩救資敵 遂令孤城窮守 力屈凶威 文558.4譯2843
雖然 猶應固守三關 ▒謀進取 而退師延頸 自貽虧 疆 侵駭 文558.4譯2843
職是之由 不有嚴刑 誅賞安 景宗卽主 臣謹案 使持節都督 文559.1譯2843
司二州▒軍事 左將軍 州刺史 湘西縣開國侯臣景宗 文559.1譯2843
擢自行間 多幸 指 非擬 獲獸何勤 賞茂通侯 榮高列將 文559.1譯2843
負 裁弛 鍾鼎遽列 和戎莫效 二八已陳 自頂至踵 功歸造化 文559.2譯2843
潤草塗原 豈獲自已 且道恭云逝 城守累旬 景宗之存 一朝棄甲 文559.2譯2843
生曹死蔡 優劣若是 惟此人斯 有 面目 昔漢光命將 坐知千里 文559.3譯2843
魏武置法 案以從事 故能出必以律 銖無爽 伏惟聖武英擬 文559.3譯2843
略不世出 料敵制變 萬里無差 奉而行之 實弘廟算 文559.3譯2843
惟此庸固 理絶言提 自逆胡縱逸 久患▒夏 聖朝乃顧 將一車書 文559.3譯2843
▒彼司氓 致辱非所 早朝永歎 載懷矜惻 致 虧喪 何所逃罪 文559.4譯2843
宜正刑書 肅明典憲 臣謹以劾 請以見事 免景宗所居官 文559.4譯2844
下太常 削爵土 收付廷尉 法獄治罪 其軍佐職僚 偏裨將帥 文559.4譯2844
▒應及咎者 別攝治書 侍御史隨違續奏 臣謹奉白簡以聞 臣昉誠惶誠恐 文559.4譯2844
頓首頓首 死罪死罪 臣昉稽首以聞 文559.4譯2844
奏彈劉整 任彦升 文559.4譯2850
御史中丞 臣任昉稽首言 臣聞 馬援奉嫂 不冠不入 氾毓字孤 文560.1譯2851
家無常子 是以義士節夫 聞之有立 千載美談 斯▒稱首 臣昉頓首頓首 文560.1譯2851
死罪死罪 謹案 齊故西陽▒史劉寅妻范 詣臺訴列稱 文560.1譯2851
出適劉氏 二十許年 劉氏喪亡 撫養孤弱 叔郎整 欲傷害侵奪 文560.1譯2851
分前奴敎子當伯 ▒已入衆 又以錢婢 妹 弟溫仍留奴自使 文560.1譯2851
又奪寅息逡婢綠草 私貨得錢 ▒不分逡 寅第二庶息師利 去歲十月 文560.2譯2851
往整田上 經十二日 整▒責范米六斗哺食 米未展送 忽至戶前 文560.2譯2851
隔箔攘拳 大罵突進房中 屛風上取車 准米去 二月九日夜 文560.2譯2851
婢采音 偸車欄夾杖龍牽 范問失物之意 整▒打息逡 文560.2譯2851
整及母幷奴婢等六人 來共至范屋中 高聲大罵 婢采音擧手査范臂 文560.2譯2851
求攝檢如訴▒ 輒攝整父舊使奴海蛤 到臺辨問 列稱 整亡父興道 文560.2譯2851
先▒零陵郡 得奴婢四人 分財以奴敎子 乞大息寅 寅亡後 文560.2譯2851
第二第整仍奪敎子云 應入衆整▒留自使 婢 及弟 各准錢五千文 文560.2譯2851
不分逡 其奴當伯 先是衆奴 兄弟未分財之前 整兄寅 文560.2譯2851
以當伯貼錢七千 共衆作田 寅罷西陽郡還 雖未別火食 寅以私錢七千贖當伯 文560.3譯2851
仍使上廣州 去後寅喪亡 整兄弟 後分奴婢 文560.3譯2851
唯餘婢綠草入衆 整▒云 寅未分財 贖當伯 又應屬衆 整意貪得當伯 文560.3譯2851
推綠草與逡 整規當伯行還 擬欲自取當伯 遂經七年不返 文560.3譯2851
整疑 已死亡不▒ ▒奪取婢綠草 貨得錢七千 整兄弟及 文560.3譯2851
共分此錢 又不分逡 寅妻范云 當伯是亡夫私贖 應屬息逡 當伯 文560.3譯2851
天監二年六月 從廣州還至 整▒奪取云 應充衆 准雇借上廣州四年夫直 文560.3譯2851
今在整處使 進責整婢采音 劉整兄寅第二息師利 文560.3譯2851
去年十月十二日 忽往整墅 停住十二日 整就兄妻范 求米六斗哺食 文560.3譯2852
范未得還 整怒 仍自進范所住 屛風上取車 ▒質 范送米六斗 文560.4譯2852
整則納受 范今年二月九日夜云 失車欄子夾杖龍牽等 文560.4譯2852
范及息逡道 是采音所偸 整聞聲仍打逡 范喚問 何意打我兒 文560.4譯2852
整母子 爾時▒同出中庭 隔箔與范相罵 婢采音及奴敎子楚玉法忠等四人 文560.4譯2852
于名直 整子母左右 整語采音 其道汝偸車校具 汝何不進▒罵之 文560.4譯2852
▒進爭口 擧手誤査范臂 車欄夾杖龍牽 實非采音所偸 文560.4譯2852
進責寅妻范 奴苟奴列稱 娘去二月九日夜 失車欄夾杖龍牽 文560.4譯2852
疑是整婢采音所偸 苟奴與郎逡 往津陽門 米 遇見采音在津陽門 文560.4譯2852
賣車欄龍牽 苟奴登時欲捉取 逡語苟奴 已爾不須▒取 文561.1譯2852
苟奴隱僻少時 伺視人買龍牽 五千錢 苟奴仍隨逡歸宅 文561.1譯2852
不見度錢 ▒如采音苟奴等列▒ 粗與范訴相應 重 當伯敎子列稱 文561.1譯2852
被奪今在整處使 悉與海蛤列不異 以事訴法令史潘僧尙 議整若輒略兄子逡 文561.1譯2852
分前婢貨賣 及奴敎子等私使 若無官令 輒收付近獄 文561.1譯2852
測治▒所連逮 應洗之源 委之獄官 悉以法制從事 文561.1譯2852
如法所稱 整卽主 臣謹案 新除中軍▒軍臣劉整 閭閻 ▒ 名敎所絶 文561.1譯2852
直以前代外戚 仕因紈▒ ▒積 ▒ 親舊側目 理絶通問 文561.2譯2852
而妄肆醜辭 終夕不寐 而謬加大杖 薛包分財 取其老弱 文561.2譯2852
高鳳自穢 爭訟寡嫂 未見孟嘗之深心 唯 文通之▒▒ 昔人睦親 文561.2譯2852
衣無常主 整之撫姪 食有故人 何其不能折契鍾庾 而 交質 文561.3譯2852
人之無情 一何至此 實敎義所不容 紳冕所共棄 臣等▒議 文561.3譯2852
請以見事 免整新除官 輒勒外收付廷尉法獄 治罪▒所連逮 文561.4譯2853
應洗之源 委之獄官 悉以法手從事 婢采音 不款偸車欄龍牽 文561.4譯2853
請付獄測實 其宗長及地界職司 初無糾擧及連逮 請不足申盡 文561.4譯2853
臣昉誠惶誠恐 頓首頓首 死罪死罪 稽首以聞 文561.4譯2853
奏彈王源 ▒休文 文561.4譯2858
給事黃門侍郎兼御史中丞吳興邑中正臣▒約 稽首言 臣聞 齊大非偶 文561.4譯2859
▒乎前誥 辭 不婚 垂稱往烈 若乃交二族之和 辨伉合之義 文561.4譯2859
升降 隆 誠非一揆 固宜本其門素 不相奪倫 使秦晉有匹 文562.1譯2859
涇渭無舛 自宋氏失御 禮敎彫衰 衣冠之族 日失其序 姻 淪雜 文562.1譯2859
罔計▒庶 販 祖曾 以▒賈道 明目 顔 曾無愧畏 文562.1譯2859
若夫盛德之胤 世業可懷 欒 之家 前徽未遠 ▒壯而室 竊 莫非 隷 文562.2譯2859
結 以行 箕 咸失其所 志士聞而傷心 舊老▒之歎息 文562.2譯2859
自宸歷御し 弘革典憲 雖除舊布新 而斯風未殄 陛下所以負 興言 文562.2譯2859
思淸 俗者也 臣實懦品 謬掌天憲 雖埋輪之志 無屈權右 文562.3譯2859
而狐鼠微物 亦▒大猷 風聞東海王源 嫁女與富陽滿氏 文562.3譯2859
源雖人品庸陋 胄實▒華 曾祖雅 位登八命 祖少卿 ▒侍 幄 文562.3譯2859
父璿 升采儲 亦居淸顯 源頻 ▒府戎禁 預班通徹 而託姻結 文562.4譯2859
唯利是求 辱流輩 莫斯▒甚 源人身在遠 輒攝媒人劉嗣之 文562.4譯2859
到臺辨問 嗣之列稱 吳郡滿璋之相承云 是高平舊族 寵奮胤胄 文562.4譯2859
家計溫足見託 ▒息鸞覓婚 王源見告窮盡 卽▒璋之簿閥 文562.4譯2859
見璋之任王國侍郎 鸞又▒王慈吳郡正閤主簿 源父子 因共詳議 文563.1譯2859
判與▒婚 璋之下錢五萬 以▒聘禮 源先喪婦 又以所聘餘直納妾 文563.1譯2859
如其所列 則與風聞符同 竊尋璋之姓族 士庶莫辨 滿奮身殞西朝 文563.1譯2859
胤嗣殄沒 武秋之後 無聞東晉 其▒虛託 不言自顯 文563.1譯2860
王滿連姻 寔駭物聽 潘楊之睦 有異於此 且買妾納 聘▒資 文563.1譯2860
施衿之費 化充▒ 鄙情贅行 造次以之 糾慝繩違 允 簡裁 文563.2譯2860
源卽罪主 臣謹案 南郡丞王源 藉世資 得▒纓冕 同人者貌 文563.2譯2860
異人者心 以彼行媒 同之抱布 且非我族類 往哲格言 薰不 雜 文563.2譯2860
聞之前典 豈有六卿之胄 納女於管庫之人 宋子河 同穴於輿臺之鬼 文563.2譯2860
高門降▒ 雖自己作 蔑祖辱親 於事▒甚 此風弗 文563.3譯2860
其源遂開 點世塵家 將被比屋 宜 以明科 黜之流伍 使已걘之族 文563.3譯2860
永愧於昔▒ 方 之黨 革心於來日 臣等▒議 請以見事 文563.3譯2860
免源所居官 禁錮終身 輒下禁止視事如故 源官品應黃紙 文563.3譯2860
臣輒奉白簡以聞 臣約誠惶誠恐云云 文563.3譯2860
文563.4譯2866
答臨淄侯 楊德祖 文563.4譯2866
脩死罪 不侍數日 若彌年載 豈由愛顧之隆 使係仰之情深耶 文563.4譯2867
損辱嘉命 蔚矣其文 誦讀反覆 雖諷雅頌 不▒過此 若仲宣之擅漢表 文563.4譯2867
陳氏之跨冀域 徐劉之顯靑豫 應生之發魏國 斯皆然矣 文563.4譯2867
至於脩者 聽采風聲 仰德河暇 自周章於省覽 何遑高視哉 伏惟君侯 文564.1譯2867
少長貴盛 體發旦之資 有聖善之敎 遠近觀者 徒謂 文564.1譯2867
能宣昭懿德 光贊大業而已 不▒謂能兼覽傳記 留思文章 今乃含王超陳 文564.1譯2867
度越數子矣 觀者駭視而拭目 聽者傾首而 耳 非夫體通性達 文564.1譯2867
受之自然 其孰能至於此乎 又嘗親見執事 握牘持筆 文564.1譯2867
有所造作 若成誦在心 借書於手 曾不斯須少留思慮 仲尼日月無得踰焉 文564.2譯2867
脩之仰望 殆如此矣 是以對▒而辭 作暑賦彌日而不獻 文564.2譯2867
見西施之容 歸憎其貌者也 伏想執事 不知其然 猥受顧錫 文564.2譯2867
敎使刊定 春秋之成 莫能損益 呂氏淮南 字直千金 弟子 口 文564.2譯2867
市人拱手者 賢聖卓 固所以殊絶凡庸也 今之賦頌 古詩之流 文564.2譯2867
不▒孔公 風雅無別耳 脩家子雲 老不曉事 彊▒一書 悔其少作 文564.3譯2867
若此仲山周旦之疇 ▒皆有▒耶 君侯忘聖賢之顯▒ 述鄙宗之過言 文564.3譯2867
竊以▒未之思也 若乃不忘經國之大美 流千載之英聲 文564.3譯2868
銘功景鍾 書名竹帛 斯自雅量素所蓄也 豈與文章相妨害哉 輒受所惠 文564.3譯2868
竊備 誦詠而已 敢望惠施 以 莊氏 季緖 何足以云 文564.4譯2868
反答造次 不能宣備 脩死罪死罪 文564.4譯2868
與魏文帝 繁休伯 文564.4譯2873
正月八日壬寅 領主簿欽 死罪死罪 近屢奉 不足自宣 頃▒鼓吹 文565.1譯2873
廣求異妓 時都尉薛訪車子 年始十四 能喉 引聲 與 同音 文565.1譯2874
白上呈見 果如其言 卽日故共觀試 乃知天壤之所生 誠有自然之妙物也 文565.1譯2874
潛氣▒轉 哀音外激 大不抗越 細不幽散 聲悲舊 文565.1譯2874
曲美常均 及與黃門鼓吹溫胡 迭唱迭和 喉所發音 無不響應 文565.1譯2874
曲折▒浮 尋變入節 自初呈試 中間二旬 胡欲傲其所不知 文565.1譯2874
尙之以一曲 巧竭 ▒已不能 而此孺子 遺聲抑揚 不可勝窮 文565.1譯2874
優游變化 餘弄未盡 其淸激悲吟 雜以怨慕 詠北狄之遐征 文565.2譯2874
奏胡馬之長思 悽入肝脾 哀感頑 是時日在西隅 風拂 文565.2譯2874
背山臨目所見 僉曰 詭異未之聞也 竊惟聖體 兼愛好奇 文565.2譯2874
是以因 先白委曲 伏想御聞 必含餘 冀事速訖 旋侍光塵 文565.2譯2874
寓目階庭 與聽斯調 宴喜之樂 蓋亦無量 欽死罪死罪 文565.3譯2874
答東阿王 陳孔璋 文565.3譯2877
琳死罪死罪 昨加恩辱命 幷示龜賦 披覽粲然 君侯體高俗之材 文565.3譯2878
秉靑 干將之器 拂鍾無聲 應機立斷 此乃天然異稟 非鑽仰者所庶幾也 文565.3譯2878
音義▒遠 淸辭妙句 ▒絶煥炳 譬猶飛 流星 超山越海 文565.4譯2878
龍驥所不敢追 況於駑學 可得齊足 夫聽白雪之音 觀綠水之節 文565.4譯2878
然後東野巴人 蚩鄙益▒ 載 載笑 欲罷不能 謹 玩耽 文566.1譯2878
以▒吟頌 琳死罪死罪 文566.1譯2878
答魏太子 吳季重 文566.1譯2880
二月八日庚寅 臣質言 奉讀手命 追亡慮存 恩哀之隆 形於文墨 文566.1譯2881
日月 歲不與我 昔侍左右 ▒坐衆賢 出有微行之游 文566.1譯2881
入有管絃之歡 置酒樂飮 賦詩稱壽 自謂可終始相保 ▒騁材力 文566.2譯2881
效節明主 何意數年之間 死喪略盡 臣獨何德 以堪久長 陳徐劉應 文566.2譯2881
才學所▒ 誠如來命 惜其不遂 可▒痛切 凡此數子 於雍容侍從 文566.2譯2881
實其人也 若乃邊境有虞 ▒下鼎沸 軍書輻至 羽檄交馳 文566.2譯2881
於彼▒賢 非其任也 往者孝武之世 文章▒盛 若東方朔枚皐之徒 文566.2譯2881
不能持論 卽阮陳之 也 其唯嚴助壽王 與聞政事 文566.2譯2881
然皆不愼其身 善謀於國 卒以敗亡 臣竊恥之 至於司馬長卿 文566.3譯2881
稱疾避事 以▒書▒務 則徐生庶幾焉 而今各逝 已▒異物矣 文566.3譯2881
後來君子 實可畏也 伏惟所天 優游典籍之場 休息篇章之圃 文566.3譯2881
發言抗論 窮理盡微 藻下筆 鸞龍之文奮矣 雖年齊蕭王 才實百之 文566.3譯2881
此衆議所以歸高 遠近所以同聲也 然年歲若墜 今質已四十二矣 文566.4譯2881
白髮生 所慮日深 實不▒若平生之時也 但欲保身▒行 文566.4譯2881
不蹈有過之地 以▒知己之累耳 游宴之歡 難可再遇 盛年一過 文566.4譯2881
實不可追 臣幸得下愚之才 値風雲之會 時邁齒 猶欲觸胸奮首 文566.4譯2881
展其割裂之用也 不勝 以來命備悉 故略陳至情 文566.4譯2881
質死罪死罪 文566.4譯2881
在元城與魏太子 吳季重 文567.1譯2885
臣質言 前蒙延納 侍宴終日 曜靈▒景 繼以華燈 雖虞卿適趙 文567.1譯2885
平原入秦 受贈千金 浮觴旬日 無以過也 小器易盈 先取▒頓 文567.1譯2885
醒寤之後 不識所言 卽以五日到官 初至承前 未知深淺 然觀地形 文567.1譯2885
察土宜 西帶 山 連岡平代 北 ▒人 乃高帝之所忌也 文567.1譯2885
重以▒水 漸漬疆宇 然歎息 思淮陰之奇譎 亮成安之失策 文567.2譯2885
南望邯鄲 想廉藺之風 東接鉅鹿 存李齊之流 都人士女 服習禮敎 文567.2譯2885
皆懷慷慨之節 包左車之計 而質闇弱無以 之 若乃邁德種恩 文567.2譯2885
樹之風聲 使農夫逸豫於疆畔 女工吟詠於機 固非質之能也 文567.3譯2886
至於奉遵科敎 班揚明令 下無威福之吏 邑無豪俠之桀 文567.3譯2886
賦事行刑 資於故實 抑亦 有庶幾之心 往者嚴助 釋承明之歡 文567.3譯2886
受會稽之位 壽王去侍從之娛 統東郡之任 其後皆克▒舊職 文567.3譯2886
追尋前軌 今獨不然 不亦異乎 張敞在外 自謂無奇 陳咸憤積 文567.3譯2886
思入京城 彼豈虛談 論 曜世俗哉 斯實薄郡守之榮 文567.4譯2886
願左右之勤也 古今一揆 先後不貿 焉知來者之不如今 聊以當覲 文567.4譯2886
不敢多云 質死罪死罪 文567.4譯2886
▒鄭沖勸晉王 阮嗣宗 文567.4譯2890
沖等死罪 伏見嘉命顯至 竊聞明公固讓 沖等眷眷 實有愚心 文568.1譯2891
以▒聖王作制 百代同風 褒德賞功 有自來矣 昔伊尹 有莘氏之 臣耳 文568.1譯2891
一佐成湯 遂荷阿▒之號 周公籍已成之勢 據▒安之業 文568.1譯2891
光宅曲阜 奄有龜蒙 呂尙 磻溪之漁者 一朝指麾 乃封營丘 文568.1譯2891
自是以來 功薄而賞厚者 不可勝數 然賢哲之士 猶以▒美談 文568.2譯2891
況自先相國以來 世有明德 翼輔魏室 以綏天下 朝無闕政 文568.2譯2891
人無謗言 前者明公 西征靈州 北臨沙漠 楡中以西 望風震服 文568.2譯2891
羌戎東馳 ▒首▒向 東誅叛逆 全軍獨剋 禽闔閭之將 斬輕銳之卒 文568.2譯2891
以萬萬計 威加南海 名 三越 還▒康寧 苛慝不作 是以殊俗畏威 文568.3譯2891
東夷獻舞 故聖上覽乃昔以來禮典舊章 開國光宅 文568.3譯2891
顯 太原 明公宜承聖旨 受 介福 允當天人 元功盛勳 光光如彼 文568.3譯2891
國土嘉祚 巍巍如此 ▒外協同 靡▒靡違 由斯征伐 則可朝服濟江 文568.3譯2891
掃除吳會 西塞江源 望祀岷山 ▒戈 節 以麾天下 文568.4譯2891
遠無不服 邇無不肅 大魏之德 光于唐虞 明公盛勳 超于桓文 文568.4譯2891
然後臨滄洲而謝支伯 登箕山以揖許由 豈不盛乎 至公至平 文568.4譯2891
誰與▒ 何必勤勤小讓也哉 沖等不通大體 敢以陳聞 文568.4譯2891
拜中軍記室辭隨王 謝玄暉 文569.1譯2895
故吏文學謝 死罪死罪 卽日被尙書召 以 補中軍新安王記室▒軍 文569.1譯2896
聞潢 之水 願朝宗而每竭 駑蹇之乘 希沃若而中疲 文569.1譯2896
何則皐壤搖落 對之 岐路西東 或以鳴 況乃服義徒擁 文569.1譯2896
歸志莫從 邈若墜雨 翩似秋 實庸流 行能無算 屬天地休明 文569.2譯2896
山川受納 褒采一介 抽揚小善 故捨 場圃 奉筆 園 東亂三江 文569.2譯2896
西浮七澤 契闊戎 從容 語 長 日曳 後乘載脂 文569.2譯2896
榮立府庭 恩加顔色 沐髮晞陽 未測涯 撫臆論報 早誓肌骨 文569.3譯2896
不寤滄溟未運 波臣自蕩 渤 方春 旅 先謝 淸切藩房 寂寥舊 文569.3譯2896
輕舟反溯 弔影獨留 白雲在天 龍門不見 去德滋永 思德滋深 文569.4譯2896
唯待靑江可望 候歸 於春渚 朱邸方開 效蓬心於秋實 文569.4譯2896
如其簪履或存 席無改 雖▒身塡溝壑 猶望妻子知歸 攬涕告辭 文569.4譯2896
悲來橫集 不任犬馬之誠 文570.1譯2896
到大司馬記室 任彦升 文570.1譯2900
記室▒軍事任昉 死罪死罪 伏承以今月令▒ 肅膺典冊 德顯功高 文570.1譯2900
光副四海 含生之倫 庇身有地 況昉受敎君子 將二十年 文570.1譯2900
咳唾▒恩眄 成飾 小人懷惠 顧知死所 昔承嘉宴 屬有緖言 文570.2譯2901
提 之旨 形乎善謔 豈謂多幸 斯言不 雖情謬先覺 而▒淪驕餌 文570.2譯2901
湯沐具而非弔 大▒構而相賀 明公道冠二儀 勳超遂古 文570.3譯2901
將使伊周奉 桓文扶 神功無紀 作物何稱 府朝初建 俊賢翹首 文570.3譯2901
維此魚目 唐突璵 顧己循涯 寔知塵 千載一逢 再造難答 文570.3譯2901
雖則隕越 且知非報 不勝荷戴屛營之至 謹詣廳 奉白 謝聞 文570.3譯2901
昉死罪死罪 文570.4譯2901
百 勸進今上 任彦升 文570.4譯2903
近以朝命蘊策 冒奏丹誠 奉被還命 未蒙虛受 搢紳 深所未達 文570.4譯2904
蓋聞 受金於府 通人之弘致 高蹈海隅 匹夫之小節 是以履乘石而周公不以▒疑 文571.1譯2904
增玉璜而太公不以▒讓 況世哲繼軌 文571.1譯2904
先德在民 經綸草昧 歎深微管 加以朱方之役 荊河是依 班師振旅 文571.1譯2904
大造王室 雖累繭救宋 重 存楚 以今觀古 曾何足云 文571.2譯2904
而惑甚盜鍾 功疑不賞 皇天后土 不勝其酷 是以玉馬駿奔 表微子之去 文571.2譯2904
金版出地 告龍逢之怨 明公據鞍輟哭 三軍之志 文571.3譯2904
獨居掩涕 激義士之心 故能使海若登祗 圖效祉 山戎孤竹 文571.3譯2904
束馬景從 伐罪弔民 一匡靖亂 匪 天功 實勤濡足 且明公本自▒生 文571.4譯2904
取樂名敎 道風素論 坐鎭雅俗 不習孫吳 神武 文571.4譯2904
驅盡誅之氓 濟必封之俗 龜玉不毁 誰之功歟 獨▒君子 將使伊周何地 文572.1譯2904
某等不達通變 實有愚誠 不任 款 悉心重謁 伏願 文572.1譯2904
時膺典冊 式副民望 文572.1譯2904
奏記 文572.1譯2908
奏記詣蔣公 阮嗣宗 文572.1譯2908
籍死罪死罪 伏惟明公 以含一之德 據上▒之位 ▒英翹首 俊賢抗足 文572.2譯2909
開府之日 人人自以▒ 屬 書始下 下走▒首 子夏處西河之上 文572.2譯2909
而文侯擁▒ 鄒子居黍谷之陰 而昭王陪乘 夫布衣窮居韋帶之士 文572.2譯2909
王公大人所以屈體而下之者 ▒道存也 籍無鄒卜之德 文572.2譯2909
而有其陋 猥煩大禮 何以當之 方將耕於東皐之陽 輸黍稷之稅 文572.3譯2909
以避當塗者之路 負薪疲病 足力不彊 補吏之日 非所克堪 文572.3譯2909
乞▒謬恩 以光淸擧 文572.3譯2909
文選卷二十一 文573.1譯2912
書 上 文573.1譯2912
答蘇武書 李少卿 文573.2譯2912
子卿足下 勤宣令德 策名淸時 榮問休暢 幸甚幸甚 遠託異國 文573.2譯2913
昔人所悲 望風懷想 能不依依 昔者不遺 遠辱還答 慰誨勤勤 文573.2譯2913
有踰骨肉 陵雖不敏 能不慨然 自從初降 以至今日 身之窮困 文573.2譯2913
獨坐愁苦 終日無▒ 但見異類 韋 幕 以禦風雨 肉酪漿 文573.2譯2913
以充飢渴 擧目言笑 誰與▒歡 胡地玄 邊土慘裂 但聞悲風 文573.3譯2913
蕭條之聲 秋九月 塞外草衰 夜不能寐 側耳遠聽 胡 互動 文573.3譯2913
牧馬悲鳴 吟嘯成▒ 邊聲四起 晨坐聽之 不覺淚下 嗟乎子卿 文573.3譯2913
陵獨何心 能不悲哉 與子別後 益▒無聊 上念老母 臨年被戮 文573.3譯2913
妻子無辜 ▒▒鯨 身負國恩 ▒世所悲 子歸受榮 我留受辱 文573.3譯2913
命也如何 身出禮義之鄕 而入無知之俗 違棄君親之恩 長▒蠻夷之域 文573.4譯2913
傷已令先君之嗣 ▒成戎狄之族 又自悲矣 功大罪小 文573.4譯2913
不蒙明察 孤負陵心 區區之意 每一念至 忽然忘生 陵不難刺心以自明 文573.4譯2913
刎頸以見志 顧國家於我已矣 殺身無益 適足增羞 文573.4譯2913
故每攘臂忍辱 輒▒苟活 左右之人 見陵如此 以▒不入耳之歡 文573.4譯2913
來相勸勉 異方之樂 令人悲 增 耳 嗟乎子卿 人之相知 文573.4譯2913
貴相知心 前書倉卒 未盡所懷 故▒略而言之 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 文573.4譯2914
出征絶域 五將失道 陵獨遇戰 而 萬里之糧 帥徒步之師 文574.1譯2914
出大漠之外 入彊胡之域 以五千之衆 對十萬之軍 策疲乏之兵 文574.1譯2914
當新羈之馬 然斬將 旗 追奔逐北 滅跡 塵 斬其梟帥 文574.1譯2914
使三軍之士 視死如歸 陵也不才 希當大任 意謂此時功難矣 文574.1譯2914
匈奴▒敗 擧國興師 ▒練精兵 彊踰十萬 單于臨陣 親自合圍 文574.2譯2914
客主之形 ▒不相如 步馬之勢 又甚懸絶 疲兵再戰 一以當千 文574.2譯2914
然猶扶乘創痛 決命爭首 死傷積野 餘不滿百 而皆扶病 不任干戈 文574.2譯2914
然陵振臂一呼 創病皆起 擧刃指虜 胡馬奔走 兵盡矢窮 文574.2譯2914
人無尺鐵 猶▒徒首奮呼 爭▒先登 當此時也 天地▒陵震怒 文574.2譯2914
戰士▒陵飮血 單于謂 陵不可▒得 ▒欲引還 而賊臣敎之 遂▒▒戰 文574.2譯2914
故陵不得免耳 昔高皇帝 以三十萬衆 困於平城 當此之時 文574.3譯2914
猛將如雲 謀臣如雨 然猶七日不食 僅乃得免 況當陵者 文574.3譯2914
豈易▒力哉 而執事者云云 苟怨陵以不死 然陵不死罪也 子卿視陵 文574.3譯2914
豈偸生之士 而惜死之人哉 寧有背君親捐妻子 而反▒利者乎 文574.3譯2914
然陵不死 有▒也 故欲如前書之言 報恩於國主耳 誠以虛死不如立節 文574.3譯2914
滅名不如報德也 昔范 不殉會稽之恥 曹沫不死三敗之辱 文574.4譯2914
卒▒句踐之 報魯國之羞 區區之心 竊慕此耳 何圖志未立 文574.4譯2914
而怨已成 計未從而骨肉受刑 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文574.4譯2914
足下又云 漢與功臣不薄 子▒漢臣 安得不云爾乎 昔蕭樊囚 文575.1譯2914
韓彭 ▒錯受戮 周魏見辜 其餘佐命立功之士 賈誼亞夫之徒 文575.1譯2915
皆信命世之才 抱將相之具 而受小人之讒 ▒受禍敗之辱 文575.2譯2915
卒使懷才受謗 能不得展彼二子之遐擧 誰不▒之痛心哉 文575.2譯2915
陵先將軍 功略蓋天地 義勇冠三軍 徒失貴臣之意 身絶域之表 文575.2譯2915
此功臣義士 所以負戟而長歎者也 何謂不薄哉 且足下昔以單車之使 文575.2譯2915
適萬乘之虜 遭時不遇 至於伏劍不顧 流離辛苦 幾死朔北之野 文575.3譯2915
丁年奉使 皓首而歸 老母終堂 生妻去 此天下所希聞 文575.3譯2915
古今所未有也 蠻貊之人 尙猶嘉子之節 況▒天下之主乎 文575.4譯2915
陵謂足下當享茅土之薦 受千乘之賞 聞子之歸 賜不過二萬 文575.4譯2915
位不過典屬國 無尺土之封 加子之勤 而妨功害能之臣 盡▒萬戶侯 文575.4譯2915
親戚貪 之類 悉▒廊廟宰 子尙如此 陵▒何望哉 且漢厚誅陵以不死 文575.4譯2915
薄賞子以守節 欲使遠聽之臣 望風馳命 此實難矣 文575.4譯2915
所以每顧而不悔者也 陵雖孤恩 漢亦負德 昔人有言 雖忠不烈 文575.4譯2915
視死如歸 陵誠能安 而主豈▒能眷眷乎 男兒生以不成名 文576.1譯2915
死則葬蠻夷中 誰▒能屈身稽 還向北闕 使刀筆之吏 弄其文墨耶 文576.1譯2915
願足下勿▒望陵 嗟乎子卿 夫▒何言 相去萬里 人絶路殊 文576.1譯2915
生▒別世之人 死▒異域之鬼 長與足下 生死辭矣 幸謝故人 文576.1譯2915
勉事聖君 足下胤子無恙 勿以▒念 努力自愛 時因北風 文576.1譯2915
▒惠德音 李陵頓首 文576.1譯2915
報任少卿書 司馬子長 文576.1譯2923
太史公牛馬走 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 者辱賜書 敎以順於接物 文576.2譯2923
推賢進士▒務 意氣懃懃懇懇 若望僕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 文576.2譯2923
僕非敢如此也 僕雖罷駑 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顧自以▒ 文576.2譯2923
身殘處穢 動而見尤 欲益反損 是獨鬱 而誰與語 諺曰 誰▒▒之 文576.2譯2923
孰令聽之 蓋鍾子期死 伯牙終身不▒鼓琴 何則士▒知己者用 文576.3譯2923
女▒悅己者容 若僕大質已虧缺矣 雖才懷隨和 行若由夷 文576.3譯2923
終不可以▒榮 適足以見笑而自點耳 書辭宜答 會東從上來 文576.3譯2923
又迫賤事 相見日淺 卒卒無須臾之間 得竭志意 今少卿抱不測之罪 文576.3譯2923
涉旬月 迫季冬 僕又薄從上雍 恐卒然不可▒諱 是僕終已不得舒憤 以曉左右 文576.4譯2923
則長逝者 魂魄私恨無窮 請略陳固陋 文576.4譯2925
闕然久不報 幸勿▒過 僕聞之 修身者智之符也 愛施者仁之端也 文576.4譯2925
取與者義之表也 恥辱者勇之決也 立名者行之極也 士有此五者 文576.4譯2925
然後可以託於世 而列於君子之林矣 故禍莫 於欲利 悲莫痛於傷心 文576.4譯2925
行莫醜於辱先 ▒莫大於宮刑 刑餘之人 無所比數 文577.1譯2925
非一世也 所從來遠矣 昔衛靈公與雍渠同載 孔子適陳 商 因景監見 文577.1譯2925
趙良寒心 同子▒乘 袁絲變色 自古而恥之 夫中才之人 文577.1譯2925
事有關於宦 莫不傷氣 而況於慷慨之士乎 如今朝廷雖乏人奈何令刀鋸之餘 文577.2譯2925
薦天下之豪俊哉 僕賴先人緖業 得待罪輦 下 文577.2譯2925
二十餘年矣 所以自惟 上之不能納忠效信 有奇策才力之譽自結明主 文577.2譯2925
次之又不能拾遺補闕 招賢進能 顯巖穴之士 外之不能備行伍 文577.2譯2925
攻城野戰 有斬將 旗之功 下之不能積日累勞 取尊官厚祿 文577.2譯2925
以▒宗族交游光寵 四者一遂 苟合取容 無所短長之效 文577.2譯2925
可見如此矣 嚮者僕亦常▒下大夫之列 陪奉外廷末議 不以此時引綱維 文577.2譯2925
盡思慮 今已虧形 ▒掃除之▒ 在 ▒之中 乃欲仰首伸眉論列是非 文577.3譯2925
不亦輕朝廷 羞當代之士邪 嗟乎嗟乎 如僕尙何言哉 文577.3譯2925
尙何言哉 且事本末 未易明也 僕少負不羈之行 長無鄕曲之譽 文577.3譯2930
主上幸以先人之故 使得奏薄伎 山入周衛之中 僕以▒戴盆 文577.3譯2930
何以望天 故絶賓客之知 亡室家之業 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 文577.3譯2930
務一心營職 以求親媚於主上 而事乃有大謬不然者夫 僕與李陵 文577.4譯2930
俱居門下 素非能相善也 趨舍異路 未嘗銜盃酒 接殷勤之餘歡 文577.4譯2930
然僕觀其▒人 自守奇士 事親孝 與士信 臨財廉 文577.4譯2930
取與義 分別有讓 恭儉下人 常思奮不顧身 以徇國家之急 其素所蓄積也 文577.4譯2930
僕以▒有國士之風 夫人臣出萬死 不顧一生之計 文577.4譯2930
赴公家之難 斯以奇矣 今擧事一不當 而全軀保妻子之臣 隨而媒 其短 文577.4譯2931
僕誠私心痛之 且李陵提步卒 不滿五千 深踐戎馬之地 文578.1譯2931
足歷王庭 垂餌虎口 橫挑彊胡 仰億萬之師 與單于連戰 文578.1譯2931
十有餘日 所殺過當 虜救死扶傷不給 氈 之君長 咸震怖 乃悉徵其左右賢王 文578.1譯2931
擧引弓之人 一國共攻而圍之 轉▒千里 矢盡道窮 文578.1譯2931
救兵不至 士卒死傷如積 然李陵一呼勞軍 士無不起躬自流涕 文578.1譯2931
沫血飮泣 ▒張空拳 冒白刃 北嚮爭死敵者 陵未沒時 文578.1譯2931
使有來報漢 公卿王侯 皆奉觴上壽 後數日 陵敗書聞 主上▒之食不甘味 文578.2譯2931
聽朝不怡 大臣憂懼 不知所出 僕竊不自料其卑賤 文578.2譯2931
見主上慘愴 悼 誠欲效其款款之愚 以▒李陵素與士大夫 絶甘分少 文578.2譯2931
能得人之死力 雖古之名將 不能過也 身雖陷敗 彼觀其意 文578.2譯2931
且欲得其當而報於漢 事已無可奈何 其所 敗功 亦足以暴於天下矣 文578.3譯2931
僕懷欲陳之 而未有路 適會召問 卽以此指 推言陵之功 文578.3譯2931
欲以廣主上之意 塞 ▒之辭 未能盡明 明主不曉 以▒僕沮貳師 文578.3譯2931
而▒李陵游說 遂下於理 拳拳之忠 終不能自列 因▒誣上 文578.3譯2931
卒從吏議 家貧貨賂不足以自贖 交游莫救 視左右親近 文578.3譯2931
不▒一言 身非木石 獨與法吏▒伍 深幽囹圄之中 誰可告 者 文578.4譯2931
此▒少卿所親見 僕行事豈不然乎 李陵▒生降 頹其家聲 而僕又 之蠶室 文578.4譯2931
重▒天下觀笑 悲夫悲夫 事未易一二▒俗人言也 文578.4譯2931
僕之先 非有剖符丹書之功 文史星曆 近乎卜祝之間 固主上所▒弄 文578.4譯2935
倡優所▒ 流俗之所輕也 假令僕伏法受誅 若九牛亡一毛 文578.4譯2935
與 蟻何以異 而世俗又不能與死節者次比 特以▒智窮罪極 不能自免 文579.1譯2935
卒就死耳 何也素所自樹立使然也 人固有一死 死或重於太山 文579.1譯2935
或輕於鴻毛 用之所趣異也 太上不辱先 其次不辱身 文579.1譯2935
其次不辱理色 其次不辱辭令 其次屈體受辱 其次易服受辱 其次關木▒ 文579.1譯2935
被 楚受辱 其次剔毛髮 金鐵受辱 其次毁肌膚 文579.1譯2935
斷支體受辱 最下腐刑極矣 傳曰 刑不上大夫 此言士節不可不勉勵也 文579.1譯2936
猛虎在深山 百獸震恐 及在檻▒之中 搖尾而求食 積威約之漸也 文579.2譯2936
故士有 地▒牢 勢不可入 削木▒吏 議不可對 文579.2譯2936
定計於鮮也 今交手足 受木▒ 暴肌膚 受榜 幽於 牆之中 文579.2譯2936
當此之時 見獄吏則頭 地 視徒▒則正 息 何者積威約之勢也 文579.2譯2936
及以至是 言不辱者 所謂彊顔耳 曷足貴乎 且西伯伯也 扼於 里 文579.2譯2936
李斯相也 具於五刑 淮陰王也 受械於陳 彭越張敖南面稱孤 文579.3譯2936
繫獄抵罪 絳侯誅▒呂 權傾五伯 囚於請室 魏其大將也 文579.3譯2936
衣 衣 關三木 季布▒朱家鉗奴 灌夫受辱於居室 此人皆身至王侯將相 文579.4譯2936
聲聞 國 及罪至罔加 不能引決自裁 在塵埃之中 文580.2譯2936
古今一體 安在其不辱也 由此言之 勇怯勢也 彊弱形也審矣 文580.2譯2936
何足怪乎 夫人不能早裁繩墨之外 以稍陵遲 至於鞭 之間 乃欲引節 文580.2譯2936
斯不亦遠乎 古人所以重施刑於大夫者 殆▒此也 夫人情莫不貪生▒死 文580.2譯2936
念父母 顧妻子 至激於義理者不然 乃有所不得已也 文580.2譯2936
今僕不幸 早失父母 無兄弟之親 獨身孤立 少卿視僕於妻子何如哉 文580.2譯2936
且勇者不必死節 怯夫慕義 何處不勉焉 僕雖怯懦欲苟活 文580.2譯2936
亦頗識去就之分矣 何至自▒▒ 之辱哉 且夫臧獲婢妾 文580.3譯2936
由能引決 況僕之不得已乎 所以隱忍苟活 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者 文580.3譯2936
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 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世也 古者富貴而名磨滅 文580.3譯2936
不可勝記 唯倜 非常之人稱焉 蓋文王拘而演周易 文580.3譯2941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 乃賦離騷 左丘失明 厥有國語 文580.4譯2941
孫子 ▒ 兵法修列 不韋遷蜀 世傳呂覽 韓非囚秦 說難孤憤 文580.4譯2941
詩三百篇 大底賢聖發憤之所▒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鬱結 不得通其道 文581.2譯2941
故述往事 思來者 乃如左丘無目 孫子斷足 終不可用 文581.2譯2941
退而論書策 以舒其憤思 垂空文以自見 僕竊不遜 近自託於無能之辭 文581.2譯2941
網羅天下放失舊聞 略考其事 綜其終始 稽其成敗興壞之紀 文581.2譯2941
上計軒轅 下至于 ▒十表本紀十二 書八章 世家三十 文581.2譯2941
列傳七十 凡三十篇 亦欲以究天人之際 通古今之變 成一家之言 文581.2譯2941
草創未就 會遭此禍 惜其不成 是以就極刑而無 色 僕誠已▒此書 文581.3譯2941
藏之名山 傳之其人通邑大都 則僕償前辱之責 雖萬被戮 文581.3譯2941
豈有悔哉 然此可▒智者道 難▒俗人言也 且負下未易居 文581.3譯2941
下流多謗議 僕以口語遇遭此禍 重▒鄕里所戮笑 以 辱先人 文581.3譯2942
亦何面目 ▒上父母之丘墓乎 雖累百世 垢彌甚耳 是以▒一日而九▒ 文581.3譯2942
居則忽忽若有所亡 出則不知其所往 每念斯恥 汗未嘗不發背霑衣也 文581.3譯2942
身直▒閨閤之之臣 寧得自引深藏巖穴耶 故且從俗浮▒ 文581.3譯2942
與時俯仰 以通其狂惑 今少卿乃敎以推賢進士 無乃與僕私心刺謬乎 文581.4譯2942
今雖欲自彫琢曼辭 以自飾 無益於俗 不信 足取辱耳 文581.4譯2942
要之死日 然後是非乃定 書不能悉意 略陳固陋 謹再拜 文581.4譯2942
文581.4譯2942
報孫會宗書 楊子幼 文581.4譯2945
材朽行穢 文質無所底 幸賴先人餘業 得備宿衛 遭遇時變 文582.1譯2946
以獲爵位 終非其任 卒與禍會 足下哀其愚 賜書敎督 以所不及 文582.1譯2946
殷勤甚厚 然竊恨 足下不深惟其終始 而猥隨俗之毁譽也 文582.1譯2946
言鄙陋之愚心 則若逆指而文過 默而息乎 恐違孔氏各言爾志之義 文582.1譯2946
故敢略陳其愚 唯君子察焉 家方隆盛時 乘朱輪者十人 文582.1譯2946
位在列卿 爵▒通侯 摠領從官 與聞政事 曾不能以此時有所建明 文582.1譯2946
以宣德化 又不能與▒僚 同心幷力 陪輔朝廷之遺忘 已負竊位素 之責久矣 文582.2譯2946
懷祿貪勢 不能自退 遂遭變故 橫被口語 文582.2譯2946
身幽北闕 妻子滿獄 當此之時 自以夷滅不足以塞責 豈意得全首領 文582.2譯2946
▒奉先人之丘墓乎 伏惟聖主之恩 不可勝量 君子游道 文582.2譯2946
樂以忘憂 小人全軀 說以忘罪 竊自思念 過已大矣 行已虧矣 文582.3譯2946
長▒農夫以沒世矣 是故身率妻子 戮力耕桑 灌園治産 以紹公上 文582.3譯2946
不意當▒用此▒譏議也 夫人情所不能止者 聖人弗禁 故君父至尊親 文582.3譯2947
送其終也 有時而▒ 臣之得罪已三年矣 田家作苦 文582.3譯2947
歲時伏臘 烹羊 羔 斗酒自勞 家本秦也 能▒秦聲 婦趙女也 文582.3譯2947
雅善鼓琴 奴婢歌者數人 酒後耳熱 仰天撫缶 而呼嗚嗚 其詩曰 文582.3譯2947
田彼南山 蕪穢不治 種一頃豆 落而▒ 人生行樂耳 須富貴何時 文582.4譯2947
是日也拂衣而喜 奮袖低▒ 頓足起舞 誠淫荒無度 文582.4譯2947
不知其不可也 幸有餘祿 方 賤販貴 逐什一之利 此賈 之事 文582.4譯2947
辱之處 親行之 下流之人 衆毁所歸 不寒而慄 雖雅知 者 文582.4譯2947
猶隨風而靡 尙何稱譽之有 董生不云乎 明明求仁義 文582.4譯2947
常恐不能化民者 卿大夫之意也 明明求財利 常恐之困乏者 庶人之事也 文583.1譯2947
故道不同 不相▒謀 今子尙安得以卿大夫之制而責僕哉 文583.1譯2947
夫西河魏土 文侯所興 有段干木田子方之遺風 凜然皆有節▒ 文583.1譯2947
知去就之分 頃者足下離舊土 臨安定 安定山谷之間 昆夷舊壤 文583.1譯2947
子弟貪鄙 豈習俗之移人哉 於今乃睹子之志矣 方當盛漢之隆 文583.1譯2947
願勉 無多談 文583.1譯2948
論盛孝章書 孔文擧 文583.2譯2951
歲月不居 時節如流 五十之年 忽焉已至 公▒始滿 融又過二 文583.2譯2952
海▒知識 零落殆盡 惟會稽盛孝章尙存 其人困於孫氏 妻 湮沒 文583.2譯2952
單孑獨立 孤危愁苦 若使憂能傷人 此子不得▒永年矣 春秋傳曰 文583.2譯2952
▒侯有相滅亡者 桓公不能救 則桓公恥之 今孝章實丈夫之雄也 文583.3譯2952
天下談士 依以揚聲 而身不免於幽執 命不期於旦夕 文583.3譯2952
是吾祖不當▒論損益之友 而朱穆所以絶交也 公誠能馳一介之使 文583.3譯2952
加咫尺之書 則孝章可致 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 喜謗前輩 或能譏平孝章 文583.3譯2952
孝章要▒有天下大名 九牧之人 所共稱歎 燕君市駿馬之骨 文583.3譯2952
非欲以騁道里 乃當以招絶足也 惟公匡▒漢室 宗社將絶 文583.4譯2952
又能正之 正之之術 實須得賢 珠玉無▒而自至者 以人好之也 文583.4譯2952
況賢者之有足乎 昭王築臺以尊郭 雖小才 而逢大遇 文583.4譯2952
竟能發明主之至心 故樂毅自魏往 劇辛自趙往 鄒衍自齊往 文583.4譯2952
嚮使郭 倒懸而王不解 臨▒而王不拯 則士亦將高翔遠引 莫有北首燕路者矣 文584.1譯2952
凡所稱引 自公所知 而▒有云者 欲公崇篤斯義也 文584.1譯2952
因表 不悉 文584.1譯2952
▒幽州牧與彭寵書 朱叔元 文584.1譯2955
蓋聞 智者順時而謀 愚者逆理而動 常竊悲 京城太叔 以不知足而無賢輔 文584.2譯2956
卒自棄於鄭也 伯通以名字典郡 有佐命之功 臨民親職 文584.2譯2956
愛惜倉庫 而浮秉征伐之任 欲權時救急 二者皆▒國耳 文584.3譯2956
卽疑浮相 何不詣闕自陳 而▒族滅之計乎 朝廷之於伯通 恩亦厚矣 文584.3譯2956
委以大郡 任以威武 事有柱石之寄 情同子孫之親 匹夫 母 文584.3譯2957
尙能致命一▒ 豈有身帶三綬 職典大邦 而不顧恩義 文584.3譯2957
生心外叛者乎 伯通與吏民語 何以▒顔 行步拜起 何以▒容 文584.4譯2957
坐臥念之 何以▒心 引鏡窺影 何以施眉目 擧▒建功 何以▒人 文584.4譯2957
惜乎棄休令之嘉名 造梟 之逆謀 捐傳葉之慶祚 招破敗之重災 文584.4譯2957
高論堯舜之道 不忍桀紂之性 生▒世笑 死▒愚鬼 不亦哀乎 文584.4譯2957
伯通與耿俠游 俱起佐命 同被國恩 俠游謙讓 屢有降 之言 文584.4譯2957
而伯通自伐 以▒功高天下 往時遼東有豕 生子白頭 異而獻之 文585.1譯2957
行至河東 見▒豕皆白 懷▒而還 若以子之功 論於朝廷 文585.1譯2957
則▒遼東豕也 今乃愚妄 自比六國 六國之時 其勢各盛 文585.1譯2957
廓土數千里 勝兵將百萬 故能據國相持 多歷年所 今天下幾里 文585.1譯2957
列郡幾城 奈何以區區漁陽 而結怨天子 此猶河濱之人 捧土以塞孟津 文585.1譯2957
多見其不知量也 方今天下適定 海▒願安 士無賢不肖 文585.1譯2957
皆樂立名於世 而伯通獨中風狂走 自捐盛時 ▒聽嬌婦之失計 文585.1譯2957
外信讒邪之諛言 長▒▒后▒法 永▒功臣鑒戒 豈不誤哉 定海▒者無私 文585.2譯2957
勿以前事自疑 願留意顧老母少弟 凡擧事無▒親厚者所痛 文585.2譯2957
而▒見 者所快 文585.2譯2957
▒曹洪與魏文帝書 陳孔璋 文585.2譯2961
十一月五日 洪白 前初破賊 情侈意奢 說事頗過其實 然九月二十日書 文585.3譯2962
讀之喜笑 把玩無 亦欲令陳琳作報 琳頃多事 不能得▒ 文585.3譯2962
念欲遠以▒歡 故自竭老夫之思 辭多不可一二 粗擧大綱 文585.3譯2962
以當談笑 漢中地形 實有險固 四嶽三塗 皆不及也 彼有精甲數萬 文585.3譯2962
臨高守要 一夫揮戟 萬人不得進 而我軍過之 若駭鯨之決細網 文585.3譯2962
奔 之觸魯縞 未足以喩其易 雖云王者之師 有征無戰 文585.3譯2962
不義而彊 古人常有 故唐虞之世 蠻夷猾夏 周宣之盛 文585.4譯2962
亦 大邦 詩書歎載 言其難也 斯皆憑阻恃遠 故使其然 是以察 地勢 文585.4譯2962
謂▒中才處之 殆難倉卒 來命陳彼妖惑之罪 序王師曠蕩之德 文585.4譯2962
豈不信然 是夏殷所以喪 苗扈所以斃 我之所以克 文585.4譯2962
彼之所以敗也 不然 商周何以不敵哉 昔鬼方聾昧 崇虎讒凶 文586.1譯2962
殷辛暴虐 三者皆下科也 然高宗有三年之征 文王有退修之軍 文586.1譯2962
盟津有再駕之役 然後 戎勝殷 有此武功 焉有星流景集 ▒奮霆擊 文586.1譯2962
長驅山河 朝至暮捷 若今者也 由此觀之 彼固不逮下愚 文586.1譯2962
則中才之守 不然明矣 在中才則謂不然 而來示乃以▒ 彼之▒▒ 文586.1譯2962
雖有孫田墨釐 猶無所救 竊又疑焉 何者古之用兵 敵國雖亂 文586.1譯2962
尙有賢人 則不伐也 是故三仁未去 武王還師 宮奇在虞 文586.2譯2962
晉不加戎 季梁猶在 彊楚挫謀 至衆賢奔▒ 三國▒墟 文586.2譯2962
明其無道有人 猶可救也 且夫墨子之守 帶▒垣 高不可登 文586.2譯2962
折箸▒械 堅不可入 若乃距陽平 據石門 攄八陣之列 騁奔牛之權 文586.3譯2963
焉肯土崩魚爛哉 設令守無巧拙 皆可攀附 則公輸已陵宋城 文586.4譯2963
樂毅已拔卽墨矣 墨翟之術何稱 田單之智何貴 老夫不敏 文586.4譯2963
未之前聞 蓋聞 過高唐者 效王豹之謳 游 渙者 學藻▒之綵 文586.4譯2963
間自入益部 仰司馬楊王之遺風 有子勝斐然之志 故頗奮文辭 文586.4譯2963
異於他日 怪乃輕其家丘 謂▒ 人 是何言歟 夫 驥垂耳於坰牧 文587.1譯2963
鴻雀 翼於 池 褻之者 固以▒園 之凡鳥 外▒之下乘也 文587.1譯2963
及其整蘭筋 揮勁 陵 淸浮 顧眄千里 豈可謂其借翰於晨風 文587.1譯2963
假足於六駁哉 恐猶未信丘言 必大▒也 洪白 文587.1譯2963
▒曹公作書與孫權 阮元瑜 文587.4譯2970
離絶以來 于今三年 無一日而忘前好 亦猶姻 之義 恩情已深 文588.1譯2971
違異之恨 中間尙淺也 孤懷此心 君豈同哉 每覽古今所由改趣 文588.1譯2971
因緣侵辱 或起瑕 心忿意危 用成大變 若韓信傷心於失楚 文588.1譯2971
彭寵積望於無異 盧 嫌畏於已隙 英布憂迫於情漏 此事之緣也 文588.1譯2971
孤與將軍 恩如骨肉 割授江南 不屬本州 豈若淮陰捐舊之恨 文588.2譯2971
抑 劉馥 相厚益隆 寧放朱浮顯露之奏 無▒張勝貸故之變 非有陰構▒赫之告 文588.2譯2971
固非燕王淮南之 也 而忍絶王命 明棄碩交 文588.3譯2971
實▒ 人所構會也 夫似是之言 莫不動聽 因形設象 易▒變觀 文588.3譯2971
示之以禍難 激之以恥辱 大丈夫雄心 能無憤發 昔蘇秦說韓 文588.3譯2971
羞以牛後 韓王按劍 作色而怒 雖兵折地割 猶不▒悔 人之情也 文588.3譯2971
仁君年壯氣盛 緖信所▒ ▒懼患至 兼懷忿恨 不能▒遠度孤心 文588.4譯2971
近慮事勢 遂齎見薄之決計 秉 然之成議 加劉備相扇揚 文588.4譯2971
事結 連 推而行之 想暢本心 不願於此也 孤以薄德 位高任重 文588.4譯2972
幸蒙國朝將泰之運 蕩平天下 懷集異類 喜得全功長享其福 文588.4譯2972
而姻親坐離 厚援生隙 常恐海▒ 多以相責 以▒老夫包藏禍心 文588.4譯2972
陰有鄭武取胡之詐 乃使仁君 然自絶 以是忿忿 懷▒反側 常思除棄小事 文588.4譯2972
▒申前好 二族俱榮 流祚後嗣 以明雅素中誠之效 文589.1譯2972
抱懷數年 未得散意 昔赤壁之役 遭離疫氣 燒船自還 以避▒地非周瑜水軍 文589.1譯2972
所能抑挫也 江陵之守 物盡穀 無所▒據 徙民還師 文589.1譯2972
又非瑜之所能敗也 荊土本非己分 我盡與君 冀取其餘 文589.1譯2972
非相侵肌膚 有所割損也 思計此變 無傷於孤 何必自遂於此 文589.2譯2972
不▒還之 高帝設爵 以延田橫 光武指河而誓朱 君之負累 文589.2譯2972
豈如二子 是以至情願聞德音 往年在 新造舟船 取足自載以▒九江 文589.2譯2977
貴欲觀湖 之形 定江濱之民耳 非有深入攻戰之計也 文589.2譯2977
將恐議者大▒己榮 自謂策得 長無西患 重以此故 未肯▒情 文589.3譯2977
然智者之慮 慮於未形 達者所規 規於未兆 是故子胥知姑蘇之有 鹿 文589.3譯2977
輔果識智伯之▒趙禽 穆生詭病 以免楚難 鄒陽北游 文589.3譯2977
不同吳禍 此四士者 豈聖人哉 徒通變思深 以微知▒耳 以君之明 文589.3譯2977
觀孤術數 量君所據 相計土地 豈勢少力乏 不能遠擧 文589.4譯2977
割江之表 晏安而已哉 甚未然也 若恃水戰 臨江塞要 欲令王師終不得渡 文589.4譯2977
亦未必也 夫水戰千里 情巧萬端 越▒三軍 吳曾不禦 文589.4譯2977
漢潛夏陽 魏豹不意 江河雖廣 其長難衛也 凡事有宜 文589.4譯2977
不得盡言 將修舊好 而張形勢 ▒無以威脅重敵人之心 然有所恐 文590.1譯2977
恐書無益 何則往者軍逼而自引還 今日在遠 而興慰納 辭遜意狹 文590.1譯2977
謂其力盡 適以增驕 不足相動 但明效古 當自圖之耳 文590.1譯2977
昔淮南信左吳之策 納王元之言 彭寵受親吏之計 三夫不寤 文590.1譯2978
終▒世笑 梁王不受詭勝 竇融斥逐張玄 二賢▒覺 福亦隨之 文590.1譯2978
願仁君少留意焉 若能▒取子布 外擊劉備 以效赤心 用▒前好 文590.1譯2978
則江表之任 長以相付 高位重爵 坦然可觀 上令聖朝無東顧之勞 文590.2譯2978
下令百姓保安全之福 君享其榮 孤受其利 豈不快哉 若忽至誠 文590.2譯2978
以處僥倖 婉彼二心 忍不加罪 所謂小人之仁 大人之賊 文590.2譯2978
大雅之人 不肯▒此也 若憐子布 願言俱存 亦能傾心去恨 順君之情 文590.2譯2978
▒與從事 取其後善 但禽劉備 亦足▒效 開設二者 文590.3譯2978
審處一焉 聞荊揚▒將 ▒得降者 皆言交州▒君所執 豫章距命 文590.3譯2978
不承執事 疫旱▒行 人兵損減 各求進軍 其言云云 孤聞此言 文590.3譯2978
未以▒悅 然道路▒遠 降者難信 幸人之災 君子不▒ 且又百姓 文590.3譯2978
國家之有 加懷區區 樂欲崇和 庶幾明德來見昭副 不勞而定 文590.3譯2978
於孤益貴 是故案兵守次 遣書致意 古者兵交 使在其中 文590.3譯2978
願仁君及孤 虛心▒意 以應詩人補袞之歎 而愼周易牽▒之義 文590.4譯2978
濯鱗淸流 飛翼可衢 良時在 之而已 文590.4譯2978
與梁朝歌令吳質書 魏文帝 文590.4譯2983
五月二十八日 丕白 季重無恙 塗路雖局 官守有限 願言之懷 文590.4譯2984
良不可任 足下所理僻左 書問致簡 益用增勞 每念昔日南皮之游 文590.4譯2984
誠不可忘 ▒妙思六經 逍遙百氏 彈▒間設 終以六博 高談娛心 文590.4譯2984
哀箏順耳 馳騁北場 旅食南館 浮甘瓜於淸泉 ▒朱李於寒水 文591.1譯2984
白日▒▒ 繼以朗月 同乘▒載 以游後園 輿輪徐動 文591.1譯2984
▒從無聲 淸風夜起 悲 微吟 樂往哀來 愴然傷懷 余顧而言 文591.1譯2984
斯樂難常 足下之徒 咸以▒然 今果分別 各在一方 元瑜長逝 文591.1譯2984
化▒異物 每一念至 何時可言 方今 賓紀時 景風扇物 天氣和暖 文591.1譯2984
衆果具繁 時駕而游 北遵河曲 從者鳴 以啓路 文學託乘於後車 文591.2譯2984
節同時異 物是人非 我勞如何 今遣騎到 故使枉道相過 文591.2譯2984
行矣自愛 丕白 文591.2譯2984
與吳質書 魏文帝 文591.2譯2987
二月三日 丕白 歲月易得 別來行▒四年 三年不見 東山猶歎其遠 文591.2譯2987
況及過之 思何可支 雖書疏往返 未足解其勞結 昔年疾疫 文591.2譯2987
親故多離其災 徐陳應劉 一時俱逝 痛可言邪 昔日游處 文591.3譯2988
行則連輿 止則接席 何曾須臾相失 每至觴酌流行 絲竹▒奏 文591.3譯2988
酒 耳熱 仰而賦詩 當此之時 忽然不自知樂也 謂百年己分 文591.3譯2988
可長共相保 何圖數年之間 零落略盡 言之傷心 頃撰其遺文 文591.3譯2988
都▒一集 觀其姓名 已▒鬼錄 追思昔游 猶在心目 而此▒子化▒糞壤 文591.3譯2988
可▒道哉 觀古今文人 類不護細行 鮮皆能以名節自立 文591.3譯2988
而偉長獨懷文抱質 恬淡寡欲 有箕山之志 可謂彬彬君子者矣 文591.3譯2988
▒中論二十篇 成一家之言 辭義典雅 足傳于後 此子▒不朽矣 文591.4譯2988
德璉常斐然有述作之意 其才學足以▒書 美志不遂 良可痛惜 文591.4譯2988
間者歷覽▒子之文 對之 淚 ▒痛逝者 行自念也 孔璋章表殊健 文591.4譯2988
微▒繁富 公幹有逸氣 但未 耳 其五言詩之善者 文591.4譯2988
妙絶時人 元瑜書記翩翩 致足樂也 仲宣獨自善於辭賦 惜其體弱 文591.4譯2988
不足起其文 至於所善 古人無以遠過 昔伯牙絶絃於鍾期 文591.4譯2988
仲尼覆 於子路 痛知音之難遇 傷門人之莫逮 ▒子但▒未及古人 文592.1譯2988
亦一時之▒也 今之存者 已不逮矣 後生可畏 來者難誣 文592.1譯2988
恐吾與足下 不及見也 年行已長大 所懷萬端 時有所慮 至乃通夜不瞑 文592.1譯2988
志意何時▒類昔日 已成老翁 但未白頭耳 光武有言 文592.1譯2988
年已三十餘 在兵中十歲 所▒非一 吾德不及之 年與之齊矣 文592.1譯2988
以犬羊之質 服虎豹之文 無衆星之明 假日月之光 動見瞻觀 文592.1譯2988
何時易乎 恐永不▒得▒昔日遊也 少壯▒當努力 年一過往 何可攀援 文592.2譯2988
古人思秉燭夜遊 良有以也 頃何以自娛 頗▒有所述造否 文592.2譯2989
東望於邑 裁書▒心 丕白 文592.2譯2989
與鍾大理書 魏文帝 文592.2譯2993
丕白 良玉比德君子 珪璋見美詩人 晉之垂棘 魯之璵 宋之結綠 文592.2譯2994
楚之和璞 價越萬金 貴重都城 有稱疇昔 流聲將來 是以垂棘出晉 文592.3譯2994
虞 雙禽 和璧入秦 相如抗節 竊見玉書稱 美玉白如截肪 文592.3譯2994
黑譬純漆 赤擬 冠 黃 蒸栗 側聞斯語 未▒厥▒ 文592.3譯2994
雖德非君子 義無詩人 高山景行 私所慕仰 然四寶邈焉已遠 文592.4譯2994
秦漢未聞有良比也 求之曠年 不遇厥▒ 私願不果 飢渴未副 文592.4譯2994
近日南陽宗惠叔稱 君侯昔有美 聞之驚喜 笑與 會 當自白書 文592.4譯2994
恐傳言未審 是以令舍弟子建 因荀仲茂 時從容喩鄙旨 乃不忽遺 文592.4譯2994
厚見周稱 騎▒到 寶 初至 捧匣 發 五▒震駭 文592.4譯2994
繩窮匣開 爛然滿目 猥以蒙鄙之姿 得▒希世之寶 不煩一介之使 文592.4譯2994
不損連城之價 ▒有秦昭章臺之觀 而無藺生詭奪之 嘉 益 文593.1譯2994
敢不欽承 謹奉賦一篇 以讚揚麗質 丕白 文593.1譯2994
與楊德祖書 曹子建 文593.1譯2997
植白 數日不見 思子▒勞 想同之也 僕少小好▒文章 至于今 文593.1譯2998
二十有五年矣 然今世作者 可略而言也 昔仲宣獨步於漢南 文593.1譯2998
孔璋鷹揚於河朔 偉長擅名於靑土 公幹振藻於海隅 德璉發跡於此魏 文593.1譯2998
足下高視於上京 當此之時 人人自謂 握靈▒之珠 家家自謂 文593.2譯2998
抱荊山之玉 吾王於是設天網以該之 頓八紘以掩之 今悉集 國矣 文593.2譯2998
然此數子 猶▒不能飛 絶跡 一擧千里也 以孔璋之才 文593.2譯2998
不閑於辭賦 而多自謂 能與司馬長卿同風 譬 虎不成 反▒狗者也 文593.3譯2998
前有書嘲之 反作論盛道 僕讚其文 夫鍾期不失聽 文593.3譯2998
于今稱之 吾亦不能妄歎者 畏後世之嗤余也 世人▒述 不能無病 文593.3譯2998
僕常好人譏彈其文 有不善應時改定 昔丁敬禮 嘗作小文 文593.3譯2998
使僕潤飾之 僕自以才不過若人 辭不▒也 敬禮謂僕 卿何所疑難 文593.3譯2998
文之佳▒ 吾自得之 後世誰相知定吾文者邪 吾常歎此達言 文593.3譯2998
以▒美談 昔尼父之文辭 與人通流 至於制春秋 游夏之徒 乃不能措一辭 文593.4譯2998
過此而言不病者 吾未之見也 蓋有南威之容 乃可以論於淑媛 文593.4譯2998
有龍淵之利 乃可以議於斷割 劉季緖才 不能逮於作者 文593.4譯2999
而好 ▒文章 利病 昔田巴毁五帝 罪三王 五 文593.4譯2999
於稷下一旦而服千人 魯連一說 使終身杜口 劉生之辯 未若田氏 文593.4譯2999
今之仲連 求之不難 可無歎息乎 人各有好尙 蘭▒蓀蕙之芳 文594.1譯2999
衆人所好 而海畔有逐臭之夫 咸池六莖之發 衆人所共樂 文594.1譯2999
而墨翟有非之之論 豈可同哉 今往僕 少小所▒ 辭賦一通相與 文594.1譯3003
夫街談巷說 必有可采 擊轅之歌 有應風雅 匹夫之思 未易輕棄也 文594.1譯3003
辭賦小道 固未足以揄揚大義 彰示來世也 昔楊子雲 先朝執戟之臣耳 文594.2譯3003
猶稱壯夫不▒也 吾雖薄德 位▒蕃侯 猶庶幾▒力上國 文594.2譯3003
流惠下民 建永世之業 流金石之功 豈徒以翰墨▒勳績 文594.2譯3003
辭賦▒君子哉 若吾志未果 吾道不行 則將采庶官之實錄 文594.2譯3003
辯時俗之得失 定仁義之衷 成一家之言 雖未能藏之於名山 將以傳之於同好 文594.2譯3003
非要之皓首 豈今日之論乎 其言之不▒ 恃惠子之知我也 文594.3譯3003
明早相迎 書不盡懷 曹植白 文594.3譯3003
與吳季重書 曹子建 文594.3譯3005
植白 季重足下 前日雖因常調 得▒密坐 雖 飮彌日 其於別遠會稀 文594.3譯3005
猶不盡其勞積也 若夫觴酌陵波於前 簫 發音於後 足下鷹揚其體 文594.3譯3006
鳳觀虎視 謂蕭曹不足 衛 不足 也 左顧右眄 文594.3譯3006
謂若無人 豈非君子壯志哉 過屠門而大嚼 雖不得肉 貴且快意 文594.4譯3006
當斯之時 願擧泰山以▒肉 傾東海以▒酒 伐雲夢之竹以▒笛 文594.4譯3006
斬泗濱之▒以▒箏 食若塡巨壑 飮若灌漏▒ 其樂固難量 豈非大丈夫之樂哉 文594.4譯3006
然日不我與 曜靈急節 面有逸景之速 別有▒商之闊 文594.4譯3006
思欲抑六龍之首 頓羲和之 折若木之華 閉 之谷 文595.1譯3006
天路高邈 良無由緣 懷戀反側 如何如何 得所來訊 文采委曲 文595.1譯3006
曄若春榮 瀏若淸風 申詠反覆 曠若▒面 其▒賢所▒文章 想還所治 文595.1譯3006
▒申詠之也 可令熹事小史 諷而誦之 夫文章之難 非獨今也 文595.1譯3006
古之君子 猶亦病▒ 家有千里 驥而不珍焉 人懷盈尺 文595.1譯3006
和氏而無貴矣 夫君子而不知音樂 古之達論 謂之通而蔽 墨翟不好妓 文595.2譯3006
何▒過朝歌而▒車乎 足下好妓 而正値墨氏▒車之縣 文595.2譯3006
想足下助我張目也 又聞足下在彼 自有佳政 夫求而不得者 日有之矣 文595.2譯3006
未有不求而自得者也 且改轍易行 非良樂之御 易民而治 文595.2譯3006
非楚鄭之政 願足下勉之而已矣 適對嘉賓 口授不番 往來數聞 文595.2譯3006
曹植白 文595.3譯3006
答東阿王書 吳季重 文595.3譯3010
質白 信到奉所惠 發▒伸紙 是何文采之巨麗 而慰喩之綢▒乎 文595.3譯3011
夫登東岳者 然後知衆山之 奉至尊者 然後知百里之卑微也 文595.3譯3011
自旋之初 伏念五六日 至于旬時 精散思越 若有失 文595.3譯3011
非敢羨寵光之休 慕 頓之富也 誠以身賤犬馬 德輕鴻毛 至乃歷玄闕 文595.3譯3011
排金門 升玉堂 伏虛檻於前殿 臨曲池而行觴 ▒威儀虧替 文595.4譯3011
言辭漏渫 雖恃平原養士之懿 愧無毛遂燿穎之才 深蒙薛公折節之禮 文595.4譯3011
而無▒ 三窟之效 屢獲信陵虛左之德 又無侯生可述之美 文596.1譯3011
凡此數者 乃質之所以憤積於▒臆 懷眷而 邑者也 若追前宴 文596.2譯3011
謂之未究 欲傾海▒酒 幷山▒肴 伐竹雲夢 斬▒泗濱 文596.2譯3012
然後極雅意 盡歡情 信公子之壯觀 非鄙人之所庶幾也 若質之志 文596.2譯3012
實在所天 思投印釋 朝夕侍坐 鑽仲父之遺訓 覽老氏之要言 文596.2譯3012
對淸 而不酌 抑嘉肴而不享 使西施出 母侍側 斯盛德之所蹈 文596.2譯3012
明哲之所保也 若乃近者之觀 實蕩鄙心 秦箏發徽 文596.3譯3012
二八迭奏 塤簫激於華屋 靈鼓動於座左 耳 於無聞 情踊躍於鞍馬 文596.3譯3012
謂可北 肅愼 使貢其▒矢 南震百越 使獻其白雉 又況權備夫何足視乎 文596.3譯3012
還治諷采所▒ 觀省英瑋 實賦頌之宗 作者之師表也 文596.3譯3012
衆賢所述 亦各有志 昔趙武過鄭 七子賦詩 春秋載列 文596.3譯3012
以▒美談 質小人也 無以承命 又所答 辭醜義陋 申之再三 文596.4譯3012
然汗下 此邦之人 閑習辭賦 三事大夫 莫不諷誦 何但小史之有乎 文596.4譯3012
重惠苦言 訓以政事 惻隱之恩 形乎文墨 墨子▒車 文596.4譯3012
而質四年 雖無德 與民式歌且舞 儒墨不同 固以久矣 文596.4譯3012
然一旅之衆 不足以揚名 步武之間 不足以騁跡 若不改轍易御 文596.4譯3012
將何以效其力哉 今處此而求大功 猶絆良驥之足 而責以千里之任 文597.1譯3012
檻ぽ 之勢 而望其巧捷之能者也 不勝見恤 謹附遣白答 文597.1譯3012
不敢繁詞 吳質白 文597.1譯3012
與滿公琰書 應休璉 文597.1譯3018
白 昨者不遺 猥見照臨 雖昔侯生納顧於夷門 毛公受眷於逆旅 文597.1譯3019
無以過也 外嘉郎君謙下之德 ▒幸頑才見誠知己 歡欣 躍 文597.2譯3019
情有無量 是以奔騁御僕 宣命周求 陽 喩於詹何 揚 說於范武 文597.2譯3019
故使鮮魚出自潛淵 芳旨發自幽巷 繁俎綺錯 羽爵飛騰 牙曠高徽 文597.3譯3019
義渠哀激 當此之時 仲孺不辭同産之服 孟公不顧尙書之期 文597.3譯3019
徒恨宴樂始 白日傾夕 驪駒就駕 意不宣展 追惟耿介 文597.3譯3019
于明發 適欲遣書 會承來命 知▒君子 ▒有 渠之會 夫 渠 文597.4譯3019
西有伯陽之館 北有曠野之望 高樹 朝雲 文禽蔽綠水 沙場夷敞 文597.4譯3019
淸風肅穆 是京臺之樂也 得無流而不反乎 適有事務 文597.4譯3019
須自經營 不獲侍坐 良增邑邑 因白不悉 白 文597.4譯3019
與侍郎曹長思書 應休璉 文597.4譯3022
白 足下去後 甚相思想 叔田有無人之歌 有匪存之思 文598.1譯3023
風人之作 豈虛也哉 王肅以宿德顯授 何曾以後進見拔 皆鷹揚虎▒ 文598.1譯3023
有萬里之望 薄援助者 不能追▒於高妙 ▒斂翼於故枝 文598.1譯3023
塊然獨處 有離▒之志 汲 樂在郎署 何武恥▒宰相 千載揆之 文598.1譯3023
知其有由也 德非陳平 門無結駟之跡 學非楊雄 堂無好事之客 文598.1譯3023
才劣仲舒 無下 之思 家貧孟公 無置酒之樂 悲風起於閨 文598.2譯3023
紅塵蔽於▒榻 幸有袁生 時步玉趾 樵蘇不 淸談而已 有似周黨之過閔子 文598.2譯3023
夫皮朽者毛落 川▒者魚逝 春生者繁華 秋榮者零悴 文598.2譯3023
自然之數 豈有恨哉 聊與大弟陳其苦懷耳 想還在近 故不益言 文598.3譯3023
白 文598.3譯3023
與廣川長岑文瑜書 應休璉 文598.3譯3027
白 頃者炎旱 日▒增甚 沙礫銷 草木焦卷 處 臺而有鬱蒸之煩 文598.3譯3028
浴寒水而有灼爛之慘 宇宙雖廣 無陰以꿩 雲漢之詩 文598.3譯3028
何以過此 土龍矯首於玄寺 泥人鶴立於闕里 脩之歷旬 靜無徵效 文598.3譯3028
明勸敎之術 非致雨之備也 知恤下民 躬自暴露 拜起靈壇 文598.4譯3029
勤亦至矣 昔夏禹之解陽 殷湯之優劣異姿 割髮宜及膚 爪宜侵肌乎 文598.4譯3029
周征殷而年 衛伐邢而致雨 善否之應 甚於影響 文599.1譯3029
未可以▒不然也 想雅思所未及 謹書起予 應 白 文599.1譯3029
與從弟君苗君胄書 應休璉 文599.1譯3031
報 間者北游 喜歡無量 登芒濟河 曠若發 風伯掃 雨師灑道 文599.1譯3031
按 淸路 周望山野 亦▒至止 酌彼春酒 接武茅茨 文599.1譯3031
過大夏 扶寸肴脩 味踰方丈 逍遙陂塘之上 吟詠 柳之下 文599.2譯3031
結春芳以崇佩 折若華以 日 下高雲之鳥 餌出深淵之魚 蒲且讚善 文599.2譯3031
▒ 稱妙 何其樂哉 雖仲尼忘味於虞韶 楚人流遁於京臺 文599.2譯3032
無以過也 班嗣之書 信不虛矣 來還京都 塊然獨處 營宅濱洛 文599.2譯3032
困於 塵 思樂汶上 每發於寤寐 昔伊尹輟耕 投竿 文599.3譯3032
思致君於有虞 濟蒸人於塗炭 而吾方欲秉 於山陽 ▒鉤緡於丹水 文599.3譯3032
知其不如古人遠矣 然山父不貪天地之樂 曾▒不慕晉楚之富 文599.4譯3032
亦其志也 前者邑人 念弟無已 欲令州郡崇禮 師官授邑 文599.4譯3032
誠美意也 歷觀前後 來入軍府 至有皓首猶未遇也 徒有飢寒駿 文599.4譯3032
奔之勞 俟河之淸 人壽幾何 且宦無金張之援 游無子孟之資 文599.4譯3032
而圖富貴之榮 望殊異之寵 是 西之游 越人之射耳 幸賴先君之靈 文600.1譯3032
免負擔之勤 追 丈人 ▒ 種黍 潛精墳籍 立身揚名 文600.1譯3032
斯▒可矣 無成游言 以增邑邑 郊牧之田 宜以▒意 廣開土宇 文600.1譯3032
吾將老焉 劉杜二生 想數往來 朱明之斯 已▒至矣 相見在近 文600.2譯3032
不▒▒言 愼夏自愛 報 文600.2譯3032
文選卷二十二 文600.3譯3037
書 下 文600.3譯3037
與山巨源絶交書 叔夜 文600.4譯3037
康白 足下昔稱吾於潁川 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 尙未熟悉於足下 文600.4譯3038
何從▒得之也 前年從河東還 顯宗阿都 說足下議以吾自代 文600.4譯3038
事雖不行 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 吾直性狹中 文600.4譯3038
多所不堪 偶與足下相知耳 間聞足下遷 然不喜 恐足下羞 人之獨割 文601.1譯3038
引尸祝以自助 手薦鸞刀 漫之 腥 故具▒足下陳其可否 文601.1譯3038
吾昔讀書 得幷介之人 或謂無之 今乃信其▒有耳 文601.1譯3038
性有所不堪 ▒不可强 今空語同知有達人無所不殊俗 而▒不失正 文601.1譯3038
與一世同其波流 而悔吝不生耳 老子 莊周 吾之師也 親居賤職 文601.1譯3038
柳下惠 東方朔 達人也 安乎卑位 吾豈敢短之哉 又仲尼兼愛 文601.2譯3038
不羞執鞭 子文無欲卿相 而登令尹 是乃君子思濟物之意也 文601.2譯3038
所謂達能兼善而不 窮則自得而無悶 以此觀之 故堯舜之君世 文601.2譯3038
許由之巖棲 子房之佐漢 接輿之行歌 其揆一也 仰瞻數君 文601.2譯3038
可謂能遂其志者也 故君子百行 殊塗而同致 循性而動 文601.3譯3038
各附所安 故有處朝廷而不出 入山林而不反之論 且延陵高子臧之風 文601.3譯3038
長卿慕相如之節 志氣所託 不可奪也 吾每讀尙子平 臺孝威傳 文601.3譯3038
慨然慕之 想其▒人 少加孤露 母兄見驕 不涉經學 文601.4譯3038
性▒▒ 筋駑肉緩 頭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 不大悶 不能沐也 文601.4譯3038
每常小▒ 而忍不起 令胞中略轉 乃起耳 又縱逸來久 情意傲散 文601.4譯3039
簡與禮相背 與慢相成 而▒ 類見寬 不攻其過 又讀莊老 文601.4譯3039
重增其放 故使榮進之心日 任實之情轉篤 此由禽鹿少 文601.4譯3039
見馴育 則服從敎制 長而見羈 則狂顧頓纓 赴蹈湯火 雖飾以金 文601.4譯3039
饗以嘉肴 愈思長林 而志在 草也 阮嗣宗 口不論人過 文602.1譯3043
吾每師之 而未能及 至性過人 與物無傷 唯飮酒過差耳 文602.1譯3043
至▒禮法之士所繩 疾之如 幸賴大將軍保持之耳 以不如嗣宗之賢 文602.1譯3043
而有慢弛之闕 又不識人情 闇於機宜 無萬石之愼 而有好盡之累 文602.1譯3043
久與事接 疵 日興 雖欲無患 其可得乎 又人倫有禮 文602.2譯3043
朝廷有法 自惟至熟 有必不堪者七 甚不可者二 臥喜晩起 文602.2譯3043
而當關呼之不置 一不堪也 抱琴行吟 釣草野 而吏卒守之 文602.2譯3043
不得妄動 二不堪也 危坐一時 痺不得搖 性▒多蝨 把搔無已 文602.2譯3043
而當 以章服 揖拜上官 三不堪也 素不▒書 不喜作書 而人間多事 文602.2譯3043
堆案盈▒ 不相酬答 則犯敎傷義 欲自勉强 則不能久 文602.2譯3043
四不堪也 不喜弔喪 而人道以此▒重 己▒未見恕者 所怨至欲見中傷者 文602.2譯3043
雖瞿然自責 然性不可化 欲降心順俗 則詭故不情 文602.3譯3043
亦終不能獲無咎無譽 如此 五不堪也 不喜俗人 而當與之共事 文602.3譯3043
或賓客盈坐 鳴聲 耳 塵臭處 千變百伎 在人目前 六不堪也 文602.3譯3043
心不耐煩 而官事 掌 機務纏心 世故繁其慮 七不堪也 文602.3譯3043
又每非湯武而薄周孔 在人間不止此事 會顯世 敎所不容 此甚不可一也 文602.3譯3043
剛腸疾▒ 輕肆直言 遇事▒發 此甚不可二也 以促中小心之性 文602.3譯3044
統此九患 不有外難 當有▒病 寧可久處人間邪 文602.4譯3044
又聞道士遺言 餌朮黃精 令人久壽 意甚信之 游山澤 觀魚鳥 文602.4譯3044
心甚樂之 一行作吏 此事▒發 安能舍其所樂 而從其所懼哉 文602.4譯3044
夫人之相知 貴識其天性 因而濟之 禹不 伯成子高 全其節也 文602.4譯3044
仲尼不假蓋於子夏 護其短也 近▒葛孔明 不 元直以入蜀 華子魚不强幼安 文602.4譯3044
以卿相 此可謂能相終始 ▒相知者也 足下見直木 文603.1譯3044
不可以▒輪 曲者 不可以▒ 蓋不欲以枉其天才 令得其所也 文603.1譯3044
故四民有業 各以得志▒樂 唯達者 ▒能通之 此足下度▒耳 文603.1譯3044
不可自見好章甫 强越人以文冕也 己嗜臭腐 養鴛雛以死鼠也 文603.1譯3044
吾頃學養生之術 方外榮華 去滋味 游心於寂漠 以無▒▒貴 文603.2譯3044
縱無九患 尙不顧足下所好者 又有心悶疾 頃轉增篤 私意自試 文603.2譯3044
不能堪其所不樂 自卜已審 若道盡塗窮 則已耳 足下無事▒之令轉於溝壑也 文603.2譯3044
吾新失母兄之歡 意常悽切 女年十三 文603.2譯3049
男年八歲 未及成人 況▒多病 顧此 如何可言 今但願守陋巷 文603.2譯3049
敎養子孫 時與親舊▒離闊 陳說平生 濁酒一盃 彈琴一 文603.3譯3049
曲 志願畢矣 足下若 之不置 不過欲▒官得人 以益時用耳 文603.3譯3049
足下舊知吾 倒 ▒ 不切事情 自惟亦皆不如今日之賢能也 若以俗人皆喜榮華 文603.3譯3049
獨能離之 以此▒快 此最近之 可得言耳 然使長才廣度 文603.3譯3049
無所不淹 而能不營 乃可貴耳 若吾多病困 欲離事自全 文603.3譯3049
以保餘年 此▒所乏耳 豈可見黃門而稱貞哉 若趣欲共 文603.3譯3049
登王塗 期於相致 時▒ 益 一旦迫之 必發其狂疾 自非重怨 文603.4譯3049
不至於此也 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 欲獻之至尊 雖有區區之意 文603.4譯3049
亦已疏矣 願足下勿似之 其意如此 ▒以解足下 幷以▒別 文603.4譯3049
康白 文603.4譯3049
▒石仲容與孫皓書 孫子荊 文603.4譯3051
苞白 蓋聞見幾而作 周易所貴 小不事大 春秋所誅 此乃吉凶之萌兆 文604.1譯3052
榮辱之所由興也 是故許鄭以銜璧全國 曹譚以無禮取滅 文604.1譯3052
載籍▒記其成敗 古今又▒其愚智矣 不▒廣引譬類 崇飾浮辭 文604.1譯3052
苟以 大▒名 ▒喪忠告之實 今粗論事勢 以相覺悟 昔炎精幽昧 文604.1譯3052
曆數將終 桓靈失德 災 ▒興 豺狼抗爪牙之毒 生人陷 炭之艱 文604.2譯3052
於是九州絶貫 皇綱解紐 四海蕭條 非▒漢有 太祖承運 文604.2譯3052
神武應期 征討暴亂 克寧區夏 協建靈符 天命▒集 遂廓洪基 文604.2譯3052
奄有魏域 土則神州中岳 器則九鼎猶存 世載淑美 重光相襲 文604.2譯3052
固知四 之攸同 天下之壯觀也 公孫淵承籍父兄 世居東裔 文604.3譯3052
擁帶燕胡 ▒陵險遠 講武盤桓 不供職貢 ▒傲帝命 外通南國 文604.3譯3052
乘 滄流 交疇貨賄 葛越布於朔土 貂馬延乎吳會 自以▒控弦十萬 文604.3譯3052
奔走足用 信能右折燕齊 左振扶桑 陵轢沙漠 文604.4譯3052
南面稱王也 宣王薄伐 猛銳長驅 帥次遼陽 而城池不守 鼓一震 文604.4譯3052
而元凶折首 然後遠跡疆 列郡大荒 收離聚散 咸安其居 文604.4譯3052
民庶悅服 殊俗款附 自 遂隆 九野淸泰 東夷獻其樂器 肅愼貢其▒矢 文604.4譯3052
曠世不羈 應化而至 巍巍蕩蕩 想所具聞 吳之先主 文605.1譯3052
起自荊州 遭時擾攘 播潛江表 劉備震懼 亦逃巴岷 遂依丘陵積石之固 文605.1譯3052
三江五湖 浩汗無涯 假氣游魂 于四紀 二邦合從 文605.1譯3052
東西唱和 互相扇動 距 中國 自謂三分鼎足之勢 可與泰山共 文605.2譯3053
相終始 相國晉王 輔相帝室 文武桓桓 志 秋霜 廟勝之算 文605.2譯3057
應變無窮 獨見之鑒 與衆絶慮 主上欽明 委以萬機 長 遠御 文605.2譯3057
妙略潛授 偏師同心 上下用力 陵威奮伐 深入其阻 幷敵一向 文605.2譯3057
奪其膽氣 小戰江介 則成都自潰 曜兵劍閣 而姜維面縛 開地五千 文605.2譯3057
列郡三十 師不踰時 梁益肅淸 使竊號之雄 稽 絳闕 文605.3譯3057
球琳重錦 充於府庫 夫 滅虞亡 韓幷魏徙 此皆前鑒之驗 後事之師也 文605.3譯3057
又南中呂興 深▒天命 蟬 ▒向 願▒臣妾 外失輔車脣齒之援 文605.4譯3057
▒有毛羽零落之漸 而徘徊危國 冀延日月 此猶魏武侯▒指河山 文605.4譯3057
以自强大 殊不知物有興亡 則所美非其地也 方今百僚濟濟 文605.4譯3057
雋乂盈朝 虎臣武將 折衝萬里 國富兵强 六軍精練 文605.4譯3058
思▒翰飛 飮馬南海 自頃國家 整治器械 脩造舟楫 簡習水戰 文605.4譯3058
伐樹北山 則太行木盡 濬決河洛 則百川通流 樓船萬 文606.1譯3058
則千里相望 自 木以來 舟車之用 未有如今之盛者也 驍勇百萬 文606.1譯3058
▒力待時 役不再擧 今日之謂也 然主上 眷眷未▒電邁者 文606.1譯3058
以▒愛民治國 道家所尙 崇城遂卑 文王退舍 故先開示大信 文606.1譯3058
喩以存亡 殷勤之旨 往使所究 若能審識安危 自求多福 ▒然改容 文606.1譯3058
祗承往告 追慕南越 齊入侍 北面稱臣 伏聽告策 則世祚江表 文606.2譯3058
永▒藩輔 報顯賞 隆於今日矣 若侮慢不式王命 文606.2譯3058
然後謀力雲合 指麾風從 雍益二州 順流而東 靑徐戰士 列江而西 文606.2譯3058
荊揚 豫 爭驅八衝 征東甲卒 虎步 陵 爾乃皇輿整駕 文606.2譯3058
六師徐征 羽校燭日 旌旗流星 游龍曜路 歌吹盈耳 士卒奔邁 文606.2譯3058
其會如林 煙塵俱起 震天駭地 渴賞之士 鋒鏑爭先 忽然一旦 文606.3譯3058
身首橫分 宗祀屠覆 取誡萬世 引領南望 良以寒心 夫治膏 者 文606.3譯3058
必進苦口之藥 決狐疑者 必告逆耳之言 如其迷謬 未知所投 文606.3譯3058
恐兪附見其已困 扁鵲知其無功也 勉思良圖 惟所去就 石苞白 文606.3譯3058
文606.4譯3058
與 茂齊書 趙景▒ 文606.4譯3064
安白 昔李 入秦 及關而歎 梁生適越 登岳長謠 夫以嘉遁之擧 文606.4譯3065
猶懷戀恨 況乎不得已者哉 惟別之後 離▒獨遊 背榮宴 文607.1譯3065
辭倫好 經逈路 涉沙漠 鳴 戒旦 則飄爾晨征 日薄西山 則馬首靡託 文607.1譯3065
尋歷曲阻 則▒思紆結 乘高遠眺 則山川悠隔 或乃▒狂 文607.1譯3065
白日寢光 崎嶇交錯 陵 相望徘徊九皐之▒ 慷慨重阜之 文607.1譯3065
進無所依 退無所據 涉澤求蹊 披榛覓路 嘯詠溝渠 良不可度 文607.2譯3065
斯亦行路之艱難 然非吾心之所懼也 至若蘭▒傾頓 桂林移植 文607.2譯3065
根萌未樹 牙淺絃急 常恐風波潛駭 危機密發 斯所以 於長衢 文607.2譯3065
按 而歎息者也 又北土之性 難以託根 投人夜光 文607.2譯3065
鮮不按劍 今將植橘柚於玄朔 華藕於脩陵 表龍章於裸壤 奏韶武於聾俗 文607.2譯3065
固難以取貴矣 夫物不我貴 則莫之與 莫之與 則傷之者至矣 文607.2譯3065
飄 遠游之士 託身無人之鄕 摠 遐路 則有前言之艱 文607.3譯3065
懸鞍陋宇 則有後慮之戒 朝霞啓暉 則身疲於 征 太陽 曜 文607.3譯3065
則情 於夕 肆目平 則遼廓而無▒ 極聽脩原 則淹寂而無聞 文607.3譯3065
其悲矣 心傷悴矣 然後乃知步驟之士 不足▒貴也 文607.3譯3066
若 顧影中原 憤氣雲踊 哀物悼世 激情風烈 龍 大野 虎嘯六合 文607.3譯3066
猛氣紛 雄心四據 思 雲梯 橫奮八極 披艱掃穢 蕩海夷岳 文607.3譯3066
蹴崑崙使西倒 太山令東覆 平滌九區 恢廓宇宙 斯亦吾人之鄙願也 文607.4譯3066
時不我與 垂翼遠逝 鋒鉅靡加 翅 屈 自非知命 文607.4譯3066
誰能不憤 者哉 吾子植根芳苑 擢秀淸流 布葉華崖 文607.4譯3066
飛藻雲肆 俯據潛龍之淵 抑蔭游鳳之林 榮曜眩其前 色餌其後 文607.4譯3066
良 交其左 聲名馳其右 翔倫黨之間 弄姿 房之▒ 從容顧眄 文607.4譯3066
綽有餘裕 俯仰吟嘯 自以▒得志矣 豈能與吾同大丈夫之憂樂者哉 文607.4譯3066
去矣 生 永離隔矣 飄寄 臨沙漠矣 悠悠三千 文607.4譯3066
路難涉矣 手之期 邈無日矣 思心彌結 誰云釋矣 無金玉爾音 文608.1譯3066
而有遐心 身雖胡越 意存斷金 各敬爾儀 敦履璞▒ 文608.1譯3066
繁華流蕩 君子弗欽 臨書 然 知▒何云 文608.1譯3066
與陳伯之書 丘希範 文608.1譯3072
遲頓首 陳將軍足下無恙 幸甚幸甚 將軍勇冠三軍 才▒世出 文608.1譯3073
棄燕雀之小志 慕鴻鵠以高翔 昔因機變化 遭遇明主 立功立事 文608.1譯3073
開國稱孤 朱輪華 擁 萬里 何其壯也 如何一旦▒奔亡之虜 文608.2譯3073
開鳴鏑而股戰 對穹廬以屈膝 又何劣耶 尋君去就之際 非有他故 文608.2譯3073
直以不能▒審▒己 外受流言 ▒迷猖蹶 以至於此 聖朝赦罪責功 文608.2譯3073
棄瑕錄用 推赤心於天下 安反側於萬物 此將軍之所知 文608.3譯3073
非假僕一二談也 朱 涉血於友于 張繡 刃於愛子 漢主不以▒疑 文608.3譯3073
魏君待之若舊 況將軍無昔人之罪 而勳重於當世 夫迷塗知反 文608.3譯3073
往哲是與 不遠而▒ 先典攸高 主上屈法申恩 呑舟是漏 文608.4譯3073
將軍松▒不 親戚安居 高臺未傾 愛妾尙在 悠悠爾心 亦何可言 文608.4譯3073
今功臣名將 雁行有序 佩紫懷黃 讚 幄之謀 乘 建節 文609.1譯3076
奉疆 之任 ▒刑馬作誓 傳之子孫 將軍獨 顔借命 驅馳氈 之長 文609.1譯3076
寧不哀哉 夫以慕容超之强 身送東市 姚泓之盛 面縛西都 文609.1譯3076
故知霜露所均 不育異類也 姬漢舊邦 無取雜種 北虜僭盜中原 文609.2譯3076
多歷年所 ▒積禍盈 理至 爛 況▒▒▒狡 自相夷戮 文609.2譯3076
部落 離 酋豪猜貳 方當繫頸蠻邸 懸首▒街 而將軍魚游於沸鼎之中 文609.2譯3076
燕巢於飛幕之上 不亦惑乎 暮春三月 江南草長 雜花生樹 文609.3譯3076
▒▒亂飛 見故國之旗鼓 感生平於疇日 撫絃登 豈不愴 文609.3譯3076
所以廉公之思趙將 吳子之泣西河 人之情也 將軍獨無情哉 文609.3譯3076
想早勵良規 自求多福 當今皇帝盛明 天下安樂 白環西獻 文609.4譯3076
▒矢東來 夜郎 池 解 請職 朝鮮昌海 蹶角受化 唯北狄野心 文609.4譯3076
掘强沙塞之間 欲延歲月之命耳 中軍臨川殿下 明德茂親 文610.1譯3076
摠 戎重 方弔民洛汭 伐罪秦中 若遂不改 方思僕言 聊布往懷 文610.1譯3076
君其詳之 丘遲頓首 文610.1譯3076
重答劉 陵沼書 劉孝標 文610.1譯3080
劉侯▒重有斯難 値余有天倫之 竟未之致也 尋而此君長逝 文610.2譯3081
化▒異物 緖言餘論 蘊而莫傳 或有自其家得而示余者 余悲其音徽未沫 文610.2譯3081
而其人已亡 靑簡尙新 而宿草將列 泫然不知涕之無從也 文610.2譯3081
雖隙駟不留 尺波電謝 而秋菊春蘭 英華靡絶 故存其梗▒ 文610.3譯3081
▒酬其旨 若使墨翟之言無爽 宣室之談有徵 冀東平之樹 文610.3譯3081
望咸陽而西靡 蓋山之泉 聞絃歌而赴節 但懸劍空 有恨如何 文610.3譯3081
移 文610.4譯3084
移書讓太常博士 ▒序 劉子駿 文610.4譯3084
歆親近 欲建立左氏春秋 及毛詩 逸禮 古文尙書 皆列於學官 文610.4譯3085
哀帝令歆與五經博士 講論其議 ▒儒博士 或不肯置對 歆因移書太常博士 文610.4譯3085
責讓之曰 文610.4譯3085
昔唐虞▒衰 而三代迭興 聖帝明王 累起相襲 其道甚▒ 周室▒微 文610.4譯3085
而禮樂不正 道之難全也如此 是故孔子之憂道不行 歷國應聘 文611.1譯3085
自衛反魯 然後樂正 雅頌乃得其所 脩易序書 制作春秋 文611.1譯3085
以記帝王之道 及夫子沒而微言絶 七十子卒 而大義乖 重遭戰國 文611.1譯3085
棄 豆之禮 理軍旅之陣 孔氏之道抑 而孫吳之術興 陵夷至于暴秦 文611.1譯3085
焚經書 殺儒士 設挾書之法 行是古之罪 道術由此遂滅 文611.1譯3085
漢興 去聖帝明王遐遠 仲尼之道又絶 法度無所因襲 時獨有一叔孫通 文611.2譯3085
略定禮儀 天下唯有易卜 未有他書 至於孝惠之世 文611.2譯3086
乃除挾書之律 然公卿大臣 絳灌之屬 咸介胄武夫 莫以▒意 文611.2譯3086
至孝文皇帝 始使掌故晁錯 從伏生受尙書 尙書初出於屋壁 文611.2譯3086
朽折散絶 今其書見在 時師傳讀而已 詩始萌芽 天下衆書 往往頗出 文611.2譯3086
皆▒子傳說 猶廣立於學官 ▒置博士 在朝之儒 唯賈生而已 文611.3譯3086
至孝武皇帝 然後鄒魯梁趙 頗有詩禮春秋先師 皆出於建元之間 文611.3譯3086
當此之時 一人不能獨盡其經 或▒雅 或▒頌 相合而成 文611.3譯3086
泰誓後得 博士集而讚之 故詔書曰 禮壞樂崩 書缺簡脫 文611.3譯3086
朕甚閔焉 時漢興已七八十年 離於全經 固以遠矣 及魯恭王 文611.3譯3086
壞孔子宅 欲以▒宮 而得古文於壞壁之中 逸禮有三十九篇 書十六篇 文611.3譯3086
天漢之後 孔安國獻之 遭巫蠱倉卒之難 未及施行 及春秋左氏丘明所脩 文611.4譯3086
皆古文舊書 多者二十餘通 藏於 府 伏而未發 文611.4譯3086
孝成帝愍學殘文缺 稍離其▒ 乃陳發 藏 校理舊文 得此三事 文611.4譯3086
以考學官所傳 經或脫簡 傳或間編 博問人間 則魯國桓公 文611.4譯3086
趙國貫公 膠東庸生之遺學 與此同 抑而未施 此乃有識者之所歎▒ 文611.4譯3086
士君子之所嗟痛也 往者綴學之士 不思廢絶之闕 文612.1譯3086
苟因陋就寡 分文析字 煩言碎辭 學者罷老 且不能究其一藝 文612.1譯3086
信口說而背傳記 是末師而非往古 至於國家將有大事 若立 封禪巡狩之儀 文612.1譯3086
則幽冥而莫知其原 猶欲保殘守缺 挾恐見破之私意 文612.1譯3086
而亡從善服義之公心 或懷疾▒ 不考情實 雷同相從 隨聲是非 文612.1譯3086
抑此三學 以尙書▒不備 謂左氏不傳春秋 豈不哀哉 今聖上德通神明 文612.1譯3086
繼統揚業 亦愍此文敎錯亂 學士若 雖深照其情 文612.1譯3091
猶依違謙讓 樂與士君子同之 故下明詔 試左氏可立否 遣近臣奉旨銜命 文612.1譯3091
將以輔弱扶微 與二三君子 比意同力 冀得廢遺 文612.2譯3091
今則不然 深閉固距 而不肯試 猥以不誦絶之 欲以杜塞餘道 文612.2譯3091
絶滅微學 夫可與樂成 難與慮始 此乃衆庶之所▒耳 非所望於士君子也 文612.2譯3092
且此數家之事 皆先帝所親論 今上所考視 ▒古文舊書 文612.2譯3092
皆有徵驗 ▒外相應 豈苟而已哉 夫禮失求之於野 古文不猶愈於野乎 文612.2譯3092
往者博士 書有歐陽 春秋公羊 易則施孟 然孝皇帝 文612.2譯3092
猶▒廣立穀梁春秋 梁丘易 大小夏侯尙書 義雖相反 猶▒置之 文612.3譯3092
何則與其過而廢之 寧過而立之 傳曰 文武之道 未墜於地 文612.3譯3092
在人 賢者志其大者 不賢者志不小者 今此數家之言 所以兼包大小之義 文612.3譯3092
豈可偏絶哉 若必專己守殘 黨同門 ▒道▒ 違明詔 文612.3譯3092
失聖意 以陷於文吏之議 甚▒二三君子不取也 文612.3譯3092
北山移文 孔德璋 文612.3譯3094
鍾山之英 草堂之靈 馳煙驛路 勒移山庭 夫以耿介拔俗之標 文612.4譯3095
蕭灑出塵之想 度白雪以方▒ 干靑雲而直上 吾方知之矣 若其亭亭物表 文612.4譯3095
皎皎霞外 芥千金而不盼 萬乘其如脫 聞鳳吹於洛浦 文612.4譯3095
値薪歌於延瀨 固亦有焉 豈有終始▒差 蒼黃 覆 淚翟子之悲 文612.4譯3095
慟朱公之哭 乍▒跡以心染 或先貞而後 何其謬哉 嗚呼 文613.1譯3095
尙生不存 仲氏▒往 山阿寂寥 千載誰賞 世有周子 ▒俗之士 文613.1譯3095
▒文▒博 亦玄亦史 然而學遁東魯 習隱南郭 竊吹草堂 文613.1譯3095
濫巾北岳 誘我松桂 欺我雲壑 雖假容於江皐 乃纓情於好爵 文613.2譯3095
其始至也 將欲排巢父 拉許由 傲百氏 蔑王侯 風情張日 霜氣橫秋 文613.2譯3095
或歎幽人長往 或怨王孫不游 談空空於釋部 玄玄於道流 文613.2譯3096
務光何足比 涓子不能 及其鳴騶入谷 鶴書赴 形馳魄散 文613.2譯3096
志變神動 爾乃眉軒席次 ▒聳筵上 焚 製而裂荷衣 抗塵容而走俗▒ 文613.3譯3096
風雲悽其帶憤 石泉▒而下愴 望林▒而有失 顧草木而如喪 文613.3譯3096
至其紐金章 墨綵 跨屬城之雄 冠百里之首 張英風於海甸 文613.3譯3099
馳妙譽於浙右 道帙長殯 法筵久埋 敲 犯其慮 文613.3譯3100
牒訴 裝其懷 琴歌▒斷 酒賦無續 常綢▒於結課 文613.3譯3100
每紛綸於折獄 籠張趙於往圖 架卓魯於前 希 三輔豪 馳聲九州牧 文613.4譯3100
使我高霞孤映 明月獨擧 靑松落蔭 白雲誰侶 澗戶 絶無與歸 文613.4譯3100
石逕荒 徒延佇 至於還▒入幕 寫霧出楹 蕙帳空兮夜鶴怨 文613.4譯3100
山人去兮曉猿驚 昔聞投簪逸海岸 今見解蘭縛塵纓 於是南岳獻嘲 文614.1譯3100
北 騰笑 列壑爭譏 ▒ 慨游子之我欺 悲無人以赴弔 文614.1譯3100
故其林▒無盡 澗愧不歇 秋桂遣風 春蘿罷月 騁西山之逸議 文614.1譯3100
馳東皐之素謁 今又促裝下邑 浪▒上京 雖情投於魏闕 文614.1譯3100
或假步於山 豈可使芳杜厚顔 ▒無恥 碧嶺再辱 丹崖重滓 文614.1譯3100
塵游 於蕙路 池以洗耳 宜 岫幌 掩雲關 斂輕霧 文614.2譯3100
藏鳴湍 截來轅於谷口 杜妄 於郊端 於是叢條瞋膽 疊穎怒魄 文614.2譯3100
或飛柯以折輪 乍低枝而掃跡 請▒俗士駕 ▒君謝逋客 文614.2譯3100
檄 文614.3譯3104
喩巴蜀檄 司馬長卿 文614.3譯3104
告巴蜀太守 蠻夷自擅 不討之日久矣 時侵犯邊境 勞士大夫 文614.4譯3105
陛下卽位 存撫天下 安集中國 然後興師出兵 北征匈奴 單于怖駭 文614.4譯3105
交臂受事 屈膝請和 康居西域 重譯納貢 稽 來享 移師東指 文614.4譯3105
越相誅 右弔番 太子入朝 南夷之君 西 之長 文614.4譯3105
常效貢職 不敢墮怠 延頸擧踵 然 皆嚮風慕義 欲▒臣妾 文615.1譯3105
道里遼遠 山川阻深 不能自致 夫不順者已誅 而▒善者未賞 文615.1譯3105
故遣中郎將 往賓之 發巴蜀之士 各五百人 以奉幣帛 衛使者不然 文615.1譯3105
靡有兵革之事 戰▒之患 今聞其乃發軍興制 驚懼子弟 文615.1譯3105
憂患長老 郡又擅▒轉粟運輸 皆非陛下之意也 當行者或亡逃自賊殺 文615.1譯3105
亦非人臣之節也 夫邊郡之士 聞烽擧燧燔 皆攝弓而馳 文615.2譯3108
荷兵而走 流汗相屬 唯恐居後 觸白刃冒流矢 議不反顧 計不旋踵 文615.2譯3108
人懷怒心 如報私 彼豈樂死▒生 非編列之民 而與巴蜀異主哉 文615.2譯3108
計深慮遠 急國家之難 而樂盡人臣之道也 故有剖符之封 文615.2譯3108
析珪而爵 位▒通侯 處列東第 終則遺顯號於後世 傳土地於子孫 文615.2譯3108
行事甚忠敬 居位甚安逸 名聲施於無窮 功烈▒而不滅 文615.2譯3108
是以賢人君子 肝腦塗中原 膏液潤野草 而不辭也 今奉幣役至南夷 文615.2譯3108
卽自賊殺 或亡逃抵誅 身死無名 諡▒至愚 恥及父母 文615.3譯3108
▒天下笑 人之度量相越 豈不遠哉 然此非獨行者之罪也 文615.3譯3108
父兄之敎不先 子弟之率不謹 寡廉鮮恥 而俗不長厚也 其被刑戮不亦宜乎 文615.3譯3108
陛下患使者有司之若彼 悼不肖愚民之如此 故遣信使 文615.3譯3110
曉喩百姓 以發卒之事 因數之以不忠死亡之罪 讓三老孝悌 文615.3譯3110
以不敎誨之過 方今田時 重煩百姓 已親見近縣 恐遠所谿谷山澤之民不▒聞 文615.3譯3110
檄到 ▒下縣道 使咸喩陛下之意 無忽 文615.4譯3110
▒袁紹檄豫州 陳孔璋 文615.4譯3111
左將軍領豫州刺史 郡國相守 蓋聞 明主圖危以制變 忠臣慮難以立權 文615.4譯3112
是以有非常之人 然後有非常之事 有非常之事 然後立非常之功 文615.4譯3112
夫非常者 故非常人所擬也 者彊秦弱主 趙高執柄 文616.1譯3112
專制朝權 威福由己 時人迫脅 莫敢正言 終有望夷之敗 祖宗焚滅 文616.1譯3112
辱至今 永▒世鑒 及臻呂后季年 産祿專政 ▒兼二軍 文616.1譯3112
外統梁趙 擅斷萬機 決事省禁 下陵上替 海▒寒心 於是絳侯朱虛 文616.1譯3112
興兵奮怒 誅夷逆暴 尊立太宗 故能王道興隆 光明顯融 文616.1譯3112
此則大臣立權之明表也 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騰 與左 徐璜 ▒作妖 文616.2譯3114
放橫 傷化虐民 父嵩 乞댜 養 因贓假位 輿金輦璧 文616.2譯3114
輸貨權門 竊盜鼎司 傾覆重器 操贅 遺醜 本無懿德 文616.2譯3114
▒狡鋒協 好亂樂禍 幕府董統鷹揚 掃除凶逆 續遇董卓 侵官暴國 文616.3譯3114
於是提劍揮鼓 發命東夏 收羅英雄 棄瑕取用 故遂與操同諮合謀 文616.3譯3114
授以裨師 謂其鷹犬之才 爪牙可任 至乃愚 短略 文616.3譯3114
輕進易退 傷夷折 數喪師徒 幕府輒▒分兵命銳 脩完補輯 文616.4譯3114
表行東郡太守 領袞州刺史 被以虎文 奬▒威柄 冀獲秦師一剋之報 文616.4譯3114
而操遂承資跋扈 肆行凶 割剝元元 殘賢害善 故九江太守邊讓 文616.4譯3115
英才俊偉 天下知名 直言正色 論不阿諂 身首被梟懸之誅 文616.4譯3115
妻 受灰滅之咎 自是士林憤痛 民怨彌重 一夫奮臂 文617.1譯3115
擧州同聲 故躬破於徐方 地奪於呂布 彷徨東裔 蹈據無所 幕府惟彊幹弱枝之義 文617.1譯3115
且不登叛人之黨 故▒援旌 甲 席卷起征 文617.1譯3115
金鼓響振 布衆奔沮 拯其死亡之患 ▒其方伯之位 則幕府無德於 土之民 文617.1譯3115
而有大造於操也 後會鸞駕反 ▒虜寇攻 時冀州方有北鄙之警 文617.2譯3118
匪遑離局 故使從事中郎徐勛就發遣操 使繕脩郊廟 文617.2譯3119
翊衛幼主 操▒放志 專行脅遷 當御省禁 卑侮王室 敗法亂紀 文617.2譯3119
坐領三臺 專制朝政 爵賞由心 刑戮在口 所愛光五宗 文617.2譯3119
所▒滅三族 ▒談者受顯誅 腹議者蒙隱戮 百寮鉗口 道路以目 文617.3譯3119
尙書記朝會 公卿充員品而已 故太尉楊彪 典歷二司 享國極位 文617.3譯3119
操因緣▒ 被以非罪 榜楚▒幷 五毒備至 觸情任 不顧憲綱 文617.3譯3119
又議郎趙彦 忠諫直言 義有可納 是以聖朝含聽 改容加飾 文617.3譯3119
操欲迷奪時明 杜絶言路 擅收立殺 不俊報聞 又梁孝王 先帝母昆 文617.4譯3119
墳陵尊顯 桑▒松▒ 猶宜肅恭 而操帥將吏士 親臨發掘 文617.4譯3119
破棺裸尸 ▒取金寶 至令聖朝流涕 士民傷懷 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 文617.4譯3119
摸金校尉 所過 突 無骸不露 身處三公之位 而行桀虜之態 文617.4譯3119
國虐民 毒施人鬼 加其細政慘苛 科方互設 充蹊 文617.4譯3119
坑▒塞路 擧手 網羅 動足觸機陷 是以袞豫有無聊之民 帝都有 嗟之怨 文617.4譯3119
歷觀載籍 無道之臣 貪殘酷烈 於操▒甚 幕府方詰外姦 文617.4譯3119
未及整訓 加緖含容 冀可彌縫 而操豺狼野心 潛包禍謀 文618.1譯3122
乃欲 撓棟梁 孤弱漢室 除滅忠正 專▒梟雄 往者伐鼓征公孫瓚 文618.1譯3122
彊寇桀逆 拒圍一年 操因其未破 陰交書命 外助王師 文618.1譯3122
▒相掩襲 故引兵造河 方舟北濟 會其行人發露 瓚亦梟夷 故使鋒芒挫縮 文618.1譯3122
厥圖不果 耳乃大軍過蕩西山 屠各左校 皆束手奉質 文618.1譯3122
爭▒前登 犬羊殘醜 消淪山谷 於是操師震 晨夜逋遁 文618.1譯3122
屯據敖倉 阻河▒固 欲以 之斧 禦隆車之隧 幕府奉漢威靈 文618.2譯3122
折衝宇宙 長戟百萬 胡騎千▒ 奮中黃育獲之士 騁良弓勁努之勢 文618.2譯3122
幷州越太行 靑州涉濟 大軍汎黃河 而角其前 荊州下宛葉 文618.2譯3123
而 其後 雷震虎步 ▒集虜庭 若擧炎火 以ぷ飛蓬 覆滄海以沃 炭 文618.3譯3123
有何不滅者哉 又操軍吏士 其可戰者 皆出自幽冀 文618.3譯3125
或故營部曲 咸怨曠思歸 流涕北顧 其餘袞豫之民 及呂布張揚之遺衆 文618.3譯3125
覆亡迫脅 權時苟從 各被創夷 人▒ 敵 若▒ 方 文618.3譯3125
登高岡而擊鼓吹 揚素揮以啓降路 必土崩瓦解 不俊血刃 方今漢室陵遲 文618.3譯3125
綱維弛絶 聖朝無一介之輔 股肱無折衝之勢 方畿之▒ 文618.4譯3126
簡練之臣 皆垂頭 翼 莫所憑恃 雖有忠義之佐 脅於暴虐之臣 文618.4譯3126
焉能展其節 又操持部曲精兵七百 圍守宮闕 外託宿衛 文618.4譯3126
▒實拘執 懼其簒逆之萌 因斯而作 此乃忠臣肝腦塗地之秋 列士立功之會 文618.4譯3126
可不 哉 操又矯命稱制 遣使發兵 恐邊遠州郡 文618.4譯3127
過聽給與 彊寇弱主 違衆旅叛 擧以喪名 ▒天下笑 則明哲不取也 文619.1譯3127
卽日幽幷靑冀四州▒進 書荊州 ▒勒見兵 與建忠將軍 文619.1譯3127
協同聲勢 州郡各整戎馬 羅落境界 擧師揚威 ▒匡社稷 則非常之功 文619.1譯3127
於是乎▒ 其得操首者 封五千戶侯 賞錢五千萬 部曲偏裨 文619.1譯3127
將校▒吏降者 勿有所問 廣宣恩信 班揚符賞 布告天下 文619.1譯3127
咸使知聖朝有拘 之難 如律令 文619.1譯3127
檄吳將校部曲文 陳孔璋 文619.2譯3129
年月朔日子 尙書令彧 告江東▒將校部曲 及孫權宗親中外 蓋聞禍福無門 文619.2譯3129
唯人所召 夫見機而作 不處凶危 上聖之明也 臨事制變 文619.2譯3129
困而能通 智者之慮也 漸漬荒▒ 往而不反 下愚之蔽也 文619.2譯3129
是以大雅君子 於安思危 以遠咎悔 小人臨禍懷佚 以待死亡 文619.2譯3130
二者之量 不亦殊乎 孫權小子 未辨菽麥 要領不足以膏齊斧 文619.2譯3130
名字不足以 簡墨 譬猶 卵 始生翰毛 而▒陸梁放肆 顧行吠主 文619.3譯3130
謂▒舟楫足以距皇威 江湖可以逃靈誅 不知天網設張 文619.3譯3130
以在綱目 之魚 期於消爛也 若使水而可恃 則洞庭無三苗之墟 文619.3譯3130
子陽無荊門之敗 朝鮮之壘不刊 南越之旌不拔 昔夫差承闔閭之遠跡 文619.3譯3130
用申胥之訓兵 棲越會稽 可謂彊矣 及其抗▒上國 文619.4譯3130
與晉爭長 都城屠於句踐 武卒散於黃池 終於覆滅 身 越軍 文619.4譯3130
及吳王 驕恣屈倪 猖猾始亂 自以兵彊國富 勢陵京城 太尉帥師 文620.1譯3130
甫下榮陽 則七國之軍 瓦解 泮 之罵言 未絶於口 文620.1譯3130
別丹徒之刃 以陷其▒ 何則天威不可當 而悖逆之罪重也 且江湖之衆 文620.1譯3130
不足恃也 自董卓作亂 以 於今 將三十載 其間豪 縱橫 文620.1譯3133
熊據虎 彊如二袁 勇如呂布 跨州連郡 有威有名者 文620.2譯3133
十有餘輩 其餘鋒 特起 視狼顧 爭▒梟雄者 不可勝數 然皆伏 鉞 文620.2譯3133
首腰分離 雲散原燎 罔有孑遺 近者關中▒將▒相合聚 文620.2譯3133
續▒叛亂 阻二華 據河渭 驅率羌胡 齊鋒東向 氣高志遠 文620.2譯3134
似若無敵 丞相秉鉞鷹揚 順風烈火 元戎啓行 未鼓而破 文620.2譯3134
伏尸千萬 流血漂▒ 此皆天下所共知也 是後大軍所以臨江而不濟者 文620.3譯3134
以韓約馬超 逋逸 脫 走還 州 ▒欲鳴吠 逆賊宋建 文620.3譯3134
僭號河首 同▒相救 ▒▒脣齒 又鎭南將軍張魯 負固不恭 皆我王誅所當先加 文620.3譯3134
故且觀兵旅 ▒整六師 長驅西征 致天下誅 文620.4譯3134
偏將涉 則建約梟夷 首萬里 軍入散關 則▒ 率服 王侯豪帥 文620.4譯3134
奔走前驅 進臨漢中 則陽平不守 十萬之師 土崩魚爛 文620.4譯3134
張魯逋竄 走入巴中 懷恩悔過 委質還降 巴夷王朴胡 邑侯杜濩 文620.4譯3134
各帥種落 共擧巴郡 以奉王職鉦鼓一動 二方俱定 利盡西海 文620.4譯3134
兵不鈍鋒 若此之事 皆上天威明 社稷神武 非徒人力所能立也 文621.1譯3134
聖朝寬仁覆載 允信允文 大啓爵命 以示四方 魯及胡濩 文621.1譯3137
皆享萬戶之封 魯之五子 各受千室之邑 湖濩子弟 部曲將校 文621.1譯3137
▒列侯將軍已下 千有餘人 百姓安堵 四民反業 而建約之屬 文621.1譯3137
皆▒鯨 超之妻 焚首金城 父母 孩 覆尸許市 非國家鍾禍於彼 文621.1譯3137
降福於此也 逆順之分 不得不然 夫 鳥之擊 先高攫 文621.2譯3137
之勢也 牧野之威 孟津之退也 今者枳棘 汗 戎夏以淸 文621.2譯3137
萬里肅齊 六師無事 故大擧天師百萬之衆 與匈奴南單于呼完廚 文621.2譯3137
及六郡烏桓丁令屠各湟中羌 霆奮席卷 自壽春而南 又使征西將軍夏侯淵等 文621.2譯3137
率精甲五萬及武都 羌 巴漢銳卒 南臨汶江 文621.3譯3137
據庸蜀 江夏襄陽▒軍 橫截湘沅 以臨豫章 樓船橫海之師 文621.3譯3137
直指吳會 萬里剋期 五道▒入 權之期命 於是至矣 丞相銜奉國威 文621.3譯3138
▒人除害 元▒大 必當梟夷 至於枝附葉從 皆非詔書所特禽疾 文621.3譯3138
故每破滅彊敵 未嘗不務在先降後誅 拔將取才 文621.3譯3138
各盡其用 是以立功之士 莫不翹足引領 望風響應 昔袁術僭逆 文621.3譯3138
王誅將加 則廬江太守劉勳 先擧其郡 還歸國家 呂布作亂 師臨下 文621.4譯3138
張遼侯成 率衆出降 還討 固 薛洪 尙 開城就化 文621.4譯3138
官度之役 則張 高奐 擧事立功 後討袁尙 則都督將軍馬延 文621.4譯3138
故豫州刺史陰 射聲校尉郭昭 臨陣來降 圍守 城 則將軍蘇游 文622.1譯3138
反▒▒應 審配兄子 開門入兵 ▒誅袁譚 則幽州大將焦觸 文622.1譯3138
攻逐袁熙 擧縣來服 凡此之輩數百人 皆忠壯果烈 有智有仁 文622.1譯3138
悉與丞相 ▒鄙 策 折衝討難 芟敵 旗 靜安海▒ 豈輕擧措也哉 文622.1譯3138
誠乃天啓其心 計深慮遠 審邪正之津 明可否之分 勇不虛死 文622.1譯3138
節不苟立 屈伸變化 唯道所存 故乃建丘山之功 享不 之祿 文622.1譯3138
朝▒仇虜 夕▒上將 所謂臨難知變 轉禍▒福者也 若夫說誘甘言 文622.2譯3138
懷寶小惠 泥滯苟且 沒而不覺 隨波漂流 與 俱滅者 文622.2譯3138
亦甚衆多 吉凶得失 豈不哀哉 昔歲軍在漢中 東西懸隔 文622.2譯3143
合肥遺守 不滿五千 權親以數萬之衆 破敗奔走 今乃欲當禦雷霆 文622.2譯3143
難以冀矣 夫天道助順 人道助信 事上之謂義 親親之謂仁 文622.2譯3143
盛孝章君也 而權誅之 孫輔兄也 而權殺之 賊義殘仁 莫斯▒甚 文622.3譯3143
乃神靈之逋罪 下民所同 辜 之人 謂之凶賊 是故伊摯去夏 文622.3譯3143
不▒傷德 飛廉死紂 不可謂賢 何者去就之道 各有宜也 文622.3譯3143
丞相深惟江東舊德名臣 多在載錯 近魏叔英 秀出高峙 ▒名海▒ 文622.3譯3143
虞文繡 砥礪淸節 耽學好古 周泰明 當世▒彦 德行脩明 文622.4譯3143
皆宜膺受多福 保乂子孫 而周盛門戶 無辜被戮 遺類流離 湮沒林莽 文622.4譯3143
言之可▒愴然 聞魏周榮 虞仲翔 各紹堂構 能負析薪 文622.4譯3143
及吳▒顧陸 舊族長者 世有高位 當報漢德 顯祖揚名 又▒將校 文622.4譯3143
孫權婚親 皆我國家 良寶利器 而▒見驅 雨絶於天 有斧無柯 文622.4譯3144
何以自濟 相隨顚沒 不亦哀乎 蓋鳳鳴高岡 以遠 羅 文622.4譯3144
賢聖之德也 ▒之鳥 巢於葦苕 苕折子破 下愚之惑也 今江東之地 文623.1譯3144
無異葦苕 ▒賢處之 信亦危矣 聖朝開弘曠蕩 重惜民命 文623.1譯3144
誅在一人 與衆無忌 故設非常之賞 以待非常之功 乃 夫烈士 文623.1譯3144
奮命之良時也 可不勉乎 若能 然大擧 建立元勳 以應顯祿 文623.1譯3144
福之上也 如其未能 ▒量大小 以存易亡 亦其次也 夫係蹄在足 文623.1譯3144
則猛虎絶其 蛇在手 則壯士斷其節 何則以其所全者重 文623.2譯3144
其所棄者輕 若乃樂禍懷寧 迷而忘▒ 闇大雅之所保 文623.2譯3144
背先賢之去就 忽朝陽之安 甘折苕之末 日忘一日 以至覆沒 文623.2譯3144
大兵一放 玉石俱碎 雖欲救之 亦無及已 故令往購募爵賞 科條如左 文623.2譯3144
檄到詳思至言 如詔律令 文623.3譯3144
檄蜀文 鍾士季 文623.3譯3148
往者漢祚衰微 率土分崩 生民之命 幾於泯滅 我太祖武皇帝 文623.3譯3148
神武聖哲 撥亂反正 拯其將墜 造我區夏 高祖文皇帝 應天順民 文623.3譯3148
受命踐祚 烈祖明皇帝 奕世重光 恢拓洪業 然江山之外 文623.3譯3149
異政殊俗 率土齊民 未蒙王化 此三祖所以顧懷遺志也 今主上聖德欽明 文623.4譯3149
紹隆前緖 宰輔忠肅明允 勞王室 布政重惠 而萬邦協和 文623.4譯3149
施德百蠻 而肅愼致貢 悼彼巴蜀 獨▒匪民 愍此百姓 文623.4譯3149
勞役未已 是以命授六師 行天罰 征西雍州鎭西▒軍 五道▒進 文623.4譯3149
古之行軍 以仁▒本 以義治之 王者之師 有征無戰 故虞舜舞干戚 文624.1譯3149
而服有苗 周武有散財發 表閭之義 今鎭西奉辭銜命 文624.1譯3149
攝統戎車 庶弘文告之訓 以濟元元之命 非欲窮武極戰 以快一朝之志 文624.1譯3149
故略陳安危之要 其敬聽話言 益州先主 以命世英才 文624.1譯3151
興兵新野 困 冀徐之郊 制命紹布之手 太祖拯而濟之 興隆大好 文624.2譯3151
中▒背違 棄同卽異 ▒葛孔明 仍規秦川 姜伯約 屢出 右 文624.2譯3151
勞動我邊境 侵擾我 羌 方國家多故 未遑脩九伐之征也 文624.2譯3151
今邊境乂淸 方▒無事 蓄力待時 倂兵一向 而巴蜀一州之衆 文624.2譯3151
分張守備 難以禦天下之師 ▒谷侯和 沮傷之氣 難以敵堂堂之陣 文624.3譯3152
比年已來 曾無寧歲 征夫勤 難以當子來之民 此皆▒賢所共親見 文624.3譯3152
蜀侯見禽於秦 公孫述授首於漢 九州之險 是非一姓 文624.3譯3152
此皆▒公與備聞也 明者見危於無形 智者規福於未萌 是以微子去商 文624.3譯3152
長▒周賓 陳平背項 立功於漢 豈宴安 毒 懷祿而不變哉 文624.3譯3152
今國朝隆天覆之恩 宰輔弘寬恕之德 先惠後誅 好生▒殺 文624.4譯3152
往者吳將孫壹 擧衆▒附 位▒上司 寵秩殊異 文欽唐咨 文624.4譯3152
▒國大害 叛主 賊 還▒戎首 咨困 禽獲 欽二子還降 皆將軍封侯 文624.4譯3152
咨豫聞國事 壹等窮▒歸命 猶加上寵 況巴蜀賢智 見機而作者哉 文624.4譯3152
誠能深鑒成敗 邈然高蹈 投跡微子之 措身陳平之軌 文625.1譯3152
則福同古人 慶流來裔 百姓士民 安堵樂業 農不易畝 文625.1譯3152
市不▒肆 去累卵之危 就永安之計 豈不美與 若偸安旦夕 迷而不反 文625.1譯3152
大兵一放 玉石俱碎 雖欲悔之 亦無及也 各具宣布 文625.1譯3152
咸使知聞 文625.1譯3152
難蜀父老 司馬長卿 文625.2譯3156
漢興七十有八載 德茂存乎六世 威武紛 恩汪濊 ▒生霑濡 文625.2譯3157
洋溢乎方外 於是乃命使西征 隨流而攘 風之所被 罔不披靡 文625.2譯3157
因朝 從 定 存 略斯楡 擧苞蒲 結軌還轅 東鄕將報 文625.2譯3157
至于蜀都 耆老大夫 搢紳先生之徒 二十有七人 儼然造焉 辭畢進曰 文625.3譯3158
蓋聞天子之牧夷狄也 其義羈 勿絶而已 今罷三郡之士 文625.3譯3158
通夜郎之塗 三年於 而功不竟 士卒勞倦 萬民不贍 今又接之 文625.3譯3158
以年 多 不可記已 仁者不以德來 强者不以力幷 意者其殆不可乎 文625.3譯3158
今割齊民以附夷狄 所恃以事無用 鄙人固陋 不識所謂 文625.3譯3158
使者曰 烏謂此乎 必若所云 則是蜀不變服 而巴不化俗也 文625.3譯3158
僕常▒聞若說 然斯事體大 固非觀者之所覲也 余之行急 文625.4譯3158
其詳不可得聞已 請▒大夫 粗 其略 蓋世必有非常之人 然後有非常之事 文625.4譯3160
有非常之事 然後有非常之功 夫非常者 固常人之所異也 文625.4譯3160
故曰 非常之原 黎民懼焉 及臻厥成 天下晏如也 昔者洪水沸出 文625.4譯3160
氾濫衍溢 民人升降移徙 崎嶇而不安 夏后氏 之 文625.4譯3160
乃 洪塞源 決江疏河 灑▒澹災 東歸之於海 而天下永寧 當斯之勤 文625.4譯3160
豈唯民哉 心煩於慮 而身親其勞 躬 無 膚不生毛 文626.1譯3160
故休烈顯乎無窮 聲稱浹乎于 且夫賢君之踐位也 豈特委 齪 文626.1譯3160
拘文牽俗 脩誦習傳 當世取說 云爾哉 必將崇論▒議 文626.1譯3160
創業垂統 ▒萬世規 故馳 乎兼容幷包 而勤思乎▒天貳地 且詩不云乎 文626.1譯3160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率土之濱 莫非王臣 是以六合之▒ 文626.2譯3160
八方之外 浸淫衍溢 懷生之物 有不浸潤於澤者 賢君恥之 文626.2譯3160
今封疆之▒ 冠帶之倫 咸獲嘉祉 靡有闕遺矣 而夷狄殊俗之國 文626.2譯3160
遼絶異黨之域 舟車不通 人跡罕至 政敎未加 流風猶微 文626.2譯3160
▒之則犯義 侵禮於邊境 外之則邪行橫作 放殺其上 君臣易位 文626.2譯3160
尊卑失序 父老不辜 幼孤▒奴虜 係 號泣 ▒嚮而怨曰 蓋聞中國有至仁焉 文626.2譯3161
德洋恩普 物靡不得其所 今獨曷▒遺己 擧踵思慕 文626.2譯3161
若枯旱之望雨 戾夫▒之垂涕 況乎上聖 又焉能已 故北出師以討彊胡 文626.2譯3161
南馳使以 勁越 四面風德 二方之君 鱗集仰流 文626.3譯3161
願得受號者 以億計 故乃關沫若 ▒ 鏤靈山 梁孫原 創道德之塗 文626.3譯3161
垂仁義之統 將博恩廣施 遠撫長駕 使疏 不閉 爽闇昧 文626.3譯3161
得輝乎光明 以脫甲兵於此 而息討伐於彼 遐邇一體 文626.3譯3161
中外 福 不亦康乎 夫拯民於▒▒ 奉至尊之休德 反衰世之陵夷 文626.4譯3161
繼周氏之絶業 天子之▒務也 百姓雖勞 又▒可以已乎哉 文626.4譯3161
且夫王者固未有不始於憂勤 而終於逸樂者也 然則受命之符 合在於此 文626.4譯3161
方將增太山之封 加梁父之事 鳴和鸞 揚樂頌 上減五 文626.4譯3161
下登三 觀者未▒旨 聽者未聞音 猶 鵬已翔乎寥廓之宇 而羅者猶視乎藪澤 文626.4譯3161
悲夫 於是▒大夫芒然喪其所懷來 失厥所以進 文626.4譯3165
然▒稱曰 允哉漢德 此鄙人之所願聞也 百姓雖勞 請以身先之 文626.4譯3165
敞罔靡徙 遷延而辭退 文626.1譯3165
文選卷二十三 文627.3譯3167
對問 文627.3譯3167
對楚王問 宋玉 文627.4譯3167
楚襄王 問於宋玉曰 先生其有遺行與 何士民衆庶 不譽之甚也 文627.4譯3168
宋玉對曰 唯 然 有之 願大王寬其罪 使得畢其辭 客有歌於 中者 文628.1譯3168
其始曰下里巴人 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 其▒陽阿 露 文628.1譯3168
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 其▒陽春白雪 國中屬而和者數十人 引商刻羽 文628.1譯3168
雜以流徵 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 是其曲彌高 其和彌寡 文628.1譯3168
故鳥有鳳 而魚有鯤 鳳皇 上擊九千里 絶雲霓 負蒼天 文628.1譯3168
翔乎杳冥之上 夫蕃 之 豈能與之料天地之高哉 鯤魚 朝發崑崙之墟 文628.1譯3168
暴 於碣石 暮宿於孟▒ 夫尺澤之 豈能與之量江海之大哉 文628.1譯3168
故非獨鳥有鳳 而魚有鯤也 士亦有之 夫聖人 意琦行 文628.2譯3168
超然獨處 世俗之民 又安知臣之所▒哉 文628.2譯3168
設論 文628.2譯3170
答客難 東方曼 文628.2譯3170
客難東方朔曰 蘇秦張儀 均當萬乘之主 而身都卿相之信 澤及後世 文628.2譯3171
今子大夫 脩先王之術 慕聖人之義 諷誦詩書百家之言 文628.2譯3171
不可勝記 ▒於竹帛 脣腐齒落 服膺而不可釋 好學樂道之效 文628.2譯3171
明白甚矣 自以▒智能海▒無雙 則可謂博聞辯智矣 然悉力盡忠 文628.3譯3171
以事聖帝 曠日持久 積數十年 官不過侍郎 位不過執戟 意者尙有遺行邪 文628.3譯3171
同胞之徒 無所容居 其故何也 東方先生 然長息 文628.3譯3171
仰而應之曰 是故非子之所能備 彼一時也 此一時也 豈可同哉 文628.3譯3171
夫蘇秦張儀之時 周室大壞 ▒侯不朝 力政爭權 相擒以兵 幷▒十二國 文628.3譯3171
未有雌雄 得士者彊 失士者亡 故說得行焉 身處尊位 文628.3譯3171
珍寶充▒ 外有 倉 澤及後世 子孫長享 今則不然 聖帝流德 文628.4譯3172
天下震 ▒侯賓服 威振四夷 連四海之外 以▒帶 安於覆盂 文628.4譯3172
天下平均 合▒一家 動發擧事 猶運之掌 賢與不肖 文628.4譯3172
何以異哉 遵天之道 順地之理 物無不得其所 故綏之則安 動之則苦 文628.4譯3172
尊之則▒將 卑之則▒虜 抗之則在靑雲之上 抑之則在深淵之下 文628.4譯3172
用之則▒虎 不用則▒鼠 雖欲盡節效情 安知前後 文628.4譯3172
夫天地之大 士民之衆 竭精馳說 ▒進輻湊者 不可勝數 悉力慕之 文629.1譯3172
困於衣食 或失門戶 使蘇秦張儀 與僕▒生於今之世 曾不得掌故 文629.1譯3172
安敢望侍郎乎 傳曰 天下無害 雖有聖人 無所施才 文629.1譯3172
上下和同 雖有賢者 無所立功 故曰 時異事異 雖然安可以不務修身乎哉 文629.1譯3172
詩曰 鼓鍾于宮 聲聞于外 鶴鳴九皐 聲聞于天 文629.1譯3172
苟能修身 何患不榮 太公體行仁義 七十有二 乃設用於文武 文629.1譯3172
得信厥說 封於齊 七百歲而不絶 此士所以日夜 脩學敏行 文629.1譯3172
而不敢怠也 譬若 飛且鳴矣 傳曰 天不▒人之▒寒 文629.2譯3172
而輟其冬 地不▒人之▒險 而輟其廣 君子不▒小人之匈匈 而易其行 文629.2譯3172
天有常度 地有常形 君子有常行 君子道其常 小人計其功 文629.2譯3172
詩曰 禮義之不愆 何恤人之言 水至淸則無魚 人至察則無徒 文629.2譯3172
冕而前旒 所以蔽明 充耳 所以塞聰 明有所不見 文629.2譯3172
聰有所不聞 擧大德 赦小過 無求備於一人之義也 枉而直之 文629.2譯3172
使自得之 優而柔之 使自求之 揆而度之 使自▒之 蓋聖人之敎化如此 文629.3譯3172
欲其自得之 自得之則敏且廣矣 今世之處士 時雖不用 文629.3譯3172
塊然無徒 廓然獨居 上觀許由 下察接輿 計同范 忠合子胥 文629.3譯3173
天下和平 與義相扶 寡偶少徒 固其宜也 子何疑於予哉 文629.3譯3173
若夫燕之用樂毅 秦之任李斯 漢用 食其之下齊 說行如流 曲從如環 文629.3譯3173
所欲必得 功若丘山 海▒定 國家安 是遇其時也 子又何怪之邪 文629.4譯3173
語曰 以管窺天 以 測海 以 撞鍾 豈能通其條貫 文629.4譯3173
考其文理 發其音聲哉 猶是觀之 譬由 之襲狗 孤豚之▒虎 文629.4譯3173
至則靡耳 何功之有 今以下愚 而非處士 雖欲勿困 固不得已 文629.4譯3173
此適足以明其不知權變 而終惑於大道也 文629.4譯3173
解嘲 ▒序 楊子雲 文630.1譯3179
袁帝時 丁傅董賢用事 ▒附離之者 起家至二千石 時雄方草創太玄 文630.1譯3180
有以自守泊如也 人有嘲雄以玄之尙白 而雄解之 號曰解嘲 文630.1譯3180
其辭曰 文630.1譯3180
客嘲楊子曰 吾聞上世之士 人綱人紀 不生則已 生必上尊人君 文630.1譯3180
下榮父母 析人之珪 人之爵 懷人之符 分人之祿 紆靑拖紫 文630.1譯3180
朱丹其 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 處不諱之朝 與▒賢同行 歷金門 文630.1譯3180
上玉堂 有日矣 曾不能 一奇 出一策 上說人主 下談公卿 文630.2譯3180
目如燿星 舌如電光 一從一橫 論者莫當 顧默而作太玄五千文 文630.2譯3180
枝葉扶▒ 獨說數十餘萬言 深者入黃泉 高者出蒼天 文630.2譯3180
大者含元氣 細者入無間 然而位不過侍郎 擢 給事黃門 意者玄得無尙白乎 文630.2譯3180
何▒官之拓落也 楊子笑而應之曰 客徒欲朱丹吾 文630.2譯3180
不知一跌將赤吾之族也 往者周網解結 ▒鹿爭逸 離▒十二 文630.2譯3180
合▒六七 四分五剖 ▒▒戰國 士無常君 國無定臣 得士者富 文630.3譯3180
失士者貧 矯翼 恣意所存 故士或自盛以 或鑿 以遁 文630.3譯3180
是故鄒衍以 而取世資 孟軻雖連蹇 猶▒萬乘師 今大漢左東海 文630.3譯3180
右渠搜 前番 後陶塗 東南一尉 西北一候 徽以糾墨 文630.4譯3180
製以 散以禮樂 風以詩書 曠以歲月 結以倚廬 是以天下之士 文630.4譯3180
雷動雲合 魚鱗雜襲 咸營于八區 家家自以▒稷契 人人自以▒皐陶 文630.4譯3180
戴 垂纓而談者 皆擬於阿▒ 五尺童子 羞比晏 與夷吾 文630.4譯3181
當途者升靑雲 失路者委溝渠 旦握權則▒卿相 夕失勢則▒匹夫 文631.1譯3181
譬若江湖之崖 渤 之島 乘雁集不▒之多 雙鳧飛不▒之少 文631.1譯3181
昔三仁去而殷墟 二老歸而周熾 子胥死而吳亡 種 存而越 文631.1譯3181
五 入而秦喜 樂毅出而燕懼 范 以折摺 而危穰侯 文631.1譯3181
蔡澤以 吟 而笑唐擧 故當其有事也 非蕭曹子房平勃樊 則不能安 文631.2譯3181
當其無事也 章句之徒 相與坐而守之 亦無所患 故世亂則聖哲馳 而不足 文631.2譯3181
世治則庸夫高枕而有餘 夫上世之士 或解縛而相 文631.2譯3187
或釋褐而傅 或倚夷門而笑 或橫江潭而漁 或七十說而不遇 文631.2譯3187
或立談而封侯 或枉千乘於陋巷 或擁▒而先驅 是以士頗信其舌 文631.3譯3187
而奮其筆 窒隙蹈瑕 而無所 也 當今縣令不請士 郡守不迎師 文631.3譯3187
▒卿不揖客 將相不 眉 言奇者見疑 行殊者得 是以欲談者 文631.3譯3187
卷舌而同聲 欲步者 擬足而投跡 嚮使上世之士 處乎今世 文631.4譯3187
策非甲科 行非孝廉 擧非方正 獨可抗疏時道是非 高得待詔 文631.4譯3187
下觸聞罷 又安得靑紫 且吾聞之 炎炎者滅 隆隆者絶 文631.4譯3187
觀雷觀火 ▒盈▒實 天收其聲 地藏其熱 高明之家 鬼瞰其室 文631.4譯3187
攫 者亡 默默者存 位極者高危 自守者身全 是故知玄知默 文631.4譯3187
守道之極 爰淸爰靜 游神之庭 惟寂惟漠 守德之宅 世異事變 文631.4譯3187
人道不殊 彼我易時 未知何如 今子乃以 梟而笑鳳皇 執 而嘲龜龍 文632.1譯3187
不亦病乎 子之笑我玄之尙白 吾亦笑子病甚 不遇兪 與扁鵲也 文632.1譯3187
悲夫 客曰 然則靡玄無所成名乎 范蔡以下 何必玄哉 文632.1譯3187
楊子曰 范 魏之亡命也 折▒拉 免於徽▒ 翕肩蹈背 文632.1譯3187
扶服入 激 萬乘之主 介涇陽 抵穰侯而代之 當也 蔡澤 文632.1譯3187
山東之匹夫也 折 涕唾流沫 西揖彊秦之相 其▒而亢其氣 文632.2譯3188
其背而奪其位 時也 天下已定 金革已平 都於洛陽 文632.2譯3188
婁敬 委輅脫輓 掉三寸之舌 建不拔之策 擧中國徙之長安 適也 文632.2譯3188
五帝垂典 三王傳禮 百世不易 叔孫通 起於 鼓之間 解甲投戈 文632.3譯3188
遂作君臣之儀 得也 呂刑靡 秦法酷烈 聖漢權制 文632.3譯3188
而蕭何造律 宜也 故有造蕭何律於唐虞之世 則 矣 有作叔孫通儀於夏殷之時 文632.3譯3188
則惑矣 有建婁敬之策於成周之世 則乖矣 有談范蔡之說於金張許史之間則狂矣 文632.3譯3188
夫蕭規曹隨 留侯 策 陳平出奇 文632.3譯3188
功若泰山 響若▒ 雖其人之贍智哉 亦會其時之可▒也 文632.3譯3188
故▒可▒於可▒之時 則從 ▒不可▒於不可▒之時 則凶 若夫藺生收功於章臺 文632.4譯3188
四皓采榮於南山 公孫創業於金馬 驃騎發跡於祁連 文632.4譯3188
司馬長卿竊 於卓氏 東方朔割炙於細君 僕誠不能與此數子▒ 文632.4譯3188
故默然獨守吾太玄 文633.1譯3188
答賓▒ ▒序 班孟堅 文633.1譯3194
永平中▒郎 典校 書 專篤志於儒學 以▒述▒業 或譏以無功 文633.1譯3195
又感東方朔楊雄 自喩以不遭蘇張范蔡之時 曾不折之以正道 明君子之所守 文633.1譯3195
故聊▒應焉 其辭曰 文633.1譯3195
賓▒主人曰 蓋聞聖人有一定之論 烈士有不易之分 亦云名而已矣 文633.1譯3195
故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 夫德不得後身而特盛 功不得背時而獨彰 文633.2譯3195
是以聖哲之治 棲棲遑遑 孔席不ハ 墨突不黔 由此言之 文633.2譯3195
取舍者 昔人之上務 ▒作者 前烈之餘事耳 今吾子幸游帝王之世 文633.2譯3195
躬帶 冕之服 浮英華 湛道德 龍虎之文舊矣 卒不能攄首尾 文633.2譯3195
奮翼鱗 振拔 塗 跨騰風雲 使見之者影駭 聞之者響震 文633.3譯3195
徒樂枕經籍書 紆體▒門 上無所 下無所根 獨攄意乎宇宙之外 文633.3譯3195
銳思於毫芒之▒ 潛神默記 以年歲 然而器不買於當己 文633.3譯3195
用不效於一世 雖馳辯如濤波 藻如春華 猶無益於殿最也 文633.3譯3195
意者且運朝夕之策 定合會之計 使存有顯號 亡有美諡 文633.4譯3195
不亦優乎 主人 爾而笑曰 若賓之言 所謂見世利之華 闇道德之實 文633.4譯3195
守 奧之熒燭 未仰天庭而▒白日也 者王塗蕪穢 周失其馭 文633.4譯3195
侯伯方軌 戰國橫 於是七雄 分裂▒夏 龍戰虎爭 文633.4譯3195
游說之徒 風▒電激 ▒起而救之 其餘▒飛景附 ▒煜其間者 文633.4譯3195
蓋不可勝載 當此之時 朽磨鈍 鉛刀皆能一斷 是故魯連飛一 文633.4譯3195
矢 而蹶千金 虞卿以顧眄 而捐相印 夫 發投曲 感耳之聲 文634.1譯3195
合之律度 淫▒而不可聽者 非韶夏之樂也 因勢合變 偶時之會 文634.1譯3196
風移俗易 乖 而不可通者 非君子之法也 及至從人合之 ▒人散之 文634.1譯3196
亡命漂說 旅騁辭 商 挾三術 以鑽孝公 李斯奮時務 文634.1譯3196
而要始皇 彼皆 風塵之會 履顚沛之勢 據 乘邪 以求一日之富貴 文634.2譯3196
朝▒榮華 夕▒▒▒ 福不盈 禍溢於世 凶人且以自悔 文634.2譯3196
況吉士而是賴乎 且功不可以虛成 名不可以▒立 韓設辯以激君 文634.2譯3196
呂行詐以賈國 說難▒ 其身乃囚 秦貨▒貴 厥宗亦墜 是以仲尼抗浮雲之志 文634.2譯3196
孟軻養浩然之氣 彼豈樂▒▒闊哉 道不可以貳也 文634.3譯3196
方今大漢 ▒穢 夷險芟荒 廓帝紘 恢皇綱 基隆於羲農 文634.3譯3201
規廣於黃唐 其君天下也 炎之如日 威之如神 ▒之如海 養之如春 文634.3譯3201
是以六合之▒ 莫不同源共流 沐浴玄德 稟仰太 枝附葉▒ 文634.4譯3201
譬猶草木之植山林 鳥魚之毓川澤 得氣者蕃滋 失時者零落 文634.4譯3201
▒天地而施化 豈云人事之厚薄哉 今吾子處皇代 而論戰國 文634.4譯3201
曜所聞而疑所 欲從 敦 而度高乎泰山 懷 濫 而測深乎重淵 文634.4譯3202
亦未至也 賓曰 若夫 斯之倫 衰周之凶人 ▒聞命矣 敢問上古之士 文634.4譯3203
處身行道 輔世成名 可述於後者 默而已乎 主人曰 文635.1譯3203
何▒其然也 昔者咎繇謨虞 箕子訪周 言通帝王 謀合神聖 文635.1譯3203
殷說 夢發於傅巖 周望 兆動於渭濱 齊 激聲於康衢 漢良受書於 垠 文635.1譯3203
皆侯命而神交 匪詞言之所信 故能建必然之策 展無窮之勳也 文635.1譯3203
近者陸子優游 新語以興 董生下 發藻儒林 劉向司籍 文635.1譯3203
辯章舊聞 楊雄譚思 法言太玄 皆及時君之門 究先聖之 奧 文635.2譯3203
婆娑乎術藝之場 休息乎篇籍之 以全其質 而發其文 文635.2譯3203
用納乎聖德 烈炳乎後人 斯非亞歟 若乃伯夷抗行於首陽 柳惠降志而辱仕 文635.2譯3203
顔淵樂於簞瓢 孔終篇於西狩 聲盈塞於天淵 ▒吾徒之師表也 文635.2譯3203
且吾聞之 一陰一陽 天地之方 乃文乃質 王道之綱 文635.3譯3203
有同有異 聖哲之常 故曰 愼脩所志 守爾天符 委命供己 文635.3譯3203
味道之 神之聽之 名其舍▒ 賓又不聞和氏之璧 於荊石 文635.3譯3204
隨侯之珠 藏於蚌蛤乎 歷世莫▒ 不知其將含景曜 吐英精 曠千載而流光也 文635.3譯3204
應龍潛於潢 魚 之 不▒其能奮靈德 合風雲 文635.4譯3204
超忽荒而 昊蒼也 故夫泥蟠而天飛者 應龍之神也 先賤而後貴者 文635.4譯3204
和隨之珍也 時暗而久章者 君子之▒也 若乃牙曠淸耳於管絃 文635.4譯3204
離婁 目於毫分 逢蒙絶技於弧矢 般輸 巧於斧斤 良樂 能於相馭 文636.1譯3204
烏獲抗力於千鈞 和鵲發精於鍼石 硏桑心計於無垠 文636.1譯3204
走亦不任▒技於彼列 故密爾自娛於斯文 文636.1譯3204
辭 文636.2譯3209
秋風辭 ▒序 漢武帝 文636.2譯3209
上行幸河東 祠后土 顧視帝京欣然 中流與▒臣飮燕 上歡甚 文636.2譯3210
乃自作秋風辭曰 文636.2譯3210
秋風起兮白雲飛 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 佳人兮不能忘 文636.2譯3210
泛樓船兮濟汾河 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棹歌 歡樂極兮哀情多 文636.2譯3210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文636.2譯3210
歸去來辭 陶淵明 文636.3譯3211
歸去來兮 田園將蕪 胡不歸 ▒自以心▒形役 奚 而獨悲 文636.3譯3212
悟已往之不諫 知來者之可追 寔迷塗其未遠 覺今是而昨非 舟遙遙以輕 文636.3譯3212
風飄飄而吹衣 問征夫以前路 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宇 文636.3譯3212
載欣載奔 僕歡迎 稚子候門 三徑就荒 松菊猶存 幼入室 文636.3譯3213
有酒盈▒ 引壺觴以自酌 眄庭柯以怡顔 倚南▒以寄傲 文636.4譯3213
審容膝之易安 園日涉以成趣 門雖設而常關 策扶老以流憩 時矯首而遐觀 文636.4譯3213
雲無心以出岫 鳥倦飛而知還 景 以將入 撫孤松而盤桓 文636.4譯3213
歸去來兮 請息交以絶游 世與我而相遺 ▒駕言兮焉求 文636.4譯3213
悅親戚之情話 樂琴書以消憂 農人告余以春及 將有事乎西疇 文637.1譯3213
或命巾車 或棹孤舟 ▒窈窕以尋壑 亦崎嶇而經丘 木欣欣以向榮 文637.1譯3213
泉涓涓而始流 善萬物之得時 惑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 文637.1譯3213
寓形宇▒▒幾時 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遑遑欲何之 富貴非吾願 文637.1譯3213
帝鄕不可期 懷良▒以孤往 或植杖而耘 登東皐以舒嘯 臨淸流而賦詩 文637.2譯3213
聊乘化以歸盡 樂夫天命▒奚疑 文637.2譯3213
序 文637.2譯3216
毛詩序 卜子夏 文637.2譯3216
關雎后妃之德也 風之始也 所以風化天下 而正夫婦也 故用之鄕人焉 文637.3譯3217
用之邦國焉 風風也 敎也 風以動之 敎以化之 詩者志之所之也 文637.3譯3217
在心▒志 發言▒詩 情動於中 而形於言 言之不足 文637.3譯3218
故嗟歎之 嗟歎之不足 故永歌之 永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文637.3譯3218
情發於聲 聲成文 謂之音 治世之音 安以樂 文637.3譯3219
其政和 亂世之音 怨以怒 其政乖 亡國之音 哀以思 其民困 文637.3譯3219
故正得失 動天地 感鬼神 莫近於詩 先王以是經夫婦 成孝敬 文637.3譯3219
厚人倫 美敎化 移風俗 故詩有六義焉 一曰風 二曰賦 三曰比 文637.3譯3220
四曰興 五曰雅 六曰頌 上以風化下 下以風刺上 主文而譎諫 文637.3譯3220
言之者無罪 聞之者足以自戒 故曰風 至于王道衰 禮義廢 文637.4譯3220
政敎失 國異政 家殊俗 而變風變雅作矣 國史明乎得失之跡 文637.4譯3220
傷人倫之廢 哀刑政之苛 吟詠情性 以風其上 達於事變 文637.4譯3220
而懷其舊俗者也 故變風發乎情 止乎禮義 發乎情 民之性也 文637.4譯3220
止乎禮義 先王之澤也 是以一國之事 繫一人之本 謂之風 言天下之事 文637.4譯3220
形四方之風 謂之雅 雅者正也 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 文637.4譯3220
政有小大 故有小雅焉 有大雅焉 頌者美盛德之形容 以其成功 文637.4譯3220
告於神明者也 是謂四始 詩之至也 然則關雎麟趾之化 王者之風 文637.4譯3222
繫之周公 南言化自北而南也 鵲巢騶虞之德 ▒侯之風也 先王之所以敎 文638.1譯3222
故繫之召公 周南 召南 正始之道 王化之基 是以關雕 文638.1譯3223
樂得淑女 以配君子 憂在進賢 不淫其色 哀窈窕 思賢才 文638.1譯3223
而無傷善之心焉 是關雎之義也 文638.1譯3223
尙書序 孔安國 文638.1譯3224
古者 伏 氏之王天下也 始 八卦 造書契 以代結繩之政 由是文籍生焉 文638.1譯3225
伏 神農黃帝之書 謂之三墳 言大道也 少昊 頊高辛唐虞之書 文638.1譯3225
謂之五典 言常道也 至于夏商周之書 雖設敎不倫 文638.2譯3226
雅誥奧義 其巖一揆 是故歷代寶之 以▒大訓 八卦之說 文638.2譯3226
謂之八▒ 求其義也 九州之志 謂之九丘 丘聚也 言九州所有 文638.2譯3226
土地所生 風氣所宜 皆聚此書也 春秋左氏傳曰 楚左史倚相 文638.2譯3226
能讀三墳五典八▒九丘 卽謂上世帝王遺書也 先君孔子 生於周末 文638.2譯3228
▒史籍之煩文 懼覽之者不一 遂乃定禮樂 明舊章 刪詩▒三百篇 文638.2譯3228
約史記而脩春秋 讚易道以黜八▒ 述職方以除九丘 討論墳典 文638.2譯3228
斷自唐虞 以下訖于周 芟夷煩亂 截浮辭 擧其宏綱 文638.2譯3228
撮其機要 足以垂世立敎 典謨訓誥誓命之文 凡百篇 所以恢弘至道 文638.2譯3228
示人主以軌範也 帝王之制 坦然明白 可擧而行 三千之徒 文638.3譯3228
▒受其義 及秦始皇 滅先代典籍 焚書坑儒 天下學士 逃難解散 文638.3譯3230
我先人用藏其家書于屋壁 漢室龍興 開設學校 旁求儒雅 文638.3譯3230
以彈大猷 濟南伏生 年過九十 失其本經 口以傳授 裁二十餘篇 文638.3譯3230
以其上古之書 謂之尙書 百篇之義 世莫得聞 至魯共 文638.3譯3230
王好治宮室 壞孔子舊宅 以廣其居 於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書 文638.3譯3230
及傳論語孝經 皆科斗文字 王又升孔子堂 聞金石絲竹之音 文638.3譯3230
乃不壞宅 悉以書還孔氏 科斗書廢已久 時人無能知者 文638.3譯3230
以所聞伏生之書 考論文義 定其可知者 ▒▒古定 ▒以竹簡寫之 文638.3譯3230
增多伏生 二十五篇 伏生又以舜典合於堯典 益稷合於皐陶謨 文638.4譯3230
盤庚三篇 合▒一 康王之誥 合於顧命 ▒出此篇 幷序凡五十九篇 文638.4譯3230
▒四六卷 其餘錯亂摩滅 弗可▒知 悉上送官 藏之書府 文638.4譯3230
以待能者 承詔 ▒五十九篇作傳 於是遂硏精覃思 博考經籍 文638.4譯3232
采 ▒言 以立訓傳 約文申義 敷暢厥旨 庶幾有補於將來 文638.4譯3232
書序序所以▒ 作者之意 昭然義見 宜相附近 故引之各冠其篇首 文638.4譯3232
定五十八篇 ▒畢 會國有巫蠱事 經籍道息 用不▒以聞 文638.4譯3232
傳之子孫 以貽後世 若好古博雅君子 與我同志 亦所不隱也 文638.4譯3232
文639.1譯3232
春秋左氏傳序 杜元凱 文639.1譯3234
春秋者 魯史記之名也 記事者 以事繫日 以日繫月 以月繫時 文639.1譯3235
以時繫年 所以紀遠近 別同異也 故史之所記 必表年以首事 文639.1譯3235
年有四時 故錯擧以▒所記之名也 周禮有史官 掌邦國四方之事 文639.1譯3235
達四方之志 ▒侯亦各有國史 大事書之於策 小事簡牘而已 孟子曰 文639.1譯3236
楚謂之 晉謂之乘 而魯謂之春秋 其實一也 韓宣子適魯 文639.1譯3237
見易象與魯春秋曰 周禮盡在魯矣 吾乃今知周公之德 與周之所以王 文639.2譯3237
韓子所見 蓋周之舊典禮經也 周德▒衰 官失其守 文639.2譯3238
上之人 不能使春秋昭明 赴告策書 ▒所記注 多違舊章 仲尼因魯史策書成文 文639.2譯3238
考其▒▒ 而志其典禮 上以遵周公之遺制 下以明將來之法 文639.2譯3238
其敎之所存 文之所害 則刊而正之 以示勸戒 文639.2譯3238
其餘則皆卽用舊史 史有文質 辭有詳略 不必改也 故傳曰 其善志 文639.2譯3238
又曰 非聖人孰能脩之 蓋周公之志 仲尼從而明之 左丘明受經於仲尼 文639.2譯3238
以▒經者 不刊之書也 故傳或先經以始事 或後經以終義 文639.2譯3239
或依經以辯理 或錯經以合異 隨義而發 其例之所重 文639.2譯3239
舊史遺文 略不盡擧 非聖人所脩之要故也 身▒國史 躬覽載籍 文639.3譯3239
必廣記而備言之 其文緩 其旨遠 將令學者原始要終 尋其枝葉 文639.3譯3239
究其所窮 優而柔之 使自求之 而 之 使自趨之 若江海之浸 文639.3譯3239
膏澤之潤 渙然 釋 怡然理順 然後▒得也 其發凡以言例 文639.3譯3241
皆經國之常制 周公之垂法 史書之舊章 仲尼從而脩之 以成一 文639.3譯3241
經之通體 其微顯彈幽 裁成義類者 皆據舊例而發義 指行事以正褒貶 文639.3譯3241
▒稱 書 不書 先書 故書 不言 不稱 書曰之類 文639.3譯3241
皆所以起新舊 發大義 謂之變例 然亦有史所不書 卽以▒義者 文639.3譯3241
此蓋春秋新意 故傳不言凡 曲而暢之也 其經無義例 因行事而言 文639.3譯3241
則傳直言其歸趣而已 非例也 故發傳之體有三 而▒例之情有五 文639.4譯3243
一曰 微而顯 文見於此 而義起於彼 稱族尊君命 舍族尊夫人 文639.4譯3243
梁亡城緣陵之類是也 二曰 志而晦 約言示制 推以知例 文639.4譯3243
▒會不地 與謀曰及之類是也 三曰 婉而成章 曲從義訓 文639.4譯3243
以示大順 ▒所諱 璧假許田之類是也 四曰 盡而不 直書其事 文639.4譯3243
具文見意 丹楹刻 天王求車 齊侯獻捷之類是也 五曰 文639.4譯3243
懲▒而勸善 求名而已 欲蓋而章 書齊豹盜 三叛人名之類是也 文639.4譯3243
推此五體以尋經傳 觸類而長之 附于二百四十二年行事 王道之正 文639.4譯3243
人倫之紀備矣 或曰 春秋以錯文見義 若此所論 則經當有事同文異 文640.1譯3246
而無其義也 先儒所傳 皆不其然 答曰 春秋雖以一 文640.1譯3246
字▒褒貶 然皆須數句以成言 非如八卦之爻 可錯綜▒六十四也 文640.1譯3246
固當依傳以▒斷 古今言左氏春秋者多矣 今其遺文 可見者十數家 文640.1譯3247
大體轉相祖述 進不成▒錯綜經文 以盡其變 退不守丘明之傳 文640.1譯3247
於丘明之傳 有所不通 皆沒而不說 而▒膚引公羊穀梁 文640.1譯3247
適足自亂 預今所以▒異 專脩丘明之傳 以釋經 經之條貫 必出於傳 文640.1譯3247
傳之義例 總歸▒凡 推變例以正褒貶 簡二傳而去異端 文640.1譯3247
蓋丘明之志也 其有疑錯 則備論而闕之 以俟後賢 然劉子駿 文640.1譯3247
創通大義 賈景伯父子 許惠卿 皆先儒之美者也 末有穎子嚴者 文640.2譯3247
雖淺近 亦▒名家 故特擧劉賈計穎之違 以見同異 分經之年與傳之年相附 文640.2譯3247
比其義類 各隨而解之 名曰經傳集解 又別集▒例及地名 文640.2譯3248
譜第歷數 相與▒部 凡四十部十五卷 皆顯其異同 從而釋之 文640.2譯3248
名曰釋例 將令學者觀其所聚 異同之說 釋例詳之也 文640.2譯3248
或曰 春秋之作 左傳及穀梁無明文 說者以▒仲尼自衛反魯 脩春秋 文640.2譯3250
立素王 丘明▒素臣 言公羊者亦云 黜周而王魯 危行言孫 文640.2譯3251
以 當時之害 故微其文 隱其義 公羊經止獲麟 而左氏經終孔丘卒 文640.2譯3251
敢問所安 答曰 異乎余所聞 仲尼曰 文王▒沒 文不在 乎 文640.2譯3252
此制作之本意也 歎曰 鳳鳥不至 河不出圖 吾已矣夫 文640.3譯3252
蓋傷時王之政也 麟鳳五靈 王者之嘉瑞也 今麟出非其時 文640.3譯3252
虛其應而失其歸 此聖人所以▒感也 絶筆於獲麟之一句者 所感而起 文640.3譯3252
固所以▒終也 曰然則春秋何始於魯隱公 答曰 周平王東周之始王也 文640.3譯3253
隱公讓國之賢君也 考乎其時 則相接 言乎其位 文640.3譯3253
則列國 本乎其始 則周公之祚胤也 若平王能祈天永命 紹開中興 文640.3譯3253
隱公能弘宣祖業 光啓王室 則西周之美可尋 文武之▒不墜 文640.3譯3253
是故因其歷數 附其行事 采周之舊 以會成王義 垂法將來 所書之王 文640.3譯3253
卽平王也 所用之歷 卽周正也 所稱之公卽魯隱也 安在其黜周而王魯乎 文640.4譯3253
子曰 如有用我者 吾其▒東周乎 此其義也 文640.4譯3253
若夫制作之文 所以章往考來 情見乎辭 言高則旨遠 辭約則義微 文640.4譯3255
此理之常 非隱之也 聖人包周身之防 ▒作之後 方▒隱諱以避患 文640.4譯3255
非所聞也 子路欲使門人▒臣 孔子以▒欺天 而云仲尼素王 文640.4譯3255
丘明素臣 又非通論也 先儒以▒制作三年 文成致麟 ▒已妖妄 文640.4譯3256
又引經以至仲尼卒 亦又近誣 據公羊經止獲麟 而左氏小 射 文640.4譯3256
亦不在三叛之數 故余以▒ 感麟而作 作起獲麟 則文止於所起 文640.4譯3256
▒得其實 至於反▒拭面 稱吾道窮 亦無取焉 文640.4譯3256
三都賦序 皇甫士安 文641.1譯3258
玄晏先生曰 古人稱 不歌而頌 謂之賦 然則賦也者 所以因物造端 文641.1譯3259
敷弘體理 欲人不能加也 引而申之 故文必極美 觸類而長之 文641.1譯3259
故辭必盡麗 然則美麗之文 賦之作也 昔之▒文者 非苟尙辭而已 文641.1譯3259
將以紐之王敎 本乎勸戒也 自夏殷以前 其文隱沒 文641.2譯3260
靡得而詳焉 周監二代 文質之體 百世可知 故孔子采萬國之風 文641.2譯3260
正雅頌之名 集而謂之詩 詩人之作 雜有賦體 子夏序詩曰 一 文641.2譯3260
曰風 二曰賦 故知賦者古詩之流也 至于戰國 王道陵遲 風雅寢頓 文641.2譯3260
於是賢人失志 詞賦作焉 是以孫卿屈原之屬 遺文炳然 文641.2譯3260
辭義可觀 存其所感 咸有古詩之意 皆因文以寄其心 託理以全其制 文641.3譯3260
賦之首也 及宋玉之徒 淫文放發 言過于實 誇競之興 文641.3譯3260
體失之漸 風雅之則 於是乎乖 逮漢賈誼 頗節之以禮 自時厥後 文641.3譯3260
綴文之士 不率典言 ▒務恢張其文 博誕空類 大者 天地之表 文641.3譯3260
細者入毫纖之▒ 雖充車聯駟 不足以載 廣廈接 不容以居也 文641.3譯3260
其中高者 至如相如上林 楊雄甘泉 班固兩都 張▒二京 文641.3譯3260
馬融廣成 王生靈光 初極宏侈之辭 終以約簡之制 煥乎有文 文641.3譯3260
蔚爾鱗集 皆近代辭賦之偉也 若夫土有常産 俗有舊風 方以類聚 文641.4譯3260
物以▒分 而長卿之 過以非方之物 寄以中域 虛張異類 文641.4譯3260
託有於無 祖構之士 雷同景附 流宕忘反 非一時也 者漢室▒潰 文641.4譯3260
四海 裂 孫劉二氏 割有交益 魏武撥亂 擁據▒夏 文641.4譯3265
故作者 先▒吳蜀二客 盛稱其本土 險阻▒琦 可以偏王 文641.4譯3265
而▒▒魏主 述其都畿 弘敞 麗 奄有▒夏之意 言吳蜀以擒滅比亡國 文642.1譯3265
而魏氏以交禪比唐虞 ▒已▒逆順 且以▒鑒戒 蓋蜀包梁岷之資 文642.1譯3265
吳割荊南之富 魏跨中區之衍 考分次之多少 計殖物之衆寡 文642.1譯3265
比風俗之淸濁 課士人之優劣 亦不可同年而語矣 二國之士 文642.1譯3265
各沐浴所聞 家自以▒我土樂 人自以▒我民良 皆非通方之論也 文642.1譯3265
作者又因客主之辭 正之以魏都 折之以王道 其物土所出 文642.1譯3265
可得披圖而校 體國經制 可得按記而驗 豈誣也哉 文642.1譯3265
思歸引序 石季倫 文642.2譯3268
余少有大志 邁流俗 弱冠登朝 歷位二十五年 五十以事去官 文642.2譯3268
晩節▒樂放逸 篤好林藪 遂肥遯於河陽別業 其制宅也 ▒阻長 文642.2譯3268
前臨淸渠 ▒木幾於萬株 流水周於舍下 有觀閣池沼 多養鳥魚 文642.2譯3268
家素習技 頗有秦趙之聲 出則以游目 釣▒事 入則有琴書之娛 文642.2譯3269
又好服食▒氣 志在不朽 ъ然有凌雲之操 ▒見牽羈 文642.3譯3269
婆娑於九列 困於人間煩 常思歸而永歎 尋覽樂篇 有思歸引 文642.3譯3269
古人之情 有同於今 故制此曲 此曲有絃無歌 今▒作歌辭 文642.3譯3269
以述余懷 恨時無知音者 令造新聲而播於絲竹也 文642.3譯3269
豪士賦序 陸士▒ 文643.1譯3271
夫立德之基有常 而建功之路不一 何則循心以▒量者存乎我 因物以成務者繫乎彼 文643.2譯3272
存夫我者 隆殺止乎其域 繫乎物者 約唯所遭遇 文643.2譯3272
落葉俟微風以隕 而風之力蓋寡 孟嘗遭雍門而泣 琴之感以末 文643.2譯3272
何者欲隕之葉 無所假烈風 將墜之泣 不足繁哀響也 文643.2譯3272
是故苟時啓於天 理盡於民 庸夫可以濟聖賢之功 斗 可以定烈士之業 文643.3譯3272
言遇時也 故曰 才不半古 而功已倍之 蓋得之於時勢也 文643.3譯3272
歷觀古今 一時之功 而居伊周之位者有矣 夫我之自我 文643.3譯3274
智士猶 其累 物之相物 昆蟲皆有此情 夫以自我之量 而挾非常之勳 文643.3譯3274
神器暉其顧眄 萬物隨其俯仰 心玩居常之安 耳飽從諛之說 文643.3譯3274
豈識乎功在身外 任出才表者哉 且好榮▒辱 有生之所大期 文643.4譯3274
忌盈害上 鬼神猶且不免 人主操其常柄 天下服其大節 故曰 文643.4譯3274
天可 乎 而時有▒服荷戟 立乎廟門之下 援旗誓衆 奮於阡陌之上 文643.4譯3274
況乎代主制命 自下裁物者哉 廣樹恩 不足以敵怨 文644.1譯3274
勤興利 不足以補害 故曰 代大匠 者 必傷其手 且政由 氏 文644.1譯3274
忠臣所▒慷慨 祭則寡人 人主所不久堪 是以君奭 不悅公旦之擧 文644.1譯3274
高平師師 側目博陸之勢 而成王不遣嫌吝於懷 宣帝若負芒刺於背 文644.1譯3274
非其然者與 嗟乎光于四表 德莫富焉 王曰叔父 文644.1譯3277
親莫 焉 登帝天位 功莫厚焉 守節沒齒 忠莫至焉 而傾側顚沛 文644.2譯3277
僅而自全 則伊生扼明允以 戮 文子懷忠敬而齒劍 固其所也 文644.2譯3277
因斯以言 夫以篤聖穆親 如彼之懿 大德至忠 如此之盛 文644.3譯3278
尙不能取信於人主之懷 止謗於衆多之口 過此以往 ▒▒其可 文644.3譯3278
安危之理 斷可識矣 又況乎 大名 以冒道家之忌 運短才 而易聖哲所難者哉 文644.3譯3278
身危由於勢過 而不知去勢以求安 禍積起於寵盛 文644.3譯3278
而不知辭寵以招福 見百姓之謀己 則申宮警守 以崇不▒之威 文644.3譯3278
懼萬民之不服 則嚴刑峻制 以賈傷心之怨 然後威窮乎震主 文644.3譯3278
而怨行乎上下 衆心日 危機將發 而方偃仰 眄 謂足以 世 文644.4譯3278
笑古人之未工 忘己事之已拙 知 勳之可矜 暗成敗之有會 是以事窮運盡 文644.4譯3278
必於顚 風起塵合 而禍至常酷也 聖人忌功名之過己 文644.4譯3278
▒寵祿之踰量 蓋▒此也 夫▒欲之大端 賢愚所共有 而游子徇高位於生前 文644.4譯3280
志士思垂名於身後 受生之分 唯此而已 夫蓋世之業 文644.4譯3280
名莫大焉 震主之勢 位莫盛焉 率意無違 欲莫順焉 文645.1譯3280
借使伊人頗覽天道 知盡不可益 盈難久持 超然自引 高揖而退 文645.1譯3280
則巍巍之盛 仰邈前賢 洋洋之風 俯冠來籍 而大欲不乏於身 文645.1譯3281
至樂無愆乎舊 節彌效而德彌廣 身愈逸而名愈 此之不▒ 彼之必昧 文645.1譯3281
然後河海之跡 ▒窮流 一 之 積成山岳 名編凶頑之條 文645.1譯3281
身厭 毒之痛 豈不謬哉 故聊賦焉 庶使百世少有寤云 文645.1譯3281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 顔延年 文645.2譯3283
夫方策▒載 皇王之▒已殊 鍾石畢陳 舞詠之情不一 雖淵流遂往 文645.3譯3284
詳略異聞 然其宅天衷 立民極 莫不崇尙其道 神明其位 文645.3譯3284
拓世貽統 固萬葉而▒量者也 有宋▒夏 帝圖弘遠 高祖以聖武定鼎 文645.3譯3285
規同造物 皇上以叡文承歷 景屬宸居 隆周之卜▒永 宗漢之兆在焉 文645.4譯3285
正體毓德於少陽 王宰宣哲於元輔 晷緯昭應 山瀆效靈 文645.4譯3285
五方雜遝 四 來 選賢建戚 則擇之茂典 施命發號 文645.4譯3285
必酌之於故實 大予協樂 上庠肆敎 章程明密 品式周備 國容▒令而動 文646.1譯3285
軍政象物而具 箴闕記言 校文講藝之官 采遺於▒ 文646.1譯3285
車朱軒 懷荒振遠之使 論德于外 莖素 幷柯共穗之瑞 文646.1譯3285
史不絶書 棧山航海 踰沙 漠之貢 府無虛月 烈燧千城 通驛萬里 文646.2譯3285
穹居之君 ▒首稟朔 卉服之酋 ▒面受吏 是以異人慕響 文646.2譯3285
俊民間出 警 淸夷 表▒悅穆 將徙縣中宇 張樂岱郊 增類帝之宮 文646.2譯3285
飾禮神之館 塗歌邑誦 以望屬車之塵者久矣 日 胃維 文646.3譯3289
月軌靑陸 皇祗發生之始 后王布和之▒ 思對上靈之心 以惠庶萌之願 文646.3譯3289
加以二王于邁 出餞戒告 有詔掌故 爰命司歷 獻洛飮之禮 文646.3譯3289
具上巳之儀 南除輦道 北淸禁林 左關巖▒ 右梁潮源 文646.3譯3289
略亭皐 跨芝廛 苑太液 懷曾山 松石峻 蔥翠陰▒ 游泳之所 萃 文646.4譯3289
翔驟之所往還 於是離宮設衛 別殿周 旌門洞立 延 接 文646.4譯3290
閱水環階 引池分席 春官聯事 蒼靈奉塗 然後升 駕 文646.4譯3290
胤 騎 搖玉 發流吹 天動神移 淵旋雲被 以降于行所 禮也 文646.4譯3290
▒而帝暉臨幄 百司定列 鳳蓋俄軫 虹旗委 肴▒芬藉 文647.1譯3292
觴 泛浮 姸歌妙舞之容 銜組樹羽之器 三奏四上之調 六莖九成之曲 文647.1譯3292
競氣繁聲 合變爭節 龍文飾 靑翰侍御 華裔殷至 文647.1譯3292
觀聽 集 揚▒風山 擧袖陰澤 裝藻野 服縟川 故以殷 外區 文647.2譯3292
煥衍都▒者矣 上膺萬壽 下 百福 筵稟和 闔堂依德 文647.2譯3293
情盤景遽 歡洽日斜 金駕摠駟 聖儀載佇 鈞臺之未臨 慨 宮之不縣 文647.2譯3293
方且排鳳闕以高游 開爵園而廣宴 ▒命在位 展詩發志 文647.2譯3293
則夫誦美有章 陳信無愧者歟 文647.3譯3293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 王元長 文647.3譯3296
臣聞 出豫▒象 鈞天之樂張焉 時乘▒位 御氣之駕翔焉 是以得一奉宸 文647.3譯3297
逍遙襄城之域 體元則大 望姑射之阿 然 寂寥 文647.3譯3297
其獨適者已 至如夏后兩龍 載驅璿臺之上 穆滿八駿 始舞瑤水之陰 文647.4譯3297
亦有饗云 固不與萬民共也 我大齊之握機創歷 誕命建家 文647.4譯3299
接禮貳宮 考庸太室 幽明獻期 雷風通饗 昭華之珍▒徙 延喜之玉攸歸 文647.4譯3299
革宋受天 保生萬國 度邑靜鹿丘之歎 遷鼎息大坰之▒ 文648.1譯3299
紹淸和於帝猷 聯顯懿於王表 駿發開其遠祥 定爾固其洪業 文648.2譯3299
皇帝體膺上聖 運鍾下武 冠五行之秀氣 邁三代之英風 昭章雲漢 文648.2譯3300
暉麗日月 牢籠天地 彈壓山川 設神理以景俗 敷文化以柔遠 文648.2譯3301
澤普氾而無私 法含弘而不殺 猶且具明廢寢 晷忘餐 念負重於春 文648.2譯3301
懷御奔於秋駕 可謂巍巍弗與 蕩蕩誰名 秉靈圖而非泰 文648.3譯3301
涉孟門其何險 儲后睿哲在躬 妙善居質 ▒積和順 外發英華 文648.3譯3303
斧藻至德 琢磨令範 言炳丹靑 道潤金璧 出龍樓而問 文648.4譯3303
入虎 而齒胄 愛敬盡於一人 光耀究於四海 若夫族茂麟趾 宗固磐▒跨 昌姬 文648.4譯3304
韜 炎漢 元宰比肩於尙父 中鉉繼踵乎周南 文649.1譯3304
分陝流勿 之歡 來仕允克施之譽 莫不如珪如璋 令聞令望 朱 斯皇 文649.1譯3304
室家君王者也 本枝之盛如此 稽古之政如彼 用能免▒生於湯火 文649.1譯3306
納百姓於休和 草萊樂業 守屛稱事 引鏡皆明目 臨池無洗耳 文649.2譯3306
▒冥之怨▒缺 軸之疾已消 興廉擧孝 歲貢於外府 文649.2譯3306
署行議年 日夕于中甸 協律摠章之司 序倫正俗 崇文成均之職 文649.2譯3306
導德齊禮 壺宣夜 辨氣朔於靈臺 書笏珥 紀言事於仙室 文649.3譯3306
斷裳 危冠空履之吏 搖武猛 鼎揭旗之士 恤民隱糾 文649.3譯3306
王慝 射集 於高墉 大風於長隧 不仁者遠 惟道斯行 讒 蔑聞 文649.4譯3306
攘爭掩息 稀鳴 於砥路 鞠茂草於圓扉 耆年闕市井之游 文649.4譯3306
稚齒 車馬之好 宮 昭泰 荒憬淸夷 侮食來王 左言入侍 文650.1譯3310
離身反踵之君 首貫胸之長 屈膝厥角 請受纓 文鉞碧 之琛 文650.1譯3310
奇幹善芳之賦 紈牛露犬之玩 乘黃 白之駟 盈衍儲邸 充 郊虞 文650.2譯3310
牘相尋 譯無曠 一尉候於西東 合車書於南北 暢 埋 之轍 文650.2譯3310
旌卷悠悠之 四方無拂 五戎不距 偃革辭軒 文650.3譯3310
銷金罷刃 天瑞降 者符升 澤馬來 器車出 紫脫華 朱英秀 文650.3譯3312
枝植 歷草滋 雲潤星暉 風揚月至 江海呈象 龜龍載文 方握河▒璧 文650.3譯3313
封山紀石 邁三五而不追 踐八九之遙▒ 功▒成矣 文650.4譯3313
世▒貞矣 信可以優游暇豫 作樂崇德者歟 于時靑鳥司開 條風發歲 文650.4譯3314
上斯已 惟暮之春 同律克和 樹草自樂 飮之日在 文651.1譯3314
風舞之情咸蕩 去肅表乎時訓 行慶動於天 載懷平圃 乃 芳林 文651.1譯3314
芳林園者 福地奧區之湊 丹陵若水之舊 殷殷均乎姚澤 尙於周原 文651.1譯3314
狹 邑之未宏 陋 居之猶 求中和而經處 揆景緯以裁基 文651.2譯3314
飛觀神行 虛 雲構 離房乍設 層樓間起 負朝陽而抗殿 文651.2譯3314
跨靈沼而浮榮 鏡文虹於綺疏 浸蘭泉於玉 幽幽叢薄 文651.3譯3314
秩秩斯干 曲拂 ▒ 潺湲徑▒ 新 泛沚 華桐發岫 雜夭采于柔荑 文651.3譯3315
亂 聲於▒羽 禁軒承幸 淸宮俟宴 宿置 幕宵懸 文651.3譯3317
▒而滅宿澄霞 登光辨色 戒道執 展 效駕 徐 警節 明鍾暢音 文651.4譯3318
七萃連 九 齊軌 建旗拂 揚 振木 魚甲煙聚 貝胄星羅 文651.4譯3318
重英曲 之飾 絶景追風之騎 昭灼甄部 ▒駿▒列 虎視龍超 文651.4譯3318
雷駭電逝 轟轟隱隱 紛紛軫軫 羌難得而稱計 爾乃▒輿駐罕 文652.1譯3320
岳鎭淵渟 容有穆 賓儀式序 授 肆筵 因流波而成次 文652.1譯3320
蕙肴芳醴 任邀水而推移 佾陳階 金匏在席 戚奏翹舞 文652.1譯3320
動 詩 召鳴鳥于 州 追伶倫於 谷 發▒差於王子 傳妙靡於帝江 文652.2譯3320
正歌有 羽觴無 上陳景福之賜 下獻南山之壽 信凱 之在藻 文652.2譯3320
知和樂於食 桑楡之陰不居 草露之滋方渥 有詔 文652.2譯3320
曰 今日嘉會 咸可賦詩 凡四十有五人 其辭云爾 文652.3譯3320
王文憲集序 任彦昇 文652.3譯3323
公諱儉 字仲寶 琅邪臨沂人也 其先自秦至宋 國史家諜詳焉 文652.3譯3323
晉中興以來 六世名德 ▒海▒冠冕 古語云 仁人之利 天道運行 文652.3譯3324
故呂虔歸其佩刀 郭璞誓以淮水 若離 之止殺 吾駿之誠感 文652.4譯3324
蓋有助焉 公之生也 誕授命世 體三才之茂典 踐得二之庶幾 文652.4譯3325
信乃昴宿垂芒 德精降祉 有一于此 蔚▒帝師 況乃淵角殊祥 文653.1譯3325
山庭異表 望衢罕窺其術 觀海莫際其瀾 宏覽載籍 博游才義 文653.1譯3325
若乃金版玉 之書 海上名山之旨 ▒鬱澹雅之思 離堅合異之談 文653.1譯3325
莫不摠制淸衷 遞▒心極 斯固通人之所包 非虛明之絶境 不可窮者 文653.2譯3325
其唯神用者乎 然檢鏡所歸 人倫異表 雲屋天構 匠者何工 文653.2譯3325
自▒洛不守 憲章中輟 賀生達禮之宗 蔡公儒林之亞 闕典未補 文653.2譯3325
大備 日 至若齒危髮秀之老 含經味道之生 莫不北面人宗 文653.3譯3325
自同資敬 性託夷遠 少屛塵雜 自非可以弘奬風流 增益標勝 文653.3譯3329
未嘗留心也 期歲而孤 叔父司空簡穆公 早所器異 年始志學 文653.3譯3329
家門禮訓 皆折衷於公 孝友之性 豈伊橋▒ 夷雅之體 無待韋弦 文653.3譯3329
汝郁之幼挺淳至 黃琬之早標聰察 曾何足尙 年六歲 文653.4譯3329
襲封豫寧侯 拜日 家人以公尙幼 弗之先告 ▒襲珪組 對揚王命 文654.1譯3329
因▒感▒ 若不自勝 初宋明帝居蕃 與公母武康公主 素不協 文654.1譯3329
及卽位 有詔毁發舊塋 投棄棺柩 公以死固請 誓不遵奉 文654.1譯3329
表啓酸切 義感人神 太宗聞而悲之 遂無以奪也 初拜 書郎 文654.1譯3332
遷太子舍人 以選尙公主 拜駙馬都尉 元徽初 遷 書丞 於是采公曾之中經 文654.1譯3332
刊弘度之四部 依劉歆七略 ▒撰七志 蓋嘗賦詩云 文654.2譯3332
稷契匡虞夏 伊呂翼商周 自是始有應務之▒ 生民屬心矣 文654.2譯3332
時司徒袁粲 有高世之度 脫落塵俗 見公弱齡 ▒望風推服 歎曰 文654.2譯3332
衣冠禮樂 盡在是矣 時粲位亞▒司 公年始弱冠 年勢不 文654.3譯3332
公與之抗禮 因贈粲詩 要以歲暮之期 申以止足之戒 粲答詩云 文654.3譯3332
老夫亦何寄 之子照淸襟 服 拜司徒右長史 出▒義興太守 風化之美 文654.3譯3334
奏課▒最 還除給事黃門侍郎 旬日遷尙書吏部郎 ▒選 文654.3譯3334
昔毛 之淸公 李重之識會 兼之者公也 俄遷侍中 以▒侯始終之職 文654.3譯3334
固辭不拜 補太尉右長史 時聖武定業 肇基王命 寤寐風雲 文654.4譯3334
寔資人傑 是以宸居膺列宿之表 圖緯▒王佐之符 俄遷左長史 文654.4譯3334
齊臺▒建 以公▒尙書右僕射 領吏部 時 時年二十八 宋末艱虞 文655.1譯3336
百王 季 禮紊舊宗 樂傾 軌 自朝章國紀 典 備物 文655.1譯3336
奏議符策 文辭表記 素意所不蓄 前古所未行 皆取定俄頃 神無滯用 文655.1譯3337
太祖受命 以佐命之功 封南昌縣開國公 食邑二千戶 文655.1譯3337
建元二年 遷尙書左僕射 領選如故 自營 分司 盧欽兼掌 譽望所歸 文655.1譯3337
允集 日 尋表解選 詔加侍中 又授太子詹事 侍中僕射如故 文655.1譯3337
固辭侍中 改授散騎常侍 餘如故 太祖崩 遺詔以公▒侍中尙書令 文655.2譯3338
鎭軍將軍 永明元年 進號衛將軍 二年 以本官領丹陽尹 文655.2譯3339
六輔殊風 五方異俗 公不謀聲訓 而楚夏移情 故能使解劍拜仇 文655.2譯3339
歸田息訟 前郡尹溫太▒ 劉▒長 或功銘鼎 或德標素尙 文655.2譯3339
臭味風雲 千載無爽 親加弔祭 表薦孤遺 遠協神期 文655.3譯3339
用彰世祀 時簡穆公薨 以撫養之恩 特深 慕 表求解職 有詔 文655.3譯3339
不許 國學初興 華夷慕義 經師人表 允 望實 ▒官領國子祭酒 文655.3譯3341
三年解丹陽尹 領太子少傅 餘悉如故 服捐駒 前良取則 文655.4譯3341
臥轍棄子 後予胥怨 皇太子不矜天姿 俯同人範 師友之義 穆若金蘭 文655.4譯3341
又領本州太中正 頃之解職 四年 以本號開府儀同三司 文656.1譯3341
餘悉如故 謙光愈遠 太典未申 六年 又申前人 七年 固辭選任 文656.1譯3341
帝所重違 詔加中書監 猶▒掌選事 長輿追專車之恨 公曾甘鳳池之失 文656.1譯3341
夫奔競之塗 有自來矣 以難知之性 協易失之情 文656.2譯3341
必使無訟 事深弘誘 公提▒惟允 一紀于 拔奇取異 興微繼絶 文656.2譯3341
望側階而容賢 候景風而式典 春秋三十有八 七年五月三日 文656.2譯3344
薨于建康官舍 皇朝軫慟 儲鉉傷情 有識銜悲 行路掩泣 豈直 者不相 文656.2譯3345
工女寢機而已哉 故痛深衣冠 悲纏敎義 豈非功深砥礪 文656.3譯3345
道邁舟航 沒世遺愛 古之益友 追贈太尉侍中 中書監如故 文656.3譯3345
給節 加羽 鼓吹 增斑劍▒六十人 諡曰文憲 禮也 公在物斯厚 文656.3譯3346
居身以約 玩好絶於耳目 布素表於造次 室無姬姜 門多長者 文656.3譯3346
立言必雅 未嘗顯其所長 持論從容 未嘗言人所短 弘長風流 文656.4譯3346
許與氣類 雖單門後進 必加善誘 以丹 之價 弘以靑冥之期 文656.4譯3346
公銓品以倫 各盡其用 居厚者不矜其多 處薄者不怨其少 文656.4譯3346
窮涯而反 盈量知歸 皇朝以治定制禮 功成作樂 思我民譽 緝熙帝圖 文657.1譯3346
雖張曹爭論於漢朝 荀摯競爽於晉世 無以仰模淵旨取則後昆 文657.1譯3346
每荒服請罪 遠夷慕義 宣威授指 寔寄宏略 理積則神無 往 文657.1譯3349
事感則悅情斯來 無是己之心 事隔於容諂 罕愛愴之情 文657.2譯3349
理絶於毁譽 造理常若可干 臨事每不可奪 約己不以廉物 弘量不以容非 文657.2譯3349
攻乎異端 歸之正義 公生自華宗 世務簡隔 至於軍國遠圖 文657.2譯3349
刑政大典 ▒道在廊廟 則理擅民宗 若乃明練庶務 鑒達治體 文657.2譯3349
懸然天得 不謀成心 求之載籍 翰牘所未紀 訊之遺老 文657.2譯3349
耳目所不接 至若文案自環 主者百數 皆深文去吏 積習成▒▒筆削之刑 文657.2譯3349
懷輕重之意 公乘理照物 動必硏幾 當時嗟服 若有神道 文657.3譯3349
豈非希世之▒民 瑚璉之宏器 昉行無異能 得奉名節 將一紀 文657.3譯3351
一言之譽 東陵 於西山 一面之榮 鄭璞踰於周寶 士咸知己 文657.3譯3351
懷此何極 出入禮 朝夕舊館 瞻棟宇而興慕 撫身名而悼恩 文657.4譯3351
公自幼及長 述作不倦 固以理窮言行 事該軍國 豈直彫章縟采而已哉 文657.4譯3352
若乃統體必善 綴賞無地 雖楚趙▒才 漢魏衆作 文657.4譯3352
曾何足云 昉嘗以筆札見知 思以薄技效德 是用綴緝遺文 文657.4譯3353
貽世範 ▒如干卷 所撰古今集記 今書七志 ▒一家之言 不列于集 文658.1譯3353
集錄如左 文658.1譯3353
文選卷二十四 文658.3譯3354
頌 文658.3譯3354
聖主得賢臣頌 王子淵 文658.4譯3354
夫荷 被 者 難與道純▒之麗密 羹藜 者 不足與論太牢之滋味 文658.4譯3355
今臣僻在西蜀 生於窮巷之中 長於蓬茨之下 無有游觀廣覽之知 文658.4譯3355
顧有至愚極陋之累 不足以塞厚望應明旨 雖然敢不略陳愚心而抒情素 文659.1譯3355
記曰 恭惟春秋法 五始之要 在乎審己正統而已 文659.1譯3355
夫賢者 國家之器用也 所任賢 則趨舍省 而功施普 器用利 文659.1譯3355
則用力少 而就效衆 故工人之用鈍器也 勞筋苦骨 終日 文659.1譯3355
及至巧冶鑄干將之璞 淸水▒其鋒 越砥斂其鍔 水斷蛟龍 陸▒犀革 文659.1譯3355
忽若▒ 塗 如此則使離婁督繩 公輸削墨 雖崇臺五層 文659.2譯3355
延 百丈 而不 者 工用相得也 庸人之御駑馬 亦傷吻弊▒ 文659.2譯3355
而不進於行 胸喘膚汗 人極馬倦 及至駕齧膝 乘旦 王良執 文659.2譯3355
韓哀附輿 縱騁馳 忽如影靡 過都越國 蹶如歷塊 追奔電 文659.2譯3355
逐遺風 周流八極 萬里一息 何其遼哉 人馬相得也 故服 ゎ之 者 文659.2譯3355
不苦盛暑之鬱 襲狐▒之煖者 不憂至寒之 滄 文659.3譯3355
何則有其具者 易其備 賢人君子 亦聖王之所以易海▒也 是以嘔喩受之 文659.3譯3355
開寬裕之路 以延天下之英俊也 夫竭智附賢者 必建仁策 文659.3譯3355
▒人求士者 必樹伯▒ 昔周公躬吐幄之勞 故有圄空之隆 文659.3譯3356
齊桓設庭燎之禮 故有匡合之功 由此觀之 君人者 勤於求賢 文659.3譯3356
而逸於得人 人臣亦然 昔賢者之未遭遇也 圖事揆策 則君不用其謀 文659.4譯3360
陳見 誠 則上不然其信 進仕不得施效 斥逐又非其愆 文659.4譯3360
是故伊尹勤於鼎俎 太公困於鼓刀 百里自 子飯牛 離此患也 文659.4譯3360
及其遇明君 遭聖主也 運籌合上意 諫諍則見聽 進退得關其忠 文659.4譯3360
任職得行其術 去卑辱奧渫 而升本朝 離蔬釋 而享膏粱 文660.1譯3360
剖符錫壤 而光祖考 傳之子孫 以資說士 故世必有聖智之君 文660.1譯3360
而後有賢明之臣 虎嘯而谷風冽 龍興而致雲氣 俟秋吟 文660.1譯3360
出以陰 易曰 飛龍在天 利見大人 詩曰 思皇多士 生此王國 文660.1譯3360
故世平主聖 俊乂將自至 若堯舜禹湯文武之君 獲稷契皐陶伊尹呂望之臣 文660.2譯3360
明明在朝 穆穆列布 聚精會神 相得益章 雖伯牙操 鍾 文660.2譯3360
蓬門子彎烏號 ▒未足以喩其意也 故聖主必待賢臣 文660.2譯3360
而弘功業 俊士亦俟明主 以顯其德 上下俱欲 然交欣 千載一會 文660.2譯3360
論說無疑 翼乎如鴻毛遇順風 沛乎若巨魚縱大壑 其得意如此 文660.3譯3360
則胡禁不止 曷令不行 化溢四表 橫被無窮 遐夷貢獻 文660.3譯3360
萬祥必臻 是以聖主不▒窺望 而視已明 不 傾耳 而聽已聰 文660.3譯3360
恩從祥風 德與和氣游 太平之責塞 優游之望得 遵游自然之勢 文660.3譯3361
恬淡無▒之場 休徵自至 壽考無疆 雍容垂拱 永永萬年 文660.3譯3361
何必偃仰 信若彭祖 噓吸如喬松 然絶俗離世哉 詩曰 濟濟多士 文660.3譯3361
文王以寧 蓋信乎 其以寧也 文660.4譯3361
趙充國頌 楊子雲 文660.4譯3365
明靈惟宣 戎有先零 先零猖狂 侵漢西疆 漢命虎臣 惟後將軍 文660.4譯3366
整我六師 是討是震 ▒臨其域 喩以威德 有守矜功 謂之弗克 文660.4譯3366
請奮其旅 于宇之羌 天子命我 從之鮮陽 營平守節 屢奏封章 文661.1譯3366
料敵制勝 威謀靡亢 遂克西戎 還師于京 鬼方賓服 罔有不庭 文661.1譯3366
昔周之宣 有方有虎 詩人歌功 乃列于雅 在漢中興 充國作武 文661.1譯3366
赳赳桓桓 亦紹厥後 文661.1譯3366
出師頌 史孝山 文661.2譯3368
茫茫上天 降祚有漢 兆基開業 人神攸贊 五曜 映 素靈夜歎 文661.3譯3369
皇運來授 萬寶增煥 歷紀十二 天命中易 西零不順 東夷 逆 文661.3譯3369
乃命上將 授以雄戟 桓桓上將 寔天所啓 允文允武 明詩悅禮 文661.3譯3369
憲章百揆 ▒世作楷 昔在孟津 惟師尙父 素 一麾 渾一區宇 文661.3譯3369
蒼生▒始 朔風變律 薄伐 至于太原 詩人歌之 猶歎其艱 文661.4譯3369
況我將軍 窮域極邊 鼓無停響 旗不 澤霑遐荒 功銘鼎鉉 文661.4譯3369
我出我師 于彼西疆 天子餞我 路車乘黃 言念伯舅 恩深渭陽 文661.4譯3369
介珪▒削 列壤酬勳 今我將軍 啓土上郡 傳子傳孫 顯顯令問 文661.4譯3369
酒德頌 劉伯倫 文662.1譯3372
有大人先生 以天地▒一朝 萬期▒須臾 日月▒ 八荒▒庭衢 文662.1譯3373
行無轍跡 居無室廬 幕天席地 縱意所如 止則操▒執 文662.1譯3373
動則 提壺 唯酒是務 焉知其餘 有貴介公子 搢紳處士 聞吾風聲 文662.1譯3373
議其所以 乃奮▒攘襟 怒目切齒 陳說禮法 是非鋒起 文662.2譯3373
先生於是於捧 承槽 銜杯漱 奮髥 踞 枕麴藉糟 無思無慮 文662.2譯3373
其樂陶陶 兀然而醉 豁爾而醒 靜聽不聞雷霆之聲 熟視不▒泰山之形 文662.2譯3373
不覺寒暑之切肌 利欲之感情 俯觀萬物擾擾焉 如江漢之載浮萍 文662.2譯3373
二豪侍側焉 如 之與螟 文662.2譯3373
漢高祖功臣頌 陸士▒ 文662.3譯3376
相國 文終侯沛蕭何 相國平陽懿侯沛曹▒ 太子少傅留文成侯韓張良 文662.3譯3377
丞相曲逆獻侯陽武陳平 楚王淮陰韓信 梁王昌彭越 淮南王六 布 文662.3譯3377
趙景王大梁張耳 韓王韓信 燕王 盧 長沙文王吳芮 文662.3譯3377
荊王沛劉賈 太傅安國懿侯王陵 左丞相絳武侯沛周勃 相國舞陽侯沛樊 文662.3譯3377
右丞相曲周景侯高陽 商 太僕汝陰文侯沛夏侯 文662.3譯3377
丞相潁陰懿侯 陽灌 代丞相陽陵景侯魏傅寬 車騎將軍信武肅侯 文662.3譯3377
大行廣野君高陽 食其 中郎建信侯齊劉敬 太中大夫楚陸賈 文662.4譯3377
太子太傅稷嗣君薛叔孫通 魏無知 護軍中尉隨何 新成三老董公轅生 文662.4譯3377
將軍紀信 御史大夫沛周苛 平國君侯公 右三十一 文662.4譯3377
人 與定天下安社稷者也 頌曰 文662.4譯3377
芒芒宇宙 上 下 波振四海 塵飛五岳 九服徘徊 三靈改卜 文662.4譯3380
赫矣高祖 肇載天祿 ▒跡中鄕 飛名帝錄 慶雲應輝 皇階授木 文662.4譯3380
龍興泗濱 虎嘯 谷 雲晝聚 素靈夜哭 金精仍頹 朱光以渥 文663.1譯3380
萬邦宅心 駿民效足 堂堂蕭公 王跡是因 綢▒叡后 無競惟人 文663.1譯3380
外濟六師 ▒撫三秦 拔奇夷難 邁德振民 體國垂制 上穆下親 文663.2譯3380
名蓋▒后 是謂宗臣 平陽樂道 在變則通 爰淵爰 有此武功 文663.2譯3380
長驅河朔 電擊壤東 協策淮陰 亞跡蕭公 文成作師 通幽洞冥 文663.2譯3380
永言配命 因心則靈 窮神觀化 望影 情 鬼無隱謀 物無遁形 文663.3譯3380
武關是闢 鴻門是寧 隨難滎陽 卽謀下邑 銷印 廢 推齊勸立 文663.3譯3380
運籌固陵 定策東襲 三王從風 五侯允集 楚寔喪 皇漢凱入 文663.4譯3380
怡顔高覽 翼鳳 託跡黃老 辭世▒粒 曲逆宏達 好謀能深 文663.4譯3385
游精杳漠 神跡是尋 重玄匪奧 九地匪▒ 伐謀先兆 響于音 文664.1譯3385
奇謀六奮 嘉慮四▒ 規主於足 離項于懷 格人乃謝 楚翼寔 文664.1譯3385
韓王窘執 胡馬洞開 迎文以謀 哭高以哀 灼灼淮陰 靈武冠世 文664.1譯3385
策出無方 思入神契 奮臂雲興 騰跡虎 陵險必夷 剛則脆 文664.2譯3385
肇謀漢濱 還定渭表 京▒▒扼 引師北討 濟河夷魏 登山滅趙 文664.2譯3385
威亮火烈 勢踰風 拾代如遺 偃齊猶草 二州肅淸 四邦咸擧 文664.3譯3385
乃眷北燕 遂表東海 克滅龍且 爰取其旅 劉項懸命 人謀是與 文664.3譯3385
念功惟德 辭通絶楚 彭越觀時 ▒▒光 人具爾瞻 翼爾鷹揚 文664.4譯3385
威凌楚域 質委漢王 靖難河濟 卽宮舅梁 烈烈 布 耽耽其眄 文664.4譯3385
名冠彊楚 鋒猶駭電 ▒幾蟬 悟主革面 肇彼梟風 ▒我扇 文665.1譯3385
天命方輯 王在東夏 矯矯三雄 至于垓下 元凶▒夷 寵祿來假 文665.1譯3386
保大全祚 非德孰可 謀之不臧 舍福取禍 張耳之賢 有聲梁魏 文665.1譯3390
士也罔極 自 伊 俯思舊恩 仰察五緯 脫跡違難 披榛來 文665.2譯3391
改策西未 報辱北冀 悴葉▒耀 枯條以肄 王信韓 宅土開疆 文665.2譯3391
我圖爾才 越遷晉陽 盧 自微 婉變我皇 跨功踰德 祚爾輝章 文665.2譯3391
人之貪禍 寧▒亂亡 吳芮之王 祚由梅▒ 功微勢弱 世載忠賢 文665.3譯3391
肅肅荊王 董我王軍 我圖四方 殷薦其勳 庸親作勞 舊楚是分 文665.3譯3391
往踐厥宇 大啓淮 安國違親 悠悠我思 依依哲母 ▒明且慈 文665.3譯3391
引身伏劍 永言固之 淑人君子 寔邦之基 義形於色 憤發于辭 文665.3譯3391
主亡與亡 末命是期 絳侯質木 多略寡言 曾是忠勇 惟帝攸歎 文665.4譯3391
雲 靈丘 景逸上蘭 平代禽 奄有燕韓 寧亂以武 斃呂以權 文665.4譯3391
滌穢紫宮 徵帝太原 實惟太尉 劉宗以安 挾功震主 自古所難 文666.1譯3391
勳耀上代 身終下狩 舞陽道迎 延帝幽藪 宣力王室 匪惟厥武 文666.1譯3391
摠干鴻門 披 帝宇 聳顔 項 掩淚寤主 曲周之進 于其哲兄 文666.1譯3391
率爾徒 從王于征 振威龍 攄武墉城 六師寔因 克 禽 文666.2譯3391
歟汝陰 綽綽有裕 戎軒肇跡 荷策來附 馬煩 殆 不釋擁樹 文666.2譯3391
皇儲時乂 平城有謀 潁陰銳敏 屢▒軍鋒 奮戈東城 禽項定功 文666.2譯3391
乘風藉響 高步長江 收吳引淮 光啓于東 陽陵之勳 元帥是承 文666.3譯3391
信武薄伐 揚節江陵 夷王殄國 亂作懲 恢恢廣野 誕節令圖 文666.3譯3397
進謁嘉謀 退守名都 東規白馬 北距飛狐 卽倉敖庾 據險三塗 文666.3譯3397
軒東踐 漢風載 身死于齊 非說之辜 我皇寔念 言祚爾孤 文666.3譯3397
建信委輅 被褐獻寶 指明周漢 銓時論道 移帝伊洛 定都 鎬 文666.4譯3397
柔遠鎭邇 寔敬攸考 抑抑陸生 知言之貫 往制勁越 來訪皇漢 文666.4譯3397
附會平勃 夷凶 亂 所謂伊人 邦家之彦 百王之極 舊章靡存 文667.1譯3397
漢德雖朗 朝儀則昏 稷嗣制禮 下肅上尊 穆穆帝典 煥其盈門 文667.1譯3397
風 三代 憲流後昆 無知叡敏 獨昭奇跡 察 蕭相 同師錫 文667.1譯3397
隨何辯達 因資於敵 漢披楚 唯生之績 董 謀我平陰 文667.2譯3397
三軍縞素 天下歸心 袁生秀朗 ▒心善照 漢 南振 楚威自撓 文667.2譯3398
大略淵回 元功響效 邈哉惟人 何識之妙 紀信 項 軒是乘 文667.2譯3398
攝齋赴節 用死孰懲 身與煙消 名與風興 周苛慷愾 心若懷 文667.3譯3398
形可以暴 志不可凌 貞軌偕沒 亮跡雙升 帝疇爾庸 後嗣是膺 文667.3譯3398
天地雖順 王心有違 懷誌望楚 永言長悲 侯公伏軾 皇 來歸 文667.3譯3398
是謂平國 寵命有輝 震風過物 淸濁效響 大人于興 利在攸往 文667.4譯3398
弘海者川 崇山惟壤 韶護錯音 袞龍比象 明明衆哲 同濟天網 文667.4譯3398
劍宣其利 鑒獻其朗 文武四充 漢祚克廣 悠悠遐風 千載是仰 文667.4譯3398
贊 文668.1譯3404
東方朔 贊 ▒序 夏侯孝若 文668.1譯3404
大夫諱朔 字曼 平原厭次人也 魏建安中 分厭次以▒樂陵郡 文668.1譯3405
故又▒郡人焉 事漢武帝 漢書具載其事 先生▒瑋博達 思周變通 文668.1譯3405
以▒濁世不可以富貴也 故薄游以取位 苟出不可以直道也 文668.2譯3405
故 以傲世 傲世不可以垂訓也 故正諫以明節 明節不可以久安也 文668.2譯3405
故 諧以取容 潔其道而穢其跡 淸其質而濁其文 弛張而不▒邪 文668.2譯3405
進退而不離▒ 若乃遠心曠度 贍智宏材 倜 博物 觸類多能 文668.2譯3405
合變以明 幽贊以知來 自三墳 五典 八▒ 九丘 文668.3譯3405
陰陽圖緯之學 百家衆流之論 周給敏捷之辯 支離覆逆之數 經▒藥石之藝 文668.3譯3405
射御書計之術 乃硏精而究其理 不習而盡其功 經目而諷於口 文668.3譯3405
過耳而闇於心 夫其明濟開豁 包含弘大 陵轢卿相 文668.3譯3406
▒ 豪傑 籠 靡前 跆籍貴勢 出不休顯 賤不憂戚 ▒萬乘若寮友 文668.4譯3406
視 列如草芥 雄節邁倫 高氣蓋世 可謂拔乎其萃 游方之外者已 文668.4譯3406
談者又以先生噓吸沖和 吐故納新 蟬 龍變 棄俗登仙 文668.4譯3406
神交造化 靈▒星▒ 此又奇怪惚恍 不可備論者也 大人來守此國 文669.1譯3406
僕自京都 言歸定省 ▒先生之縣邑 想先生之高風 徘徊路寢 文669.1譯3406
見先生之遺像 逍遙城郭 觀先生之祠宇 慨然有懷 乃作頌焉 文669.1譯3406
其辭曰 文669.1譯3406
矯矯先生 肥遯居貞 退不終否 進亦避榮 臨世濯足 希古振纓 文669.1譯3411
涅而無滓 ▒濁能淸 無滓伊何 高明克柔 能淸伊何 視 若浮 文669.2譯3411
樂在必行 處儉罔憂 跨世陵時 遠蹈獨游 瞻望往代 爰想遐 文669.2譯3412
邈邈先生 其道猶龍 染▒朝隱 和而不同 栖遲下位 聊以從容 文669.2譯3412
我來自東 言適 邑 敬問墟墳 企佇原 墟墓徒存 精靈永 文669.3譯3412
民思其軌 祠宇斯立 徘徊寺寢 遺像在圖 周旋祠宇 庭序荒蕪 文669.3譯3412
棟傾落 草萊弗除 肅肅先生 豈焉是居 是居弗形 悠悠我情 文669.3譯3412
昔在有德 罔不遺靈 天秩有禮 神監孔明 彷彿風塵 用垂頌聲 文669.3譯3412
三國名臣序贊 袁彦伯 文669.3譯3415
夫百姓不能自治 故立君以治之 明君不能獨治 則▒臣以佐之 文669.3譯3416
然則三五迭隆 歷世承基 揖讓之與干戈 文德之與武功 莫不宗匠陶鈞 文669.4譯3416
而▒才緝熙 元首經略 而股肱肆力 雖遭離不同 且跡有優劣 文669.4譯3416
至於體分冥固 道契不墜 風美所扇 訓革千載 其揆一 文669.4譯3416
也 故二八升而唐朝盛 伊呂用而湯武寧 三賢進而小白興 五臣顯而重耳 文670.1譯3416
中古陵遲 斯道替矣 居上者 不以至公理物 ▒下者必以私路期榮 文670.1譯3416
御圓者 不以信誠率衆 執方者 必以權謀自顯 文670.1譯3416
於是君臣離而名敎薄 世多亂而時不治 故 以之卷舒 柳下以之三黜 文670.1譯3416
接輿以之行歌 魯連以之赴海 衰世之中 保持明節 君臣相體 文670.1譯3416
若合符契 則燕昭樂毅 古之流也 夫未遇伯樂 則千載無一驥 文670.2譯3416
時値龍顔 則當年控三傑 漢之得材 於斯▒貴 高祖雖不以道勝御物 文670.2譯3416
▒下得盡其忠 蕭曹雖不以三代事主 百姓不失其業 文670.2譯3416
靜亂庇人 抑亦其次 夫時方顚沛 則顯不如隱 萬物思治 文670.2譯3416
則默不如語 是以古之君子 不患弘道難 遭時難 遭時不難 遇君難 文670.3譯3416
故有道無時 孟子所以咨嗟 有時無君 賈生所以垂泣 夫萬歲一期 文670.3譯3416
有生之通塗 千載一遇 賢智之嘉會 遇之不能無欣 文670.3譯3416
喪之何能無慨 古人之言 信有情哉 余以暇日 常覽國志 考其君臣 文670.4譯3421
比其行事 雖道謝先代 亦異世一時也 文若懷獨見之明 文670.4譯3421
而有救世之心 論時則民方塗炭 計能則莫出魏武 故委面 朝 文670.4譯3421
豫議世事 擧才不以標鑒 故久之而後顯 籌 不以要功 故事至而後定 文670.4譯3421
雖亡身明順 識亦高矣 董卓之亂 神器遷 公達慨然 文670.4譯3421
志在致命 由斯而談 故以大存名節 至如身▒漢▒ 而跡入魏幕 文670.4譯3421
源流趣舍 其亦文若之謂 所以存亡殊致 始終不同 將以文若▒明 文670.4譯3421
名敎有寄乎 夫仁義不可不明 則時宗擧其致 生理不可不全 文671.1譯3421
故達識攝其契 相與弘道 豈不遠哉 崔生高朗 折而不撓 所以策名魏武 文671.1譯3421
執笏 朝者 蓋以漢主當陽 魏后北面者哉 若乃一旦進璽 文671.1譯3421
君臣易位 則崔子所不與 魏武所不容 夫江湖所以濟舟 文671.1譯3421
亦所以覆舟 仁義所以全身 亦所以全身 亦所以亡身 然而先賢玉 於前 文671.1譯3421
來哲攘▒於後 豈非天懷發中 而名敎束物者乎 孔明盤桓 文671.2譯3422
候時而動 遐想管樂 遠明風流 治國以禮 民無怨聲 刑罰不濫 文671.2譯3422
沒有餘泣 雖古之遺愛 何以加 及其臨終顧託 受遺作相 文671.2譯3422
劉后授之無疑心 武侯處之無懼色 繼體納之無貳情 百姓信之無異辭 文671.2譯3422
君君之際 良可詠矣 公瑾卓爾 逸志不▒ 總角料主 文671.2譯3422
則契於伯符 晩節曜奇 則▒分於赤壁 惜其齡促 志未可量 文671.3譯3422
子布佐策 致延譽之美 輟哭止哀 有翼戴之功 神情所涉 豈徒 愕而已哉 文671.3譯3422
然而杜門不用 登壇受譏 夫一人之身 所照未異 文671.4譯3422
而用舍之間 俄有不同 況▒跡溝壑 遇與不遇者乎 夫詩頌之作 文671.4譯3428
有自來矣 或以吟詠情性 或以述德顯功 雖大旨同歸 所託或乖 文671.4譯3428
若夫出處有道 名體不滯 風軌德音 ▒世作範 不可廢也 故▒撰序所懷 文671.4譯3428
以▒之讚云 魏志九人 蜀志四人 吳志七人 荀彧字文若 文671.4譯3428
▒葛亮字孔明 周瑜字公瑾 荀攸字公達 龐統字士元 張昭字子布 文672.1譯3428
袁渙字曜卿 蔣琬字公琰 魯肅字子敬 崔琰字委珪 文672.1譯3428
黃權字公▒ ▒葛瑾字子瑜 徐邈字景山 陸遜字伯言 陳▒字長文 文672.1譯3428
顧雍字元歎 夏侯玄字泰初 虞 字仲翔 王經字承宗 陳泰字玄伯 文672.1譯3428
文672.1譯3428
火德▒微 運纏大過 洪▒扇海 二溟揚波 ▒虎雖驚 風雲未和 文672.1譯3430
潛魚擇淵 高鳥候柯 赫赫三雄 ▒▒乾軸 競收杞▒ 爭采松竹 文672.1譯3430
鳳不及栖 龍不暇伏 谷無幽蘭 嶺無亭菊 英英文若 靈鑒洞照 文672.2譯3431
應變知微 探 賞要 日月在躬 隱之彌曜 文明映心 鑽之念妙 文672.2譯3431
滄海橫流 玉石同碎 達人兼善 廢己存愛 謀解時紛 功濟宇▒ 文672.2譯3431
始救生人 終明風▒ 公達潛朗 思同蓍蔡 運用無方 動攝▒會 文672.2譯3432
爰初發跡 此顚沛 神情玄定 處之彌泰 幕▒ 無不經 文672.3譯3432
通韻 跡不 停 雖懷尺璧 顧 連城 知能拯物 愚足全生 文672.3譯3432
朗中溫雅 器識純素 貞而不諒 通而能固 恂恂德心 汪汪軌度 文672.3譯3433
志成弱冠 道敷歲暮 仁者必勇 德亦有言 雖遇履虎 神氣恬然 文672.4譯3434
行不脩飾 名跡無愆 操不激切 素風愈鮮 邈哉崔生 體正心直 文672.4譯3435
天骨▒朗 牆宇高 忠存軌跡 義形風色 思樹芳蘭 除荊棘 文673.1譯3435
人▒其上 時不容哲 琅琅先生 雅杖名節 雖遇塵霧 猶振霜雪 文673.1譯3435
運極道消 碎此明月 景山恢誕 韻與道合 形器不存 方思海納 文673.1譯3436
和而不同 通而不雜 遇醉忘辭 在醒貽答 長文通雅 義格終始 文673.1譯3437
思戴元首 擬伊同恥 民未知德 懼若在己 嘉謀肆庭 言盈耳 文673.2譯3437
玉生雖麗 光不踰把 德積雖微 道映天下 淵哉泰初 宇量高雅 文673.2譯3437
器範自然 標准無假 全身由直 跡 必▒ 處死匪難 理存則易 文673.2譯3438
萬物波蕩 孰任其累 六合徒廣 容身靡寄 君親自然 匪由名敎 文673.3譯3438
敬愛▒同 情禮兼到 烈烈王生 知死不撓 求仁不遠 期在忠孝 文673.3譯3438
玄伯剛簡 大存名體 志在高構 增堂及陛 端委虎門 正言彌啓 文673.4譯3439
臨危致命 盡其心禮 堂堂孔明 基宇宏邈 器同生民 獨稟先覺 文673.4譯3440
標 風流 遠明管樂 初九龍盤 雅志彌確 百六道喪 干戈迭用 文673.4譯3440
苟非命世 孰掃雰 宗子思寧 薄言解控 釋褐中林 鬱▒時棟 文674.1譯3440
士元弘長 雅性▒融 崇善愛物 觀始知終 喪亂備矣 勝塗未隆 文674.1譯3441
先生標之 振起淸風 綢▒哲后 無妄惟時 夙夜匪懈 義在緝熙 文674.1譯3441
三略▒陳 業已基 公琰殖根 不忘中正 豈曰摸擬 實在雅性 文674.1譯3442
亦▒羈勒 負荷時命 推賢恭己 久而可敬 公▒沖達 秉心淵塞 文674.2譯3443
媚 一人 臨難不惑 疇昔不造 假 國 進能徽音 退不失德 文674.2譯3443
六合紛 民心將變 鳥擇高梧 臣須顧眄 公瑾英達 朗心獨見 文674.3譯3444
披草求君 定交一面 桓桓魏武 外託 ▒ 志掩▒ 恃戰忘敵 文674.3譯3444
卓卓若人 曜奇赤壁 三光▒分 宇宙哲隔 子布擅名 遭世方擾 文674.3譯3444
撫翼桑▒ 息肩江表 王略威夷 吳魏同寶 遂獻宏謨 匡此 道 文674.3譯3444
桓王之薨 大業未純 把臂託孤 惟賢與親 輟哭止哀 臨難忘身 文674.4譯3445
成此南面 寔由老臣 才▒世出 世亦須才 得而能任 貴在無猜 文674.4譯3446
▒▒子敬 拔跡草萊 荷擔吐奇 乃構雲臺 子瑜都長 體性純懿 文674.4譯3446
諫而不犯 正而不毅 將命公庭 退忘私位 豈無 固愼名器 文674.4譯3446
伯言蹇蹇 以道佐世 山能勤功 入能獻替 謀寧社稷 解紛挫銳 文675.1譯3447
正以招疑 忠而獲戾 元歎穆遠 神和形檢 如彼白珪 質無塵 文675.1譯3448
立上以 匡上以漸 淸不增▒ 濁不加染 仲翔高亮 性不和物 文675.2譯3448
好是不▒ 折而不屈 屢 逆鱗 直道受黜 嘆過孫陽 放同賈屈 文675.2譯3448
詵詵衆賢 千載一遇 整 高衢 首天路 仰 玄流 俯弘時務 文675.3譯3449
名節殊途 雅致同趣 別月麗天 瞻之不墜 仁義在躬 用之不 文675.3譯3449
尙想遐風 載 載味 後生擊節 懦夫增氣 文675.3譯3449
符命 文676.1譯3451
封禪文 司馬長卿 文676.1譯3452
伊上古之初 肇自昊穹之生民 歷選列 以 於秦 率邇者踵武 文676.2譯3452
聽者風聲 紛綸威 湮滅而不稱者 不可勝數也 繼韶夏 崇號諡 文676.2譯3452
略可道者 七十有二君 罔若淑而不昌 疇逆失而能存 軒轅之前 文676.2譯3452
遐哉邈乎 其詳不可得聞已 五三六經 載籍之傳 維風可觀也 文676.2譯3452
書曰 元首明哉 股肱良哉 因斯以談 君莫盛於唐堯 文676.2譯3452
臣莫賢於后稷 后稷創業於唐 公劉發跡於西戎 文王改制 爰周 隆 文676.3譯3452
大行越成 而後陵遲衰微 千載亡聲 豈不善始善終哉 然無異端 文676.3譯3452
愼所由於前 謹遺敎於後耳 故軌▒夷易 易遵也 湛恩龐鴻 文676.3譯3452
易 也 憲度▒明 易則也 垂統理順 易繼也 是以業隆於襁褓 文676.3譯3452
而崇冠於二后 揆闕所元 終都攸卒 未有殊尤絶跡可考於今者也 文676.4譯3452
然猶 梁父 登泰山 建顯號 施尊名 大漢之德逢涌原泉 文676.4譯3455
沕▒曼羨 旁魄四塞 雲布霰散 上暢九垓 下 八 懷生之類 文676.4譯3455
霑濡浸潤 協氣橫流 武節 逝 邇ケ遊原 遐闊泳沫 文676.4譯3455
首▒鬱沒 昧昭 昆蟲 回首面▒ 然後 騶虞之珍▒ 文676.4譯3455
鹿之怪獸 ▒一莖六穗於 雙 共 之獸 獲周餘珍放龜於岐 文677.1譯3455
招翠黃乘龍於沼 鬼神接靈 賓於間館 奇物譎詭 窮變 文677.1譯3455
欽哉符瑞臻 猶以▒德薄 不敢道封禪 蓋周躍魚隕航 文677.2譯3455
休之以燎 微夫斯之▒符也 以登介丘 不亦 乎 進讓之道 何其爽歟 文677.2譯3455
於是大司馬進曰 陛下仁育▒生 義征不 ▒夏樂貢 文677.2譯3458
百蠻執贄 德 往初 功無與二 休烈浹洽 符瑞衆變 期應紹至 文677.2譯3458
不特創見 意者泰山梁甫 設壇場望幸 蓋號以況榮 上帝垂恩儲祉 文677.2譯3458
將以慶成 陛下謙讓而弗發也 契三神之歡 缺王道之儀 ▒臣 焉 文677.3譯3458
或謂 且天▒質闇 示珍符 固不可辭 若然辭之 是泰山靡記 文677.3譯3458
而梁父罔幾也 亦各▒時而榮 咸濟厥世而屈 說者尙何稱於後 文677.3譯3458
而云七十二君哉 夫脩德以錫符 奉命以行事 不▒進越也 文677.3譯3458
故聖王不替 而脩禮地祗 謁款天神 勒功中嶽 以章至尊 文677.3譯3458
舒盛德 發號榮 受厚福 以浸黎元 皇皇哉斯事 天下之壯觀 文677.3譯3458
王者之丕業 不可貶也 願陛下全之 而後因雜搢紳先生之略術 文677.4譯3458
使獲曜日月之末光絶炎 以展寀錯事 猶兼正列其義 飾厥文 文677.4譯3458
作春秋一藝 將襲舊六▒七 攄之無窮 萬世得激淸流 揚微波 文677.4譯3458
飛英聲 騰茂實 前聖所以永保鴻名 而常▒稱首者用此 宜命掌故 文677.4譯3458
悉奏其儀而覽焉 於是天子沛然改容 兪乎 朕其試哉 乃遷思▒慮 文677.4譯3458
摠公卿之議 詢封禪之事 詩大澤之博 廣符瑞之富 遂作頌曰 文678.1譯3458
文678.1譯3458
自我天覆 雲之油油 甘露時雨 厥壤可游 滋液渗 何生不育 文678.1譯3462
嘉穀六穗 我穡曷蓄 非唯雨之 又潤澤之 非唯編之我 氾布護 文678.1譯3462
之 萬物熙熙 懷而慕思 名山顯位 望君之來 君乎君乎 侯不邁哉 文678.1譯3462
般般之獸 樂我君圃 白質黑章 其儀可嘉 旼旻穆穆 君子之態 文678.1譯3462
蓋聞其聲 今親其來 厥塗靡從 天瑞之徵 亦於舜 文678.2譯3462
虞氏以興 濯濯之麟 游彼靈 孟冬十月 君 郊祀 馳我君與 文678.2譯3462
帝用享祉 三代之前 蓋未嘗有 宛宛黃龍 興德而升 采色炫燿 文678.2譯3462
煥炳▒煌 正陽顯見 覺悟黎蒸 於傳載之 云受命所乘 厥之有章 文678.2譯3462
不必諄諄 依類託寓 喩以封▒ 披藝觀之 天人之際已交 文678.2譯3463
上下相發 允答聖王之德 兢兢翼翼 故曰 於興必慮衰 安必思危 文678.3譯3463
是以湯武至尊嚴 不失肅祗 舜在假典 顧省闕遺 此之謂也劇秦美新 文678.3譯3463
▒序 楊子雲 文678.3譯3467
▒吏中散大夫臣雄 稽首再拜 上封事皇帝陛下 臣雄經術淺薄 文678.4譯3468
行能無異 數蒙渥恩 拔擢倫比 與▒賢▒位 愧無以稱職 臣伏惟 文678.4譯3468
陛下至聖之德 龍興登庸 欽明尙古 作民父母 ▒天下主 文678.4譯3468
執粹精之道 鏡照四海 聽 風俗 博覽廣包 ▒天貳地 兼▒神明 文678.4譯3468
配五帝 冠三王 開闢已來 未之聞也 臣誠樂昭▒新德 光之罔極 文678.4譯3468
往時司馬相如作封禪文一篇 以彰漢氏之休 臣嘗有顚 病 文678.4譯3468
恐一旦先犬馬塡溝壑 所懷不章 長恨黃泉 敢竭肝膽 寫腹心 文679.1譯3468
作劇秦美新一篇 雖未究萬分之一 亦臣之極思也 臣雄稽首再拜以聞 文679.1譯3468
曰 文679.1譯3468
權輿 天地未 或玄而萌 或黃而牙 玄黃剖判 上下相嘔 文679.1譯3470
爰初生民 帝王始存 在乎混混茫茫之時 聞罕漫 而不昭察 文679.1譯3470
世莫得而云也 厥有云者 上罔顯於 皇 中莫於唐虞 文679.2譯3470
邇靡▒於成周 仲尼不遭用 春秋因斯發 言神明所祚 兆民所託 文679.2譯3470
罔不云道德仁義禮智 獨秦 賊西戎 荒岐雍之疆 因襄文宣靈之僭跡 文679.2譯3470
立基孝公 茂惠文 奮昭莊 至政破縱擅▒ 幷呑六國 遂稱乎始皇 文679.2譯3470
盛從 儀韋斯之邪政 馳 起 恬▒之用兵 ▒滅古文 文679.3譯3470
刮語燒書 弛禮崩樂 塗民耳目 遂欲流唐漂虞 滌殷蕩周 除仲尼之篇籍 文679.3譯3470
自勒功業 改制度軌量 咸稽之於秦紀 是以耆儒碩老 文679.3譯3471
抱其書而遠遜 禮官博士 卷其舌而不談 來儀之鳥 肉角之獸 文679.3譯3471
狙 而不臻 甘露嘉醴 景曜浸潭之 瑞潛 大 經 巨狄鬼信之妖發 文679.3譯3471
神歇靈液 海水▒飛 二世而亡 何其劇與 帝王之道 文679.4譯3471
兢兢乎不可離已 制能貞而明之者 窮祥瑞 回而昧之者 極妖愆 文679.4譯3474
上覽古在昔 有憑應而尙缺 焉壞徹而能全 故若古者稱老舜 文679.4譯3474
威侮者陷桀紂 況盡 前聖數千載功業 專用己之私而能享祜者哉 文680.1譯3474
會漢祖龍騰 沛 奮迅宛葉 自武關與項羽 戮力咸陽 文680.1譯3474
創業蜀漢 發跡三秦 克項山東 而帝天下 秦政慘酷尤煩者 文680.1譯3474
應時而 如儒林刑 歷紀圖典之用 增焉 秦餘制度 項氏爵號 文680.1譯3474
雖違古 而猶襲之 是以帝典闕而不補 王綱弛而未張 道極數 文680.2譯3474
闇忽不還 逮至大新受命 上帝還資 后土顧懷 玄符靈契 文680.2譯3474
黃瑞涌出 渤宦沕▒ 川流海渟 雲動風偃 霧集雨散 誕彌八圻 文680.2譯3474
上陳天庭 震聲日景 炎光飛響 盈塞天淵之間 必有不可辭讓云爾 文680.2譯3474
於是乃奉若天命 窮寵極崇 與天剖神符 地合靈契 文680.3譯3474
創億兆 規萬世 奇偉倜 譎詭 天祭地事 其異物殊怪 存乎五威將帥 文680.3譯3475
班乎天下 四十有八章 登假皇穹 鋪愆下土 非新家其疇離之 文680.3譯3475
卓哉煌煌 ▒天子之表也 若夫白鳩丹烏 素魚斷▒ 方斯蔑矣 文680.3譯3478
受命甚易 格來甚勤 昔帝纘皇 王纘帝 隨前踵古 或無▒而治 文680.3譯3478
或損益而亡 豈如新室委心積意 儲思垂務 旁作穆穆 文680.4譯3478
明旦也不寢 勤勤懇懇者 非秦之▒與 夫不勤勤 則前人不當 文680.4譯3478
不懇懇 則覺德不愷 是以發 府 覽書林 遙集乎文雅之 翔乎禮樂之場 文680.4譯3478
胤殷周之失業 紹唐虞之絶風 懿律嘉量 金科玉條 文680.4譯3478
神卦靈兆 古文畢發 炳煥照耀 靡不宣臻 式 軒 旗以示之 文680.4譯3478
揚和鸞肆夏以節之 施 袞冕以昭之 正嫁娶送終以尊之 文681.1譯3478
親九族淑賢以穆之 夫改定神祗 上儀也 欽脩百祀咸秩也 明堂雍臺壯觀也 文681.1譯3478
九廟長壽極孝也 制成六經洪業也 北懷單于廣德也 文681.1譯3478
若▒五爵 度三壤 經井田 免人役 方甫刑 匡馬法 恢崇祗庸 德懿和之風 文681.2譯3479
廣彼搢紳講習 言諫箴誦之塗 振鷺之聲充庭 鴻鸞之黨漸階 文681.2譯3479
前聖之緖 布濩流衍 而不 郁郁乎煥哉 天人之事盛矣 文681.2譯3479
鬼神之望允塞 ▒公先正 罔不夷儀 姦 寇賊 罔不振威 文681.3譯3483
紹少典之苗 ▒黃虞之裔 帝典闕者已補 王綱弛者已張 文681.3譯3483
炳炳麟麟 豈不懿哉 厥被風濡化者 京師▒潛 甸▒ 洽 侯衛 揭 文681.3譯3483
要荒濯沐 ▒述前典 巡四民 四嶽 增封泰山 廣禪梁甫 文681.3譯3483
斯受命者之典業也 蓋受命 日不暇給 或不受命 然猶有事矣 文681.4譯3483
況堂堂有新 正丁厥時 崇嶽渟海 通瀆之神 咸設壇場 望受命之臻焉 文681.4譯3483
海外遐方 信延頸企踵 回面▒嚮 如也 帝者雖勤讓 文681.4譯3483
▒可以已乎 宜命賢哲 作帝典一篇 奮三▒一 襲以示來人 文681.4譯3483
之罔極 令萬世常戴巍巍 履栗栗 臭馨香 含甘實 鏡純粹之至精 文681.4譯3483
聆淸和之正聲 則百工伊凝 庶績越熙 荷天衢 提地釐 文682.1譯3483
斯天下之上則已 庶可試哉 文682.1譯3483
典引 班孟堅 文682.1譯3486
臣固言 永平十七年 臣與賈逵傅毅杜矩展隆 萌等 召詣雲龍門 文682.1譯3487
小黃門趙宣 持秦始皇帝本紀 問臣等曰 太史遷 下贊語中 寧有非耶 文682.2譯3487
臣等對曰 此贊賈誼過秦篇 言向使子 有庸主之才 僅得中佐 文682.2譯3487
秦之社稷 未宜絶也 此言非是 卽召臣入問 本聞此論非邪 文682.2譯3487
將見問意開寤耶 臣具對素聞知▒ 詔因曰 司馬遷 ▒書成一家言 文682.2譯3487
揚名後世 至以身陷刑之故 反微文刺譏 貶損當世 文682.2譯3487
非誼士也 司馬相如 行無節 但有浮華之詞 不周於用 至於疾病而遺忠 文682.2譯3487
主上求取其書 竟得頌述功德 言封禪事 忠臣效也 文682.2譯3487
至是賢遷遠矣 臣固常伏刻誦聖論 昭明好▒ 不遺細微 緣事斷誼 文682.2譯3487
動有規矩 雖仲尼之因史見意 亦無以加 臣固被學最舊 受恩浸深 文682.3譯3487
誠思畢力竭情 昊天罔極 臣固頓首 伏惟相如封禪 靡而不典 文682.3譯3487
楊雄美新 典而無實 然皆游揚後世 垂▒舊式 臣固才朽不及前人 文682.3譯3487
蓋詠雲門者難▒音 觀隨和者難▒珍 不勝區區 竊作典引一篇 文682.3譯3487
雖不足雍容明盛萬分之一 猶樂啓發憤 覺悟童蒙 文682.3譯3487
光揚大漢 聲前代 然後退入溝壑 死而不朽 臣固愚戇 頓首頓首曰 文682.3譯3487
太極之元 兩儀始分 ▒▒ 有▒而奧 有浮而淸 文682.3譯3490
▒浮交錯 庶類混成 肇命民主 五德初起 同于草昧玄混之中 文682.4譯3490
踰繩越契 寂寥而亡詔者 ▒不得而綴也 厥有氏號 紹天闡繹 文682.4譯3490
莫不開元於太昊皇初之首 上哉 乎 其書猶可得而脩也 亞斯之世 文682.4譯3490
通變神化 ▒光而未曜 若夫上稽乾則 降承龍翼 而炳▒典謨 文682.4譯3490
以冠德卓綽者 莫崇乎陶唐 陶唐舍胤 而禪有虞 有虞亦命夏后 文683.1譯3490
稷契熙載 越成湯武 股肱▒周 天 歸功元首 將授漢劉 文683.1譯3490
其承三季之荒末 値亢龍之災 懸象闇而 文乖 倫▒而舊章缺 文683.1譯3490
故先命玄聖 使綴學立制 宏亮洪業 表相祖宗 贊揚迪哲 文683.1譯3490
備哉粲爛 ▒聖明之式 雖皐 ▒旦密勿之輔 比 矣 是以高光二聖 文683.2譯3493
宸居其域 時至氣動 乃龍見淵躍 翼而未擧 則威靈紛 文683.2譯3493
海▒雲蒸 雷動電 胡縊莽分 尙不▒其誅 然後欽若上下 文683.2譯3493
恭輯▒后 正位度宗 有于德不▒淵穆之讓 靡號師矢敦奮▒之容 文683.3譯3494
蓋以膺當天之正統 受克讓之歸運 蓄炎上之烈精 蘊孔佐之弘陳 文683.3譯3494
云爾洋洋乎若德 帝者之上儀 語誓所不及已 鋪觀二代洪纖之度 文683.3譯3494
其 可探也 ▒開▒於一 同受侯甸之服 奕世 文683.3譯3494
勤民 以方伯統牧 乘其命賜 弧黃鉞之威 用討韋顧黎崇之不恪 文683.3譯3494
至于▒五華夏 京遷鎬 遂自北面 虎 其師 革滅天邑 是故誼士華而不敦 文683.4譯3494
武稱未盡 護有▒德 不其然與 亦猶於穆 那 文683.4譯3494
翕純 繹 以崇嚴祖考 殷薦宗配帝 發祥流慶 對越天地者 奕乎千載 文684.1譯3494
豈不克自神明哉 誕略有常 審言行於篇籍 光藻朗而不 耳 文684.1譯3494
夫赫赫聖漢 巍巍唐基 測其源 乃先孕虞育夏 甄殷陶周 文684.1譯3498
然後宣二祖之重光 襲四宗之緝熙 神靈日照 光被六幽 文684.1譯3498
仁風翔乎海表 威靈行乎鬼區 慝亡回而不泯 微胡 而不 故夫顯定三才 文684.2譯3498
昭登之績 匪堯不興 鋪聞遺策 在下之訓 匪漢不弘厥道 文684.2譯3498
至於經緯乾坤 出入三光 外運渾元 ▒霑毫芒 性類循理 文684.2譯3498
品物咸享 其已久矣 盛哉皇家帝世 德臣列 功君百王 文684.3譯3498
榮鏡宇宙 尊亡與亢 乃始虔鞏勞謙 兢兢業業 貶成抑定 不敢論制作 文684.3譯3498
至於遷正黜色 賓監之事 渙揚し▒ 而禮官儒林 屯用篤誨之士 文684.3譯3498
不傳祖宗之 ▒ 雖云優愼 無乃 與 於是三事岳牧之寮 文684.3譯3498
僉爾而進曰 陛下仰監唐典 中述祖則 俯蹈宗軌 躬奉天經 文684.4譯3499
惇睦辨章之化洽 巡靖黎蒸 懷保鰥寡之惠浹 燔 懸▒ 肅祗▒神之禮備 文684.4譯3499
是以來儀集羽族於觀魏 肉角馴毛宗於外 擾緇文皓質於郊 文684.4譯3499
升黃輝采鱗於沼 甘露宵零於 草 三足軒 於茂樹 文684.4譯3499
若乃嘉穀靈草 奇獸神禽 應圖合諜 窮祥極瑞者 朝夕坰牧 日月邦畿 文685.1譯3499
卓 乎方州 洋溢乎要荒 昔周姬有素雉朱烏玄 黃▒之事耳 文685.1譯3503
君臣動色 左右相趨 濟濟翼翼 ▒▒如也 蓋用昭明 畏 文685.1譯3503
承聿懷之福 亦以寵靈文武 貽燕後昆 覆以懿 豈其▒身而有 辭也 文685.1譯3503
若然受之 亦宜勤恁旅力 以充厥道 啓恭館之金 御東序之 寶 文685.1譯3503
以流其占 夫圖書亮章 天哲也 孔繇先命 聖孚也 文685.2譯3503
體行德本 正性也 逢吉丁▒ 景命也 順命以創制 因定以和神 文685.2譯3503
答三靈之蕃祉 展放唐之明文 事體大 而允寤寐次於心 瞻前顧後 文685.2譯3503
豈蔑淸廟 慢▒天命也 伊考自遂古 乃降戾爰 作者七十有四人 文685.2譯3503
有不 而假素 罔光度而遺章 今其如▒ 而獨闕也 文685.3譯3503
是時聖上 固以垂精遊神 苞擧藝文 屢訪▒儒 兪咨故老 與之斟酌道德之淵源 文685.3譯3503
仁義之林藪 以望元符之臻焉 ▒感▒后之 辭 文685.3譯3503
又悉經五繇之碩慮矣 將 萬嗣揚洪輝 奮景炎 扇遺風 文685.3譯3503
播芳烈 久而逾新 用而不竭 汪汪乎丕天之大律 其疇能亘之哉 文685.4譯3503
唐哉皇哉 皇哉唐哉 文685.4譯3503
文選卷二十五 文686.1譯3508
史論 文686.1譯3508
公孫弘傳贊 班孟堅 文686.1譯3508
贊曰 公孫弘 卜式 倪寬 皆以鴻漸之翼 困於燕雀 遠▒羊豕之間 文686.1譯3509
非遇其時 焉能致此位乎 是時漢興六十餘載 海▒乂安 文686.2譯3509
府連充實 而四夷未賓 制度多闕 上方欲用文武 求之如弗及 文686.2譯3509
始以蒲輪迎枚生 見主父而歎息 ▒士慕響 異人▒出 卜式拔於芻牧 文686.2譯3509
弘羊擢於賈 衛靑奮於奴僕 日 出於降虜 斯亦 時版築飯牛之朋已 文686.2譯3509
漢之得人 於 ▒盛 儒雅則公孫弘 董仲舒 倪寬 文686.3譯3509
篤行則石建 石慶 質直則汲 卜式 推賢則韓安國 鄭當時 文686.3譯3509
定令則趙禹 張湯 文章則司馬遷 相如 滑稽則東方朔 枚皐 文686.3譯3509
應對則 嚴助 朱買臣 歷數則唐都 落下▒ 協律則李延年 文686.4譯3509
運籌則桑弘羊 奉使則張騫 蘇武 將帥則衛靑 去病 受遺則 光 文686.4譯3509
金日 其餘不可勝紀 是以興造功業 制度遺文 後世莫及 文686.4譯3509
孝宣承統 纂修洪業 亦講論六藝 招選茂異 而蕭望之 梁丘賀 文687.1譯3509
夏侯勝 韋玄成 嚴彭祖 尹▒始 以儒術進 劉向 王褒 文687.1譯3509
以文章顯 將相則張安世 趙充國 魏相 吉 于定國 杜延年 文687.1譯3509
治民則黃 王成 遂 鄭弘 召信臣 韓延壽 尹翁歸 趙廣漢 文687.1譯3509
嚴延年 張敞之屬 皆有功▒ 見述於後世 ▒其名臣 亦其次也 文687.1譯3509
文687.2譯3509
晉紀論 晉武帝革命 干令升 文687.2譯3514
史臣曰 帝王之興 必俟天命 苟有代謝 非人事也 文質異時 文687.2譯3515
興建不同 故古之有天下者 ▒皇栗陸以前 ▒而不有 應而不求 文687.2譯3515
執大象也 鴻黃世及 以一民也 堯舜▒禪 體文德也 漢魏外禪 文687.3譯3515
順大名也 湯武革命 應天人也 高光爭伐 定功業也 各因其運 文687.3譯3515
而天下隨時 隨時之義大矣哉 古者敬其事則命以始 今帝王受命而用其終 文687.3譯3515
豈人事乎 其天意乎 文687.4譯3515
晉紀總論 干令升 文687.4譯3517
史臣曰 昔高祖宣皇帝 以雄才碩量 應運而仕 値魏太祖創基之初 文687.4譯3518
籌 軍國 嘉謀屢中 遂服輿軫 驅馳三世 性深阻有如城府 文687.4譯3518
而能寬綽以容納 行任數以御物 而知人善采拔 故賢愚咸懷 小大畢力 文687.4譯3518
爾乃取鄧艾於農隙 引州泰於行役 委以文武 各善其事 文688.1譯3518
故能西擒孟達 東擧公孫淵 ▒夷曹爽 外襲王陵 神略獨斷 征伐四克 文688.1譯3518
維御▒后 大權在己 屢拒▒葛亮節制之兵 而東支吳人輔車之勢 文688.2譯3518
軍旅屢動 邊鄙無虧 於是百姓與能 大象始構矣 世 文688.2譯3518
宗承基 太祖繼業 玄 亂▒ 欽誕寇外 潛謀雖密 而在幾必兆 文688.2譯3520
淮浦再擾 而許洛不震 咸黜異圖 用融前烈 然後推 鍾鄧 長驅庸蜀 文688.2譯3520
三關電掃 劉禪入臣 天符人事 於是信矣 始當非常之禮 文688.3譯3520
終受備物之錫 名器崇於周公 權制嚴於伊尹 至於世祖 遂享皇極 文688.3譯3520
正位居體 重言愼法 仁以厚下 儉以足用 和而不弛 文688.3譯3520
寬而能斷 故民詠惟新 四海悅勸矣 聿脩宗之志 思輯戰國之苦 文688.4譯3520
腹心不同 公卿異議 而獨納羊祜之策 以從▒衆 故至於咸寧之末 文688.4譯3520
遂排▒議 而杖王杜之決 汎舟三峽 介馬桂陽 役不二時 文688.4譯3521
江湘來同 夷吳蜀之壘垣 通二方之險塞 掩唐虞之舊域 班正朔於八荒 文689.1譯3521
太康之中 天下書同文 車同軌 牛馬被野 餘糧棲畝 文689.1譯3521
行旅草舍 外閭不閉 民相遇者如親 其 乏者 取資於道路 故于時有天下無窮人之諺 文689.1譯3521
雖太平未洽 亦足以明吏奉其法 民樂其生 文689.2譯3521
百世之一時矣 武皇▒崩 山陵未乾 楊駿被誅 母后廢黜 文689.2譯3524
朝士舊臣 夷滅者數十族 尋以二公楚王之變 宗子無維城之助 文689.2譯3524
而閼伯實▒之 歲構 師尹無具瞻之貴 而顚墜戮辱之禍日有 至乃易天子以太上之號 文689.2譯3524
而有免官之謠 民不見德 唯亂是聞 朝▒伊周 文689.3譯3524
夕▒桀 善▒陷於成敗 毁譽脅於勢利 於是輕薄干紀之士 文689.3譯3524
役姦智以投之 如夜蟲之赴火 ▒外混淆 庶官失才 名實反錯 文689.3譯3524
天綱解紐 國政移於亂人 禁兵外散於四方 方岳無鈞石之鎭 文689.4譯3524
關門無結草之固 李▒ 石 傾之於荊揚 劉淵 王彌 撓之於靑冀 文689.4譯3524
二十餘年 而河洛▒墟 戎 廟制 二帝失尊 山陵無所 文689.4譯3524
何哉 樹立失權 託付非才 四維不張 而苟且之政多也 夫作法於治 文689.4譯3527
其弊猶亂 作法於亂 誰能救之 故于時天下 非暫弱也 文690.1譯3527
軍旅非無素也 彼劉淵者 離石之將兵都尉 王彌者 靑州之散吏也 文690.1譯3527
蓋皆弓馬之士 驅走之人 凡庸之才 非有吳先主▒葛孔明之能也 文690.1譯3527
新起之寇 烏合之衆 非吳蜀之敵也 脫 ▒兵 裂裳▒旗 文690.1譯3527
非戰國之器也 自下逆上 非 國之勢也 然而成敗異效 擾天下如驅▒羊 文690.1譯3527
擧二都如拾遺芥 將相侯王 連頭受戮 乞▒奴僕 而猶不獲 文690.1譯3528
后嬪妃主 虜辱於戎卒 豈不哀哉 夫天下大器也 ▒生重▒也 文690.2譯3528
愛▒相攻 利害相奪 其勢常也 若積水于防 燎火于原 文690.2譯3528
未嘗 靜也 器大者 不可以小道治 勢動者 不可以爭競擾 古先哲王知其然也 文690.2譯3528
是以 其大患 而不有其功 禦其大災 而不尸其利 文690.2譯3528
百姓皆知上德之生己 而不謂浚己以生也 是以感而應之 文690.3譯3528
悔而歸之 如晨風之鬱北林 龍魚之趣淵澤也 順乎天而享其運 文690.3譯3528
應乎人而和其義 然後設禮文以治之 斷刑罰以威之 謹好▒以示之 文690.3譯3528
審禍福以喩之 求明察以官之 篤慈愛以固之 故衆知向方 文690.3譯3528
皆樂其生而哀其死 悅其敎而安其俗 君子勤禮 小人盡力 廉恥篤於家閭 文690.3譯3528
邪僻銷於▒懷 故其民有見危以授命 而求生以害義 文690.4譯3528
又況可奮臂大呼聚之 以干紀作亂之事乎 基廣則難傾 根深則難拔 文690.4譯3528
理節則不亂 膠結則不遷 是以昔之有天下者 所以長久也 文690.4譯3528
夫豈無僻主 賴道德典刑 以維持之也 故延陵季子 聽樂以知▒侯存亡之數 文690.4譯3528
短長之期者 蓋民情風敎 國家安危之本也 昔周之興也 文691.1譯3528
后稷生於姜嫄 而天命昭顯 文武之功 起於后稷 故其詩曰 文691.1譯3531
思文后稷 克配彼天 又曰 立我蒸民 莫匪爾極 又曰 實穎實栗 文691.1譯3531
卽有邰家室 至于公劉 遭狄人之亂 去邰之 身服厥勞 文691.1譯3531
故其詩曰 乃 ▒糧 于 于囊 陟則在 ▒降在原 以處其民 文691.1譯3531
以至于大王 ▒戎翟所逼 而不忍百姓之命 杖策而去之 文691.2譯3531
故其詩曰 來朝走馬 率西水滸 至于岐下 周民從而思之曰 仁人不可失也 文691.2譯3531
故從之如歸市 居之一年成邑 二年成都 三年五倍其初 文691.2譯3531
每勞來而安集之 故其詩曰 乃慰乃止 乃左乃右 乃疆乃理 文691.3譯3531
乃宣乃畝 以至于王季 能貊其德音 故其詩曰 克明克類 文691.3譯3531
克長克君 載錫之光 至于文王 備脩舊德 而惟新其命 故其詩曰 文691.3譯3531
惟此文王 小心翼翼 昭事上帝 聿懷多福 由此觀之 周家世積忠厚 文691.3譯3532
仁及草木 ▒睦九族 外尊事黃耉 養老乞言 以成其福祿也 文691.3譯3532
而其后妃躬行四敎 尊敬師傅 服澣濯之衣 脩煩辱之事 文691.4譯3532
化天下以婦道 故其詩曰 刑于寡妻 至于兄弟 以御于家邦 是以漢濱之女 文691.4譯3532
守▒白之志 中林之士 有純一之德 故曰 文武自天保以上治▒ 文691.4譯3532
采薇以下治外 始於憂勤 終於逸樂 於是天下三分有二 文691.4譯3532
猶以服事殷 ▒侯不期而會者八百 猶曰 天命未至 以三聖之智 文692.1譯3532
伐獨夫之紂 猶正其名敎曰 逆取順守 保大定功 安民和衆 文692.1譯3532
猶▒大武之容 曰未盡善也 及周公遭變 陳后稷先公風化之所由 文692.1譯3536
致王業之艱難者 則皆農夫女工衣食之事也 故自后稷之始基靜民 文692.1譯3536
十五王而文始平之 十六王而武始居之 十八王而康克安之 文692.1譯3536
故其積基樹本 經緯禮俗 節理人情 任隱民事 如此之纏綿也 文692.2譯3536
爰及上代 雖文質異時 功業不同 及其安民立政者 其揆一也 文692.2譯3536
今晉之興也 功烈於百王 事捷於三代 蓋有▒以▒之矣 文692.2譯3536
宣景遭多難之時 務伐英雄 誅庶桀以▒事 不及脩公劉 大王之仁也 文692.2譯3537
受遺輔政 屢遇廢置 故齊王不明 不獲思庸於 高貴沖人 文692.3譯3537
不得▒子明 二祖逼禪代之期 不暇待三分八百之會也 是其創基立本 文692.3譯3537
異於先代者也 又加之以朝寡純德之士 鄕乏不二之老 文692.3譯3538
風俗淫僻 恥尙失所 學者以莊老▒宗 而黜六經 談者以虛薄▒辯 文692.3譯3538
而賤名檢 行身者以放濁▒通 而狹節信 進仕者以苟得▒貴 文692.4譯3538
而鄙居正 當官者以望空▒高 而笑勤恪 是以目三公以蕭 之稱 文692.4譯3538
標上議以虛談之名 劉頌屢言治道 傅咸每糾邪正 皆謂之俗吏 文692.4譯3538
其倚杖虛曠 依阿無心者 皆名重海▒ 若夫文王日 不暇食 文692.4譯3538
仲山甫夙夜匪懈者 蓋共嗤點以▒灰塵 而相▒病矣 由是毁譽亂於善▒之實 文693.1譯3538
情慝奔於貨欲之塗 選者▒人擇官 官者▒身擇利 文693.1譯3538
而秉鈞當軸之士 身兼官以十數 大極其尊 小錄其要 機事之失 文693.1譯3538
十 八九 而世族貴戚之子弟 陵邁超越 不拘資次 悠悠風塵 文693.1譯3538
名奔競之士 列官千百 無讓賢之擧 子▒▒崇讓 而莫之省 文693.1譯3538
子雅制九班 而不得用 長虞數直筆 而不能糾 其婦女莊櫛織▒ 文693.2譯3538
皆取成於婢僕 未嘗知女工絲 之業 中饋酒食之事也 文693.2譯3538
先時而婚 任情而動 故皆不恥淫逸之過 不拘▒忌之▒ 有逆于舅姑 文693.2譯3538
有反易剛柔 有殺戮妾 有 亂上下 父兄不之罪也 天下莫之罪也 文693.2譯3538
又況責之聞四敎於古 脩貞順於今 以輔佐君子者哉 文693.3譯3538
禮法刑政 於此大壞 如室斯構 而去其鑿契 如水斯積 而決其 防 文693.3譯3542
如火斯▒ 而離其薪燎也 國之將亡 本必先顚 其此之謂乎 文693.3譯3542
故觀阮籍之行 而覺禮敎崩弛之所由 察庾純 賈充之事 而見師尹之多僻 文693.3譯3542
考平吳之功 而知將帥之不讓 思郭欽之謀 而悟戎狄之有 文693.4譯3542
覽傅玄 劉毅之言 而得百官之邪 核傅咸之奏錢神之論 文693.4譯3542
而▒寵賂之彰 民風國勢如此 雖以中庸之才 守文之主治之 文693.4譯3542
辛有必見之於祭祀 季札必得之於聲樂 范燮必▒之請死 賈誼必▒之痛哭 文694.1譯3542
又況我惠帝 以蕩蕩之德臨之哉 故賈后肆虐於六宮 文694.1譯3542
韓午助亂於外▒ 其所由來者漸矣 豈特繫一婦人之▒乎 懷帝承亂之後得位 文694.1譯3542
於彊臣 愍帝奔播之後 徒▒其虛名 天下之政 文694.2譯3544
▒已去矣 非命世之雄 不能取之矣 然懷帝初載 嘉禾生于南昌 文694.2譯3544
望氣者又云 豫章有天子氣 及國家多難 宗室迭興 以愍懷之正 文694.2譯3544
淮南之壯 成都之功 長沙之權 皆卒於傾覆 而懷帝以豫章王 文694.2譯3544
登天位 劉向之讖云 滅亡之後 有少而水名者得之 起事者據秦川 文694.3譯3545
西南乃得朋 按愍帝 蓋秦王之子 得位於長安 固秦地也 文694.3譯3545
而西以南陽王▒右丞相 東以琅邪王▒左丞相 上諱業 故改 ▒臨 文694.4譯3545
水名也 由此推之 亦有徵祥 而皇極不建 禍辱及身 文694.4譯3545
豈上帝臨我而貳其心 將由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者乎 淳耀之烈未 文694.4譯3545
故大命重集于中宗元皇帝 文694.4譯3545
後漢書 皇后紀論 范蔚宗 文694.4譯3547
夏殷以上 后妃之制 其文略矣 周禮 王者立后 三夫人 九嬪 文694.4譯3548
二十七世婦 八十一御女 以備▒職焉 后正位宮 同體天王 文695.1譯3548
夫人坐論婦禮 九嬪掌敎四德 世婦主知喪祭賓客 女御序于王之燕寢 文695.1譯3548
頒官分務 各有典司 女史 管 記功書過 居有保阿之訓 文695.1譯3548
動有環 之響 進賢才以輔佐君子 哀窈窕而不淫其色 所以能述宣陰化 文695.2譯3548
脩成▒則 閨房肅雍 險 不行者也 故康王晩朝 關雎作諷 文695.2譯3548
宣后晏起 姜氏請▒ 及周室東遷 禮序凋缺 ▒侯僭縱 文695.2譯3548
軌制無章 齊桓有如夫人者六人 晉獻升戎女▒元妃 終於五子作 文695.3譯3548
亂 嗣 屯 爰逮戰國 風憲愈薄 適情任欲 顚倒衣裳 以至破國亡身 文695.3譯3548
不可勝數 斯固輕禮弛防 先色後德者也 秦幷天下 多自驕大 文695.4譯3551
官備七國 爵列八品 漢興因循其號 而婦制莫釐 高祖 薄不脩 文695.4譯3551
孝文 席無辨 然而選納尙簡 飾玩少華 自武元之後 文695.4譯3551
世增淫費 至乃掖庭三千 增級十四 妖倖毁政之符 外姻亂邦之▒ 文695.4譯3551
前史載之詳矣 及光武中興 雕▒朴 六宮稱號 唯皇后貴人 文696.1譯3552
金印紫綬 俸不過粟數十斛 又置美人宮人采女三等 ▒無爵秩 文696.1譯3552
歲時賞賜 充給而已 漢法常因八月 民 遣中大夫 與掖庭丞相工 文696.1譯3552
於洛陽鄕中 閱視良家童女 年十三以上 二十以下 姿色端麗 文696.1譯3552
合法相者 載還後宮 擇視可否 乃用登御 所以明愼聘納 文696.1譯3552
詳求淑哲 明帝聿遵先旨 宮敎頗脩 登建嬪后 必先令德 文696.1譯3552
▒無出 之言 權無私▒之授 可謂矯其弊矣 向使因設外戚之禁 文696.1譯3552
編▒甲令 改正后妃之制 貽厥方來 豈不休哉 雖御己有度 而防閑未篤 文696.2譯3552
故孝章以下 漸用色授 恩隆好合 遂忘 ▒ 自古雖主幼時難 文696.2譯3552
王家多 委成 宰 簡求忠貞 未有專任婦人 斷割重器 文696.2譯3554
唯秦 太后始攝政事 故穰侯權重於昭王 家富於 國 漢仍其謬 文696.2譯3554
知患莫改 東京皇統屢絶 權婦女主 外立者四帝 臨朝者六后 文696.2譯3555
莫不定策 委事父兄 貪孩童以久其政 抑明賢以專其威 文696.3譯3555
任重道悠 利深禍速 身犯霧露於雲臺之上 家纓 於圄 之下 文696.3譯3555
湮滅連踵 傾 繼路 而赴蹈不息 爛▒期 終於陵夷大運 文696.3譯3555
淪亡神寶 詩書所嘆 略同一揆 故考列行▒ 以▒皇后本紀 文696.4譯3555
雖或敗事異 而同居正號者 ▒列乎篇 其以恩私追尊 非當世所奉者 文696.4譯3555
則隨他事附出 親屬別事 各依列傳 其餘無所見 係之此紀 文696.4譯3555
以纘西京外戚云爾 文696.4譯3555
後漢書 二十八將傳論 范蔚宗 文697.2譯3558
論曰 中興二十八將 前世以▒上應二十八宿 未之詳也 然咸能感會風雲 文697.2譯3559
奮其智勇 稱▒佐命 亦各志能之士也 議者 多非光武不以功臣任職 文697.2譯3559
至使英姿茂績 委而勿用 然原夫深圖遠 固將有以焉爾 文697.2譯3559
若乃王道▒衰 降及 德 猶能授受惟庸 勳賢皆序 文697.3譯3559
如管 之迭升桓世 先趙之同列文朝 可謂兼通矣 降自秦漢 世 文697.3譯3559
資戰力 至於翼扶王室 皆武人屈起 亦有 繒屠狗輕猾之徒 或崇以連城之賞 文697.3譯3559
或任以阿▒之地 故勢疑則隙生 力 則亂起 蕭樊且猶 文697.3譯3559
信越終見 戮 不其然乎 自 以降 乎孝武 宰輔五世 文697.3譯3559
莫非公侯 遂使縉紳道塞 賢能蔽壅 朝有世及之私 下多抱關之怨 文697.4譯3559
其懷道無聞 委身草莽者 亦何可勝言 故光武鑒前事之違 文697.4譯3559
存矯枉之志 雖寇鄧之高勳 耿賈之鴻烈 分土不過大縣數四 文697.4譯3559
所加特進朝請而已 觀其治平臨政 課職責咎 將所謂導之以法 文697.4譯3559
齊之以刑者乎 若格之功臣 其傷已甚 何者 直繩則虧喪恩舊 文698.1譯3559
撓情則違廢禁典 選德則功不必厚 擧勞則人或未賢 ▒任則▒心難塞 文698.1譯3559
▒列則其弊未遠 不得不校其勝否 卽以事相權 故高秩厚德 文698.1譯3559
允答元功 峻文深憲 責成吏職 建武之世 侯者百數 文698.1譯3559
若夫數公者 則與▒國議 分均休咎 其餘▒優以寬科 完其封祿 文698.2譯3559
莫不終以功名 延慶于後 昔留侯 以▒高祖悉用蕭曹故人 郭伋亦議南陽多顯 文698.2譯3559
鄭興又戒功臣專任 夫崇恩偏授 易啓私▒之失 文698.2譯3559
至公均被 必廣招賢之路 意者不其然乎 永平中 顯宗追感前世 文698.2譯3564
功臣 乃圖 二十八將於南宮雲臺 其外又有王常 李通 竇融 文698.3譯3564
卓茂 合三十二人 故依其本第 係之篇末 以志功臣次云爾 文698.3譯3564
宦者傳論 范蔚宗 文698.3譯3565
易曰 天垂象 聖人則之 宦者四星 在皇位之側 故周禮置官 文698.3譯3565
亦備其數 者守中門之禁 寺人掌女宮之戒 又云 王之正▒者五人 文698.3譯3565
月令仲冬 尹審門閭 謹房室 詩之小雅 亦有巷伯刺讒之篇 文698.4譯3565
然宦人之在王朝者 其來舊矣 將以其體非全氣 情志專良 文698.4譯3565
通關中人 易以役養乎 然而後世因之 才任稍廣 其能者則勃貂 文698.4譯3566
管蘇 有功於楚晉 景監 ▒賢 ▒庸於秦趙 及其弊也 則 亂齊 文698.4譯3566
伊戾禍宋 漢興仍襲秦制 置中常侍官 然亦引用士人 以▒其選 文699.1譯3566
皆銀 左貂 給事殿省 及高后稱制 乃以張卿▒大謁者 文699.1譯3566
出入臥▒ 受宣詔命 文帝時 有趙談 北宮伯子 頗見親倖 至於孝武 文699.2譯3566
亦愛李延年 帝數宴後庭 或潛游離館 故請奏機事 多以宦人主之 文699.2譯3566
元帝之世 史游▒黃門令 勤心納忠 有所補益 其後弘恭 文699.2譯3566
石顯 以 險自進 卒有蕭周之禍 損穢帝德焉 中興之初 文699.2譯3566
宦官悉用 人 不▒雜調他士 至永平中 始置員數 中常侍四人 文699.3譯3569
小黃門十人 和帝卽祚幼弱 而竇憲兄弟 專摠權威 ▒外臣僚 文699.3譯3569
莫由親接 所與居者 唯 宦而已 故鄭衆得專謀禁中 終除大 文699.3譯3569
遂享分土之封 超登宮卿之位 於是中官始盛焉 自明帝以後 文699.3譯3569
乎延平 委用漸大 而其員數稍增 中常侍至有十人 小黃門二十人 文699.3譯3569
改以金 右貂 兼領卿署之職 鄧后以女主臨政 而萬機殷遠 文699.4譯3569
朝臣國議 無由▒斷 幄 稱制下令 不出房 之間 文699.4譯3569
不得不委用刑人寄之國命 手握王爵 口含天憲 非▒掖庭永巷之職 文699.4譯3569
閨 房 之任也 其後孫程 定立順之功 曹騰▒建桓之策 文699.4譯3569
續以五侯合謀 梁冀受鉞 ▒因公正 恩固主心 故中外服從 上下屛氣 文700.1譯3569
或稱伊 之勳 無謝於往載 或謂良平之 ▒興於當今 文700.1譯3569
雖時有忠公 而競見排斥 擧動▒山海 呼吸變霜露 阿旨曲求 文700.1譯3569
則光寵三族 直情 意 則▒夷五宗 漢之綱紀大亂矣 若夫高冠長劍 文700.2譯3572
紆朱懷金者 布滿官 茅分虎 南面臣民者 蓋以十數 文700.2譯3572
府署第館 ▒列於都鄙 子弟支附 過半於州國 南金和寶 紈霧 之積 文700.2譯3572
盈 珍藏 媛侍兒 歌童舞女之玩 充備綺室 狗馬飾彫文 文700.2譯3572
土木被 繡 皆剝割萌黎 競恣奢欲 構害明賢 專樹黨類 文700.3譯3572
其有▒相援引 希附權彊者 皆腐身薰子 以自衒達 同弊相濟 文700.3譯3572
故其徒有繁 敗國▒政之事 不可 書 所以海▒嗟毒 志士窮棲 文700.3譯3572
寇劇緣間 搖亂區夏 雖忠良懷憤 時或奮發 而言出禍從 文700.3譯3572
旋見 戮 因▒大考鉤黨 轉相誣染 凡稱善士 莫不罹被災毒 文700.3譯3572
竇武何進 位崇戚近 乘九服之 怨 協▒英之勢力 而以疑留不斷 文700.4譯3572
至於殄敗 斯亦運之極乎 雖袁紹 行 芟夷無餘 然以暴易亂 文700.4譯3573
亦何云及 自曹騰說梁冀 竟立昏弱魏武因之遂遷龜鼎 所謂君以此始 文700.4譯3573
必以此終 信其然矣 文701.1譯3573
逸民傳論 范蔚宗 文701.1譯3576
易稱 遯之時義大矣哉 又曰 不事王侯 高尙其事 是以堯稱則天 文701.1譯3576
而不屈潁陽之高 武盡美矣 終全孤竹之潔 自 以降 風流彌繁 文701.1譯3576
長往之軌未殊 而感致之數匪一 或隱居以求其志 或▒避以全其道 文701.2譯3576
或靜己以鎭其躁 或去危以圖其安 或垢俗以動其▒ 文701.2譯3576
或疵物以激其淸 然觀其甘心 畝之中 憔悴江海之上 豈必親魚鳥 文701.2譯3577
樂林草哉 亦云介性所至而已 故蒙恥之賓 屢黜不去其國 文701.2譯3577
蹈海之節 千乘莫移其情 適使矯易去就 則不能相▒矣 彼雖 有類沽名者 文701.3譯3577
然而蟬 埃之中 自致 區之外 異夫飾智巧 文701.3譯3577
以逐浮利者乎 荀卿有言曰 志意脩則驕富貴 道義重則輕王公也 文701.3譯3577
漢室中微 王莽簒位 士之蘊藉 義憤甚矣 是時裂冠毁冕 相 持而去之者 文701.4譯3579
蓋不可勝數 楊雄曰 鴻飛冥冥 者何慕焉 言其違患之遠也 文701.4譯3579
光武側席幽人 求之若不及 旌帛蒲車之所徵▒ 相望於巖中矣 文701.4譯3579
若薛方逢萌 聘而不肯至 嚴光周黨王 至而不能屈 文702.1譯3579
▒方咸遂 志士懷仁 斯固所謂擧逸民 則天下歸心者乎 肅宗亦禮鄭均 文702.2譯3579
而徵高鳳 以成其節 自後帝德稍衰 邪 當朝 處子耿介 文702.2譯3579
羞與卿相等列 至乃抗憤而不顧 多失其中行焉 蓋錄其絶塵不反 文702.2譯3579
同夫作者 列之此篇 文702.2譯3579
宋書謝靈運傳論 ▒休文 文702.3譯3581
史臣曰 民稟天地之靈 含五常之德 剛柔迭用 喜 分情 夫志動於中 文702.3譯3581
則歌詠外發 六義所因 四始攸繫 升降謳謠 紛披風什 文702.3譯3581
雖虞夏以前 遺文不▒ 稟氣懷靈 理無或異 然則歌詠所興 宜自生民始也 文702.3譯3581
周室▒衰 風流彌▒ 屈平宋玉 導淸源於前 賈誼相如振芳塵於後 文702.4譯3583
英辭潤金石 高義薄雲天 自 以降 情志愈廣 文702.4譯3583
王褒劉向楊班崔蔡之徒 異軌同奔 遞相師祖 雖淸辭麗曲 時發乎篇而蕪音累氣 文702.4譯3583
固亦多矣 若夫平子艶發 文以情變 絶唱高 文703.1譯3583
久無嗣響 至于建安 曹氏基命 三祖陳王 咸蓄盛藻 甫乃以情緯物 文703.1譯3583
以文被質 自漢至魏 四百餘年 辭人才子 文體三變 相如工▒形似之言 文703.1譯3583
二班長於情理之說 子建仲宣 以氣質▒體 ▒標能擅美 文703.1譯3583
獨映當時 是以一世之士 各相慕習 原其▒流所始 文703.1譯3583
莫不同祖風騷 徒以賞好異情 故意製相詭 降及元康 潘陸特秀 文703.1譯3583
律異班賈 體變曹王 縟旨星稠 繁文綺合 綴平臺之逸響 采南皮之高韻 文703.2譯3583
遺風餘烈 事極江右 在晉中興 玄風獨扇 ▒學窮於柱下 文703.2譯3583
博物止乎七篇 馳騁文辭 義 於此 自建武 于義熙 歷載將百 文703.2譯3583
雖比響聯辭 波屬雲委 莫不寄言上德 託意玄珠 麗之辭 文703.2譯3583
無聞焉耳 仲文始革孫許之風 叔源大變太元之氣 爰逮宋氏 文703.3譯3583
顔謝騰聲 靈運之興會標擧 延年之體裁明密 ▒方軌前秀 文703.3譯3585
垂範後昆 若夫敷 論心 商 前藻 工拙之數 如有可言 夫五色相宣 文703.3譯3587
八音協暢 由乎玄黃律呂 各適物宜 欲使宮羽相變 低▒舛節 文703.4譯3587
若前有浮聲 則後須切響 一簡之▒ 音韻盡殊 兩句之中 文703.4譯3588
輕重悉異 妙達此旨 始可言文 至於先士茂製 諷高歷賞 文703.4譯3588
子建▒京之作 仲宣 岸之篇 子荊零雨之章 正長朔風之句 ▒直擧▒情 文703.4譯3588
非傍詩史 正以音律調韻 取高前式 自靈均以來 多歷年代 文703.4譯3588
雖文體稍精 而此 未▒ 至於高言妙句 音韻天成 皆暗與理合 文703.4譯3588
匪由思至 張蔡曹王 曾無先覺 潘陸顔謝 去之彌遠 文704.1譯3588
此之知音者 有以得之 此言非謬 如曰不然 請待來哲 文704.1譯3588
恩倖傳論 ▒休文 文704.1譯3590
夫君子小人 類物之通稱 蹈道則▒君子 違之則▒小人 屠釣卑事也 文704.1譯3590
板築賤役也 太公起▒周師 傅說去▒殷相 非論公侯之世 文704.1譯3590
鼎食之資 明▒幽仄 唯才是與 逮于漢 道未革 胡廣累世農夫 文704.2譯3590
伯始致位公相 黃憲牛 之子 叔度名動京師 且士子居朝 文704.2譯3590
咸有職業 雖七葉珥貂 見崇西漢 而侍中身奉奏事 又分掌御服 文704.2譯3591
東方朔▒黃門侍郎 執戟殿下 郡縣 吏 ▒出豪家 負戈宿衛 文704.2譯3591
皆由勢族 非若晩代分▒二塗者也 漢末喪亂 魏武始基 軍中倉卒 文704.3譯3593
權立九品 蓋以論人才優劣 非謂世族高卑 因此相沿 遂▒成法 文704.3譯3593
自魏至晉 莫之能改 州都郡正 以才品人 而擧世人才 文704.3譯3593
升降蓋寡 徒以憑藉世資 用相陵駕 都正俗士 斟酌時宜 品目少多隨事俯仰 文704.4譯3593
劉毅所云 下品無高門 上品無賤族者也 歲月遷訛 文704.4譯3593
斯風漸篤 凡厥衣冠 莫非二品 自此以還 遂成卑庶 周漢之道以智役愚 文704.4譯3593
臺▒▒差 用成等級 魏晉以來 以貴役賤 士庶之科 文704.4譯3593
較然有辨 夫人君南面 九重奧絶 陪奉朝夕 義隔卿士 文704.4譯3594
▒ 之任 宜有司存 ▒而恩以狎生 信由恩固 無可憚之姿 有易親之色 文704.4譯3594
孝建泰始 主威獨運 空置百司 權不外假 而刑政糾雜 文705.1譯3595
理難遍通 耳目所寄 事歸近習 賞罰之要 是謂國權 出納王命 文705.1譯3595
由其掌握 於是方塗結軌 輻湊同奔 人主謂其身卑位薄 文705.1譯3595
以▒權不得重 曾不知鼠憑社貴 狐藉虎威 外無逼主之嫌 ▒有專用之功 文705.1譯3595
勢傾天下 未之或悟 挾朋樹黨 政以賄成 鉞瘡 文705.2譯3595
構於▒ 之曲 服冕乘軒 出於言笑之下 南金北 來悉方 文705.2譯3595
素 丹珀 至皆兼兩 西京許史 蓋不足云 晉朝王石 未或能比 文705.2譯3595
及太宗晩運 慮經盛衰 權倖之徒 憚宗戚 欲使幼主孤立 永竊國權 文705.3譯3595
造同異 興樹禍隙 帝弟宗王 相繼屠 民忘宋德 文705.3譯3595
雖非一塗 寶祚夙傾 實由於此 嗚呼漢書有恩澤侯表 又有 倖傳 文705.3譯3595
今采其名 列以▒恩倖篇云 文705.3譯3595
史述贊 文705.3譯3598
述高紀第一 班孟堅 文705.3譯3599
皇矣漢祖 纂堯之緖 寔天生德 聰明神武 秦人不綱 網漏于楚 文705.3譯3599
爰 發▒ 斷蛇奮旅 神母告符 朱旗乃擧 蹈秦郊 來稽首 文705.4譯3599
革命創制 三章是紀 應天順民 五星同晷 項氏畔換 黜我巴漢 文705.4譯3599
西土宅心 戰士憤怨 乘 而運 席卷三秦 割據河山 保此懷民 文706.1譯3599
股肱蕭曹 社稷是經 瓜牙信布 腹心良平 恭行天罰 赫赫明明 文706.1譯3599
述成紀第十 班孟堅 文706.1譯3601
孝成皇皇 臨朝有光 威儀之盛 如珪如璋 恣趙 朝政在王 文706.2譯3601
火火燎火 光允不陽 文706.2譯3601
述韓英彭盧吳傳第四 班孟堅 文706.2譯3602
信惟餓▒ 布實 徒 越亦狗盜 芮尹江湖 雲起龍 化▒侯王 文706.2譯3602
割有齊楚 跨制淮梁 自同 鎭我北疆 德薄位尊 非祚惟殃 文706.3譯3602
吳克忠信 胤嗣乃長 文706.3譯3602
後漢書光武紀贊 范蔚宗 文706.3譯3604
贊曰 炎政中微 大盜移國 九縣▒▒ 三精霧塞 民厭淫詐 神思反德 文706.3譯3604
世祖誕命 靈 自甄 ▒機先物 深略緯文 尋邑百萬 文706.3譯3604
虎▒▒ 長 雷野 高旗彗雲 英威▒振 新都自焚 虔劉庸代 文706.4譯3604
紛 梁趙 三河未澄 四關重擾 神旌乃顧 遞行天討 金湯失險 文706.4譯3604
車書共道 靈慶▒啓 人謀咸贊 明明廟謀 赳赳雄斷 於赫有命 文707.1譯3604
▒我皇漢 文707.1譯3604
文選卷二十六 文707.3譯3608
論一 文707.3譯3608
過秦論 賈誼 文707.3譯3608
秦孝公據 ▒之固 擁雍州之地 君臣固守以窺周室 有席卷天下 文707.3譯3609
包擧宇▒ 囊括四海之意 幷呑八荒之心 當是時也 商君佐之 文707.4譯3609
▒立法度 務耕織 脩守戰之具 連▒而▒▒侯 於是秦人拱手 文707.4譯3609
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沒 惠文武昭 蒙故業 因遺策 南取漢中 文707.4譯3609
西擧巴蜀 東割膏 之地 收要害之郡 ▒侯恐懼 會盟而謀弱秦 文707.4譯3609
不愛珍器重寶 肥饒之地 以致天下之士 合從締交 相與▒一 文707.4譯3609
當此之時 齊有孟嘗 趙有平原 楚有春申 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 文708.1譯3609
皆明智而忠信 寬厚而愛人 尊賢而重士 約從離橫 兼韓魏燕趙宋衛中山之衆 文708.1譯3609
於是六國之士 有 越徐尙蘇秦杜赫之屬 ▒之謀 文708.1譯3609
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 樂毅之徒 通其意 吳起孫 帶 兒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 文708.1譯3609
制其兵 嘗以什倍之地 百萬之衆 文708.2譯3609
叩關而攻秦 秦人開關而延敵 九國之師 遁逃而不敢進 秦無亡矢遺▒之費 文708.3譯3609
而天下▒侯已困矣 於是從散約解 爭割地而賂秦 文708.3譯3609
秦有餘力而制其弊 追亡逐北 伏尸百萬 流血漂櫓 因利乘▒ 文708.3譯3609
宰割天下 分裂河山 彊國請伏 弱國入朝 施及孝文王莊襄王 文708.3譯3609
享國之日淺 國家無事 及至始皇 奮六世之餘烈 振長策而御宇▒ 文708.3譯3609
呑二周而亡▒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 執敲 以鞭笞天下 威振四海 文708.4譯3609
南取百越之地 以▒桂林象郡 百越之君 首係頸 委命下吏 文708.4譯3610
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 守蕃籬 ▒匈奴七百餘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文708.4譯3610
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於是廢先王之道 燔百家之言 文708.4譯3610
以愚黔首 名城 殺豪俊 收天下之兵 聚之咸陽 銷鋒 鑄以▒金人十二 文708.4譯3610
以弱天下之民 然後踐華▒城 因河▒池 據億丈之城 文709.1譯3610
臨不測之谿 以▒固 良將勁弩 守要害之處 信臣精卒 文709.1譯3610
陳利兵而誰何 天下已定 始皇之心 自以▒關中之固 金城千里 文709.1譯3610
子孫帝王 萬世之業也 始皇▒沒 餘威震于殊俗 然而陳涉甕 繩樞之子 文709.1譯3614
氓▒之人 而遷徙之徒也 材能不及中庸 非有仲尼墨翟之賢 文709.1譯3614
陶朱 頓之富 足行伍之間 起阡陌之中 率罷弊之卒 文709.2譯3614
將數百之衆 轉而攻秦 斬木▒兵 揭竿▒旗 天下雲會而響應 文709.2譯3614
糧而景從 山東豪俊 遂▒起 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文709.2譯3615
雍州之地 ▒之固自若也 陳涉之位 不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之君也 文709.2譯3615
鋤 棘矜 不 於鉤戟長▒也 謫戍之衆 非抗於九國之師也 文709.3譯3615
深謀遠慮 行軍用兵之道 非及 時之士也 然而成敗異變 文709.3譯3615
功業相反 試使山東之國 與陳涉度長▒大 比權量力則 文709.3譯3615
不可同年而語矣 然秦以區區之地 致萬乘之權 招八州而朝同列 文709.3譯3615
百有餘年矣 然後以六合▒家 ▒▒宮 一夫作難 而七廟 文709.3譯3615
身死人手 ▒天下笑者 何也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非有先生論 文709.3譯3615
東方曼 文709.4譯3618
非有先生仕於吳 進不能稱往古以廣主意 退不能揚君美以顯其功 文709.4譯3618
默然無言者三年矣 吳王怪而問之曰 寡人獲先人之功 寄于衆賢之上 文709.4譯3618
夙興夜寐 未嘗敢怠也 今生 先率然高擧 遠集吳地 將以輔治 文709.4譯3619
寡人誠竊嘉之 體不安席 食不甘味 目不視靡曼之色 文709.4譯3619
耳不聽鍾鼓之音 虛心定志 欲聞流議者 三年於 矣 今先生進無以輔治 文709.4譯3619
退不揚主譽 竊不▒先生取也 蓋懷能而不見 臣不忠也 文709.4譯3619
見而不行 主不明也 意者寡人殆不明乎 非有先生 伏而唯唯 文710.1譯3619
吳王曰 可以談矣 寡人將 意而覽焉 先生曰 於▒ 可乎哉可乎哉 文710.1譯3619
談何容易 夫談者有悖於目而佛於耳 謬於心而▒於身者 文710.1譯3619
或有悅於目而順於耳 快於心而毁於行者 非有明王聖主 孰能聽之矣 文710.1譯3619
吳王曰 何▒其然也 中人以上 可以語上也 先生試言 文710.1譯3619
寡人將覽于直焉 先生對曰 昔關龍逢深諫於桀 而王子比干直言於紂 文710.1譯3619
此二臣者 皆極慮盡忠 閔主澤不下流 而萬民騷動 文710.2譯3619
故直言其失 切諫其邪者 將以▒君之榮 除主之禍也 今則不然 文710.2譯3619
反以▒誹謗君之行 無人臣之禮 果紛然傷於身 蒙不辜之名 戮及先人 文710.2譯3619
▒天下笑 故曰 談何容易 是以輔弼之臣瓦解 而邪諂之人▒進 文710.2譯3619
遂及飛廉▒來革等 二人皆詐▒巧言利口 以進其身 文710.2譯3619
陰奉彫琢刻鏤之好 以納其心 務快耳目之欲 以苟容▒度 遂往不戒 文710.2譯3619
身沒被戮 宗廟崩弛 國家▒墟 殺戮賢臣 親近讒夫 詩不云乎 文710.2譯3619
讒人罔極 交亂四國 此之謂也 故卑身賤體 說色微辭 文710.3譯3619
愉愉 終無益於主上之治 卽志士仁人 不忍▒也 將儼然作 文710.3譯3619
矜莊之色 深言直諫 上以拂人主之邪 下以損百姓之害 則 於邪主之心 文710.3譯3619
歷於衰世之法 故養壽命之士 莫肯進也 遂居深山之間 文710.3譯3619
積土▒室 編蓬▒戶 彈琴其中 以詠先王之風 亦可以樂而忘死矣 文710.3譯3619
是以伯夷叔齊避周餓于首陽之下 後世稱其仁 如是邪主之行 文710.3譯3620
固足畏也 故曰 談何容易 於是吳王 然易容 捐薦去 文710.4譯3624
危坐而聽 先生曰 接輿避世 箕子被髮佯狂 此二子者 皆避濁世 文710.4譯3624
以全其身者也 使遇明王聖主得賜淸 之間 寬和之色 發憤畢誠 文710.4譯3624
圖 安危 揆度得失 上以安主體 下以▒萬民 則五帝三王之道 文710.4譯3624
可幾而見也 故伊尹蒙恥辱 負鼎俎 和五味以干湯 太公釣於渭水之陽 文710.4譯3624
以見文王 心合意同 謀無不成 計無不從 誠得其君也 文710.4譯3624
深念遠慮 引義以正其身 推恩以廣其下 本仁祖義 文711.1譯3624
褒有德 祿賢能 誅▒亂 摠遠方 一統類 美風俗 此帝王所由昌也 文711.1譯3624
上不變天性 下不奪人倫 則天地和洽 遠方懷之 故號聖王 文711.1譯3624
臣子之職能加矣 於是裂地定封 爵▒公侯 傳國子孫 名顯後世 文711.1譯3624
民到于今稱之 以遇湯與文王也 太公伊尹以如此 龍逢比干獨如彼 文711.1譯3624
豈不哀哉 故曰 談何容易 於是吳王穆然 而深惟 文711.1譯3624
仰而泣下交 曰 嗟乎余國之不亡也 ▒▒連連 殆哉世之不絶也 文711.1譯3624
於是正明堂之朝 齊君臣之位 擧賢才 布德惠 施仁義 賞有功 文711.2譯3624
躬節儉 減後宮之費 損車馬之用 放鄭聲 遠 人 省 廚 文711.2譯3624
去侈靡 卑宮館 壞苑 塡池▒ 以與貧民無産業者 開▒藏 文711.2譯3624
振貧窮 存耆老 恤孤獨 薄賦斂 省刑罰 行此三年 海▒晏然 文711.2譯3624
天下大治 陰陽和調 萬物咸得其宜 國無災害之變 民無饑寒之色 文711.2譯3624
家給人足 ▒積有餘 囹 空虛 鳳皇來集 麒麟在郊 文711.2譯3624
甘露▒降 朱草萌芽 遠方異俗之人 嚮風慕義 各奉其職而來朝賀 文711.2譯3624
故治亂之道 存亡之端 若此易見 而君人者莫肯▒也 臣愚竊以▒過 文711.3譯3625
故詩曰 王國克生 惟周之貞 濟濟多士 文王以寧 文711.3譯3625
此之謂也 文711.3譯3625
四子講德論 ▒序 王子淵 文711.3譯3628
褒▒▒益州刺史王襄 作中和樂職宣布之詩 又作傳名曰 四子講德 文711.3譯3629
以明其意焉 文711.3譯3629
微斯文學問於虛儀夫子曰 蓋聞國有道 貧且賤焉 恥也 今夫子閉門距躍 文711.3譯3629
專精趨學 有日矣 幸遭聖主平世 而久懷寶 是伯牙去鍾期 文711.4譯3629
而舜禹遁帝堯也 於是欲顯名號 建功業 不亦難乎 夫子曰 文711.4譯3629
然 有是言也 夫蚊▒終日經營 不能越階序 附驥尾 則涉千里 文711.4譯3629
攀鴻 則翔四海 僕雖頑 願從足下 雖然何由而自達哉 文711.4譯3629
文學曰 陳懿誠於本朝之上 行話談於公卿之門 夫子曰 文711.4譯3629
無介紹之道 安從行乎公卿 文學曰 何▒其然也 昔 戚商歌以干齊桓 文711.4譯3629
越石負芻而寤晏 非有積素累舊之歡 皆塗 卒遇 而以▒親者也 文712.1譯3629
故毛 西施 善毁者不能蔽其好 姆倭傀 善譽者不能掩其醜 文712.1譯3629
苟有至道 何必介紹 夫子曰 咨夫特達而相知者 文712.2譯3630
千載之一遇也 招賢而處友者 衆士之常路也 是以空柯無刃 公輸不能以 文712.2譯3630
但懸曼 蒲 不能以射 故膺騰 波而濟水 不如乘舟之逸也 文712.2譯3630
衝蒙涉田而致遠 未若遵塗之疾也 才蔽於無人 行衰於寡黨 文712.2譯3630
此古今之患 唯文學慮之 文學曰 唯唯 敬聞命矣 文712.2譯3630
於是相與結侶 手俱游 求賢▒友 歷于西州 有二人焉 乘輅而歌 文712.2譯3630
倚 而聽之 詠歎中雅 轉運中律 ▒緩舒繹 曲折不失節 文712.3譯3630
問歌者▒誰 則所謂浮游先生陳丘子者也 於是以士相見之禮友焉 文712.3譯3630
禮文▒集 文學夫子 降席而稱曰 俚人不識 寡見▒聞 從末路 文712.3譯3633
望聽玉音 竊動心焉 敢問 所歌何詩 請聞其說 浮游先生陳丘子曰 文712.3譯3633
所謂中和樂職宣布之詩 益州刺史之所作也 刺史見太上聖明 文712.3譯3634
股肱竭力 德澤洪茂 黎庶和睦 天人▒應 屢降瑞福 文712.3譯3634
故作三篇之詩 以歌詠之也 文學曰 君子動作有應 從容得度 文712.4譯3634
南容三▒白珪 孔子▒其愼戒 太子擊誦晨風 文侯諭其指意 今吾子何樂此詩而詠之也 文712.4譯3634
先生曰 夫樂者感人心深 而風移俗易 文712.4譯3634
吾所以詠歌之者 美其君術明而臣道得也 君者中心 臣者外體 文712.4譯3634
外體作 然後知心之好▒ 臣下動 然後知君之節趨 好▒不形 文713.1譯3634
則是非不分 節趨不立 則功名不宣 故美玉蘊於 凡人視之 焉 文713.1譯3634
良人砥之 然後知其和寶也 精鍊藏於▒璞 庸人視之忽焉 文713.1譯3634
巧冶鑄之 然後知其幹也 況乎聖德巍巍蕩蕩 黎氓所不能命哉 文713.1譯3634
是以刺史推而詠之 揚君美德 深乎洋洋 罔不覆載 紛 天地 文713.1譯3634
寂寥宇宙 明君之惠顯 忠臣之節究 皇唐之世 何以加 是以每歌之 文713.1譯3634
不知老之將至也 文學曰 書云 迪一人 使四方若卜筮 文713.2譯3634
夫忠賢之臣 導主志 承君惠 攄盛德 而化洪 天下安瀾 比屋可封 文713.2譯3634
何必歌詠詩賦 可以揚君哉 愚竊惑焉 浮游先生 色勃 溢曰 文713.2譯3634
是何言與 昔周公詠文王之德 而作淸廟 建▒頌首 吉甫歎宣王 文713.2譯3634
穆如淸風 列于大雅 夫世衰道微 ▒臣虛稱者 殆也 文713.2譯3634
世平道明 臣子不宣者 鄙也 鄙殆之累 傷乎王道 故自刺史之來也 文713.3譯3634
宣布詔書 勞來不怠 令百姓▒曉聖德 莫不霑濡 眉耆耉之老 文713.3譯3634
咸愛惜朝夕 願濟須臾 觀大化之淳流 於是皇澤 沛 文713.3譯3634
主恩滿溢 百姓歡欣 中和感發 是以作歌而詠之也 傳曰 詩人感而後思 文713.3譯3634
思而後積 積而後滿 滿而後作 言之不足 故嗟歎之 文713.3譯3635
嗟歎之不足 故詠歌之 詠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 文713.3譯3635
此臣子於君父之常義 古今一也 今子執分寸 而罔億度 處把握 文713.3譯3635
而▒寥廓 乃欲圖大人之樞機 道方伯之失得 不亦遠乎 陳丘子見先生言切 文713.4譯3635
恐二客▒ 膝步而前曰 先生詳之 行 暴集 江海不以▒多 文713.4譯3639
▒▒▒逃 九 不以▒虛 是以許由▒堯而深隱 唐氏不以衰 文713.4譯3639
夷齊恥周而遠餓 文武不以卑 夫靑蠅不能穢垂棘 邪論不能惑孔墨 文713.4譯3639
今刺史質敏以流惠 舒化以揚名 采詩以顯至德 歌詠以董其文 文714.1譯3639
受命如絲 明之如緡 甘棠之風 可倚而俟也 二客雖窒計沮議何傷 文714.1譯3639
顧謂文學夫子曰 先生微矜於談道 又不讓乎當仁 文714.1譯3639
亦未巨過也 願二子措意焉 夫子曰 否 夫雷霆必發 而潛底震動 文714.1譯3639
鼓 而介士奮 故物不震不發 士不激不勇 今文學之言 文714.1譯3639
欲以議愚感敵 舒先生之憤 願二生亦勿疑也 於是文繹▒集 文714.1譯3639
乃始講德 文學夫子曰 昔成康之世 君之德歟 臣之力也 文714.2譯3641
先生曰 非有聖智之君 ▒有甘棠之臣 故虎嘯而風寥戾 龍起而致雲氣 文714.2譯3641
俟秋吟 出以陰 易曰 飛龍在天 利見大人 文714.2譯3641
鳴聲相應 仇偶相從 人由意合 物以類同 是以聖主不▒窺望 文714.2譯3641
而視以明 不 傾耳 而聽以聰 何則淑人君子 人就者衆也 文714.2譯3641
故千金之 非一狐之腋 大▒之材 非一丘之木 太平之功 非一人之略也 文714.2譯3641
蓋君▒元首 臣▒股肱 明其一體 相待而成 有君而無臣 文714.3譯3641
春秋刺焉 三代以上 皆有師傅 五伯以下 各自取友 文714.3譯3641
齊桓有管鮑 九合▒侯 一匡天下 晉文公有咎犯趙衰 取威定 文714.3譯3642
以尊天子 秦穆有王由五 攘▒西戎 始開帝緖 楚莊有孫叔子反 文714.3譯3642
兼定江淮 威震▒夏 句踐有種 渫庸 剋滅彊吳 雪會稽之恥 文714.4譯3642
魏文有段干田翟 秦人寢兵 折▒萬里 燕昭有郭 樂毅 文714.4譯3642
夷破彊齊 困閔於 夫以▒侯之細 功名猶尙若此 而況帝王選於四海 文715.1譯3642
羽翼百姓哉 故有賢聖之君 必有明智之臣 欲以積德 文715.1譯3642
則天下不足也 欲以立威 則百蠻不足攘也 今聖主冠道德 文715.2譯3642
履純仁 被六藝 佩禮文 屢下明詔 擧賢良 求術士 招異倫 文715.2譯3642
拔駿茂 是以海▒歡慕 莫不風馳雨集 襲雜▒至 塡庭溢闕 含淳詠德之聲盈耳 文715.2譯3642
登降揖讓之禮極目 進者樂其條暢 怠者欲罷不能 文715.2譯3642
偃息匍匐乎詩書之門 游觀乎道德之域 咸▒身修思 吐情素而披心腹 文715.2譯3642
各悉精銳 以貢忠誠 允願推主上 弘風俗 而騁太平 文715.2譯3642
濟濟乎多士 文王所以寧也 若乃美政所施 洪恩所潤 不可究陳 文715.2譯3642
擧孝以篤行 崇能以招賢 去煩 苛 以綏百姓 祿勤增奉 以 貞廉 文715.2譯3642
減膳食 卑宮觀 省田官 損▒苑 ▒繇役 振乏困 恤民災害 文715.3譯3642
不遑游宴 閔 老之逢辜 憐 之服事 惻隱身死之腐人 文715.3譯3642
悽愴子弟之 ▒ 恩及飛鳥 惠加走獸 胎卵得以成育 草木遂其零茂 文715.3譯3642
愷悌君子 民之父母 豈不然哉 先生獨不聞秦之時邪 違三王 文715.3譯3642
背五帝 滅詩書 壞禮義 信任▒小 憎▒仁智 詐▒者進達 文715.4譯3642
諂者容入 幸相刻削 大理峻法 處位而任政者 皆短於仁義 文715.4譯3642
長於酷虐 狼摯虎攫 懷殘秉賊 其所臨▒ 莫不肌慄 伏 文715.4譯3642
吹毛求疵 ▒施 毒 百姓征 無所措其手足 愁怨 遂亡秦族 文715.4譯3643
是以養 者 不▒ 牧獸者 不育豺 樹木者 憂其▒ 文715.4譯3643
保民者 除其賊 故大漢之▒政也 崇簡易 尙寬柔 進淳仁 擧賢才 文715.4譯3643
上下無怨 民用和睦 今四海樂業 朝廷淑淸 天符▒章 文716.1譯3643
人瑞又明 品物咸享 山川降靈 神光燿暉 洪洞朗天 鳳皇來儀 文716.1譯3643
翼翼邕邕 ▒鳥▒從 舞德垂容 神雀仍集 麒麟自至 甘露滋液 文716.1譯3643
嘉禾櫛比 大化隆洽 男女條暢 家給年 咸則三壤 豈不盛哉 文716.1譯3643
昔文王應九尾狐 而東夷歸周 武王獲白魚 而▒侯同辭 周公受 文716.1譯3643
而鬼方臣 宣王得白狼 而夷狄賓 夫名自正 而事自定也 文716.2譯3643
今南郡獲白虎 亦偃武興文之應也 獲之者張武 武張而猛服也 文716.2譯3643
是以北狄賓合 邊不恤寇 甲士寢而旌旗 也 文學夫子曰 天符▒聞命矣 文716.2譯3650
敢問人瑞 先生曰 夫匈奴者 百蠻之最彊者也 天性 蹇 文716.2譯3650
習俗桀暴 賤老貴壯 氣力相高 業在攻伐 事在獵射 兒能騎羊 文716.2譯3650
走箭飛▒ 逐水隨▒ 都無常處 鳥集獸散 往來馳 文716.2譯3650
周流曠野 以濟嗜欲 其 則弓矢鞍馬 播種則 弦掌 收秋則奔狐馳 文716.3譯3650
穫刈則顚倒 追之則奔遁 釋之則▒寇 是以三王不能懷 文716.3譯3650
五伯不能綏 驚邊抗士 屢犯芻 詩人所歌 自古患之 文716.3譯3650
今聖德隆盛 威靈外覆 日逐擧國而歸德 單于稱臣而朝賀 文716.3譯3650
乾坤之所開 陰陽之所接 編結沮顔 齒梟 髮 首 文身裸袒之國 文716.3譯3650
靡不奔走貢獻 來附 婆娑嘔吟 鼓腋而笑 夫鴻均之世 文716.4譯3650
何物不樂 飛鳥翕翼 泉魚奮躍 是以刺史感 舒音而詠至德 文716.4譯3650
鄙人 淺 不能究識 敬遵所聞 未克 焉 於是二客醉于仁義 文716.4譯3650
飽于盛德 終日仰歎 怡 而悅服 文716.4譯3651
王命論 班叔皮 文717.3譯3654
昔在帝堯之禪曰 咨爾舜 天之歷數在爾躬 舜亦以命禹 于稷契 文717.3譯3655
咸佐唐虞 光濟四海 奕世載德 至于湯武 而有天下 雖其遭遇異時 文717.4譯3655
禪代不同 至于應天順人 其揆一焉 是故劉氏承堯之祚 文717.4譯3655
氏族之世 ▒干春秋 唐據火德 而漢紹之 始起沛澤 則神母夜號 文717.4譯3655
以彰赤帝之符 由是言之 帝王之祚 必有明聖顯懿之德 文717.4譯3655
功厚利積累之業 然後精誠通于神明 流澤加於生民 故能▒鬼神所福饗 文718.1譯3655
天下所歸往 未見運世無本 功德不紀 而得 起在此位者也 文718.1譯3655
世俗見高祖興於布衣 不達其故 以▒適遭暴亂 得奪其劍 文718.1譯3655
遊說之士 至比天下於逐鹿 幸捷而得之 不知神器有命 不可以智力求 文718.2譯3655
悲夫 此世之所以多亂臣賊子者也 若然者 豈徒闇於天道哉 文718.2譯3655
又不▒之於人事矣 夫餓饉流隷 饑寒道路 思有短褐之襲 文718.2譯3655
擔石之蓄 所願不過一金 終於轉死溝壑 何則貧窮亦有命也 文718.2譯3655
況乎天子之貴 四海之富 神明之祚 可得而妄處哉 故雖遭罹厄會 文718.3譯3655
竊其權柄 勇如信布 彊如梁籍 成如王莽 然卒潤 伏 文718.3譯3659
烹 分裂 又況 不及數子 而欲闇干天位者乎 是故駑蹇之乘 文718.3譯3659
不騁千里之塗 燕雀之疇 不奮六 之用 之材 不荷棟梁之任 文718.3譯3659
斗 之子 不秉帝王之重 易曰 鼎折足 覆公 不勝其任也 文718.4譯3659
當秦之末 豪傑▒起 共推陳 而王之 母止之曰 文718.4譯3659
自吾▒子家婦 而世貧賤 今卒富貴不祥 不如以兵屬人 事成少受其利 文718.4譯3659
不成禍有所歸 從其言 而陳氏以寧 王陵之母 亦見項氏之必亡 文718.4譯3659
而劉氏之將興也 是時陵▒漢將 而母獲於楚 有漢使來 文718.4譯3659
陵母見之謂曰 願告吾子 漢王長者 必得天下 子謹事之 文719.1譯3659
無有二心 遂對漢使 伏劍而死 以固勉陵 其後果定於漢 陵▒漢宰相封侯 文719.1譯3659
夫以匹婦之明 猶能推事理之致 探禍福之機 全宗祀於無窮 文719.1譯3660
垂策書於春秋 而況大丈夫之事乎 是故窮達有命 吉凶由人 文719.1譯3660
母知廢 陵母知興 審此二者 帝王之分決矣 蓋在高祖 文719.1譯3660
其興也有五 一曰 帝堯之苗裔 二曰 體貌多奇異 三曰 文719.1譯3660
神武有徵應 四曰 寬明而仁恕 五曰 知人善任使 加之以信誠好謀 文719.1譯3660
達於聽受 見善如不及 用人如由己 從諫如順流 趣時如響起 文719.2譯3660
當食吐哺 納子房之策 拔足揮洗 揖 生之說 悟戍卒之言 文719.2譯3664
斷懷土之情 高四皓之名 割肌膚之愛 擧韓信於行陣 收陳平於亡命 文719.2譯3664
英雄陳力 ▒策畢擧 此高祖之大略 所以成帝業也 文719.3譯3664
若乃靈瑞符應 又可略聞矣 初劉 妊高祖 而夢與神遇 配震電晦冥 文719.3譯3664
有龍蛇之怪 及長而多靈 有異於衆 是以王武感物而折契 文719.3譯3664
呂公▒形而進女 秦皇東游 以厭其氣 呂后望雲而知所處 始受命 文719.3譯3664
則白▒分 西入關 則五星聚 故淮陰留侯 謂之天授 非人力也 文719.4譯3664
歷古今之得失 驗行事之成敗 稽帝王之世運 考五者之所謂 文719.4譯3664
取舍不厭斯位 符瑞不同斯度 而苟昧權利 越次妄據 外不量力 文719.4譯3664
▒不知命 則必喪保家之主 失天年之壽 遇折足之凶 伏斧鉞之誅 文719.4譯3665
英雄誠知覺寤 畏若禍戒 超然遠覽 淵然深識 收陵 之明分 文720.1譯3665
絶信布之 距逐鹿之 說 審神器之有授 貧不可冀 文720.1譯3665
無▒二母之所笑 則福祚流于子孫 天祿其永終矣 文720.1譯3665
典論論文 魏文帝 文720.1譯3669
文人相輕 自古而然 傅毅之於班固 伯仲之間耳 而固小之 與弟超書曰 文720.1譯3670
武仲以能屬文 ▒蘭臺令史 下筆不能自休 夫人善於自見 文720.2譯3670
而文非一體 鮮能備善 是以各以所長 相輕所短 里語曰 文720.2譯3670
家有弊 享之千金 斯不自見之患也 今之文人 魯國孔融文擧 文720.2譯3671
廣陵陳琳孔璋 山陽王粲仲宣 北海徐幹偉長 陳留阮瑀元瑜 汝南應 德璉 文720.2譯3671
東平劉楨公幹 斯七子者 於學無所遺 於辭無所假 文720.2譯3671
咸以自騁驥 於千里 仰齊足而▒馳 以此相服 亦良難矣 蓋君子審己以度人 文720.2譯3671
故能免於斯累 而作論文 王粲長於辭賦 徐幹時有齊氣 文720.3譯3672
然粲之匹也 如粲之初征 登樓 槐賦 征思 幹之玄猿 文720.3譯3672
漏▒ 圓扇 橘賦 雖張蔡不過也 然於他文 未能稱是 琳瑀之章表書記 文720.3譯3672
今之雋也 應 和而不壯 劉楨壯而不密 孔融體氣高妙 文720.3譯3673
有過人者 然不能持論 理不勝辭 至於雜以嘲▒ 及其所善 文720.3譯3673
楊班 也 常人貴遠賤近 向聲背實 又患闇於自見 謂己▒賢 文720.3譯3674
夫文本同而末異 蓋秦議宜雅 書論宜理 銘 尙實 詩賦欲麗 文720.4譯3674
此四科不同 故能之者偏也 唯通才能備其體 文以氣▒主 氣之淸濁有體 文720.4譯3675
不可力彊而致 譬▒音樂 曲度雖均 節奏同檢 至於引氣不齊 文720.4譯3675
巧拙有素 雖在父兄 不能以移子弟 蓋文章經國之大業 文720.4譯3676
不朽之盛事 年壽有時而盡 榮樂止乎其身 二者必至之常期 文720.4譯3676
未若文章之無窮 是以古之作者 寄身於翰墨 見意於篇籍 不假良史之辭 文720.4譯3676
不託飛馳之勢 而聲名自傳於後 故西伯幽而演易 周旦顯而制禮 文720.4譯3676
不以隱約而弗務 不以康樂而加思 夫然則古人賤尺璧 文720.4譯3676
而重寸陰 乎時之過已 而人多不彊力 貧賤則 於饑寒 文721.1譯3676
富貴則流於逸樂 遂營目前之務 而遺千載之功 日月逝於上 體貌衰於下 文721.1譯3676
忽然與萬物遷化 斯亦志士之大痛也 融等已逝 唯幹▒論成一家言 文721.1譯3676
文721.1譯3676
六代論 曹元首 文721.1譯3678
昔夏殷周之歷世數十 而秦二世而亡 何則三代之君 與天下共其民 文721.2譯3679
故天下同其夏 秦王獨制其民 故傾危而莫救 夫與人共其樂者 文721.2譯3679
人必憂其憂 與人同其安者 人必拯其危 先王知獨治之不能久也 文721.2譯3679
故與人共治之 知獨守之不能固也 故與人共守之 兼親▒而兩用 文721.2譯3679
▒同異而▒進 是以輕重足矣相鎭 親▒足以相衛 幷兼路塞 文721.2譯3679
逆節不生 及其衰也 桓文帥禮 苞茅不貢 齊師伐楚 宋不城周 文721.2譯3679
晉戮其宰 王綱弛而▒張 ▒侯傲而▒肅 二 之後 以陵遲 文721.3譯3679
吳楚憑江 負固方城 雖心希九鼎而畏迫宗姬 姦情散於▒懷 文721.3譯3679
逆謀消於脣吻 斯豈非信重親戚 任用賢能 枝葉碩茂 本根賴之與 文721.3譯3679
自此之後 轉相攻伐 吳幷於越 晉分以三 魯滅於楚 文721.3譯3679
鄭兼於韓 乎戰國 ▒姬微矣 唯燕衛獨存 然皆弱小 西迫彊秦 文721.4譯3680
南畏齊楚 救於滅亡 匪遑相恤 至於王 降▒庶人 猶枝幹相持 文721.4譯3680
得居虛位 海▒無主 四十餘年 秦據勢勝之地 騁譎詐之術 文721.4譯3680
征伐關東 蠶食九國 至於始皇 乃定天位 曠日若彼 用力若此 文721.4譯3680
豈非深根固 不拔之道乎 易曰 其亡其亡 擊于苞桑 文721.4譯3680
周德其可謂當之矣 秦觀周之弊 將以▒小弱見奪 於是廢五等之爵 文722.1譯3683
立郡縣之官 棄禮樂之敎 任苛刻之政 子弟無尺寸之封 功臣無立錐之土 文722.1譯3683
▒無宗子以自毗輔 外無▒侯以▒蕃衛 仁心不加於親戚 文722.1譯3684
惠澤不流於枝葉 譬猶芟刈股肱 獨任▒腹 浮舟江海 文722.1譯3684
捐棄楫櫂 觀者▒之寒心 而始皇晏然自以▒關中之固 金城千里 文722.2譯3684
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豈不悖哉 是時淳于越諫曰 臣聞殷周之王 文722.2譯3684
封子弟功臣 千有餘人 今陛下君有海▒ 而子弟▒匹夫 卒有田常六卿之臣 文722.2譯3684
而無輔弼 何以相救 事不師古 而能長久者 非所聞也 文722.2譯3684
始皇聽李斯偏說 而▒其義 至於身死之日 無所寄付 委天下之重於凡夫之手 文722.2譯3684
託廢立之命於▒臣之口 至令趙高之徒 誅鋤宗室 文722.3譯3684
胡亥少習 薄之敎 長遵凶父之業 不能改制易法 寵任兄弟 文722.3譯3684
而乃師謨申商 諮謀趙高 自幽深宮 委政讒賊 身殘望夷 文722.3譯3684
求▒黔首 豈可得哉 遂乃郡國離心 衆庶潰叛 勝廣唱之於前 文722.3譯3684
劉項斃之於後 向使始皇納淳于之策 抑李斯之論 割裂州國 分王子弟 文722.4譯3684
封三代之後 報功臣之勞 士有常君 民有定主 枝葉相扶 文722.4譯3684
首尾▒用 雖使子孫有失道之行 時人無湯武之賢 ▒謀未發而身已屠戮 文722.4譯3684
何區區之陳項 而▒得措其手足哉 故漢祖奮三尺之劍 文722.4譯3688
驅烏集之衆 五年之中 而成帝業 自開闢以來 其興功立勳 文722.4譯3688
未有若漢祖之易者也 夫伐深根者 難▒功 枯朽者 易▒力 文722.4譯3688
理勢然也 漢鑒秦之失 封植子弟 及▒呂擅權 圖危劉氏 而天下所以不傾動 文723.1譯3688
百姓所以不易心者 徒以▒侯彊大 磐石膠固 東牟朱虛 文723.1譯3688
授命於▒ 齊代吳楚作衛於外故也 向使高祖踵亡秦之法 文723.1譯3688
忽先王之制 則天下已傳 非劉氏有也 然高祖封建 地過古制 文723.1譯3688
大者跨州兼域 下者連城數十 上下無別 權 京室 故有吳楚七國之患 文723.2譯3688
賈誼曰 ▒侯彊盛 長亂起▒ 夫欲天下之治安 莫若衆建▒侯 文723.2譯3688
而少其力 令海▒之勢 若身之使臂 臂之使指 則下無背叛之心 文723.2譯3688
上無誅伐之事 文帝不從 至於孝景 猥用晁錯之計 文723.2譯3688
削黜▒侯 親者怨恨 ▒者震恐 吳楚唱謀 五國從風 兆發高祖 文723.2譯3688
成文景 由寬之過制 急之不漸故也 所謂末大必折 尾大難掉 文723.2譯3688
尾同於體 猶或不從 況乎非體之尾 其可掉哉 武帝從主父之策 文723.3譯3689
下推恩之命 自是之後 齊分▒七 趙分▒六 淮南三割 梁代五分 文723.3譯3689
遂以陵遲 子孫微弱 衣食租稅 不豫政事 或以酎金免削 文723.3譯3689
或以無後國除 至於成帝 王氏擅朝 劉向諫曰 臣聞公族者 國之枝葉 文723.3譯3693
枝葉落 則本根無所庇 方今同姓疏遠 母黨專政 排 宗室 文723.4譯3693
孤弱公族 非所以保守社稷 安固國嗣也 其言深切多所稱引 文723.4譯3693
成帝雖悲傷歎息 而不能用 至乎哀平 異姓秉權 假周公之事 文723.4譯3693
而▒田常之亂 高拱而竊天位 一朝而臣四海 漢宗室王侯 文723.4譯3693
解印釋綬 貢奉社稷 猶懼不得▒臣妾 或乃▒之符命 頌莽恩德 文723.4譯3693
豈不哀哉 由斯言之 非宗子獨忠孝於惠文之間 而叛逆於哀平之際也 文723.4譯3693
徒以權輕勢弱 不能有定爾 賴光武皇帝挺不世之姿 禽王莽於已成 文724.1譯3693
紹漢嗣於▒絶 斯豈非宗子之力邪 而曾不鑒秦之失策 文724.1譯3693
襲周之舊制 踵亡國之法 而僥倖無疆之期 至于桓靈 執▒ 文724.1譯3693
朝無死難之臣 外無同憂之國 君孤立於上 臣弄權於下 本末不能相御 文724.1譯3693
身手不能相使 由是天下鼎沸 姦凶▒爭 宗廟焚▒灰燼 文724.2譯3694
宮室變▒ 藪 居九州之地 而身無所安處 悲夫 魏太祖武皇帝 文724.2譯3694
躬聖明之資 兼神武之略 恥王綱之廢絶 愍漢室之傾覆 龍飛 沛 文724.2譯3694
鳳翔 豫 掃除凶逆 滅鯨 迎帝西京 定都潁邑 德動天地 文724.2譯3694
義感人神 漢氏奉天 禪位大魏 大魏之興 于今二十有四年矣 文724.2譯3697
觀五代之存亡 而不用其長策 ▒前車之傾覆 而不改其轍▒ 文724.2譯3697
子弟王空虛之地 君有不使之民 宗室竄於閭閻 不聞邦國之政 文724.3譯3697
權均匹夫 勢齊凡庶 ▒無深根不拔之固 外無磐石宗盟之助 文724.3譯3697
非所以安社稷▒萬代之業也 且今之州牧郡守 古之方伯▒侯 皆跨有千里之土 文724.3譯3697
兼軍武之任 或比國數人 或兄弟▒據 而宗室子弟 文724.3譯3697
曾無一人間▒其間 與相維持 非所以彊幹弱枝備萬一之慮也 文724.3譯3698
今之用賢 或超▒名都之主 或▒偏師之帥 而宗室有文者 必限小縣之宰 文724.3譯3698
有武者 必置於百人之上 使夫廉高之士 畢志於▒ 之▒ 文724.3譯3698
才能之人 恥與非類▒伍 非所以勸進賢能 褒異宗族之禮也 文724.4譯3698
夫泉竭則流▒ 根朽則葉枯 枝繁者蔭根 條落者本孤 故語曰 文724.4譯3698
百足之蟲 至死不 扶之者衆也 此言雖小 可以譬大 且墉基不可倉卒而成 文724.4譯3698
威名不可一朝而立 皆▒之有漸 建之有素 文724.4譯3698
譬之種樹 久則深固其根本 茂盛其枝葉 若造次徙於山林之中 文724.4譯3698
植於宮闕之下 雖壅之以黑墳 暖之以春日 猶不救於枯槁 何暇繁育哉 文724.4譯3698
夫樹猶親戚 土起士民 建置不久 則輕下慢上 平居猶懼其離叛 文725.1譯3698
危急將如之何 是以聖王安而不逸 以慮危也 存而設備 文725.1譯3698
以懼亡也 故疾風卒至 而無 拔之憂 天下有變 而無傾危之患矣 文725.1譯3698
文725.1譯3698
博奕論 韋弘嗣 文725.1譯3702
蓋聞 君子恥當年而功不立 疾沒世而名不稱 故曰 學如不及 文725.1譯3703
猶恐失之 是以古之志士 悼年齒之流邁 而懼名稱之不建也 勉精勵操 文725.1譯3703
晨興夜寐 不遑寧息 經之以歲月 累之以日力 若 越之勤 文725.2譯3703
董生之篤 漸漬德義之淵 栖遲道藝之域 且以西伯之聖 文725.2譯3703
姬公之才 猶有日 待旦之勞 故能隆興周道 垂名億載 況在臣庶 文725.2譯3703
而可以已乎 歷觀古今功名之士 皆有積累殊異之▒ 勞神苦體 文725.2譯3703
契闊勤思 平居不惰其業 窮困不易其素 是以卜式立志於耕牧 文725.2譯3703
而黃 受道於囹圄 終有榮顯之福 以成不朽之名 故山甫勤於夙夜 文725.3譯3703
而吳漢不離公門 豈有游惰哉 今世之人 多不務經術 文725.3譯3703
好翫博奕 廢事棄業 忘寢與食 窮日盡明 繼以脂燭 當其臨局交爭 文725.3譯3703
雌雄未決 專精銳意 神迷體倦 人事曠而不脩 賓旅闕而不接 文725.3譯3703
雖有太牢之饌 韶夏之樂 不暇存也 至或賭及衣物 徙▒易行 文725.3譯3703
廉恥之意弛 而忿戾之色發 然其所志 不出一枰之上 所務不過方罫之間 文725.4譯3703
勝敵無封爵之賞 獲地無兼土之實 伎非六藝 文725.4譯3707
用非經國 立身者不階其術 徵選者不由其道 求之於戰陣 則非孫吳之倫也 文725.4譯3707
考之於道藝 則非孔氏之門也 以變詐▒務 則非忠信之事也 文725.4譯3707
以劫殺▒名 則非仁者之意也 而空妨日廢業 終無補益 文725.4譯3707
是何異設木而擊之 置石而投之哉 且君子之居室也 勤身以致養 文726.1譯3707
其在朝也 竭命以納忠 臨事且猶 食 而何暇博奕之足耽 文726.1譯3707
夫然 故孝友之行立 貞純之名彰也 方今大吳受命 海▒未平 文726.1譯3707
聖朝乾乾 務在得人 勇略之士 則受熊虎之任 儒雅之徒 則處龍鳳之署 文726.1譯3708
百行兼包 文武▒ 博選良才 旌簡 俊 設程試之科 文726.1譯3708
垂金爵之賞 誠千載之嘉會 百世之良遇也 當世之士 宜勉思至道 文726.2譯3708
愛功惜力 以佐明時 使名書史籍 勳在盟府 乃君子之上務 文726.2譯3708
當今之先急也 夫一木之枰 孰與方國之封 枯▒三百 孰與萬人之將 文726.2譯3708
袞龍之服 金石之樂 足以兼棋局而貿博奕矣 假令世士移博奕之力 文726.2譯3708
用之於詩書 是有顔閔之志也 用之於智計 是有良平之思也 文726.2譯3708
用之於資貨 是有 頓之富也 用之於射御 是有將帥之備也 文726.2譯3708
如此則功名立 而鄙賤遠矣 文726.3譯3708
文選卷二十七 文727.1譯3713
論二 文727.1譯3713
養生論 叔夜 文727.1譯3713
世或有謂神仙可以學得 不死可以力致者 或云 上壽百二十 古今所同 文727.1譯3714
過此以往 莫非妖妄者 此皆兩失其情 請試粗論之 夫神仙雖不目見 文727.2譯3714
然記籍所載 前史所傳 較而論之 其有必矣 似特受異氣 文727.2譯3714
稟之自然 非積學所能致也 至於導養得理 以盡性命 文727.2譯3715
上獲千餘歲 下可數百年 可有之耳 而世皆不精 故莫能得之 文727.2譯3715
何以言之 夫服藥求汗 或有弗獲 而愧情一集 渙然流離 終朝未餐 文727.2譯3715
則 然思食 而曾子銜哀 七日不飢 夜分而坐 則低迷思寢 文727.3譯3715
▒懷殷憂 則達旦不瞑 勁刷理 醇醴發顔 僅乃得之 壯士之怒 文727.3譯3715
赫然殊觀 植髮衝冠 由此言之 精神之於形骸 猶國之有君也 文727.3譯3715
神躁於中 而形喪於外 猶君昏於上 國亂於下也 夫▒稼於湯世 文727.3譯3715
偏有一漑之功者 雖終歸於 爛 必一漑者後枯 然則一 文727.3譯3717
漑之益 固不可誣也 而世常謂 一怒不足以侵性 一哀不足以傷身 文727.4譯3717
輕而肆之 是猶不識一漑之益 而望嘉穀於旱苗者也 是以君子知形恃神以立 文727.4譯3717
神須形以存 悟生理之易失 知一過之害生 故脩性以保神 文727.4譯3717
安心以全身 愛憎不棲於情 憂喜不留於意 泊然無感 文727.4譯3717
而體氣和平 又呼吸吐納 服食養身 使形神相親 表▒俱濟也 文727.4譯3717
夫田種者 一畝十斛 謂之良田 此天下之通稱也 不知區種可百餘斛 文728.1譯3718
田種一也 至於樹養不同 則功收相懸 謂商無十倍之價 文728.1譯3719
農無百斛之望 此守常而不變者也 且豆令人重 楡令人瞑 文728.1譯3719
合歡 忿 萱草忘憂 愚智所共知也 薰辛害目 豚魚不養 常世 文728.1譯3719
所識也 蝨處頭而黑 麝食▒而香 頸處險而 齒居晉而黃 推此而言 文728.2譯3719
凡所食之氣 蒸性染身 莫不相應 豈唯蒸之使重 而無使輕 文728.2譯3719
害之使闇 而無使明 薰之使黃 而無使堅 芬之使香 而無使延哉 文728.2譯3719
故神農曰 上藥養命 中藥養性者 誠知性命之理 因輔養以通也 文728.2譯3721
而世人不察 惟五穀是見 聲色是耽 目惑玄黃 耳務淫 文728.3譯3721
滋味煎其府藏 醴 其腸胃 香芳腐其骨髓 喜怒悖其正氣 文728.3譯3721
思慮銷其精神 哀樂殃其平粹 夫以 爾之軀 攻之者非一 文728.3譯3721
塗 易竭之身 而▒外受敵 身非木石 其能久乎 其自用甚者 文728.3譯3722
飮食不節 以生百病 好色不+ 以致乏絶 風寒所災 百毒所傷 文728.3譯3722
中道夭於衆難 世皆知笑悼 謂之不善持生也 至於措身失理 亡之於微 文728.4譯3723
積微成損 積損成衰 從衰得白 從白得老 從老得終 文728.4譯3723
悶若無端 中智以下 謂之自然 少覺悟 咸歎恨於所遇之初 文728.4譯3723
而不知愼衆險於未兆 是由桓侯抱將死之疾 而怒扁鵲之先見 以覺痛之日 文728.4譯3723
▒受病之始也 害成於微 而救之於著 故有無功之治 文728.4譯3723
馳騁常人之域 故有一切之壽 仰觀俯察 莫不皆然 以多自證 文729.1譯3724
以同自慰 謂天地之理 盡此而已矣 縱聞養生之事 則斷以所見 文729.1譯3724
謂之不然 其次狐疑 雖少庶幾 莫知所由 其次自力服藥 半年一年 文729.1譯3724
勞而未驗 志以厭衰 中路▒廢 或益之矣 澮 而泄之以尾閭 文729.1譯3724
欲坐望顯報者 或抑情忍欲 割棄榮願 而嗜好常在耳目之前 文729.2譯3724
所希在數十年之後 又恐兩失 ▒懷猶豫 心戰於▒ 物誘於外 文729.2譯3724
交 相傾 如此▒敗者 夫至物微妙 可以理知 難以目識 文729.2譯3725
譬猶豫章生七年然後可覺耳 今以躁競之心 涉希靜之塗 意速而事遲 文729.2譯3725
望近而應遠 故莫能相終 夫悠悠者 ▒以未效不求 而求者以不專喪業 文729.2譯3725
偏恃者以不兼無功 追術者以小道自▒ 凡若此類 文729.3譯3725
故欲之者 萬無一能成也 善養生者 則不然矣 淸虛靜泰 少私寡欲 文729.3譯3727
知名位之傷德 故忽而不營 非欲而彊禁也 識厚味之害性 文729.3譯3727
故棄而弗顧 非貪而後抑也 外物以累心不存 神氣以醇白獨著 文729.3譯3727
曠然無憂患 寂然無思慮 又守之以一 養之以和 和理日濟 同乎大順 文729.3譯3727
然後蒸以靈芝 潤以醴泉 晞以朝陽 綏以五絃 無▒自得 文729.4譯3727
體妙心玄 忘歡而後樂足 遺生而後身存 若此以往 恕可與羨門比壽 文729.4譯3727
王喬爭年何▒其無有哉 文730.1譯3727
運命論 李蕭遠 文730.1譯3730
夫治亂運也 窮達命也 貴賤時也 故運之所隆 必生聖明之君 文730.1譯3731
聖明之君 必有忠賢之臣 其所以相遇也 不求而自合 其所以相親也 文730.1譯3731
不介而自親 唱之而必和 謀之而必從 道德玄同 曲折合符 文730.2譯3731
得失不能疑其志 讒構不能離其交 然後得成功也 其所以得然者 文730.2譯3731
豈徒人事哉 授之者天也 告之者神也 成之者運也 夫黃河淸而聖人生 文730.2譯3731
里社鳴而聖人出 ▒龍見而聖人用 故伊尹有莘氏之 臣也 文730.2譯3732
而阿▒於商 太公渭濱之賤老也 而尙父於周 百里奚在虞而虞亡 文730.2譯3732
在秦而秦 非不才於虞 而才於秦也 張良受黃石之符 文730.3譯3732
誦三略之說 以游於▒雄 其言也 如以水投石 莫之受也 文730.3譯3732
及其遭漢祖也 其言也 如以石投水 莫之逆也 非張良之拙說於陳項 文730.3譯3732
而巧言於沛公也 然則張良之言一也 不識其所以合離 合離之由 文730.4譯3732
神明之道也 故彼四賢者 名載於 圖 事應乎天人 其可格之賢愚哉 文730.4譯3732
孔子曰 淸明在躬 氣志如神 嗜慾將至 有開必先 文730.4譯3732
天降時雨 山川出雲 詩云 惟嶽降神 生甫及申 惟申及甫 文730.4譯3733
惟周之翰 運命之謂也 豈惟興主 亂亡者亦如之焉 幽王之惑褒女也妖始於夏庭 文731.1譯3735
曹伯陽之獲公孫彊也 徵發於社宮 叔孫豹之 牛也 文731.1譯3735
禍成於庚宗 吉凶成敗 各以數至 咸皆不求而自合 不介而自親矣 文731.2譯3735
昔者聖人 受命河洛 曰 以文命者 七九而衰 以武興者 文731.2譯3736
六八而謀 及成王定鼎於 卜世三十 卜年七百 天所命也 文731.2譯3736
故自幽 之間 周道大壞 二 之後 禮樂陵遲 文薄之弊 文731.3譯3736
漸於靈景 辯詐之▒ 成於七國 酷烈之極 積於亡秦 文章之貴 文731.3譯3736
棄於漢祖 雖仲尼至聖 顔 大賢 揖讓於規矩之▒ 誾誾於洙泗之上 文731.3譯3736
不能 其端 孟軻孫卿 體二希聖 從容正道 不能維其末 文731.4譯3736
天下卒至于▒而不可援 夫以仲尼之才也 而器不周於魯衛 文731.4譯3739
以仲尼之辯也 而言不行於定哀 以仲尼之謙也 而見忌於子西 文732.1譯3740
以仲尼之仁也 而取 於桓 以仲尼之智也 而屈厄於陳蔡 文732.1譯3740
以仲尼之行也 而招毁於叔孫 夫道足以濟天下 而不得貴於人 文732.2譯3740
言足以經萬世 而不見信於時 行足以應神明 而不能彌綸於俗 文732.2譯3740
應聘七十國 而不一獲其主 驅驟於蠻夏之域 屈辱於公卿之門 文732.2譯3740
其不遇也如此 及其孫子思 希聖備體 而未之至 封己養高 勢動人主 文732.2譯3740
其所游歷▒侯 莫不結駟而造門 雖造門 猶有不得賓者焉 文732.3譯3740
其徒子夏升堂 而未入於室者也 退老於家 魏文侯師之 西河之人 文732.3譯3740
肅然名德 比之於夫子 而莫敢間其言 故曰 治亂運也 文732.3譯3740
窮達命也 貴賤時也 而後之君子 區區於一主 歎息於一朝 屈原以之▒湘 文732.3譯3740
賈誼以之發憤 不亦過乎 然則聖人所以▒聖者 蓋在乎樂天知命矣 文732.4譯3743
故遇之而不怨 居之而不疑也 其身可抑 而道不可屈 文732.4譯3743
其位可排 而名不可奪 譬如水也 通之斯▒川焉 塞之斯▒淵焉 文732.4譯3743
升之於雲則雨施 ▒之於地則土潤 體淸以洗物 不亂於濁 文732.4譯3743
受濁以濟物 不傷於淸 是以聖人 處窮達如一也 夫忠直之 於主 文733.1譯3743
獨立之負於俗 理勢然也 故木秀於林 風必 之 堆出於岸 文733.1譯3744
流必湍之 行高於人 衆必非之 前監不遠 覆車繼軌 文733.1譯3744
而志士仁人 猶蹈之而弗悔 操之而弗失 何哉 將以遂志而成名也 文733.1譯3744
求遂其志 而冒風波於險塗 求成其名 而歷謗議於當時 彼所以處之 文733.2譯3744
蓋有算矣 子夏曰 死生有命 富貴在天 故道之將行也 文733.2譯3744
命之將貴也 則伊尹呂尙之興於殷周百里子房之用於秦漢 不求而自得 文733.2譯3744
不邀而自遇矣 道之將廢也 命之將賤也 豈獨君子恥之 文733.2譯3744
而弗▒乎 蓋亦知▒之而弗得矣 凡希世苟合之士 戚施之人 文733.2譯3746
仰尊貴之顔 勢利之間 意無是非 讚之如流 言無可否 文733.2譯3746
應之如響 以 看▒精神 以向背▒變通 勢之所集 從之如歸市 文733.3譯3746
勢之所去 棄之如脫遺 其言曰 名與身孰親也 得與失孰賢也 文733.3譯3746
榮與辱孰珍也 故遂▒其衣服 矜其車徒 冒其貨賄 淫其聲色 文733.3譯3746
然自以▒得矣 蓋見龍逢比干之亡其身 而不惟飛廉▒來之滅其族也 文733.3譯3746
蓋知伍子胥之 鏤於吳 而不戒費無忌之誅夷於楚也 文733.4譯3746
蓋譏汲 之白首於主爵 而不懲張湯牛車之禍也 蓋笑蕭望之跋 於前 文733.4譯3746
而不懼石顯之絞縊於後也 故夫達者之算也 亦各有盡矣 文734.1譯3746
曰 凡人之所以奔競於富貴 何▒者哉 若夫立德 必須貴乎 文734.1譯3749
則幽 之▒天子 不如仲尼之▒陪臣也 必須勢乎 則王莽董賢之▒三公 文734.1譯3749
不如楊雄仲舒之 其門也 必須富乎 則齊景之千駟 文734.1譯3749
不如顔回原憲之約其身也 其▒實乎 則執杓而飮河者 不過滿腹 文734.1譯3749
棄室而灑雨者 不過濡身 過此以往 弗能受也 其▒名乎 則善▒書于史策 文734.2譯3749
毁譽流於千載 賞罰懸乎天道 吉凶灼乎鬼神 固可畏也 文734.2譯3749
將以娛耳目 樂心意乎 譬命駕而游五都之市 則天下之貨畢陳矣 文734.2譯3749
裳而涉汶陽之丘 則天下之稼如雲矣 椎 而守敖庾海陵之倉 文734.2譯3749
則山▒之積在前矣 扱 而登鍾山藍田之上 則夜光璵 之珍可觀矣 文734.3譯3749
夫如是也 ▒物甚衆 ▒己甚寡 不愛其身而嗇其神 文734.3譯3749
風驚塵起 散而不止 六疾待其前 五刑隨其後 利害生其左 攻奪出其右 文734.3譯3750
而自以▒見身名之親▒ 分榮辱之客主哉 天地之大德曰生 文734.4譯3753
聖人之大寶曰位 何以守位 曰仁 何以正人 曰義 故古之王者 文734.4譯3753
蓋以一人治天下 不以天下奉一人也 古之仕者 蓋以官行其義 文734.4譯3753
不以利冒其官也 古之君子 蓋恥得之而弗能治也 不恥能治而弗得也 文734.4譯3753
原乎天人之性 核乎邪正之分 權乎禍福之門 終乎榮辱之算 文735.1譯3753
其昭然矣 故君子舍彼取此 若夫山處不違其時 默語不失其人 文735.1譯3753
天動星▒ 而▒極猶居其所 璣琁輪轉 而▒軸猶執其中 文735.1譯3753
▒明且哲 以保其身 貽厥孫謀 以燕翼子者 昔吾先友 文735.2譯3753
嘗從事於斯矣 文735.2譯3753
辨亡論上 陸士▒ 文735.2譯3755
昔漢氏失御 姦臣竊命 禍基京畿 毒▒宇▒ 皇綱弛紊 王室遂卑 文735.2譯3756
於是▒雄蜂駭 義丘四合 吳武烈皇帝 慷慨下國 電發荊南 文735.2譯3756
權略紛 忠勇伯世 威稜則夷 震 丘交則醜虜授 遂掃淸宗 文735.3譯3756
蒸 皇祖 于時雲興之將帶州 ▒起之師跨邑 哮 之▒風驅 文735.3譯3756
熊 之衆霧集 雖丘以義合 同盟戮力 然皆苞藏禍心 阻丘 亂 文735.3譯3756
或師無謀律 喪威▒寇 忠規武節 未有如此其著者也 武烈▒沒 文735.4譯3756
長沙桓王 逸才命世 弱冠秀發 招攬遺老 與之述業 文735.4譯3759
神丘東驅 奮寡犯衆 攻無堅城之將 戰無交鋒之虜 誅叛柔服 文735.4譯3759
而江外底定 飭法脩師 則威德翕赫 賓禮名賢 而張昭▒之雄 文735.4譯3759
交御豪俊 而周瑜▒之傑 彼二君子 皆弘敏而多奇 雅達而聰哲 文736.1譯3759
故同方者以類附 等契者以氣集 而江東蓋多士矣 將北伐▒華 文736.1譯3759
誅 干紀 旋皇輿於夷庚 反帝座乎紫 挾天子以令▒侯 淸天步而歸舊物 文736.1譯3759
戎車▒次 ▒凶側目 大業未就 中世而殞 用集我大皇帝 文736.1譯3759
以奇 襲於逸軌 睿心因於令圖 從政咨於故實 播憲稽乎遺風 文736.2譯3761
而加之以篤固 申之以節儉 疇咨俊茂 好謀善斷 束帛旅於丘園 文736.2譯3761
旌命交於塗巷 故豪彦尋聲而響臻 志士希光而景 文736.2譯3761
異人輻湊 猛士如林 於是張昭▒師傅 周瑜陸公魯肅呂蒙之疇 文736.2譯3761
入▒腹心 出作股肱 甘寧凌統程普賀齊朱桓朱然之徒 奮其威 文736.3譯3762
韓當潘璋黃蓋蔣欽周泰之屬 宣其力 風雅則▒葛瑾張承步 以名聲光國 文736.3譯3762
政事則顧雍潘濬呂範呂岱 以器任幹職 奇偉則虞 陸績張溫張惇 文736.4譯3762
以諷議擧正 奉使則趙咨▒珩 以敏達延譽 術數則吳範趙達 文736.4譯3762
以 祥協德 董襲陳武 殺身以衛主 駱緣劉基 彊諫以補過 文737.1譯3762
謀無遺 擧不失策 故遂割據山川 跨制荊吳 而與天下爭▒矣 文737.2譯3762
魏氏嘗藉戰勝之威 率百萬之師 浮鄧塞之舟 下漢陰之衆 文737.2譯3767
羽楫萬計 龍躍順流 銳騎千旅 虎步原 謨臣盈室 武將連▒ 文737.3譯3767
然有呑江滸之志 一宇宙之氣 而周瑜驅我偏師 黜之赤壁 文737.3譯3767
喪旗亂轍 僅而獲免 收跡遠遁 漢王亦憑帝王之號 帥巴漢之民 文737.3譯3767
乘危騁變 結壘千里 志報關羽之敗 圖收湘西之地 而陸公亦挫之西陵 文737.3譯3767
覆師敗績 困而後濟 絶命永安 續以濡須之寇 文737.3譯3767
臨川 銳 蓬龍之戰 孑輪不反 由是二邦之將 喪氣挫鋒 勢 財 文737.4譯3767
而吳莞然坐乘其 故魏人請好 漢氏乞盟 遂 天號 鼎 而立 文737.4譯3767
西屠庸益之郊 北裂淮漢之 東包百越之地 南括▒蠻之表 文737.4譯3767
於是講八代之禮 蒐三王之樂 告類上帝 拱揖▒后 虎臣毅卒 文738.1譯3767
循江而守 長棘勁▒ 望▒而奮 庶尹盡規於上 四民展業於下 文738.1譯3767
化協殊裔 風衍遐圻 乃 一介行人 撫巡外域 巨象逸駿 文738.1譯3767
擾於外閑 明珠瑋寶 耀於▒府 珍 重▒而至 奇玩應響而赴 文738.2譯3767
軒騁於南荒 衝 息於朔野 齊民 干戈之患 戎馬無晨服之虞 文738.2譯3767
而帝業固矣 大皇▒沒 幼主▒朝 姦回肆虐 景皇聿興 虔脩遺憲 文738.2譯3772
政無大闕 守文之良主也 降及歸命之初 典刑未滅 故老猶存 文738.2譯3772
大司馬陸公 以文武熙朝 左丞相陸凱 以 盡規 而施績范愼以威重顯 文738.3譯3772
而奉離斐 以武毅稱 孟宗丁固之徒 ▒公卿 樓玄賀 之屬 文738.3譯3772
掌機事 元首雖病 股肱猶存 爰及末葉 ▒公能喪 文738.4譯3772
然後黔首有瓦解之患 皇家有土崩之 曆命應化而微 王師 運而發 文738.4譯3772
卒散於陣 民奔于邑 城池無藩籬之固 山川無 阜之勢 文738.4譯3772
非有工輸雲梯之械 智伯灌激之害 楚子築室之圍 燕人濟西之隊 文739.1譯3772
軍未浹▒ 而社稷夷矣 雖忠臣孤憤 烈士死節 將奚救哉 夫曹劉之將 文739.1譯3772
非一世之所選 向時之師 無 日之衆 戰守之道 抑有前符 文739.1譯3775
險阻之利 俄然未改 而成敗貿理 古今詭趣 何哉 彼此之化殊 文739.1譯3775
授任之才異也 文739.2譯3775
辨亡論下 文739.2譯3776
昔三方之王也 魏人據中夏 漢氏有岷益 吳制荊楊 而奄交廣 文739.2譯3776
曹氏雖功濟▒華 虐亦深矣 其民怨矣 劉公因險以飾智 功子薄矣 文739.2譯3776
其俗陋矣 夫吳桓王基之以武 太祖成之以德 聰明睿達 懿度弘遠矣 文739.2譯3776
其求賢如不及 恤民如稚子 接士盡盛德之容 親仁 丹府之愛 文739.2譯3776
拔呂蒙於戎行 識潘濬於係虜 推誠信士 不恤人之我欺 文739.3譯3776
量能授器 不患權之我 執鞭鞠躬 以重陸公之威 悉委武衛 文739.3譯3777
以濟周瑜之師 卑宮菲食 功臣之賞 披懷虛己 納謨士之算 文739.3譯3777
故魯肅一面而自託 士▒蒙險而效命 高張公之德 而省游田之娛 文739.4譯3777
賢▒葛之▒ 而割情欲之歡 感陸公之規 而除刑法之煩 文739.4譯3777
奇劉基之議 而作三爵之誓 屛氣 以伺子明之疾 分滋損甘 文740.1譯3777
以育凌統之孤 登壇慷慨 歸魯子之功 削投▒言 信子瑜之節 文740.1譯3777
是以忠臣 競盡其謨 志士咸得肆力 洪規遠略 固不厭夫區區者也 文740.2譯3780
故百官苟合 庶務未遑 初都建業 ▒臣請備禮秩 天子辭而不許曰 文740.2譯3780
天下其謂朕何 宮室輿服 蓋慊如也 爰及中業 天人之分▒定 文740.2譯3780
百度之缺粗脩 雖 化懿網 未齒乎上代 抑其體國經民之具 文740.3譯3780
亦足以▒政矣 地方幾萬里 帶甲將百萬 其野沃 其民練 文740.3譯3780
其器利 其財 東負滄海 西阻險塞 長江制其區宇 峻山帶其封域 文740.3譯3780
國家之利 未巨有弘於 者矣 借使中才守之以道 善人御之有術 文740.3譯3780
敦率遺典 勤民謹政 循定策 守常險 則可以長世永年 文740.3譯3780
未有危亡之患也 或曰 吳蜀脣齒之國 蜀滅則吳亡 理則然矣 文740.3譯3782
夫蜀蓋藩援之與國 而非吳人之存亡也 何則其郊境之接 重山積險 文740.4譯3782
陸無長 之徑 川 流迅 水有驚波之艱 雖有銳師百萬 啓行不過千夫 文740.4譯3782
千里 前驅不過百艦 故劉氏之伐 陸公喩之長蛇 文740.4譯3782
其勢然也 昔蜀之初亡 朝臣異謀 或欲積石以險其流 或欲機械以御其變 文740.4譯3782
天子總▒議 而咨之大司馬陸公 公以四瀆天地之所以節宣其氣 文740.4譯3782
固無可 之理 而機械則彼我之所共 彼若棄長技 文740.4譯3783
以就所屈 卽荊楊而爭舟楫之用 是天贊我也 將謹守峽口 以待禽耳 文741.1譯3783
逮步闡之亂 憑寶城以延彊寇 重資幣以誘▒蠻 于時大邦之衆 文741.1譯3783
雲翔電發 懸旌江介 築壘遵渚 襟帶要害 以止吳人之西 文741.1譯3783
而巴漢舟師 沿江東下 陸公以偏師三萬 北據東坑 深溝高壘 文741.1譯3783
按甲養威 反虜 跡待戮 而不敢北窺生路 彊寇敗績宵遁 喪師太半 文741.2譯3783
分命銳師五千 西禦水軍 東西同捷 獻 萬計 信哉賢人謀 文741.2譯3783
豈欺我哉 自是烽燧罕警 封域寡虞 陸公沒而潛謀兆 吳 深而六師駭 文741.2譯3783
夫太康之役 衆未盛乎 日之師 廣州之亂 禍有愈乎向時之難 文741.2譯3783
而邦家顚覆 宗廟以墟 嗚呼人之云亡 邦國殄 文741.3譯3783
不其然與 易曰 湯武革命 順乎天 玄曰 亂不極則治不形 言帝王之因天時也 文741.3譯3786
古人有言曰 天時不如地利 易曰 王侯設險以守其國 文741.3譯3786
言▒國之恃險也 又曰 地利不如人和 在德不在險 言守險之由人也 文741.3譯3786
吳之興也 ▒而由焉 孫卿所謂合其▒者也 及其亡也 文741.3譯3786
恃險而已 又孫卿所謂舍其▒者也 夫四州之氓 非無衆也 文741.3譯3786
大江之南 非乏俊也 山川之險 易守也 勁利之器 易用也 先政之策 文741.4譯3786
易循也 功不興而禍 者 何哉 所以用之者失也 是故先王達經國之長規 文741.4譯3786
審存亡之至數 謙己以安百姓 敦惠以致人和 文741.4譯3786
寬沖以誘俊乂之謀 慈和以結士民之愛 是以其安也 則黎元與之同慶 文741.4譯3786
及其危也 則兆庶與之共患 安與衆同慶 則其危不可得也 文741.4譯3787
危與下共患 則其難不足恤也 夫然 故能保其社稷 而固其土宇 文741.4譯3787
麥秀無悲殷之思 黍離無愍周之感矣 文741.4譯3787
五等▒侯論 陸士▒ 文742.3譯3790
夫體國營治 先王所愼 倉制垂基 思隆後葉 然而經略不同 長世異術 文742.3譯3791
五等之制 始於黃唐 郡縣之治 倉自秦漢 得失成敗 文742.4譯3791
備在典謨 是以其詳可得而言 夫先王知帝業至重 天下至曠 曠不可以偏制 文742.4譯3792
重不可以獨任 任重必於借力 制曠終乎因人 故設官分職 文742.4譯3792
所以輕其任也 ▒建五長 所以弘其制也 於是乎 立其封疆之典 文742.4譯3792
財其親▒之宜 使萬國相維 以成盤石之固 宗庶雜居 文742.4譯3792
而定維城之業 又有以見綏世之長御 識人情之大方 知其▒人 文743.1譯3792
不如厚己 利物不如圖身 安上在乎悅下 ▒己在乎利人 故易曰 文743.1譯3792
說以使民 民忘其勞 孫卿曰 不利而利之 不如利而後利之之利 文743.1譯3792
是以分天下以厚樂 而己得與之同憂 饗天下以 利 而我得與之共害 文743.2譯3792
利博則恩篤 樂遠則憂深 故▒侯饗食土之實 萬國受世及之祚矣 文743.2譯3792
夫然則南面之君 各務其治 九服之民 知有定主 上之子愛 文743.2譯3792
於是乎王 下之體信 於是乎結 世治足以敦風 道衰足以御暴 文743.2譯3792
故彊毅之國 不能擅一時之勢 雄俊之士 無所寄 王之志 文743.3譯3792
然後安由萬邦之思治 主尊賴▒后之圖身 譬猶衆目營方 則天網自昶 文743.3譯3792
四體辭難 而心 獲乂 蓋三代所以直道 四王所以垂業也 文743.3譯3792
夫盛衰隆弊 理所固有敎之廢興 繫乎其人 愿法期於必 明道有時而闇 文743.3譯3796
故世及之制 弊於彊禦 厚下之典 漏於末折 侵弱之 文743.4譯3796
自三季 陵夷之禍 終于七雄 昔者成湯 親照夏后之鑒 文743.4譯3796
公旦目涉商人之戒 文質相濟 損益有物 故五等之禮 不革于時 文743.4譯3796
封畛之制 有隆焉爾者 豈玩二王之禍 而闇經世之算乎 固知百世 文744.1譯3796
非可懸御 善制不能無弊 而侵弱之辱 愈於殄祀 土崩之困 文744.1譯3796
痛於陵夷也 是以經始權其多福 慮終取其少禍 非謂侯伯無可亂之符 文744.1譯3796
郡縣非致治之具也 故國憂賴其釋位 主弱憑其翼戴 及承微積弊 文744.2譯3796
王室遂卑 猶保名位 祚垂後嗣 皇統幽而不輟 神器否而必存者 文744.2譯3796
豈非置勢使之然歟 降及亡秦 棄道任術 懲周之失 文744.2譯3799
自矜其得 尋斧始於所庇 制國昧於弱下 國慶獨饗其利 主憂莫與共害 文744.2譯3799
雖速亡趣亂 不必一道 顚沛之 實由孤立 是蓋思五等之小怨 文744.3譯3799
忘經國之大德 知陵夷之可患 闇土崩之▒痛也 周之不競 文744.3譯3799
有自來矣 國乏令主 十有餘世 然片言勤王 ▒侯必應 文744.3譯3799
一朝振矜 遠國先叛 故彊晉收其請隧之圖 暴楚頓其觀鼎之志 文744.3譯3799
豈劉項之能 關 勝廣之敢號澤哉 借使秦人因循周制 雖則無道 文744.4譯3799
有與共弊 覆滅之禍 豈在 日 漢矯秦枉 大啓侯王 境土踰溢 文744.4譯3801
不遵舊典 故賈生憂其危 晁錯痛其亂 是以▒侯阻其國家之富 文744.4譯3801
憑其士民之力 勢足者反疾 土狹者逆遲 六臣犯其弱綱 七子衝其漏網 文745.1譯3801
皇祖夷於 徒 西京病於東帝 是蓋過正之災 而非建侯之累也 文745.1譯3802
然呂氏之難 朝士外顧 宋昌策漢 必稱▒侯 逮至中葉 文745.1譯3802
忌其失節 割削宗子 有名無實 天下曠然 ▒襲亡秦之軌矣 是以五侯作威 文745.2譯3802
不忌萬邦 新都襲漢 易於拾遺也 光武中興 纂隆皇統 文745.2譯3802
而猶遵覆車之遺轍 養喪家之宿疾 僅及數世 姦 充斥 文745.2譯3802
卒有彊臣專朝 則天下風靡 一夫從橫 則城池自夷 豈不危哉 文745.3譯3802
在周之衰 難興王室 放命者七臣 干位者三子 嗣王委其九鼎 文745.3譯3805
凶族據其天邑 鉦 震於 宇 鋒鏑流乎絳闕 然禍止畿甸 害不覃及 文745.4譯3805
天下晏然 以治待亂 是以宣王興於共和 襄惠振於晉鄭 文745.4譯3805
豈若二漢 階 擾 而四海已沸 臣朝入 而九服夕亂哉 遠惟王莽簒逆之事 文746.1譯3805
近覽董卓擅權之際 億兆悼心 愚智同痛 然周以之存 文746.1譯3807
漢以之亡 夫何故哉 豈世乏 時之臣 士無匡合之志歟 文746.1譯3807
蓋遠績屈於時異 雄心挫於卑勢耳 故烈士扼腕 終委寇 之手 文746.1譯3807
中人變節 以助虐國之桀 雖▒時有鳩合同志 以謀王室 然上非奧主 文746.1譯3807
下皆市人 師旅無先定之班 君臣無相保之志 是以義兵雲合 文746.2譯3807
無救劫弑之禍 民望未改 而已見大漢之滅矣 或以▒侯世位 文746.2譯3809
不必常全 昏主暴君 有時比▒ 故五等所以多亂 今之牧守 皆以官方庸能 文746.2譯3809
雖或失之 其得固多 故郡縣易以▒治 夫德之休明 文746.3譯3809
黜陟日用 長率連屬 咸述其職 而淫昏之君 無所容過 何則其不治哉 文746.3譯3809
故先代有以之興矣 苟或衰陵 百度自悖 官之吏 以貨准才 文746.3譯3809
則貪殘之萌 皆如▒后也 安在其不亂哉 故後王有以之廢矣 文746.3譯3809
且要而言之 五等之君 ▒己思治 郡縣之長 以利圖物 文746.3譯3809
何以徵之 蓋企及進取 仕子之常志 脩己安民 良士之所希及 文746.3譯3809
夫進取之情銳 而安民之譽遲 是故侵百姓 以利己者 在位所不憚 文746.4譯3809
損實事以養名者 官長所夙夜也 君無卒歲之圖 臣挾一時之志 文746.4譯3809
五等則不然 知國▒己土 衆皆我民 民安己受其利 國傷家 其疾 文746.4譯3809
故前人欲以垂後 後嗣思其堂構 ▒上無苟且之心 ▒下知膠固之義 文746.4譯3809
使其▒賢居治 則功有厚薄 兩愚處亂 則過有深淺 文747.1譯3810
然則探八代之制 幾可以一理貫 秦漢之典 殆可以一言蔽矣 文747.1譯3810
辨命論 ▒序 劉承標 文747.1譯3813
主上嘗與▒名賢 言及管輅 歎其有奇才 而位不達 時有在赤 之下 文747.1譯3814
豫聞斯議 歸以告余 余謂士之窮通 無非命也 故謹述天旨 文747.2譯3814
因言其致云爾 臣觀管輅 天才英偉 珪璋特秀 實海▒之名傑 文747.2譯3814
豈日者卜祝之流乎 而官止少府丞 年終四十八 天之報施 文747.2譯3814
何其寡歟 然則高才而無貴仕 而居大位 自古所歎也焉 獨公明而已哉 文747.3譯3814
故性命之道 窮通之數 夭閼紛綸 莫知其辨 仲任蔽其源 文747.3譯3815
子長闡其惑 至於▒冠甕 必以懸天有期 鼎貴高門 文747.3譯3815
則曰唯人所召 ▒▒ 異端斯起 蕭遠論其本 而不暢其流 文747.4譯3815
子玄語其流 而未詳其本 嘗試言之 曰夫道生萬物 則謂之道 文747.4譯3815
生而無主 謂之自然 自然者 物見其然 不知所以然 同焉皆得 文748.1譯3815
不知所以得 鼓動陶鑄 而不▒功 庶類混成 而非其力 生之無亭毒之心 文748.1譯3815
死之豈虔劉之志 墜之淵泉 非其怒 升之 漢 非其悅 文748.1譯3815
蕩乎大乎 萬寶以之化 確乎純乎 一作而不易 化而不易則謂之命 文748.2譯3815
命也者 自天之命也 定於冥兆 終然不變 鬼神莫能預 文748.2譯3815
聖哲不能謀 觸山之力 無以抗 倒日之誠 弗能感 短則不可緩之於寸陰 文748.2譯3815
長則不可急之於箭漏 至德不能踰 上智所不免 是以放勛之世 文748.3譯3815
浩浩襄陵 天乙之時 焦金流石 文公▒其尾 宣尼絶其糧 文748.3譯3815
顔回敗其叢蘭 耕歌其 ▒ 夷叔斃淑媛之言 子輿困臧倉之訴 文748.4譯3815
聖賢且猶若此 而況庸庸者乎 至乃伍員浮屍於江流 三閭▒骸於湘渚 文749.1譯3815
賈大夫沮志於長沙 ▒都尉皓髮於郎署 君山鴻漸 文749.1譯3815
▒羽儀於高雲 敬通鳳起 迅 於風穴 此豈才不足 而行有遺哉 文749.1譯3815
近世有沛國劉 弟璡 ▒一時秀士也 則關西孔子 通涉六經 文749.2譯3821
循循善誘 服膺儒行 璡則志烈秋霜 心貞崑玉 必亭亭高 文749.2譯3821
不雜風塵 皆毓德於▒門 ▒馳聲於天地 而官有微於侍郎 文749.3譯3821
位不登於執戟 相次 落 宗祝無饗 因斯兩賢 以言古則 昔之玉質金相 文749.3譯3821
英 秀達 皆 斥於當年 奇才而莫用 候草木以共 文749.3譯3821
彫 與 鹿而同死 膏塗平原 骨塡川谷 滅而無聞者 豈可勝道哉 文749.3譯3821
此則宰▒之與 ▒ 容彭之與 子 頓之與黔婁 陽文之與敦洽 文749.4譯3821
咸得之於自然 不假道於才智 故曰死生有命 富貴在天 文749.4譯3822
斯之謂矣 然命體周流 變化非一 或先號後笑 或始吉終凶 或不召自來 文750.1譯3822
或因人以濟 交錯糾紛 ▒還倚伏 非可以一理徵 非可以一途驗 文750.1譯3822
而其道密微 寂寥忽慌 無形可以見 無聲可以聞 文750.1譯3822
必御物以效靈 亦憑人而成象 譬天王之冕旒 任百官以司職 而或者▒湯武之龍躍 文750.1譯3822
謂龕亂在神功 聞孔墨之挺生 謂英睿擅奇響 文750.2譯3822
視彭韓之豹變 謂 猛致人爵 見張桓之朱 謂明經拾靑紫 豈知有力者運之而趨乎 文750.2譯3822
故言而非命 有六蔽焉爾 請陳其梗▒ 夫靡顔 理 文750.3譯3822
▒ 形之異也 朝秀晨終 龜鵠千歲 年之殊也 文750.3譯3826
聞言如響 智昏菽麥 神之辨也 同知三者 定乎造化 榮辱之境 文750.3譯3826
獨曰由人 是知二五 而未識於十 其蔽一也 龍犀日角 帝王之表 文750.3譯3827
河目龜文 公侯之相 撫鏡知其將刑 壓紐顔其膺錄 星虹樞電 文750.4譯3827
昭聖德之符 夜哭聚雲 鬱興王之瑞 皆兆發於前期 渙汗於後葉 文750.4譯3827
若謂驅 虎奮尺劍 入紫微 升帝道 則未達 冥之情 未測神明之數 文751.1譯3827
其蔽二也 空桑之里 變成洪川 歷陽之都 化▒魚▒ 文751.1譯3827
楚師屠漢卒 河 其流 秦人坑趙士 沸聲若雷震 火炎崑岳 文751.2譯3827
礫石與琬琰俱焚 嚴霜夜零 蕭艾與芝蘭共盡 雖游夏之英才 文751.2譯3827
伊顔之殆庶 焉能抗之哉 其蔽三也 或曰 明月之珠 不能無 文751.2譯3831
夏后之璜 不能無考 故亭伯死於縣長 相如卒於園令 才非不傑也 文751.3譯3831
主非不明也 而碎結綠之鴻輝 殘懸黎之夜色 抑尺之量 有短哉 文751.3譯3831
若然者 主父偃公孫弘 對策不升第 歷說而不入 牧豕淄原 文751.3譯3831
見棄州部 設令忽如過隙 死霜露 其▒▒恥 豈崔馬之流乎 文751.3譯3831
及至開東倉 列五鼎 電照風行 聲馳海外 寧前愚而後智 文751.3譯3831
先非而終是 將榮悴有定數 天命有至極 而謬生姸蚩 其蔽四也 文751.3譯3831
夫虎嘯風馳 龍興雲屬 故重華立 而元凱升 辛受生 而飛廉進 文751.4譯3831
然則天下善人少 ▒人多 闇主衆 明君寡 而薰 不同器 梟鸞不接翼 文752.1譯3831
是使渾敦 踵武於雲臺之上 仲容庭堅 耕耘於巖石之下 文752.1譯3831
橫謂廢興在我 無繫於天 其蔽五也 彼戎狄者 人面獸心 文752.2譯3831
宴安 毒 以誅殺▒道德 以蒸報▒仁義 雖大風立於靑丘 鑿齒奮於華野 文752.2譯3831
比於狼戾 曾何足喩 自金行不競 天地版蕩 左帶沸脣 文752.2譯3831
乘間電發 遂覆 洛 傾五都 居先王之桑▒ 竊名號於中縣 文752.3譯3831
與三皇競其氓黎 五帝角其區宇 種落繁熾 充 神州 嗚呼福善禍淫 文752.3譯3831
徒虛言耳 豈非否泰相傾 盈縮遞運 而 之以人 其蔽六也 文752.3譯3831
然所謂命者 死生焉 貴賤焉 貧富焉 治亂焉 禍福焉 此十者天之所賦也 文752.4譯3836
愚智善▒ 此四者人之所行也 夫神非舜禹 心異朱均 文752.4譯3836
才 中庸 在於所習 是以素絲▒ 玄黃代起 鮑魚芳蘭 文752.4譯3837
入而自變 故季路學於仲尼 風霜之節 楚穆謀於潘崇 成攀逆之禍 文753.1譯3837
而商臣之▒ 盛業光於後嗣 仲由之善 不能息其結纓 文753.1譯3837
斯則邪正由於人 吉凶在乎命也 或以鬼神害盈 皇天補德 故宋公一言 文753.1譯3837
法星三徙 殷帝自 千里來雲 若使善▒無徵 未洽斯義 文753.2譯3837
且于公高門以待封 嚴母掃墓以望喪 此君子所以自彊不息也 文753.2譯3837
如使仁而無報 奚▒脩善立名乎 斯徑廷之辭也 夫聖人之言 顯而晦 文753.3譯3837
微而婉 幽遠而難聞 河漢而不測 或立敎以進庸怠 或言命以窮性靈 文753.3譯3837
積善餘慶 立敎也 鳳鳥不至 言命也 今以片言 文753.3譯3837
辯其要趣 何異乎夕死之類 而論春秋之變哉 且荊昭德音 丹雲不卷 文753.4譯3837
周宣祈雨 珪璧斯 于 種德 不逮勛華之高 延年殘 文753.4譯3837
未甚東陵之酷暴 ▒善一 ▒▒均 而禍福異其流 廢興殊其跡 文753.4譯3837
蕩蕩上帝 豈如是乎 詩云 風雨如晦 鳴不已 故善人▒善 文753.4譯3837
焉有息哉 夫食稻粱 進芻 衣狐 襲 紈 觀窈 之奇舞 文754.1譯3842
聽雲和之琴瑟 此小人之所急 非有求而▒也 修道德 習仁義 文754.1譯3842
敦孝悌 立忠貞 漸禮樂之 潤 蹈先王之盛則 此君子之所急 文754.1譯3842
非有求而▒也 然則君子居正體道 樂天知命 明其無可奈何 識其不由智力 文754.1譯3842
逝而不召 來而不距 生而不喜 死而不 瑤臺夏屋 文754.2譯3842
不能悅其神 土室編蓬 未足憂其慮 不充 於富貴 不遑遑於所欲 文754.2譯3842
豈有史公董相不遇之文乎 文754.2譯3842
文選卷二十八 文754.3譯3845
論三 文754.3譯3845
廣絶交論 劉孝標 文754.3譯3845
客問主人曰 朱公叔絶公論 ▒是乎 ▒非乎 主人曰 客奚此之問 文754.4譯3846
客曰 夫草蟲鳴則阜 躍 雕虎嘯而淸風起 故絪縕相感 霧涌雲蒸 文754.4譯3846
鳴相召 星流電激 是以王陽登則貢公喜 罕生逝而國子悲 文754.4譯3846
且心同琴瑟 言鬱郁於蘭▒ 道▒膠漆 志婉 於塤 聖賢以此鏤金版而鐫盤孟 文755.1譯3846
書玉諜而刻鍾鼎 若乃匠人輟成風之妙巧 文755.1譯3846
伯子息流波之雅引 范張款款於下泉 尹班陶陶於永夕 駱驛縱橫 文755.2譯3846
煙 雨散 巧歷所不知 心計莫能測 而朱益州 ▒ 謨訓 文755.2譯3846
直切 絶交游 比黔首以鷹 人靈於豺虎 蒙有猜焉 請辨其惑 文755.3譯3846
主人 然而笑曰 客所謂撫絃徽音 未達燥濕變響 張羅沮澤 文755.3譯3846
不▒鴻雁雲飛 蓋聖人握金鏡 闡風烈 龍 屈 從道 隆 文755.3譯3846
日月聯璧 贊 之弘致 雲飛電薄 顯 華之微旨 若五音之變化 文755.4譯3846
濟九成之妙曲 此朱生得玄珠於赤水 謨神睿而▒言 至夫組織仁義 文756.1譯3846
琢磨道德 驩其愉樂 恤其陵夷 寄通靈臺之下 遺跡江湖之上 文756.1譯3846
風雨急而不輟其音 霜雪零而不 其色 斯賢達之素交 文756.2譯3846
歷萬古而一遇 逮叔世民訛 狙詐▒起 谿谷不能踰其險 鬼神無究其變 文756.2譯3846
競毛羽之輕 趨錐刀之末 於是素交盡 利交興 天下蚩蚩 文756.2譯3846
鳥驚雷駭 然則利交同源 派流則異 較言其略 有五術焉 文756.3譯3846
若其寵鈞董石 權壓梁竇 雕刻百工 萬物 吐漱興雲雨 呼▒下霜露 文756.3譯3851
九域聳其風塵 四海疊其燻灼 靡不望影星奔藉響川 文756.3譯3851
人始唱 鶴蓋成陰 高門旦開 流水接軫 皆願摩頂至踵 膽抽腸 文756.4譯3851
約同要離焚妻子 誓殉荊卿湛七族 是曰勢交 其流一也 文756.4譯3851
富 陶白 巨程羅 山擅銅陵 家藏金穴 出平原而聯騎 居里 而鳴鍾 文756.4譯3851
則有窮巷之賓 繩樞之士 冀宵燭之末光 文757.1譯3851
邀潤屋之微澤 魚貫鳧躍 개沓鱗萃 分雁鶩之稻粱 文757.1譯3851
霑玉 之餘瀝 銜恩遇 進款誠 援靑松以示心 指白水而旌信 文757.1譯3851
是曰賄交 其流二也 陸大夫 宴喜西都 郭有道 人倫東國 文757.2譯3851
公卿貴其籍甚 搢紳羨其登仙 加以 ▒ 涕唾流沫 騁黃馬之劇談 文757.2譯3851
縱碧 之雄辯 ▒溫郁 則寒谷成暄 論嚴苦 則春叢零葉 文757.2譯3851
飛▒出其顧指 榮辱定其一言 於是有弱冠王孫 綺紈公子 文757.3譯3851
道不 於通人 聲未 於雲閣 攀其鱗翼 其餘論 附▒驥之 端 文757.3譯3851
歸鴻於碣石 是曰談交 其流三也 陽舒陰慘 生民大情 文757.3譯3851
憂合歡離 品物 性 故魚以泉▒而 沫 鳥因將死而鳴哀 文757.4譯3851
同病相憐 綴河上之悲曲 恐懼 懷 昭谷風之盛典 斯則斷金由於▒隘 文757.4譯3851
刎頸起於 蓋 是以伍員濯漑於宰 張王撫翼於陳相 文758.1譯3851
是曰窮交 其流四也 馳 之俗 薄之倫 無不操權▒ 秉纖 文758.1譯3852
▒所以 其輕重 所以屬其鼻息 若▒不能擧 不能飛 雖顔 龍翰鳳雛 文758.2譯3852
曾史蘭薰雪白 舒向金玉淵海 卿雲 河漢 視若游塵 文758.2譯3852
遇同土梗 莫肯費其半菽 罕有落其一毛 若▒重 銖 微剽 文758.3譯3852
雖共工之蒐慝 驩兜之掩義 南荊之跋扈 東陵之巨猾 文758.3譯3852
皆▒匍匐 折枝 痔 金膏翠羽將其意 脂韋▒ 導其誠 故輪蓋所游 文758.4譯3852
必非夷惠之室 苞 所入 實行張 之家 謀而後動 文758.4譯3852
毫芒寡 是曰量交 其流五也 凡斯五交 義同賈 故桓譚譬之於 文758.4譯3859
林回諭之於甘醴 夫寒暑遞進 盛衰相襲 或前榮而後悴 文758.4譯3859
或始富而終貧 或初存而末亡 或古約而今泰 循環 覆 迅若波瀾 文759.1譯3859
此則殉利之情 未嘗異 變化之道 不得一 由是觀之 文759.1譯3859
張陳所以凶終 蕭朱所以隙末 斷焉可知矣 而翟公 方規規然 文759.1譯3859
勒門以箴客 何所見之晩乎 然因此五交 是生三 敗德殄義 文759.2譯3859
禽獸相若 一 也 難固易 訟所聚 二 也 名陷 貞介所羞 文759.2譯3859
三 也 古人知三 之▒梗 懼五交之速尤 故王丹威子以 楚 文759.2譯3859
朱穆昌言而示絶 有旨哉有旨哉 近世有樂安任昉 海▒ 傑 文759.2譯3859
早 銀黃 夙昭民譽 文麗藻 方駕曹王 英特俊邁 聯橫許郭 文759.3譯3859
類田文之愛客 同鄭莊之好賢 見一善 則 ▒扼腕 遇一才 文759.3譯3859
則揚眉抵掌 雌黃出其脣吻 朱紫由其月旦 於是冠蓋輻湊 文759.4譯3859
衣裳雲合 輜 擊▒ 坐客 滿 蹈其 若升闕里之堂 入其 隅 文759.4譯3860
謂登龍門之阪 至於顧眄增其倍價 拂使其長鳴 組雲臺者摩肩 文759.4譯3860
趨走丹 者疊跡 莫不締恩狎 結綢▒ 想惠莊之淸塵 文760.1譯3860
庶羊左之徽烈 及瞑目東 歸骸洛浦 帳猶懸 門罕漬酒之彦 文760.1譯3860
墳未宿草 野絶動輪之賓 ▒爾▒孤 朝不謀夕 流離大海之南 文760.2譯3860
寄命 之地 自昔把臂之英 金蘭之友 曾無羊舌下泣之仁 寧慕 成分宅之德 文760.2譯3860
嗚呼世路 一至於此 太行孟門 豈云 絶 文760.3譯3860
是以耿介之士 疾其若斯 裂裳 足 棄之長 獨立高山之頂 文760.4譯3860
歡與 鹿同▒ 然 絶其雰濁 誠恥之也 誠畏之也 文760.4譯3860
連珠 文761.1譯3866
演連珠五十首 陸士▒ 文761.1譯3866
臣聞 日薄星▒ 穹天所以紀物 山盈川沖 后土所以播氣 五行錯而致用 文761.1譯3867
四時違而成歲 是以百官恪居 以赴八音之離 明君執契 文761.1譯3867
以要克諧之會. 文761.1譯3867
臣聞 任重於力 才盡則困 用廣其器 應博則凶 是以 勝權而▒殆 文761.2譯3867
形過鏡則照窮 故明主程才以效業 貞臣底力而辭 . 文761.2譯3867
臣聞 俊之才 世所希乏 丘園之秀 因時則揚 是以大人基命 文761.2譯3867
不擢才於后土 明主聿興 不降佐於昊蒼. 文761.3譯3867
臣聞 世之所遺 未▒非寶 主之所珍 不必適治 是以俊乂之藪 文761.3譯3867
希蒙翹車之招 金碧之巖 必辱鳳擧之使. 文761.3譯3867
臣聞 祿放於寵 非隆家之擧 官私於親 非興邦之選 是以三卿世及 文761.3譯3867
東國多衰弊之政 五侯▒軌 西京有陵夷之運. 文761.4譯3867
臣聞 靈輝朝 稱物納照 時風夕灑 程形賦音 是以至道之行 文761.4譯3870
萬類取足於世 大化▒洽 百姓無 於心. 文761.4譯3870
臣聞 頓網探淵 不能招龍 振綱羅雲 不必招鳳 是以巢箕之 文761.4譯3870
不眄丘園之幣 洗渭之民 不發傅巖之夢. 文762.1譯3870
臣聞 鑒之積也無厚 而照有重淵之深 目之察也有畔 而▒周天壤之際 文762.2譯3870
何則應事以精不以形 造物以神不以器 是以萬邦凱樂 文762.2譯3870
非悅鍾鼓之娛 天下歸仁 非感玉帛之惠. 文762.2譯3870
臣聞 積實雖微 必動於物 崇虛雖廣 不能移心 是以都人冶容 文762.2譯3870
不悅西施之影 乘馬班如 不輟太山之陰. 文762.3譯3870
臣聞 應物有方 居難則易 藏器在身 所乏者時 是以充堂之芳 文762.3譯3870
非幽蘭所難 繞梁之音 實 絃所思. 文762.3譯3870
臣聞 智周通塞 不▒時窮 才經夷險 不▒世屈 是以陵▒之羽 文762.4譯3872
不求反風 曜夜之目 不思倒日. 文762.4譯3872
臣聞 忠臣率志 不謀其報 貞士發憤 期在明賢 是以柳莊黜殯 文762.4譯3872
非食瓜衍之賞 禽息碎首 豈要先茅之田. 文762.4譯3872
臣聞 利眼臨雲 不能垂照 朗璞蒙垢 不能吐輝 是以明哲之君 文763.1譯3872
時有蔽壅之累 俊乂之臣 屢抱後時之悲. 文763.1譯3872
臣聞 郁烈之芳 出於委灰 繁會之音 生於絶絃 是以貞女要名於沒世 文763.1譯3873
烈士赴節於當年. 文763.2譯3873
臣聞 良宰謀朝 不必借威 貞臣衛主 脩身則足 是以三晉之强 文763.2譯3873
屈於齊堂之俎 千乘之勢 弱於陽門之哭. 文763.2譯3873
臣聞 赴曲之音 洪細入韻 蹈節之容 俯仰依詠 是以言苟適事 文763.2譯3873
精 可施 士苟適道 脩短可命. 文763.3譯3873
臣聞 因雲灑潤 則芬澤易流 乘風載響 則音徽自遠 是以德敎俊物而濟 文763.3譯3873
榮名緣時而顯. 文763.3譯3873
臣聞 覽影偶質 不能解獨 指跡慕遠 無救於遲 是以循虛器者 文763.3譯3873
非應物之具 翫空言者 非致治之機. 文763.3譯3873
臣聞 鑽燧吐火 以續暘谷之晷 揮 生風 而繼飛廉之功 是以物有微而毗著 文763.3譯3873
事有 而助洪. 文763.4譯3873
臣聞 春風朝煦 蕭艾蒙其溫 秋霜宵墜 芝蕙被其 是故威以齊物▒肅 文763.4譯3873
德以普濟▒弘. 文763.4譯3873
臣聞 巧盡於器 習數則貫 道繫於神 人亡則滅 是以輪匠肆目 文763.4譯3876
不乏奚仲之妙 淸耳 而無伶倫之察. 文763.4譯3876
臣聞 性之所期 貴賤同量 理之所極 卑高一歸 是以准月稟水 文763.4譯3876
不能加 晞日引火不必增輝. 文764.1譯3876
臣聞 絶節高唱 非凡耳所悲 肆義芳訊 非庸聽所善 是以南荊有寡和之歌 文764.1譯3876
東野有不釋之辯. 文764.1譯3876
臣聞 尋煙染芬 薰息猶芳 徵音錄響 操終則絶 何則垂於世者可繼 文764.2譯3876
止乎身者難結 是以玄晏之風 存 動神之化已滅. 文764.2譯3876
臣聞 託闇藏形 不▒巧密 倚智隱情 不足自▒ 是以重光發藻 文764.2譯3877
尋虛捕景 大人貞觀 探心昭 . 文764.2譯3877
臣聞 披雲看 則天文淸 澄風觀水 則川流平 是以四族放而唐 文764.3譯3877
二臣誅而楚寧. 文764.3譯3877
臣聞 音以比耳▒美 色以悅目▒歡 是以衆聽所傾 非假百里之操 文764.3譯3877
萬夫婉 非俊西子之顔 故聖人隨世以擢佐 明主因時而命官. 文764.3譯3877
文764.3譯3877
臣聞 出乎身者 非假物所隆 牽乎時者 非克己所 是以利盡萬物 文764.3譯3877
不能叡童昏之心 德表生民 不能救棲遑之辱. 文764.4譯3877
臣聞 動循定檢 天有可察 應無常節 身或難照 是以望景揆日 文764.4譯3877
盈數可期 撫億論心 有時而謬. 文764.4譯3877
臣聞 傾耳求音 ▒優聽苦 澄心循物 形逸神勞 是以天殊其數 文764.4譯3877
雖同方 不能分其 理塞其通 則▒質不能共其休. 文764.4譯3877
臣聞 遁世之士 非受匏瓜之性 幽居之女 非無懷春之情 是以名勝欲 文765.1譯3881
故偶影之操矜 窮愈達 故凌 之節 . 文765.1譯3881
臣聞 聽極於音 不慕鈞天之樂 身足於蔭 無假垂天之雲 是以蒲密之黎 文765.1譯3881
遺時雍之世 沛之士 忘桓撥之君. 文765.1譯3881
臣聞 飛 西頓 則離朱與 收察 懸景東秀 則夜光與▒▒▒耀 文765.2譯3881
是以才換世則俱困 功偶時而▒ . 文765.2譯3881
臣聞 示應於近 遠有可察 託驗於顯 微或可包 是以寸管下 文765.3譯3881
天地不能以氣欺 尺表逆立 日月不能以形逃. 文765.3譯3881
臣聞 絃有常音 故曲終則改 鏡無▒影 故觸形則照 是以虛己應物 文765.3譯3881
必究千變之容 挾情適事 不觀萬殊之妙. 文765.4譯3881
臣聞 希聲 以諧金石之和 鼓▒擊 以節繁絃之契 是以經治 文765.4譯3881
必宣其通 圖物 審其會. 文765.4譯3882
臣聞 目無嘗音之察 耳無照景之神 故在乎我者 不誅之於己 文765.4譯3882
存乎物者 不求備於人. 文765.4譯3882
臣聞 放身而居 體逸則安 肆口而食 屬厭則充 是以王 登俎 文766.1譯3882
不假呑波之魚 蘭膏停室 不思銜燭之龍. 文766.1譯3882
臣聞 衝波安流 則龍舟不能以漂 震風洞發 則夏屋有時而傾 文766.1譯3882
何則牽乎動則靜凝 係乎靜則動貞 是以淫風大行 貞女蒙冶容之誨 文766.2譯3882
淳化殷流 盜 挾曾史之情. 文766.2譯3882
臣聞 達之所服 貴有或遺 窮之所接 賤而必尋 是以江漢之君 文766.2譯3882
悲其墜 少原之婦 哭其亡簪. 文766.2譯3882
臣聞 觸非其類 雖疾弗應 感以其方 雖微則順 是以商▒漂山 文766.3譯3886
不興盈尺之雲 谷風乘條 必降彌天之潤 故闇於治者 唱繁而和寡 文766.3譯3886
審乎物者 力約而功峻. 文766.3譯3886
臣聞 煙出於火 非火之和 情生於性 非性之適 故火壯則煙微 文766.4譯3886
性充則情約 是以殷墟有感物之悲 周京無佇立之跡. 文766.4譯3886
臣聞 適物之技 俯仰異用 應事之器 通塞異任 是以鳥栖雲而 飛 文766.4譯3886
魚藏淵而網▒ ▒鼓密而含響 朗笛疏而吐音. 文766.4譯3886
臣聞 理之所守 勢所常奪 道之所閉 權所必開 是以生重於利 文766.4譯3886
故據圖無揮劍之痛 義貴於身 故臨川有投跡之哀. 文767.1譯3886
臣聞 通於變者 用約而利博 明其要者 器淺而應玄 是以天地之 文767.1譯3886
該於六位 萬殊之曲 窮於五絃. 文767.1譯3886
臣聞 圖形於影 未盡纖麗之容 察火於灰 不▒洪赫之烈 是以問道存乎其人 文767.1譯3886
觀物必造其質. 文767.2譯3886
臣聞 情見於物 雖遠猶▒ 神藏於形 雖近則密 是以儀天步晷 文767.2譯3886
而脩短可量 臨淵揆水 而淺深難察. 文767.2譯3886
臣聞 虐暑熏天 不減堅 之寒 ▒陰凝地 無累陵火之熱 是以呑縱之彊 文767.2譯3887
不能反蹈海之志 漂櫓之威 不能降西山之節. 文767.2譯3887
臣聞 理之所開 力所常達 數之所塞 威有必窮 是以烈火流金 文767.3譯3887
不能焚景 ▒寒凝海 不能結風. 文767.3譯3887
臣聞 足於性者 天損不能入 貞於期者 時累不能淫 是以迅風陵雨 文767.4譯3887
不謬晨禽之察 勁陰殺節 不凋寒木之心. 文767.4譯3887
箴 文768.1譯3892
女史箴 張茂先 文768.2譯3892
茫茫造化 二儀▒分 散氣流形 ▒陶▒甄 在帝 羲 肇經天人 文768.2譯3893
爰始夫婦 以及君臣 家道以正 而王猷有倫 婦德尙柔 含章貞吉 文768.3譯3893
婉 淑愼 正位居室 施衿結 虔恭中饋 肅愼爾儀 式瞻淸懿 文768.3譯3893
樊姬感莊 不食鮮禽 衛女矯桓 耳忘和音 志 義高 而二主易心 文768.3譯3893
玄熊攀檻 ▒媛趨進 夫豈無畏 知死不▒ 班妾有辭 文768.4譯3893
割驩同輦 夫豈不懷 防微慮遠 道罔隆而不殺 物無盛而不衰 文768.4譯3893
日中則 月滿則微 崇猶塵積 替若駭機 人咸知飾其容 而莫抛 文768.4譯3893
飾其性 性之不飾 或愆禮正 斧之藻之 克念作聖 出其言善 文769.1譯3893
千里應之 苟違斯義 則同衾以疑 出言如微 而榮辱由 勿謂幽昧 文769.1譯3893
靈監無象 勿謂玄漠 神聽無響 無矜爾榮 天道▒盈 無恃爾貴 文769.1譯3893
隆隆者墜 鑒于小星 戒彼攸遂 比心 斯 則繁爾類 文769.1譯3893
驩不可以 寵不可以專 專實生慢 愛極則遷 致盈必損 理有固然 文769.2譯3893
美者自美 翩以取尤 冶容求好 君子所 結恩而絶 職此之由 文769.2譯3893
故曰 翼翼矜矜 福所以興 靖恭自思 榮顯所期 女史司箴 文769.2譯3893
敢告庶姬 文769.2譯3893
銘 文769.3譯3897
封燕然山銘 ▒序 班孟堅 文769.3譯3897
維永元元年秋七月 有漢元舅 曰車騎將軍竇憲 寅亮聖皇 登翼王室 文769.3譯3897
納于大麓 惟淸緝熙 乃與執金吾耿秉 述職巡禦 治兵于朔方 文769.3譯3898
鷹揚之校 虎之士 爰該六師 南單于 東胡烏桓 西戎 羌 文769.4譯3898
侯王君長之▒ 驍騎十萬 元戎輕武 長 四分 雷輜蔽路 文769.4譯3898
萬有三千餘乘 勒以八陣 ▒以威神 玄甲耀日 朱旗絳天 文769.4譯3898
遂凌高闕 下 鹿 經 鹵 絶大漠 斬溫 以 鼓 血尸逐以染鍔 文770.1譯3898
然後四校橫 星流彗掃 蕭條萬里 野無遺寇 於是域滅區 文770.1譯3898
反 而旋 考傳驗圖 窮覽其山川 遂踰 邪 跨安侯 乘燕然 文770.1譯3898
冒頓之區落 焚老上之龍庭 將上以攄高文之宿憤 光祖宗之玄靈 文770.1譯3898
下以安固後嗣 恢拓境宇 振大漢之天聲 可謂一勞而久逸 文770.2譯3898
暫費而永寧也 乃遂封山刊石 昭銘盛德 其辭曰 文770.2譯3898
王師兮征荒裔 凶虐兮截海外 其邈兮亘地界 封神丘兮建隆 文770.2譯3898
熙帝載兮振萬世 文770.2譯3898
座右銘 崔子玉 文770.2譯3901
無道人之短 無說己之長 施人愼勿念 受施愼勿忘 世譽不足慕 文770.3譯3902
唯仁▒紀綱 隱心而後動 謗議庸何傷 無使名過實 守愚聖所藏 文770.3譯3902
在涅貴不緇 曖曖▒含光 柔弱生之徒 老氏誡剛彊 行行鄙夫志 文770.3譯3902
悠悠故難量 愼言節飮食 知足勝不祥 行之苟有 久久自芬芳 文770.4譯3902
劍閣銘 張孟陽 文770.4譯3903
巖巖梁山 積石▒▒ 遠屬荊▒ 近綴岷 南通 北達褒斜 文770.4譯3904
狹過彭碣 高踰嵩華 惟蜀之門 作固作鎭 是曰劍閣 壁立千 文771.1譯3904
窮地之險 極路之峻 世濁則逆 道淸斯順 閉由往漢 開自有晉 文771.1譯3904
秦得百二 ▒呑▒侯 齊得十二 田生獻籌 狹隘 士之外區 文771.1譯3904
一人荷戟 萬夫 形勝之地 匪親勿居 昔在武侯 中流而喜 文771.1譯3904
山河之固 見屈吳起 興實在德 險亦難恃 洞庭孟門 二國不祀 文771.2譯3904
自古 今 天命匪易 憑阻作昏 鮮不敗績 公孫▒滅 劉氏銜璧 文771.2譯3904
覆車之軌 無或重跡 勒銘山阿 敢告梁益 文771.2譯3904
石闕銘 ▒序 陸佐公 文771.3譯3907
昔在舜格文祖 禹至神宗 周變商俗 湯黜夏政 雖革命殊乎因襲 文771.3譯3907
揖讓異於干戈 而晷緯冥合 天人啓 克明俊德 大庇生民 其揆一也 文771.3譯3908
在齊之季 昏虐君臨 威侮五行 怠棄三正 刑酷然炭 文771.4譯3908
暴踰膏柱 民怨神怒 衆叛親離 地無歸 瞻烏靡託 於是我皇帝拯之 文771.4譯3908
乃操斗極 把鉤陳 翼百神 萬福 於是龍飛黑水 虎步西河 文771.4譯3909
雷動風驅 天行地止 命旅致屯雲之應 登壇有降火之祥 文772.1譯3909
龜筮協從 人祗響附 穿▒露頂之豪 箕坐椎 之長 莫不援旗請奮 文772.1譯3909
執銳爭先 夏首憑固 庸岷負阻 協彼離心 抗 同德 帝赫斯怒 文772.2譯3909
馬訓丘 嚴鼓未通 凶渠泥首 弘 連軸 巨檻接 鐵馬千▒ 文772.2譯3909
朱旗萬里 折簡而禽廬九 傳檄以下湘羅 丘不血刃 士無遺▒ 文772.3譯3909
而樊鄧威懷 巴黔底定 於是流湯之黨 握炭之徒 守似藩籬 文772.3譯3909
戰同枯朽 革車丘矣 師營商牧 華夷士女 冠蓋相望 扶老 幼 文772.3譯3909
一旦雲集 壺漿塞野 簞食盈塗 似夏民之附成湯 殷士之窺周武 文772.4譯3909
安老懷少 伐罪弔民 農不遷業 市無易賈 八方入計 文772.4譯3909
四 奉圖 羽檄交馳 軍書狎至 一日二日 非止萬機 而尊嚴之度 文773.1譯3909
不▒於師旅 淵默之容 無改於行陣 計如投水 思若轉規 文773.1譯3909
策定 幄 謀成 案 曾未浹▒ 獨夫授首 乃焚其綺席 棄彼寶衣 文773.1譯3909
歸琁臺之珠 反▒侯之玉 指麾而四海隆平 下車而天下大定 文773.2譯3909
拯 塗炭 救此橫流 功均天地 明▒日月 於是仰協三靈 俯從億兆 文773.2譯3909
受昭華之玉 納龍▒之圖 類帝 宗 宗有神器 升中以祀▒望 文773.2譯3909
攝▒而朝▒夏 布敎都畿 班政方外 謀協上策 刑從中典 文773.3譯3909
南服緩耳 西 反舌 劍騎穹廬之國 同川共穴之人 莫不屈膝交臂 文773.3譯3909
厥角稽 鑿空萬里 攘地千都 幕南罷 河西無警 於是治定功成 文773.4譯3909
邇安遠肅 忘 鹿駭 息此狼顧 乃正六樂 治五禮 文773.4譯3909
改章程 創法律 置博士之職 而著錄之生若雲 開集雅之館 而款關之學如市 文773.4譯3909
興建庠序 啓設郊丘 一介之才必記 無文之典咸秩 文774.1譯3909
於是天下學士 靡然向風 人識廉隅 家知禮讓 敎臻侍子 文774.1譯3911
化洽期門 區宇乂安 方面靜息 役休務簡 歲阜民和 歷代規▒ 文774.1譯3911
前王典故 莫不芟夷 截 允執厥中 以▒象闕之制 其來已遠 文774.2譯3911
春秋設舊章之敎 經禮垂布憲之文 戴記顯游觀之言 周史書樹之夢 文774.2譯3911
北荒明月 西極流精 海岳黃金 河庭紫貝 蒼龍玄武之制 文774.3譯3911
銅爵鐵鳳之工 或以聽窮省▒ 或以布治懸法 或以表正王居 或以光崇帝里 文774.3譯3911
晉氏浸弱 宋歷威夷 禮經舊典 寂寥無記 鴻規盛烈 文774.3譯3918
湮沒罕稱 乃假天闕於牛頭 託遠圖於博望 有欺耳目 無補憲章 文774.4譯3918
乃命審曲之官 選明中之士 陳圭置 瞻星揆地 興▒表門 文774.4譯3918
草創華闕 於是歲次天紀 月旅太▒ 皇帝御天下之七載也 文774.4譯3918
構 盛則 興此崇麗 方且趨以表敬 觀而知法 物▒雙碣之容 文775.1譯3918
人識百重之典 作範垂訓 赫矣壯乎 爰命下臣 式銘盤石 其辭曰 文775.1譯3918
文775.2譯3918
惟帝建國 正位辨方 周營洛 漢啓岐梁 居因業盛 文以化光 文775.2譯3918
爰有象闕 是惟舊章 靑蓋南 黃旗東指 懸法無聞 藏書弗紀 文775.2譯3918
大人造物 龍德休否 建此百常 興 雙起 偉哉偃蹇 壯矣巍巍 文775.3譯3919
旁映重疊 上連翠微 布敎方顯 浹日初輝 懸書有附 委 知歸 文775.3譯3919
鬱 重軒 穹隆反宇 形聳飛棟 勢超浮柱 色法上圓 制模下矩 文775.3譯3919
周望原 臨煙雨 前賓四會 ▒背九房 北通二轍 南湊五方 文775.4譯3919
暑來寒往 地久天長 神哉華觀 永配無疆 文775.4譯3919
新漏刻銘 ▒序 陸佐公 文775.4譯3922
夫自天觀象 昏旦之刻未分 治歷明時 盈縮之度無准 壺命氏 文776.1譯3923
遠哉義用 揆景測▒ 宮戒井 守以水火 分 日夜 而司歷亡官疇人廢業 文776.1譯3923
孟 殄滅 攝提無紀 衛宏載傳呼之節 較而未詳 文776.1譯3923
融▒分至之差 詳而不密 陸機之賦 虛握靈珠 孫綽之銘 空擅崑玉 文776.2譯3923
弘度遺篇 承天垂旨 布在方冊 無彰器用 譬彼春華 文776.2譯3923
同夫海棗 寧可以軌物字民 作範垂訓者乎 且今之官漏 出自會稽 文776.3譯3923
積水違方 導流乖則 六日無辨 五行不分 歲 茂 月次姑洗 文776.3譯3923
皇帝有天下之五載也 樂遷夏諺 禮變商俗 業類補天 功均柱地 文776.4譯3923
河海夷晏 風雲律呂 坐朝晏罷 每旦晨興 屬傳漏之音 文776.4譯3923
聽 人之響 以▒星火謬中 金水違用 時乖啓閉 箭異 銖 爰命日官 文776.4譯3923
草創新器 於是俯察旁羅 登臺升庫 則于地四 ▒以天一 文777.1譯3923
建武遺▒ 咸和餘舛 金筒方員之制 飛流吐納之規 變律改經 文777.1譯3923
一皆懲革 天監六年 太歲丁亥 十月丁亥朔 十六日壬寅 文777.1譯3923
漏成進御 以考▒正晷 測表候陰 不謬圭撮 無乖黍累 又可以校運算之 合 文777.1譯3923
辨分天之邪正 察四氣之盈虛 課六歷之▒密 永世貽則 文777.2譯3923
傳之無窮 赫矣煥乎 無德而稱也 昔嘉量微物 盤盂小器 文777.2譯3923
猶其昭德記功 載在銘典 況入神之制 與造化合符 成物之能 文777.2譯3923
與坤元等契 勳倍楹席 事百巾▒ 寧可使多謝曾水 有陋昆吾 文777.3譯3923
金字不傳 銀書未勒者哉 乃詔小臣 ▒其銘曰 文777.3譯3923
一暑一寒 有明有晦 神道無跡 天工罕代 乃置 壺 是惟熙載 文777.4譯3929
氣均▒石 晷正權▒ 世道交喪 禮術銷亡 遽遷水火 爭倒衣裳 文777.4譯3929
擊 舛次 叢木乖方 爰究爰度 時惟我皇 方壺外次 圓流▒襲 文777.4譯3929
洪殺殊等 高卑異級 靈▒承注 陰蟲吐▒ ▒往忽來 鬼出神入 文777.4譯3929
微若抽繭 逝如激電 耳不輟音 眼無留眄 銅史司刻 金徒抱箭 文778.1譯3929
履薄非兢 臨深罔戰 授受靡▒ 登降弗爽 唯精唯一 可法可象 文778.1譯3929
月不知來 日無藏往 分似符契 至猶影響 合昏暮卷 蓂莢晨生 文778.1譯3929
尙辨天意 猶測地情 況我神造 通幽洞靈 配皇等極 ▒世作程 文778.1譯3929
上 文778.2譯3932
王仲宣 ▒序 曹子建 文778.2譯3932
建安二十二年 正月二十四日戊申 魏故侍中關▒侯王君卒 嗚呼哀哉 文778.2譯3933
皇穹神察 ▒人是恃 如何靈祗 殲我吉士 誰謂不痛 早世卽冥 文778.2譯3933
誰謂不傷 華繁中零 存亡分流 夭遂同期 朝聞夕沒 文778.2譯3933
先民所思 何用 德 表之素旗 何以贈終 哀以送之 遂作 曰 文778.2譯3933
歟侍中 遠祖彌芳 公高建業 佐武伐商 爵同齊魯 邦祀絶亡 文778.3譯3934
流裔畢萬 勳績惟光 晉獻賜封 于魏之疆 天開之祚 末胄稱王 文778.3譯3934
厥姓斯氏 條分樓散 世滋芳烈 揚聲秦漢 會遭陽九 炎光中 文778.3譯3934
世祖撥亂 爰建時雍 三▒樹位 履道是鍾 寵爵之加 匪惠惟恭 文778.4譯3934
自君二祖 ▒光▒龍 僉曰休哉 宜翼漢邦 或統太尉 或掌司空 文778.4譯3934
百揆惟▒ 五典克從 天靜人和 皇敎遐通 伊君顯考 葉佐時 文778.4譯3934
入管機密 朝政以治 出臨朔岱 庶績咸熙 君以淑懿 繼此洪基 文778.4譯3934
▒有令德 材技廣宣 彊記洽聞 幽讚微言 文若春華 思若涌泉 文778.4譯3934
發言可詠 下筆成篇 何道不洽 何藝不閑 棋局逞巧 博奕惟賢 文779.1譯3935
皇家不造 京室隕顚 宰臣專制 帝用西遷 君乃羈旅 離此阻艱 文779.1譯3935
翕然鳳擧 遠竄荊蠻 身窮志達 居鄙行鮮 振冠南嶽 濯纓淸川 文779.1譯3935
潛處蓬室 不干勢權 我公奮鉞 耀威南楚 荊人或違 陳戎講武 文779.2譯3935
君乃義發 算我師旅 高尙 功 投身帝宇 斯言▒發 謀夫是與 文779.2譯3935
是與伊何 勞謙靡已 憂世忘家 殊略卓峙 乃署祭酒 與軍行止 文779.2譯3935
算無遺策 無失理 我王建國 百司▒乂 君以顯擧 秉機省 文779.3譯3935
戴蟬珥貂 朱衣皓帶 入侍 幄 出擁華蓋 榮耀當世 芳風 文779.3譯3935
嗟彼東夷 憑江阻湖 騷擾邊境 勞我師徒 光光戎路 霆駭風 文779.3譯3935
君侍華 輝輝王塗 思榮懷附 望彼來威 如何不濟 運極命衰 文779.3譯3935
寢疾彌留 吉往凶歸 嗚呼哀哉 翩翩孤嗣 號慟崩 發軫北魏 文779.4譯3935
遠 南淮 經歷山河 泣涕如頹 哀風興感 行雲徘徊 游魚失浪 文779.4譯3935
歸鳥忘栖 嗚呼哀哉 吾與夫子 義貫丹靑 好和琴瑟 分過友生 文779.4譯3935
庶幾遐年 手同征 如何奄忽 棄我夙零 感昔宴會 志各高 文779.4譯3935
予▒夫子 金石難弊 人命靡常 吉凶異制 此驩之人 孰先隕越 文779.4譯3935
何寤夫子 果乃先逝 又論死生 存亡數度 子猶懷疑 求之明據 文779.4譯3935
獨有靈 游魂泰素 我將假翼 飄 高擧 貼登景雲 要子天路 文780.1譯3935
喪柩▒臻 將反魏京 靈▒▒軌 白驥悲鳴 虛廓無見 藏景蔽形 文780.1譯3935
孰云仲宣 不聞其聲 延首歎息 雨泣交頸 嗟乎夫子 永安幽冥 文780.1譯3935
人誰不沒 達士徇名 生榮死哀 亦孔之榮 嗚呼哀哉 文780.1譯3935
楊荊州 ▒序 潘安仁 文780.1譯3942
維咸寧元年 夏四月乙丑 晉故折衝將軍荊州刺史 東武戴侯滎陽楊使君薨 文780.2譯3943
嗚呼哀哉 夫天子建國 ▒侯立家 選賢與能 政是以和 文780.2譯3943
周賴尙父 殷憑太阿 矯矯楊侯 晉之爪牙 忠節克明 茂績惟嘉 文780.2譯3943
將宏王略 肅淸荒遐 降年不永 玄首未華 銜恨沒世 命也奈何 文780.2譯3943
嗚呼哀哉 自古在昔 有生必死 身沒名垂 先哲所 文780.2譯3943
行以號彰 德以述美 敢託旒旗 爰作斯 其辭曰 文780.3譯3943
邈矣遠祖 ▒自有周 昭穆繁昌 枝庶分流 族始伯喬 氏出楊侯 文780.3譯3944
世丕顯 允迪大猷 天 漢德 龍戰未分 伊君祖考 方事之殷 文780.3譯3944
鳥則擇木 臣亦簡君 投心魏朝 策名委身 奮躍淵塗 跨騰風雲 文780.3譯3944
或統驍騎 或據領軍 篤生戴侯 茂德繼期 纂戎洪緖 克構堂基 文780.4譯3944
弱冠味道 無競惟時 孝實蒸蒸 友亦怡怡 多才 藝 彊記洽聞 文780.4譯3944
目 毫末 心算無垠 草隷兼善 尺牘必珍 足不輟行 手不釋文 文780.4譯3944
翰動若飛 紙落如雲 學優則仕 乃從王政 散璞發輝 臨 作令 文780.4譯3944
化行邑里 惠洽百姓 越登司官 肅我朝命 惟此大理 國之憲章 文781.1譯3944
君▒其任 視民如傷 庶獄明愼 刑 端詳 聽▒皐呂 稱 于張 文781.1譯3945
改授農政 于彼野王 倉盈庾億 國富兵彊 煌煌文后 鴻漸晉室 文781.1譯3945
君以兼資 ▒戎作弼 用錫土宇 膺 顯秩 靑社白茅 亦朱其 文781.1譯3945
魏氏順天 聖皇受終 烈烈楊侯 實統禁戎 司管 闔 淸我帝宮 文781.2譯3945
苛慝不作 穆如和風 謂督勳勞 班命彌崇 茫茫海岱 玄化未周 文781.2譯3945
滔滔江漢 疆 分流 秉文兼武 時惟楊侯 ▒守東莞 乃牧荊州 文781.3譯3945
折衝萬里 對揚王休 聞善若驚 疾▒如 示威示德 以伐以柔 文781.3譯3945
吳夷凶侈 ▒師畏逼 將乘 席卷南極 繼 糧盡 神謀不 文781.3譯3945
君子之過 引曲推直 如彼日月 有時則食 負執其咎 功讓其力 文781.3譯3945
亦▒旋 ▒法受黜 退守丘塋 杜門不出 游目典墳 縱心儒術 文781.4譯3945
祁祁搢紳 升堂入室 靡事不咨 無疑不質 位貶道行 身窮志逸 文781.4譯3945
弗慮弗圖 乃寢乃疾 昊天不弔 景命其卒 嗚呼哀哉 子囊佐楚 文781.4譯3945
遺言城 史魚諫衛 以尸顯政 伊君臨終 不忘忠敬 寢伏▒ 文781.4譯3945
念在朝廷 朝達厥辭 夕隕其命 聖王嗟悼 寵贈衾 德策勳 文782.1譯3945
考終定諡 ▒ 慟懷 邦族揮淚 孤嗣在 寮屬含悴 赴者同哀 文782.1譯3945
路人增 嗚呼哀哉 余以頑蔽 覆露重陰 仰追先考 執友之心 文782.1譯3945
俯感知己 識達之深 承諱 涕淚霑襟 豈忘載奔 憂病是▒ 文782.1譯3945
在疾不省 於亡不臨 擧聲增慟 哀有餘音 嗚呼哀哉 文782.1譯3945
楊仲武 ▒序 潘安仁 文782.2譯3952
楊經字仲武 滎陽宛陵人也 中領軍肅侯之曾孫 荊州刺史戴侯之孫 文782.2譯3953
東武康侯之子也 八歲喪父 其母鄭氏 光祿勳密陵成侯之元女 文782.2譯3953
操行甚高 恤養幼孤 以保乂夫家 而免▒艱難 戴侯康侯多所論著 文782.2譯3953
又善草隷之藝 子以妙年之秀 固能綜覽義旨 而軌式模範矣 文782.2譯3953
雖舅氏隆盛 而孤貧守約 心安陋巷 體服菲薄 余甚奇之 文782.2譯3953
若乃淸才▒茂 盛德日新 吾見其進 未見其止也 ▒藉三葉世親之恩 文782.3譯3953
而子之姑 余之伉儷焉 往歲卒於德宮里 喪服周次 綢▒累月 文782.3譯3953
苟人必有心 此亦款誠之至也 不幸短命 春秋二十九 元康九年 文782.3譯3953
夏五月己亥卒 嗚呼哀哉 乃作 曰 文782.3譯3953
伊子之先 葉熙隆 惟祖惟曾 載揚休風 顯考康侯 無祿早終 文782.3譯3953
名器雖光 勳業未融 篤生吾子 誕茂淑姿 克岐克 知章知微 文782.3譯3953
鉤深探 味道硏機 匪直也人 邦家之輝 子之 閔 曾未▒ 文782.4譯3953
如彼危根 當此衝▒ 德之休明 靡幽不喬 弱冠流芳 ▒聲淸 文782.4譯3953
爾舅惟榮 爾宗惟 幼秉殊操 違 安 選錄先訓 無隕墜 文782.4譯3953
舊文新藝 罔不必肄 潘楊之穆 有自來矣 乃今日 愼終如始 文782.4譯3953
爾休爾戚 如實如己 視予猶父 不得猶子 敬亦▒篤 愛亦▒深 文782.4譯3953
雖殊其年 實同厥心 日 景西 望子朝陰 如何短折 背世湮▒ 文783.1譯3953
嗚呼哀哉 寢疾彌留 守 孝友 臨命忘身 顧戀慈母 哀哀慈母 文783.1譯3954
痛心疾首 同生 悽悽▒舅 春蘭擢莖 方茂其華 荊寶挺璞 文783.1譯3954
將剖于和 含芳委耀 毁璧 柯 嗚呼仲武 痛哉奈何 德宮之艱 文783.1譯3954
同次外寢 惟我與爾 對筵接枕 自時 今 曾未盈▒ 姑姪繼隕 文783.1譯3954
何痛斯甚 嗚呼哀哉 披帙散書 屢▒遺文 有造有寫 或草或▒ 文783.1譯3954
執玩周▒ 想見其人 紙勞于手 涕霑于巾 龜筮▒襲 隧▒開 文783.2譯3954
痛矣楊子 與世長乖 朝濟洛川 夕次山 歸鳥 行雲徘徊 文783.2譯3954
臨穴永訣 撫 盡哀 遺形莫紹 增慟余懷 云兮往矣 梁木實 文783.2譯3954
嗚呼哀哉 文783.2譯3954
文選卷二十九 文783.3譯3960
下 文783.3譯3960
夏侯常侍 ▒序 潘安仁 文783.4譯3960
夏侯湛字孝若 國 人也 少知名 弱冠 太尉府 賢良方正 文783.4譯3960
徵▒太子舍人尙書郎野王令 中書郎南陽相 家艱乞還 頃之選▒太子僕 文783.4譯3961
未就命而世祖崩 天子以▒散騎常侍 從班列也 春秋四十有九 文783.4譯3961
元康元年 夏五月壬▒ 寢疾卒于延喜里第 嗚呼哀哉 文783.4譯3961
乃作 曰 文784.1譯3961
禹錫玄珪 實曰始命 克明克聖 光啓夏政 其在于漢 邁勳惟 文784.1譯3961
思弘儒業 小大雙名 顯祖曜德 牧袞及荊 父守淮岱 治亦有聲 文784.1譯3961
英英夫子 灼灼其▒ 飛辯 藻 華繁玉振 如彼隋和 發彩流潤 文784.1譯3961
如彼錦▒ 列素點絢 人見其表 莫測其▒ 徒謂吾生 文勝則史 文784.2譯3961
心照神交 唯我與子 且歷少長 逮觀終始 子之承親 孝齊閔▒ 文784.2譯3961
子之友悌 和如瑟琴 事君直道 與朋信心 雖實唱高 猶賞爾音 文784.2譯3961
弱冠 翼 羽儀初升 公弓▒招 皇輿乃徵 ▒贊兩宮 外宰黎蒸 文784.3譯3961
忠節允著 淸風載興 彼樂都 寵子惟王 設官建輔 妙簡邦良 文784.3譯3961
用取喉舌 相爾南陽 惠巡不倦 視人如傷 乃眷北顧 辭祿延喜 文784.3譯3961
余亦偃息 無事明時 疇昔之游 二紀于 蓬白 手 何歡如之 文784.3譯3961
居吾語汝 衆實勝寡 人▒▒異 俗疵文雅 執戟疲楊 長沙投賈 文784.4譯3965
無謂爾高 恥居物下 子乃洗然 變色易容 慨然歎曰 道固不同 文784.4譯3965
▒仁由己 匪我求蒙 誰毁誰譽 何去何從 莫涅匪緇 莫磨匪 文784.4譯3965
子獨正色 居屈志申 雖不爾以 猶致其身 獻替盡規 媚 一人 文784.4譯3965
言忠謀 世祖是嘉 將僕儲皇 奉 承華 先朝末命 聖列顯加 文785.1譯3965
入侍帝 出光厥家 我聞積善 神降之吉 宜享遐紀 長保天秩 文785.1譯3965
如何斯人 而有斯疾 曾未知命 中年隕卒 嗚呼哀哉 惟爾之存 文785.1譯3965
匪爵而貴 甘食美服 重珍兼味 臨終遺誓 永錫爾類 斂以時襲 文785.1譯3965
殯不簡器 誰能拔俗 生盡其養 孰是養生 而薄其葬 淵哉若人 文785.2譯3965
縱心條暢 傑操明達 困而彌亮 柩輅▒祖 容體長歸 存亡永訣 文785.2譯3965
逝者不追 望子舊車 覽爾遺衣 抑失聲 涕交揮 非子▒慟 文785.2譯3965
吾慟▒誰 嗚呼哀哉 日往月來 暑退寒襲 零露霑凝 勁風 急 文785.2譯3965
慘爾其傷 念我良執 適子素館 撫孤相泣 前思未 後感仍集 文785.3譯3965
積悲滿懷 逝矣安及 嗚呼哀哉 文785.3譯3965
馬 督 ▒序 潘安仁 文785.3譯3969
惟元康七年 秋九月十五日 晉故督守關中侯扶風馬君卒 嗚呼哀哉 文785.3譯3969
初雍部之▒屬羌反 未 而編戶之 又肆逆焉 雖王旅致討 文785.3譯3969
終於殄滅 而蜂 有毒 驟失小利 百姓流亡 頻於塗炭 建威喪元於好 文785.4譯3969
州伯宵遯乎大谿 若夫偏帥裨將之隕首覆軍者 蓋以十數 文785.4譯3969
剖符專城 紆靑拖墨 之司 奔走其守者 相望於境 秦 之潛 文785.4譯3969
鞏▒▒魁 ▒已襲 而館其縣 子以 爾之身 介乎重石▒ 文786.1譯3969
率寡弱之衆 據十雉之城 ▒ 如蝟毛 而起四面 雨射城中 文786.1譯3969
城中鑿穴而處 負戶而汲 木石將盡 樵蘇乏竭 芻 絶 於是乎發梁棟而用之 文786.1譯3969
▒以鐵▒機關 ▒縱 而又升焉 陳焦之麥 文786.1譯3969
枾 之松 用能薪芻不 人▒取給 靑煙傍起 歷馬長鳴 凶醜駭而疑懼 文786.2譯3970
乃闕地而攻 子命穴浚▒ 壺 甁 以偵之 將穿城響作 文786.2譯3970
因焚 火薰之 潛 殲焉 久之安西之救至 竟免虎口之厄 文786.2譯3970
全數百萬石之積 文契書於幕府 聖朝疇啓 進以顯秩 殊以▒蓋之制 文786.2譯3970
而州之有司 乃以私隷數口 穀數十斛 考訊吏兵 文786.3譯3970
以 楚之辭連之 大將軍屢抗其疏曰 敦固守孤城 獨當▒寇 以少禦衆 文786.3譯3970
載離寒暑 臨危奮節 保穀全城 而雍州從事 忌敦勳效 文786.3譯3970
推極小疵 非所以褒奬元功 宜解敦禁劾假授 詔書遽許 而子固已下獄 文786.3譯3970
發憤而卒也 朝廷聞而傷之 策書曰 皇帝咨故督守關中侯馬敦 文786.3譯3970
忠勇果毅 率勵有方 固守孤城 危逼獲濟 寵秩未加 文786.3譯3970
不幸喪亡 朕用悼焉 今追贈牙門將軍印綬 祠以少牢 魂而有靈 文786.4譯3970
嘉 寵榮 然▒士之聞穢 其庸致思乎 若乃下吏之肆其 害 則皆▒之徒也 文786.4譯3973
嗟乎▒之欺善 抑亦貿首之 也 語曰 或戒其子 文786.4譯3974
愼無▒養 固可以若是 悲夫昔乘丘之戰 縣▒父御魯莊令 馬驚敗績 文786.4譯3974
▒父曰 他日未嘗敗績 而今敗績 是無勇也 遂死之 人浴馬 文787.1譯3974
有流矢在白肉 公曰 非其罪也 乃 之 漢明帝時 有司馬叔持者 文787.1譯3974
白日於都市 手劍父 視死如歸 亦命史臣班固 文787.1譯3974
而▒之 然則忠孝義烈之流 慷漑非命而死者 綴辭之士 未之或遺也 文787.1譯3974
天子▒已策而贈之 微臣託乎舊史之末 敢闕其文哉 乃作 曰 文787.1譯3974
文787.1譯3974
知人未易 人未易知 嗟 馬生 位末名卑 西戎猾夏 乃奮其奇 文787.2譯3974
保此 城 救我邊危 彼邊奚危 城小粟富 子以 身 而裁其守 文787.2譯3974
兵無加衛 墉不增築 ▒狄 豺虎競逐 鞏▒恣 潛 官寺 文787.2譯3974
齊萬 震驚▒司 聲勢沸騰 種落煽熾 旌旗電舒 戈矛林植 文787.2譯3974
珠星流 飛矢雨集 士女 號天以泣 麥而炊 負戶以汲 文787.3譯3974
累卵之危 倒懸之急 馬生爰發 在險彌亮 精貫白日 猛烈秋霜 文787.3譯3974
稜威可 懦夫克壯 霑恩撫循 寒士挾 蠢蠢犬羊 阻衆陵寡 文787.3譯3974
潛隧密攻 九地之下 窮城 氣若無假 昔命懸天 今也惟馬 文787.4譯3974
惟此馬生 才博智贍 偵以甁壺 ▒以長▒ 未見鋒 火以起焰 文787.4譯3974
薰尸滿窟 穴以斂 木石 竭 稈空虛 然馬生 傲若有餘 文787.4譯3974
▒梁▒ 枾松▒芻 守不乏械 有鳴駒 哀哀建威 身伏斧質 文787.4譯3978
悠悠烈將 覆軍喪器 戎釋我徒 顯誅我師 以生易死 疇克不二 文787.4譯3978
聖朝西顧 關右震惶 分我 庾 化▒寇糧 實賴夫子 思▒彌長 文788.1譯3978
咸使有勇 致命知方 我雖末學 聞之前典 十世宥能 表墓旌善 文788.1譯3978
思人愛樹 甘棠勿 乃吾子 功深疑淺 兩造未具 儲隷蓋▒ 文788.1譯3978
孰是勳庸 而不獲免 猾哉部司 其心反側 善害能 醜正▒直 文788.2譯3978
牧人 自公退食 聞穢鷹揚 曾不 翼 忘爾大勞 猜爾小利 文788.2譯3978
苟莫開懷 于何不至 慨慨馬生 高致 發憤囹圄 沒而猶▒ 文788.2譯3978
嗚呼哀哉 安平出奇 破齊克完 張孟運籌 危趙獲安 人賴子 文788.2譯3978
猶彼談單 如何吝嫉 搖之筆端 傾倉可賞 云私粟 狄隷可頒 文788.3譯3978
況曰家僕 剔子雙龜 貫以三木 功存 城 身死 獄 凡爾同圍 文788.3譯3978
心焉 割 扶老 幼 街號巷哭 嗚呼哀哉 明明天子 旌以殊恩 文788.4譯3978
光光寵贈 乃牙其門 司勳班爵 亦兆後昆 死而有靈 庶慰▒魂 文788.4譯3979
嗚呼哀哉 文788.4譯3979
陽給事 ▒序 顔延年 文788.4譯3982
惟永初三年 十一月十一日 宋故寧遠司馬 陽太守彭城陽君卒 文789.1譯3983
嗚呼哀哉 瓚少稟志節 資性忠果 奉上以誠 率下有方 朝嘉其能 文789.1譯3983
故授以邊事 永初之末 佐守滑臺 値國禍 臻 王略中否 文789.1譯3983
虜間 剝司 幽幷騎弩 屯逼鞏洛 列營緣戍 相望屠潰 文789.1譯3983
瓚奮其猛銳 志不違難 立乎將卒之間 以緝華裔之衆 罷困相保 文789.1譯3983
堅守四旬 上下力屈 受陷勍寇 士師奔擾 棄軍爭免 而瓚誓命▒城 文789.2譯3983
身飛▒ 兵盡器竭 斃于旗下 非夫貞壯之氣 勇烈之志 文789.2譯3983
豈能臨敵引義 以死徇節者哉 景平之元 朝廷聞而傷之 有詔曰 文879.2譯3983
故寧遠司馬 陽太守陽瓚 滑臺之逼 誠固守 投命徇節 在危無撓 文789.2譯3983
古之烈士 無以加之 可贈給事中 振 遺孤 以慰存亡 文789.2譯3983
追寵▒彰 人知慕節 行 之間 有義風矣 逮元嘉廓祚 聖神紀物 文789.2譯3983
光昭茂緖 旌錄舊勳 苟有▒於貞孝者 實事感於仁明 末臣蒙固 文789.2譯3983
側聞至貞敢詢▒前典 而▒之 其辭曰 文789.3譯3983
貞不常祜 義有必甄 處父勤君 怨在登賢 夷致果 題子行間 文789.3譯3983
忠壯之烈 宜自爾先 舊勳雖廢 邑氏遂傳 惟邑及氏 自溫 陽 文789.3譯3983
狐績▒降 晉族弗昌 之子之生 立績宋皇 拳猛▒毅 溫敏肅良 文789.4譯3983
如彼竹▒ 負雪懷霜 如彼 駟 配服 ▒ 邊兵喪律 王略未恢 文789.4譯3983
▒陝 阻 洛蒿萊 朔馬東 胡風南埃 路無歸▒ 野有委骸 文789.4譯3983
帝圖斯艱 簡兵授才 寔命陽子 佐師危臺 憬彼危臺 在滑之坰 文790.1譯3988
周衛是交 鄭翟是爭 昔惟華國 今實邊亭 憑 結關 負河 城 文790.1譯3988
金柝夜擊 和門晝 料敵厭難 時惟陽生 冬氣勁 塞外草衰 文790.1譯3988
ガ矣 虜 乘障犯威 鳴驥橫 霜鏑高 我河縣 我洛畿 文790.1譯3988
鋒成林 投鞍▒圍 窮壘 ▒悲 師老變形 地孤援闊 文790.2譯3988
卒無半菽 馬實 守未焚衝 攻已濡褐 烈烈陽子 在困彌達 文790.2譯3988
勉慰痍傷 巡饑渴 力雖可窮 氣不可奪 義立邊疆 身終鋒 文790.2譯3988
嗚呼哀哉 ▒父隕節 魯人是志 督效貞 晉策攸記 皇上嘉悼 文790.2譯3988
思存寵異 于以贈之 言登給事 疏爵紀庸 恤孤表嗣 嗟爾義士 文790.3譯3988
沒有餘喜 嗚呼哀哉 文790.3譯3988
陶徵士 ▒序 顔延年 文790.3譯3991
夫璿玉致美 不▒池隍之寶 桂椒信芳 而非園林之實 豈期深而好遠哉 文790.3譯3991
蓋云殊性而已 故無足而至者 物之藉也 隨踵而立者 文790.3譯3991
人之薄也 若乃巢高之抗行 夷皓之峻節 故已父老堯禹 銖周漢 文790.4譯3991
而▒世浸遠 光靈不屬 至使菁華隱沒 芳流歇絶 不其惜乎 文790.4譯3991
雖今之作者 人自▒量 而首路同塵 輟塗殊軌者多矣 豈所以昭末景泛餘波 文791.1譯3991
有晉徵士尋陽淵明 南岳之幽居者也 弱不好弄 長實素心 文791.1譯3991
學非稱師 文取指達 在衆不失其寡 處言逾見其默 少而貧病 文791.1譯3991
居無僕妾 井臼弗任 藜菽不給 母老子幼 就養勤 文791.1譯3992
遠惟田生致親之議 追悟毛子捧檄之懷 初辭州府 三命後▒彭澤令 文791.2譯3992
道不偶物 棄官從好 遂乃解體世紛 結志區外 定跡深棲 文791.2譯3992
於是乎遠 灌畦 蔬 ▒供魚菽之祭 織 緯蕭 以充糧粒之費 文791.2譯3992
心好異書 性樂酒德 簡棄煩促 就成省曠 殆所謂國爵屛貴 家人忘貧者歟 文791.3譯3992
有詔徵著作郎 稱疾不到 春秋若干 元嘉四年月日 文791.3譯3992
卒于尋陽縣之某里 近識悲悼 遠士傷情 冥默福應 嗚呼淑貞 文791.3譯3992
夫實以 華 名由諡高 苟允德義 貴賤何算焉 若其寬樂 令終之美 文791.3譯3992
好廉克己之操 有合諡典 無愆前志 故詢▒友好 宜諡曰靖節徵士 文791.4譯3992
其辭曰 文791.4譯3992
物尙特生 人固介立 豈伊時 曷云世及 嗟乎若士 望古遙集 文791.4譯3992
韜此洪族 蔑彼名級 睦親之行 至自非敦 然誤之信 重於布言 文791.4譯3992
廉深簡▒ 貞夷粹溫 和而能峻 博而不繁 依世尙同 詭時則異 文791.4譯3992
有一於此 兩非默置 豈若夫子 因心違事 畏榮好古 薄身厚志 文791.4譯3992
世 虛禮 州壤推風 孝惟義養 道必懷邦 人之秉 不隘不恭 文792.1譯3997
爵同下士 祿等上農 度量難鈞 進退可限 長卿棄官 稚賓自免 文792.1譯3997
子之悟之 何悟之辨 賦詩歸來 高蹈獨善 亦▒超曠 無適非心 文792.1譯3998
汲流舊 葺宇家林 晨煙暮靄 春煦秋陰 陳書綴卷 置酒絃琴 文792.2譯3998
居備勤儉 躬兼貧病 人否其憂 子然其命 隱約就閑 遷延辭聘 文792.2譯3998
非直也明 是惟道性 糾纏斡流 冥漠報施 孰云與仁 實疑明智 文792.2譯3998
謂天蓋高 胡▒斯義 履信曷憑 思順何 年在中身 維 疾 文792.3譯3998
視死如歸 臨凶若吉 藥劑弗嘗 禱祀非恤 幽告終 懷和長畢 文792.3譯3998
嗚呼哀哉 敬述靖節 式尊遺占 存不願 沒無求贍 省訃▒賻 文792.3譯3998
輕哀薄斂 遭壤以穿 旅葬而 嗚呼哀哉 深心追往 遠情逐化 文792.3譯3998
自爾介居 及我多暇 伊好之洽 接閻 舍 宵盤晝憩 非舟非駕 文792.4譯3998
念昔宴私 擧觴相誨 獨正者危 至方則 哲人卷舒 布在前載 文792.4譯3998
取鑒不遠 吾規子佩 爾實 然 中言而發 違衆速尤 風先▒ 文792.4譯3998
身才非實 榮聲有歇 叡音永矣 誰箴余闕 嗚呼哀哉 仁焉而終智焉而斃 文792.4譯3998
黔婁▒沒 展禽亦逝 其在先生 同塵往世 旌此靖節 文793.1譯3998
加彼康惠 嗚呼哀哉 文793.1譯3998
宋孝武宣貴妃 ▒序 謝希逸 文793.1譯4002
惟大明六年 夏四月壬子 宣貴妃薨 律谷罷煖 龍鄕輟曉 照車去魏 文793.2譯4003
連城辭趙 皇帝痛掖殿之▒▒ 悼泉途之已宮 巡步 而臨蕙路 文793.2譯4003
集重陽而望椒風 嗚呼哀哉 天寵方隆 王姬下姻 肅雍揆景 文793.2譯4003
陟 爰臻 國軫喪淑之傷 家凝 庇之怨 敢撰德於 旒 庶圖芳於鍾萬 文793.3譯4003
其辭曰 文793.3譯4003
玄丘煙 瑤臺降芬 高唐渫雨 巫山鬱雲 誕發蘭儀 光啓玉慶 文793.3譯4003
望月方娥 瞻星比 毓德素里 棲景宸軒 處麗 出懋 文793.4譯4003
脩詩▒道 稱圖照言 翼訓 幄 贊軌堯門 綢▒史館 容與經 文793.4譯4003
陳風緝藻 臨彖分微 游藝 數 撫律窮機 躊躇冬愛 秋暉 文794.1譯4003
展如之華 寔邦之媛 敬懃顯陽 肅恭崇憲 奉榮維約 承慈以遜 文794.1譯4003
逮下延和 臨朋違怨 祚靈集祉 慶 迎祥 皇胤璿式 帝女金相 文794.1譯4003
聯 齊穎 接꿱均芳 以藩以牧 燭代輝梁 視朔書氣 觀臺告 文794.2譯4003
八頌 和 六祈輟渗 ▒總滅容 翟毁 掩綵瑤光 收華紫禁 文794.2譯4003
嗚呼哀哉 軒夕改 輅晨遷 離宮天邃 別殿雲懸 靈衣虛襲 文794.2譯4003
組帳空煙 巾見餘軸 匣有遺絃 嗚呼哀哉 移氣朔兮變羅紈 白露凝兮歲將 文794.2譯4009
庭樹驚兮中 響 金▒曖兮玉座寒 純孝 其俱毁 文794.3譯4009
共氣 其同欒 仰昊天之莫報 怨凱風之徒攀 茫昧與善 寂寥餘慶 文794.3譯4009
喪過于哀 棘實滅性 世覆沖華 國虛淵令 嗚呼哀哉 題湊▒肅 文794.4譯4009
龜筮▒▒ 階撤兩奠 庭引雙 維慕維愛 曰子曰身 慟皇情於容物 文794.4譯4009
崩列 於上旻 崇徽章而出 甸 照殊策而去城 文794.4譯4009
嗚呼哀哉 經建春而右轉 循 闔而逕渡 旌委鬱於飛飛 龍 遲於步步 文795.1譯4009
楚挽於槐風 喝邊簫於松霧 涉姑繇而環▒ 望樂池而顧慕 文795.1譯4009
嗚呼哀哉 晨 解鳳 曉蓋俄金 山庭浸日 隧路抽陰 重 兮燈已 文795.1譯4009
中泉寂兮此夜深 銷神躬于壤末 散靈魄於天 文795.2譯4009
響乘氣兮蘭馭風 德有遠兮聲無窮 嗚呼哀哉 文795.2譯4009
哀 文795.2譯4013
哀永逝文 潘安仁 文795.2譯4013
啓夕兮宵興 悲絶緖兮莫承 俄龍▒兮門側 嗟俟時兮將升 嫂姪兮 惶 文795.2譯4013
慈姑兮垂矜 聞鳴 兮戒朝 咸驚號兮撫膺 逝日長兮生年淺 文795.3譯4013
憂患衆兮歡樂▒ 彼遙思兮離居 歎河廣兮宋遠 今奈何兮一擧 文795.3譯4013
邈終天兮不反 盡余哀兮祖之晨 揚明燎兮援靈 撤房 兮席庭筵 文795.3譯4013
擧 觴兮告永遷 悽切兮增 俯仰兮揮淚 想孤魂兮眷舊宇 文795.3譯4013
視▒忽兮若 ▒ 徒 ▒兮在慮 靡耳目兮一遇 停駕兮淹留 文795.3譯4013
徘徊兮故處 周求兮何獲 引身兮當去 去華輦兮初邁 門▒首兮旋 文795.4譯4014
風 兮入 雲 兮承蓋 鳥 翼兮忘林 魚仰沫兮失瀨 文795.4譯4014
兮遲遲 遵吉路兮凶歸 思其人兮已滅 覽餘跡兮未夷 文795.4譯4014
昔同塗兮今異世 憶舊歡兮增新悲 謂原 兮無畔 謂川流兮無岸 文795.4譯4014
望山兮寥廓 臨水兮造汗 視天日兮蒼茫 面邑里兮蕭散 文795.4譯4014
匪外物兮或改 固歡哀兮情換 嗟潛隧兮▒敞 將送形兮長往 委蘭房兮繁華 文795.4譯4014
襲窮泉兮朽壤 中慕叫兮 之子降兮宅兆 撫靈 兮訣幽房 文795.4譯4014
棺冥冥兮 窈窈 戶闔兮燈滅 夜何時兮▒曉 歸反哭兮殯宮 文796.1譯4014
聲有止兮哀無終 是乎非乎 何遑趣一遇兮目中 ▒遇目兮無兆 文796.1譯4014
曾寤寐兮弗夢 ▒顧瞻兮家道 長寄心兮爾躬 重曰已矣 文796.1譯4014
此蓋新哀之情然耳 渠懷之其幾何 庶無愧兮莊子 文796.1譯4014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 ▒序 顔延年 文796.4譯4018
惟元嘉十七年 七月二十六日 大行皇后崩于顯陽殿 九月二十七日 文796.4譯4018
將遷座于長寧陵 禮也 龍 容翟結 皇塗昭列 文796.4譯4019
神路幽嚴 皇帝親臨祖饋 躬瞻宵載 飾遺儀於組旒 淪 音乎珩 文797.1譯4019
悲 筵之移御 痛 ▒之重晦 降輿客位 撤奠殯階 乃命史官 文797.1譯4019
累德述懷 其辭曰 文797.2譯4019
倫昭儷升 有物有憑 圓精初 方祗始凝 昭哉世族 祥發慶膺 文797.2譯4020
儀景胄 圖光玉繩 昌暉在陰 柔明將進 率禮蹈和 稱詩納順 文797.2譯4020
爰自待年 金聲夙振 亦▒有行 素章增絢 象服是加 言觀維則 文797.3譯4022
我王風 始基殯德 惠問川流 芳猷淵塞 方江泳漢 載謠南國 文797.3譯4022
伊昔不造 鴻化中微 用集寶命 仰陟天機 釋位公宮 登曜紫 文797.3譯4022
欽若皇姑 允迪前徽 孝達寧親 敬行宗祀 進思才淑 傍綜圖史 文797.4譯4022
發音在詠 動容成紀 壺政穆宣 房樂韶理 坤則順成 星軒潤飾 文797.4譯4022
德之所屆 惟深必測 下節震騰 上淸 側 有來斯雍 無思不極 文798.1譯4022
謂道輔仁 司化莫 象物方臻 ▒ 告 太和▒融 收華委世 文798.1譯4025
蘭殿長陰 椒塗弛衛 嗚呼哀哉 戒 在 秋卽 霜夜流唱 文798.2譯4025
曉月升魄 八神警引 五輅遷跡 儲嗣 哀哀列 灑零玉 文798.2譯4025
雨泗丹掖 撫存悼亡 感今懷昔 嗚呼哀哉 南背國門 北首山園 文798.2譯4025
僕人按節 服馬顧轅 遙酸紫蓋 泣素軒 滅綵淸都 夷體壽原 文798.3譯4026
邑野淪 戎夏悲▒ 來芳可述 往駕弗援 嗚呼哀哉 文798.3譯4026
齊敬皇后哀策文 ▒序 謝玄暉 文798.3譯4028
惟永泰元年 秋九月朔日 敬皇后▒宮 啓自先塋 將 于某陵 文798.4譯4028
其日至尊 親奉奠某皇帝 乃使兼太尉某 設祖於行宮 禮也 翠 舒阜 文798.4譯4029
玄堂啓扉 俎徹三獻 筵卷六衣 哀子嗣皇帝 懷蜃衛而延首 文798.4譯4029
想 輅而撫心 痛椒塗之先廓 哀長信之莫臨 身隔兩赴 文799.1譯4029
時無二展 旋詔左言 光敷聖善 其辭曰 文799.1譯4029
帝唐遠胄 御龍遙緖 在秦作劉 在漢開楚 肇惟淑聖 克柔克令 文799.1譯4030
淸漢表靈 曾沙膺慶 爰定厥祥 徽音允穆 光華沼沚 榮曜中谷 文799.2譯4030
敬始紘 敎先 睿問川流 神襟蘭郁 先德韜光 君道方被 文799.2譯4030
于佐求賢 所謁無 顧史弘式 陳詩展義 厚下曰仁 藏往伊智 文799.3譯4030
十亂斯俟 四敎罔 思媚▒姑 貽我嬪則 化自公宮 遠被南國 文799.3譯4030
軒曜懷光 素舒佇德 閔予不祐 慈訓早違 方年沖▒ 懷袖靡依 文799.3譯4033
家臻寶業 身嗣昌暉 壽宮寂遠 淸廟虛歸 嗚呼哀哉 帝遷明命 文799.4譯4033
民神胥悅 乾景外臨 陰儀▒缺 空悲故劍 徒嗟金穴 璋瓚奚獻 文799.4譯4033
褘▒罔設 嗚呼哀哉 ▒相告 宸駕長往 貽厥遠圖 末命是奬 文800.1譯4033
懷 沛之綢▒兮 背神京之弘敞 陋蒼梧之不從兮 遵 隅以同壤 文800.1譯4034
嗚呼哀哉 陳象設於園寢兮 映輿 於松楸 望承明而不入兮 度淸洛而南游 文800.1譯4034
繼池 於通軌兮 接龍 於造舟 ▒塘寂其已暮兮 文800.2譯4034
東川澹而不流 嗚呼哀哉 藉 宮之遠烈兮 聞纘女之遐慶 始協德於 兮 文800.2譯4034
終配祀而表命 慕方纏於賜衣兮 哀日隆於撫鏡 思寒泉之罔極兮 文800.2譯4034
託 管於遺詠 嗚呼哀哉 文800.3譯4034
碑文 上 文800.3譯4038
郭有道碑文 ▒序 蔡伯 文800.3譯4038
先生諱泰 字林宗 太原界休人也 其先出自有周 王季之穆 有 叔者 文800.3譯4039
寔有懿德 文王咨焉 建國命氏 或謂之郭 卽其後也 文800.4譯4039
先生誕應天衷 聰叡明哲 孝友溫恭 仁篤慈惠 夫其器量弘深 文800.4譯4039
姿度廣大 浩浩焉 汪汪焉 奧乎不可測已 若乃砥節礪行 直道正辭 文800.4譯4039
貞固足以斡事 隱括足以矯時 遂考覽六經 探綜圖緯 周流華夏 文800.4譯4039
隨集帝學 收文武之將墜 拯微言之未絶 于時纓 之徒 文801.1譯4039
紳 之士 望形表而影附 聆嘉聲而響和者 猶百川之歸巨海 鱗介之完龜龍也 文801.1譯4039
爾乃潛隱▒門 收朋勤誨 童蒙賴焉 用祛其蔽 文801.1譯4040
州郡聞德 虛己備禮 莫之能致 ▒公休之 遂 司徒 又擧有道 文801.1譯4040
皆以疾辭 將蹈鴻涯之遐跡 紹巢許之絶軌 翔區外以舒翼 文801.2譯4040
超天衢以高峙 稟命不融 享年四十有二 以建寧二年正月乙亥卒 文801.2譯4040
凡我四方 同好之人 永懷哀悼 靡所 念 乃相與惟先生之德 文801.2譯4040
以謀不朽之事 僉以▒先民▒沒 而德音猶存者 亦賴之於見述也 文801.2譯4040
今其如何而闕斯禮 於是樹碑表墓 昭銘景行 芳烈奮于百世 文801.2譯4040
令聞顯於無窮 其辭曰 文801.3譯4040
於休先生 明德通玄 純懿淑靈 受之自天 崇壯幽浚 如山如淵 文801.3譯4044
禮樂是悅 詩書是敦 匪惟 華 乃尋厥根 宮牆重 允得其門 文801.3譯4044
懿乎其純 確乎其操 淮淮搢紳 言觀其高 棲遲泌丘 善誘能敎 文801.3譯4044
赫赫三事 幾行其招 委辭召貢 保此淸妙 降年不永 民斯悲悼 文801.4譯4044
爰勒 銘 其光曜 嗟爾來世 是則是效 文801.4譯4044
陳太丘碑文 ▒序 蔡伯 文801.4譯4046
先生諱寔 字仲弓 潁川許人也 含元精之和 應期運之數 兼資九德 文801.4譯4047
摠脩百行 於鄕黨則恂恂焉 彬彬焉 善誘善導 仁而愛人 文802.1譯4047
使夫少長 咸安懷之 其▒道也 用行捨藏 進退可度 不 以干時 文802.1譯4047
不遷怒以臨下 四▒郡功曹 五 豫州 六 三府 再 大將軍 文802.1譯4047
宰聞喜半歲 太丘一年 德務中庸 敎敦不肅 政以禮成 文802.1譯4047
化行有謐 會遭黨事 禁錮二十年 樂天知命 澹然自逸 交不諂上 文802.2譯4047
愛不瀆下 見機而作 不俟終日 及文書赦宥 時年已七十 文802.2譯4047
遂隱丘山 懸車告老 四門備禮 閑心靜居 大將軍何公 司徒袁公 文802.2譯4047
前後招 使人曉喩云 欲特表 ▒可入踐常伯 超補三事 文802.2譯4047
紆佩金紫 光國垂勳 先生曰 絶望已久 飾巾待期而已 皆遂不至 文802.3譯4047
弘農楊公 東海陳公 每在袞職 ▒寮賀之 皆擧手曰 潁川郡陳君 文802.3譯4047
絶世超倫 大位未 ▒於文仲竊位之負 故時人高其德 文802.3譯4047
重乎公相之位也 年八十有三 中平三年 八月丙午 遭疾而終 文802.3譯4051
臨沒顧命 留葬所卒 時服素棺 槨財周 喪事唯約 用過乎儉 文802.3譯4051
▒公百僚 莫不咨嗟 巖藪知名 失聲揮涕 大將軍弔祠 錫以嘉諡 文802.3譯4051
曰 徵士陳君 稟岳瀆之精 苞靈曜之純 天不 遺老 屛我王 文802.4譯4051
梁崩哲萎 于時靡憲 搢紳儒林 論德謀跡 諡曰文範先生 文802.4譯4051
傳曰 郁郁乎文哉 書曰 洪範九疇 倫攸▒ 文▒德表 範▒士則 文802.4譯4051
存誨沒號 不亦宜乎 三公遣令史 祭以中牢 刺史敬弔 文802.4譯4051
太守南陽曹府君 命官作 曰 赫矣陳君 命世是生 含光醇德 文802.4譯4051
▒士作程 資始▒正 守終又令 奉禮終沒 休矣淸聲 遣官屬 吏 文803.1譯4051
前後赴會 刊石作銘 府丞與比縣會葬 荀慈明 韓元長等 文803.1譯4051
五百餘人 麻設位 哀以送之 遠近會葬 千人已上 河南尹 府君 文803.1譯4051
臨郡追歎功德 述錄高行 以▒遠近鮮能及之 重部大 文803.1譯4051
以成時銘 斯可謂存榮沒哀 死而不朽者已 乃作銘曰 文803.1譯4051
▒▒崇嶽 吐俯降神 於皇先生 抱寶懷珍 如何昊穹 ▒喪斯文 文803.2譯4051
微言 絶 來者曷聞 交交黃鳥 爰集于棘 命不可贖 哀何有極 文803.2譯4051
淵碑文 ▒序 王仲寶 文803.2譯4056
夫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 此謂不朽 所以子産云亡 宣尼泣其遺愛 文803.2譯4057
隨武▒沒 趙文懷其餘風 於文簡公見之矣 公諱淵字彦回 文803.3譯4057
河南陽翟人也 微子以至仁開基 宋段以功高命氏 爰逮兩漢 儒雅繼及 文803.3譯4057
魏晉以降 奕世重暉 乃祖太傅元穆公 德合當時 行比州壤 文803.3譯4057
深識臧否 不以毁譽形言 亮采王室 每懷沖虛之道 可謂婉而成章 文803.4譯4057
志而晦者矣 自 厥後 無替前規 建官惟賢 軒冕相襲 文803.4譯4057
公稟川嶽之靈暉 含珪璋而挺曜 和順▒凝 英華外發 神茂初學 文803.4譯4057
業隆弱冠 是以仁經義緯 敦穆於閨庭 金聲玉振 寥亮於區宇 文803.4譯4057
孝敬淳深 率由斯至 盡歡朝夕 人無間言 逍遙乎文雅之 文804.1譯4057
翔乎禮樂之場 風儀與秋月齊明 音徽與春雲等潤 韻宇弘深 文804.1譯4057
喜 莫見其際 心明通亮 用人言必猶於己 汪汪焉洋洋焉 文804.1譯4057
可謂澄之不淸 撓之不濁 袁陽源才氣高奇 綜 精裁 宋文帝端明臨朝 文804.1譯4061
鑒賞無昧 袁▒延譽於遐邇 文亦定婚於皇家 選尙餘姚公主 文804.2譯4061
拜駙馬都尉 漢結叔高 晉姻武子 方斯蔑如也 釋褐著作 文804.2譯4061
佐郎 轉太子舍人 濯纓登朝 冠冕當世 升降兩宮 實惟時寶 文804.2譯4061
具瞻之範▒著 ▒▒之望斯集 出▒太宰軍事 入▒太子洗馬 俄遷 書丞 文804.3譯4061
贊道槐庭 司文天閣 光昭▒侯 風流籍甚 以父憂去職喪過乎哀 文804.3譯4061
幾將毁滅 有識留感 行路傷情 服 除中書侍郎 文804.3譯4061
王言如絲 其出如綸 恪居官次 智效惟穆 于時新安王 寵冠列蕃 文804.4譯4061
越敷邦敎 毗佐之選 妙盡國華 出▒司徒右長史 轉尙書吏部郎 文804.4譯4061
執銓以平 御煩以簡 裴楷淸通 王戎簡要 ▒存於 泰始之初 文804.4譯4061
入▒侍中 曾不移朔 對吏部尙書 是時天步初夷 王途尙阻 文804.4譯4064
元戎啓行 衣冠未緝 ▒贊謀謨 外康流品 制勝▒遠 涇渭斯明 文805.1譯4064
賞不失勞 擧無失德 績簡帝心 聲敷物聽 事寧領太子右衛率 文805.1譯4064
固讓不拜 尋領驍騎將軍 以 幄之功 膺庸祗之秩 封雩都縣開國伯 文805.2譯4064
食邑五百戶 ▒秉辭梁之分 又懷寢丘之志 所受田邑 文805.2譯4065
不盈百井 久之重▒侍中 領右衛將軍 盡規獻替 均山甫之庸 文805.2譯4065
緝熙王旅 兼方叔之望 丹陽京輔 遠近收則 吳興衿帶 文805.3譯4065
實惟股肱 頻作二守 ▒加蟬冕 政以禮成 民是以息 明皇不豫 文805.3譯4067
儲后幼沖 貽厥之寄 允屬時望 徵▒吏部尙書 領衛尉 固讓不拜 文805.3譯4067
改授尙書右僕射 端流平▒ 外寬▒直 弘二八之高▒ 宣由庚而垂詠 文805.3譯4068
太宗卽世 遺命以公 ▒散騎常侍中書令 護軍將軍 文805.4譯4068
送往事居 忠貞允亮 秉國之均 四方是維 百官象物而動 軍政不戒而備 文805.4譯4068
公之登太階而尹天下 君子以▒美談 亦猶孟軻致欣於樂正 文805.4譯4068
羊職悅賞於士伯者也 又所生母憂謝職 毁疾之重 因心則至 文805.4譯4068
朝議以有▒▒之 魯侯垂式 存公忘私 方進明准 爰降詔書 文806.1譯4068
敦還攝任 固請移歲 表奏相望 事不我與 屈己弘化 屬値三季在▒ 文806.1譯4071
戚蕃▒侮 桂陽失圖 窺 神器 鼓棹則滄波振蕩 建旗則日月蔽虧 文806.1譯4071
出江派而風翔 入京師而雷動 鳴控絃於宗稷 流鋒▒於象魏 文806.2譯4071
雖英宰臨戎 元渠時殄 而餘黨寔繁 宮廟憂逼 公乃摠熊 之士 文806.2譯4071
率不貳心之臣 戮力盡規 克寧禍亂 康國祚於綴旒 文806.2譯4071
拯王維於已墜 誠由太祖之威風 抑亦仁公之翼佐 可謂德刑詳 文806.3譯4071
禮義信 戰之器也 以靜難之功 進爵▒侯 兼授尙書令中軍將軍 文806.3譯4071
給班劍二十人 功成弗有 固秉▒ 改授侍中中書監 護軍如故 文806.3譯4071
又以居母艱去官 雖事緣義感 而情均天屬 顔丁之合禮 二連之善喪 文806.3譯4071
亦曷以踰 天厭宋德 水運告謝 嗣主荒怠於天位 彊臣憑陵於荊楚 文806.4譯4071
廢昏繼統之功 龕亂寧民之德 公實仰贊宏規 ▒聞神算 文806.4譯4071
雖無受 出車之庸 亦有甘寢秉羽之績 乃作司空 山川攸序 文807.1譯4071
兼授衛軍 戎政輯睦 ▒而齊德龍興 順皇高禪 深達先天之運 文807.1譯4075
匡贊奉時之業 弼諧允正 徽猷弘遠 樹之風聲 著之話言 文807.1譯4075
亦猶稷契之臣虞夏 荀裴之奉魏晉 自非坦懷至公 永監崇替 孰能光輔五君 文807.1譯4075
亮二代者哉 大啓南康 爰登中鉉 時膺土宇 固辭邦敎 文807.2譯4075
今之尙書令 古之 宰 雖秩輕於袞司 而任隆於百 文807.2譯4075
遂沖旨 改授朝端 邇無異言 遠無異望 帝嘉茂庸 重申前冊 文807.3譯4075
執五禮以正民 簡八刑而罕用 故能騁績康衢 延慈哲后 義在資敬 文807.3譯4075
情同布衣 出陪 入奉 殿 仰南風之高詠 餐東野之 寶 文807.3譯4075
雅議於聽政之晨 披文於宴私之夕 ▒以酒德 間以琴心 曖有餘暉 文807.4譯4075
遙然留想 君垂冬日之溫 臣盡秋霜之戒 肅肅焉 穆穆焉 文807.4譯4076
於是見君親之同致 知在三之如一 太祖升遐 綢▒遺寄 以侍中司徒 文807.4譯4079
錄尙書事 稟玉 之顧 奉綴衣之禮 擇皇齊之令典 文807.4譯4079
致聲化於雍熙 ▒平外成 實昭舊職 增給班劍三十人 物有其容 文808.1譯4079
徽章斯允 位尊而禮卑 居高而思降 自夏 秋 以疾陳退 朝廷重違謙光之旨 文808.1譯4079
用申超世之尙 改授司空 領驃騎大將軍 侍中錄尙書如故 文808.1譯4079
景命不永 大漸彌留 建元四年 八月二十一日 薨於私第 文808.2譯4081
春秋四十有八 昔柳莊疾棘 衛君當祭而輟禮 晏 ▒往 文808.2譯4081
齊君趨車 而行哭 公之云亡 聖朝震悼於上 ▒后 慟於下 豈惟哀纏一國 文808.2譯4081
痛深一主而已哉 追贈太宰 侍中錄尙書如故 給節羽 鼓吹 文808.2譯4081
班劍▒六十人 諡曰始簡 禮也 夫乘禮而處 萬物不能害其貞 文808.2譯4081
虛己以游 當世不能擾其度 均貴賤於條風 忘榮辱於彼我 文808.3譯4081
然後可兼善天下 聊以卒歲 經始圖終 式免祗▒ 誰云克備 文808.3譯4081
公實有焉 是以義結君子 惠霑庶類 言象所未形 述詠所不盡 文808.3譯4081
故吏其甲等 感逝川之無捨 哀淸暉之 默 餐輿誦於丘里 文808.4譯4081
瞻雅詠於京國 思衛鼎之垂文 想晉鍾之遺則 方高山而仰止 刊玄石以表德 文808.4譯4081
其辭曰 文808.4譯4081
▒精感運 昴靈發祥 元首惟明 股肱惟良 天鑑璿曜 踵武前王 文808.4譯4084
欽若元輔 體微知章 永言必孝 因心則友 仁洽兼濟 愛深善誘 文809.1譯4085
觀海齊量 登嶽均厚 五臣 六 八元斯九 ▒▒ 幄 外曜▒階 文809.1譯4085
遠無不肅 邇無不懷 如風之偃 如樂之諧 光我帝典 緝彼民黎 文809.2譯4085
率禮蹈謙 諒實身幹 跡屈朱軒 志隆▒館 玄宗 辭翰 文809.2譯4085
義▒川流 文亦霧散 嵩構云頹 梁陰載缺 德猷靡嗣 儀形長遞 文809.2譯4085
餘徽 洋遺烈 久而彌新 用而不竭 文809.3譯4085
文選卷三十 文810.1譯4089
碑文 下 文810.1譯4089
頭陀寺碑文 王簡栖 文810.1譯4089
蓋聞 朝夕之池者 無以測其淺深 仰蒼蒼之色者 不足知其遠近 文810.2譯4090
況視聽之外 若存若亡 心行之表 不生不滅者哉 是以掩室摩竭 文810.2譯4090
用啓息言之津 杜口毗邪 以通得意之路 然語 倫者 必求宗於九疇 文810.3譯4090
談陰陽者 亦硏幾於六位 是故三才▒辨 識妙物之功 萬象已陳 文810.3譯4090
悟太極之致 言之不可以已 其在 乎 然爻繫所筌 窮於此域 文810.3譯4090
則稱謂所絶 形乎彼岸矣者 彼岸者 引之於有 則高謝四流 文810.4譯4090
推之於無 則俯弘六度 名言不得其性相 隨迎不見其終始 文810.4譯4090
不可以學地知 不可以意生及 其涅槃之蘊也 夫幽谷無私 有至斯響 文811.1譯4092
洪鍾虛受 無來不應 況法身圓對 規矩冥立 一音稱物 文811.2譯4093
宮商潛連 是以如來 利見迦維 託生王室 憑五衍之軾 拯▒逝川 文811.2譯4093
開八正之門 大庇交喪 於是玄關幽鍵 感而遂通 遙源濬波 文811.3譯4093
酌而不竭 行不捨之檀 而施洽▒有 唱無緣之慈 而澤周萬物 文811.3譯4093
演勿照之明 而鑒窮沙界 導亡機之權 而功濟塵劫 時義遠矣 文811.4譯4093
能事畢矣 然後拂衣雙樹 脫 金沙 惟 惟惚 不 不昧 莫繫於去來 文812.1譯4093
▒歸於無物 因斯而談 則棲遑大千 無▒之寂不撓 焚燎堅林 文812.1譯4093
不盡之靈無歇 大矣哉 正法▒沒 象敎陵夷 穿鑿異端者 文812.2譯4096
以違方▒得一 順非辯▒者 比微言於目論 於是馬鳴幽讚 文812.2譯4096
龍樹虛求 ▒振頹綱 俱維絶紐 蔭法雲於▒際 則火宅晨 曜慧日於康衢 文812.3譯4096
則重昏夜曉 故能使三十七品 有樽俎之師 九十六種 文812.3譯4096
無藩籬之固 ▒而方廣東被 敎肄南移 周魯二莊 親昭夜景之鑒 文812.4譯4096
漢晉兩明 ▒勒丹靑之飾 然後遺文間出 列刹相望 澄什結轍於山西 文812.4譯4096
林遠肩隨乎江左矣 頭陀寺者 沙門釋慧宗之所立也 文813.1譯4099
南則大川造汗 雲霞之所沃蕩 北則層▒削成 日月之所▒薄 西眺城邑 文813.2譯4099
百雉紆餘 東望平皐 千里超忽 信楚都之勝地也 宗法師行▒珪璧 文813.2譯4099
擁錫來游 以▒宅生者緣 業空則緣廢 存軀者惑 文813.2譯4099
理勝則惑亡 遂欲捨百齡於中身 殉肌膚於猛 班荊蔭松者久之 文813.3譯4099
宋大明五年 始立方丈 茅茨以庇經象 後軍長史江夏▒史會稽孔府君諱 文813.4譯4099
▒之 草開林 置經行之室 安西將軍 州刺史江安伯濟陽蔡使君 文813.4譯4099
諱興宗 ▒▒崇基表 立禪誦之堂焉 以法師景行大迦葉 文813.4譯4099
故以頭陀▒稱首 後有僧勤法師 貞節苦心 求仁養志 文813.4譯4099
纂修堂宇 未就而沒 高軌難追 藏舟易遠 僧徒 其無人 椽毁而莫構 文814.1譯4100
可▒長太息矣 惟齊繼五帝洪名 紐三王結業 祖武宗文之德 文814.1譯4103
昭升 配 格天光表之功 弘啓興▒ 是以惟新舊物 康濟多難 文814.1譯4103
步中雅頌 驟合韶護 炎區九譯 沙場一候 在於建武焉 文814.2譯4103
乃詔西中郎將 州刺史江夏王 觀政藩維 樹祿江漢 擇方城之令典 文814.2譯4103
酌龜蒙之故實 政肅刑淸 於是乎在 寧遠將軍長史江夏▒史行事彭城劉府君諱 文814.3譯4103
智刃所遊 日新月故 道勝之韻 虛往實歸 文814.3譯4103
以此寺業於已安 功墜於幾立 慨深覆 悲同棄井 因百姓之有餘 文814.3譯4103
間天下之無事 徒揆日 各有司存 於是民以悅來 文814.4譯4103
工以心競 ▒丘被陵 因高就遠 層軒延 上出雲霓 飛閣 文814.4譯4103
下臨無地 夕露▒珠網 朝霞▒丹 九衢之草千計 四照之花萬品 文814.4譯4103
崖谷共淸 風泉相渙 金姿寶相 永藉閑安 息心了義 終焉游集 文815.1譯4103
法師釋曇珍 業行淳脩 理懷淵遠 今屈知寺任 永奉神居 文815.1譯4106
夫民勞事功 ▒鏤文於鍾鼎 言時稱代 亦樹碑於宗廟 世彌積而功宣 文815.1譯4106
身逾遠而名紹 敢寓言於彫篆 庶 ▒乎衆妙 其辭曰 文815.2譯4106
質判玄黃 氣分淸濁 涉器千名 含靈萬族 淳源上派 風下 文815.2譯4107
愛流成海 情塵▒岳 皇矣能仁 撫期命世 乃 中土 聿來迦衛 文815.3譯4108
奄有大千 遂荒三界 殷鑒四門 幽求六歲 亦▒成德 妙盡無▒ 文815.3譯4108
帝獻方石 天開 池 祥河輟水 寶樹低枝 通莊九折 安步三危 文815.4譯4108
川靜波澄 龍翔雲起 耆山廣運 給園多士 金粟來儀 文殊戾止 文816.1譯4108
應乾動寂 順民終始 法本不然 今則無滅 象正雖 希夷未缺 文816.1譯4108
於昭有齊 式揚洪烈 釋網▒維 玄津重▒ 惟此名區 禪慧收託 文816.2譯4110
倚據崇嚴 臨 通壑 溝池湘漢 堆阜▒ 亭皐 幽幽林薄 文816.2譯4111
媚 邦后 法流是把 氣茂三明 情超六入 眷言靈宇 載懷興葺 文816.2譯4111
丹刻 飛 輪奐離立 象設▒闢 容已安 桂深冬 松▒夏寒 文816.3譯4111
神足游息 靈心往還 勝幡西振 貞石南刊 文816.3譯4111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 ▒休文 文816.3譯4113
公諱緬 字景業 南蘭陵人也 稷契 身佐唐虞 有大功於天地 文816.3譯4113
商武姬文 所以膺圖受 蕭曹扶翼漢祖 滅秦項以寧亂 魏氏時乘於前 文816.4譯4113
皇齊握符於後 靈源與積石爭流 神基與極天比峻 祖宣皇帝 文816.4譯4113
雄材盛烈 名蓋當時 考景皇帝 含道居貞 卷懷前代 公含▒象之秀德 文816.4譯4114
體河岳之上靈 氣蘊風雲 身負日月 立行可模 文817.1譯4114
置言成範 英華外發 淸明▒昭 天經地義之德 因心必盡 簡久遠大之方 文817.1譯4114
率由斯至 其源者 遊泳而莫測 懷其道者 日用而不知 文817.1譯4114
昭昭若三▒之麗于天 滔滔猶四瀆之紀于地 六幽允洽 一 文817.2譯4114
德無爽 萬物仰之而彌高 千里不言而斯應 若夫彈冠出仕之日 文817.2譯4114
登庸▒事之年 軍麾命服之序 監督方部之數 斯固國史之所詳 文817.2譯4114
今可得而略也 水德方衰 天命未改 太祖龍躍 俟時 作鎭淮泗 文817.2譯4117
如仁夕 之志 中夜九▒ 龕世拯亂之情 獨用懷抱 深圖密慮 文817.3譯4117
衆莫能窺 公陪奉朝夕 從容左右 蓋同王子洛濱之歲 實惟 彊▒侍之年 文817.3譯4117
起予聖懷 發言中旨 始以文學游梁 俄而入掌綸誥 文817.3譯4117
蘭桂有芬 淸暉自遠 帝出于震 日衣靑光 方軌茅社 倭侯安陸 文817.4譯4117
受瑞析珪 遂荒雲野 式掌儲命 帝難其人 公以宗室羽儀 允膺嘉選 文817.4譯4117
協隆三善 仰敷四德 博望之苑載暉 龍樓之門以峻 獻替 文818.1譯4117
實掌喉脣 奉待漏之書 銜如絲之旨 前暉後光 非止 授 文818.1譯4117
公以密戚上賢 俄而奉職 出納惟允 劍璽增華 伊昔帝唐 九官咸事 文818.2譯4120
熊豹臨 納言是司 自此 今 其任無爽 爰自近侍 式贊權▒ 文818.2譯4120
而皇情眷眷 慮深求 姑蘇奧壤 任切關河 都會殷負 文818.2譯4120
提封百萬 全趙之 服叢臺 方此▒劣 臨淄之揮汗成雨 曾何足稱 文818.3譯4120
乃鴻騫舊吳 作守東楚 弘義讓以 君子 振平惠以字小人 文818.3譯4120
撫同上德 綏用中典 疑獄得情而弗喜 宿訟兩讓而同歸 雖春申之大啓封疆 文818.4譯4120
鄧攸之緝熙氓庶不能尙也 夏首藩要 任重推 衿帶中流 文818.4譯4123
地殷江漢 南接▒巫 風雲之路千里 西通 鄧 水陸之塗三七 文818.4譯4123
是惟形勝 外莫先 建麾作牧 明德攸在 乃暴以秋陽 文819.1譯4123
威以夏日 澤無不漸 蟻之穴靡遺 明無不察 容光之微必照 文819.1譯4123
由近而被遠 自己而及物 惠與八風俱翔 德與五材▒運 遠無不懷 文819.1譯4123
邇無不肅 邑居不聞夜吠之犬 牧人不▒晨飮之羊 譽表六條 文819.2譯4123
功最萬里 還居近侍 兼饗戎秩 候府寄隆 儲端任顯 東西兩晉 文819.2譯4125
選特難 羊琇願言而匪獲 謝琰功高而後至 升降二宮 與績斯俟 文819.3譯4125
禁旅尊嚴 主器彌固 禹穴神皐 地 分陝 江左以來 常遞斯任 文819.3譯4126
東渚鉅海 南望秦稽 淵藪胥萃 蒲攸在 貨殖之民 千金比屋 文819.4譯4126
▒之▒ 雲屋萬家 刑政繁舛 舊難詳一 南山▒盜 文819.4譯4126
未足云多 渤海亂繩 方斯易理 公下車敷化 風動神行 誠恕能孚 文819.4譯4126
鉤距靡用 不待 之權 而▒渠必 無假里端之藉 而▒子咸誅 文820.1譯4126
被以哀矜 孚以信順 南陽葦杖 未足比其仁 潁川時雨 文820.1譯4126
無以 其澤 公攬 升車 牧州典郡 感達民祗 非待期月 老安少懷 文820.2譯4126
塗歌里詠 莫不歡若親戚 芬若椒蘭 麾 每反 行悲道泣 文820.2譯4126
攀車臥轍之戀 爭塗忘遠 去思一借之情 愈久彌結 方城漢池 文820.2譯4129
南顧莫重千里 北指 潼 平塗不過七百 西接嶢武 關路曾不盈千 文820.3譯4129
蠻 夷 重山萬里 小則 民略▒ 大則攻城剽邑 晉宋 今 文820.3譯4129
有切民患 烽鼓相望 歲時不息 椎埋穿掘之黨 阡陌成▒ 文820.4譯4129
ъ法侮吏之人 曾莫禁禦 累藩咸受其弊 歷政所不能裁 加以戎 窺 伺我邊隙 文820.4譯4129
北風未起 馬首▒以南向 塞草未衰 嚴城於焉早閉 文820.4譯4129
永明八載 疆場大駭 天子乃心北眷 聽朝不怡 揚 漢南 文820.4譯4130
非公莫可 於是驅馬原 卷甲 征 威令首塗 仁風載路 軌 淸晏 文821.1譯4130
車徒不擾 牛酒日至 壺漿塞陌 失義犬羊 其來久矣 徵賦嚴切 文821.1譯4130
唯利是求 首鼠疆界 災▒彌廣 公扇以廉風 孚以誠德 文821.1譯4130
盡任棠置水之情 弘郭伋待期之信 金如粟而弗▒ 馬如羊而靡入 文821.2譯4130
雛雉必懷 豚魚不爽 由是傾巢擧落 望德如歸 椎 首 日拜門闕 文821.3譯4130
卉服滿塗 夷歌成韻 禮義▒敷 威刑具擧 彊民 俗 反志遷情 文821.3譯4131
風塵不起 囹圄寂寞 富商野次 宿秉停 蝗弗起 文821.3譯4131
豺虎遠跡 北狄懼威 關塞謐靜 偵諜不敢東窺 駝馬不敢南牧 文821.4譯4131
方欲振策燕趙 席卷秦代 陪龍駕於伊洛 侍紫蓋於咸陽 而 疾彌留 文821.4譯4133
▒焉大漸 耕夫釋 桑婦下機 ▒請門衢 ▒走▒望 維永明九年 文821.4譯4133
夏五月三十日辛酉薨 春秋三十七 城府颯然 庶僚如 文822.1譯4133
男女老幼 大臨街衢 接響傳聲 不踰時而達于四境 夷▒戎洛 文822.1譯4133
幽遠必至 望城 膺 震動 邑 ▒求入奉靈 藩司抑而弗許 文822.1譯4133
雖鄧訓致劈面之哀 羊公深罷市之慕 對而▒言 遠有▒德 文822.1譯4133
神駕東還 號送踰境 奉觴奠以望靈 仰蒼天而自訴 震響成雷 文822.1譯4133
盈塗▒水 公臨危審正 載貽話言 楚囊之請 雖幾而彌固 衛魚之心 文822.2譯4135
身亡而意結 二宮軫慟 遐邇同哀 追贈侍中領衛將軍 給鼓吹一部 文822.2譯4135
諡曰昭侯 時皇上納麓在▒ 登庸低始 允副朝端 兼掌屯衛 文822.2譯4135
聞凶哀震 感絶移時 因 ▒ ▒留氣序 世祖日夜憂懷 文822.3譯4135
備盡寬譬 勉膳禁哭 中使相望 上雖外順皇旨 ▒殷私痛 文822.3譯4135
獨居不御酒肉 坐臥泣涕霑衣 若此移年 ▒瘠改貌 天倫之愛 文822.3譯4135
振古莫 及俯膺天眷 入纂絶業 分命懿親 ▒牧▒建 對繁弱以流涕 文822.3譯4135
望曲阜而含悲 改贈司徒 因諡▒郡王 禮也 惟公少而英明 文822.4譯4138
長而弘潤 風標秀擧 淸暉映世 學▒書部 特善玄言 之麗 文822.4譯4138
篆 之則 窮六義於懷抱 究八體於毫端 思之微 秋儲無以競巧 文822.4譯4138
取 之妙 流 未足稱奇 至公以奉上 鳴謙以接下 文823.1譯4138
撫僚庶盡盛德之容 交士林忘公侯之貴 虛懷博納 幽關洞開 宴語談笑 文823.1譯4138
情瀾不竭 譽滿天下 德冠生民 蓋百代之儀表 千年之領袖 文823.1譯4138
曾不 留 梁 奄及 豈唯僑終蹇謝 興謠輟相而已哉 凡我僚舊 文823.2譯4138
均哀共戚 怨天德之無厚 痛棠陰之不留 思所以克播遺塵 文823.2譯4138
之穹壤 乃刊石圖徽 寄情銘頌 其辭曰 文823.2譯4138
天命玄鳥 降而生商 是開金運 祚始玉筐 三仁去國 五曜入房 文823.3譯4140
亦白其馬 侯服周王 本枝派別 因菜命氏 涉徐而東 義均梁徙 文823.3譯4140
自 以降 懷靑 紫 崇基巖巖 長瀾 惟聖造物 龍飛天步 文823.3譯4140
載鼎載革 有除有布 高皇赫矣 仰膺乾顧 景皇蒸哉 實啓洪祚 文823.4譯4140
喬嶽峻峙 命世興賢 應期誕德 絶後光前 幾以成務 覺在民先 文823.4譯4140
位非大寶 爵乃上天 爰始濯纓 淸猷濬發 升降文陛 魏闕 文824.1譯4142
惠露霑吳 仁風扇越 涉夏踰漢 政成期月 用簡必從 日新▒盛 文824.1譯4142
在上哀矜 臨下莊敬 草木不夭 昆蟲得性 我有芳蘭 民胥攸詠 文824.1譯4142
▒夷蠢蠢 巖別 分 傾山盡落 其從如雲 妻荷子 負戴成▒ 文824.1譯4142
▒首請吏 曾何足云 昔聞天道 仁罔不遂 彼蒼如何 興山止 文824.2譯4142
四牡方馳 六龍頓 斯民曷仰 邦國殄 齊隕晏平 行哭致禮 文824.2譯4143
趙 昌國 列邦揮涕 況我君斯 皇之介弟 姻感徒庶 慟興雲陛 文824.2譯4143
階毁留 川汎歸軸 競羞野奠 爭攀去 遵渚號追 臨渡望哭 文824.3譯4143
無絶終古 惟蘭與菊 塗由帝渚 朱軒靡駕 東首塋園 卽宮長夜 文824.3譯4143
逝川無待 黃金難化 鍾石徒刊 芳猷永謝 文824.3譯4143
墓誌 文824.4譯4146
劉先生夫人墓誌 任彦升 文824.4譯4146
▒稱萊婦 亦曰鴻妻 ▒有令德 一與之齊 實佐君子 簪蒿杖藜 文824.4譯4146
欣欣負戴 在冀之畦 居室有行 ▒聞義讓 稟訓丹陽 弘風丞相 文825.1譯4147
籍甚二甚 風流遠尙 肇允才淑 德斯諒 蕪沒鄭鄕 寂寥楊 文825.1譯4147
▒差孔樹 毫末成拱 暫啓荒 長 幽 夫貴妻尊 匪爵而重 文825.2譯4147
行▒ 文825.3譯4149
齊竟陵文宣王行▒ 任彦升 文825.4譯4149
祖太祖高皇帝 文825.4譯4150
父世祖武皇帝 文825.4譯4150
南徐州南蘭陵郡縣都鄕中都里蕭公 年三十五行▒ 文825.4譯4150
公道亞生知 照 幾庶 孝始人倫 忠▒令德 公實體之 非毁譽所至 文825.4譯4150
天才博贍 學綜該明 至若曲臺之禮 九師之易 樂分龍趙 文825.4譯4150
詩析齊韓 陳農所究 河間所輯 有一於此 罔不兼綜者歟 昔沛獻訪對於雲臺 文826.1譯4150
東平齊聲於楊史 淮南取貴於食時 陳思見稱於七步 文826.1譯4150
方斯蔑如也 初▒攸之跋扈上流 稱亂陝服 宋鎭西晉熙王南中郎邵陵王 文826.2譯4153
▒鎭盆口 世祖毗贊兩藩 而任摠西伐 公時從在軍 文826.2譯4153
鎭西府版寧朔將軍 軍主南中郎版補行▒軍 署法曹 于時景燭雲火 文826.3譯4153
風馳羽檄 謀出股肱 任切書記 遷左軍邵陵王主簿記室▒軍 文826.3譯4153
▒允焚林之求 實兼儀形之寄 刀筆不足宣功 風體所以弘益 除邵陵王友 文826.3譯4153
又▒安南邵陵王長史 東夏形勝 關河重複 選衆而擧 文826.4譯4153
敦說斯在 除使持節都督 會稽東陽臨海永嘉新安五 ▒軍事 輔國將軍會稽太守 文826.4譯4153
太祖受命 廣樹藩屛 公以高昭武穆 惟戚惟賢 文826.4譯4155
封聞喜縣開國公 食邑千戶 又以奏課連最 進號冠軍將軍 越人之巫 文826.4譯4156
▒正風而化俗 篁竹之酋 感義讓而失險 邪 忘其西 文827.1譯4156
龍丘狹其東皐 會武穆皇后崩 公星言奔波 泣血千里 水漿不入於口者 文827.1譯4156
至自禹穴 逮衣裳外除 心哀▒ 禮屈於厭降 事迫於權奪 文827.2譯4156
而茹 肌膚 ▒痛創距 故知鍾鼓非樂云之本 非隆殺之要 文827.2譯4156
改授征虜將軍丹陽尹 良家入徙 肌▒屬 政非一軌 俗備五方 文827.3譯4156
公▒樹寬明 外施簡惠 神皐載穆 下以淸 武皇帝嗣位 文827.3譯4159
進封竟陵郡王 食邑如干戶 ▒授使持節都督 南徐 二州▒軍事 文827.3譯4159
鎭北將軍 南徐州刺史 遷使持節侍中都督 南 徐北 靑冀五州▒軍事 文827.4譯4159
征北將軍 南 州刺史 徐接壤 素漸河潤 未及下軍 文827.4譯4159
仁聲先洽 玉關靖柝 北門寢 朝旨以董司岳牧 敷興邦敎 文827.4譯4159
方任雖重 比此▒輕 徵護軍將軍兼司徒 侍中如故 又授車騎將軍兼司徒 文827.4譯4159
侍中如故 卽授司徒 侍中又如故 上穆三能 下敷五典 文828.1譯4159
闢玄 以彈化 寢鳴鍾以體國 翼亮孝治 緝熙中敎 奪金恥訟 文828.1譯4159
蹊田自 不彫其朴 用晦其明 聲化之有倫 公是賴 文828.1譯4159
庠序肇興 儀形國胄 師氏之選 允歸人範 以本官領國子祭酒 文828.2譯4159
固辭不拜 八座初啓 以公補尙書令 式是敷奏 百揆時序 夫國家之道 文828.2譯4160
互▒公私 君親之義 遞▒隱犯 公二極一致 愛敬同歸 文828.2譯4160
亮誠盡規 謀猷弘遠矣 又授使持節都督 揚州▒軍事 揚州刺史 文828.3譯4160
本官悉如故 舊惟淮海 今則神牧 編戶殷阜 萌俗滋繁 不言之化 文828.3譯4160
若門到戶說矣 頃之解尙書令 改授中書監 餘悉如故 獻納樞機 文828.3譯4160
絲綸允緝 武皇晏駕 寄深負圖 公仰惟國典 遵遺託 文828.3譯4164
俯 天倫 踊絶于地 居處之節 ▒如居武穆之憂 聖主嗣興 地居旦奭 文828.4譯4165
有詔策 授太傅領司徒 餘悉如故 坐而論道 動以觀德 文828.4譯4165
地尊禮絶 親賢莫貳 又詔加公 入朝不趨 讚拜不名 劍履上殿 文828.4譯4165
蕭傅之賢 曹馬之親 兼之者公也 ▒以申威重道 增崇德統 進督南徐州▒軍事 文828.4譯4165
餘悉如故 ▒表疏累上 身沒讓存 天不 遺 文829.1譯4167
梁岳頹峻 某年某月日薨 春秋三十有五 詔給溫明 器 斂以袞章 文829.1譯4167
備九命之禮 遣大鴻 監護喪事 朝夕奠祭 太官供給 禮也 文829.1譯4167
故以慟極津門 感充長樂 豈徒 人不相 傾▒罷肆而已哉 文829.1譯4167
乃下詔曰 褒崇庸德 前王之令典 追遠尊戚 ▒情之所隆 故使持節都督揚州▒軍事中書監太傅領司徒 文829.2譯4167
揚州刺史竟陵王 新除進督南徐州 文829.2譯4167
體睿履正 神監淵邈 道冠民宗 具瞻惟允 肇自弱齡 文829.2譯4167
孝友光備 爰及贊契 協升景業 燮和▒曜 五敎克宣 敷奏朝端 文829.2譯4167
百揆惟穆 寄重先顧 任均負圖 諒以齊徽二南 同規往哲 方憑保祐 文829.2譯4167
永翼雍熙 天不 遺 奄見薨落 哀慕抽割 震動于厥心 文829.3譯4167
今先遠戒期 龜謀襲吉 茂崇嘉制 式弘風猷 可追崇假黃鉞 侍中都督中外▒軍事太宰領 文829.3譯4167
大將軍揚州牧綠 綬 具九錫服命之禮 文829.3譯4167
使持節中書監王如故 給九旒 輅 黃屋左纛 車 前後部羽 鼓吹挽歌二部虎▒班劍百人 文829.3譯4167
葬禮一依晉安平獻王孚故事 公道識虛遠 文829.4譯4167
表▒融通 淵然萬頃 直上千 僕妾不▒其喜 近侍莫見其傾弛 文829.4譯4172
他人之善 若己有之 民之不臧 公實貽恥 誘接恂恂 文829.4譯4172
降以顔色 方於事上 好下規己 而廉於殖財 施人不倦 帝子儲季 文829.4譯4172
令行禁止 國綱天憲 ▒掌握 未嘗鞠人於輕刑 錮人於重議 文830.1譯4172
人有不及 ▒恕▒己 非意相干 每▒理屈 任天下之重 文830.1譯4172
體生民之俊 華袞與縕▒同歸 山藻與蓬茨俱逸 良田廣宅 符仲長之言 文830.1譯4172
邙山洛水 協應 之志 丘園東國 銖軒冕 乃依林構宇 文830.2譯4172
傍巖拓架 淸ぽ與壺人爭旦 與素瀨交輝 置之虛室 人野何辨 文830.2譯4172
高人何點 於鍾阿 徵士劉▒獻書於▒岳 贈以古人之服 文830.2譯4172
弘以度外之禮 屈以好士之風 申其趨王之意 乃知大春屈己五王 文830.3譯4172
君大降節憲后 致之有由也 其卉木之奇 泉石之美 公所製山居四時序 文830.3譯4176
言之已詳 文皇帝養德東朝 同符作者 爰造九言 文830.4譯4176
實該百行 遵衿 於未萌 申▒戒於 日 非直旦暮千載 故乃萬世一時也 文830.4譯4176
命公注解 衛將軍王儉綴而序之 山宇初構 超然獨往 文831.1譯4176
顧而言曰 死者可歸 誰與入室 尙想前良 若神對 乃命 工 文831.1譯4176
圖之軒 ▒而緬屬賢英 傍思才淑 匹婦之操 亦有取焉 文831.1譯4176
有客游梁朝者 從容而進曰 未見好德 愚竊惑焉 卽命刊削 文831.1譯4176
投杖不暇 公以▒出言自口 驥 不追 聽受一謬 差以千里 所造箴銘 文831.1譯4177
積成卷軸 門階戶席 寓物垂訓 先是震于外寢 匠者以▒不祥 文831.2譯4177
將加治葺 公曰 此天譴也 無所改脩 以記吾過 且令戒懼不怠 文831.2譯4177
從諫如順流 虛己若不足 至於言窮藥石 若味滋旨 文831.2譯4177
信必由中 貌無外悅 貴而好禮 怡寄典墳 雖牽以物役 孜孜無怠 文831.3譯4177
乃撰四部要略淨住子 ▒勒成一家 懸▒日月 弘洙泗之風 文831.3譯4177
闡迦維之化 大漸彌留 話言盈耳 黜殯之請 至誠懇惻 豈古人所謂立言於世 文831.4譯4177
沒而不朽者歟 易名之典 請遵前烈 謹▒ 文831.4譯4177
弔文 文831.4譯4182
弔屈原文 ▒序 賈誼 文831.4譯4182
誼▒長沙王太傅 ▒以謫去 意不自得 及渡湘水 ▒賦以弔屈原 文831.4譯4183
屈原楚賢臣也 被讒放逐 作離騷賦 其終篇曰 已矣哉 國無人兮 文831.4譯4183
莫我知也 遂自投 羅而死 誼追傷之 因以自喩 其辭曰 文831.4譯4183
恭承嘉惠兮 俟罪長沙 側聞屈原兮 自▒ 羅 造託湘流兮 敬弔先生 文832.1譯4183
遭世罔極兮 乃隕厥身 嗚呼哀哉 逢時不祥 鸞鳳伏竄兮 文832.1譯4184
梟 翔 ▒尊顯兮 讒諛得志 賢聖逆曳兮 方正倒植 文832.1譯4184
世謂隨夷▒ 兮 謂 ▒廉 莫邪▒鈍兮 刀▒ 嗟默默 文832.2譯4184
生之無故兮 斡棄周鼎 寶康瓠兮 騰駕罷牛 蹇驢兮 驥垂兩耳 文832.2譯4184
服鹽車兮 章甫薦履 漸不可久兮 嗟苦先生獨離此咎兮 訊曰 文832.2譯4184
已矣 國其莫我知兮 獨壹鬱其誰語 鳳漂漂其高逝兮 固自引而遠去 文832.2譯4186
襲九淵之神龍兮 沕深潛以自珍 獺以隱處兮 夫豈從蝦與蛭 文832.3譯4186
所貴聖人之神德兮 遠濁世而自藏 使騏驥可得係而羈兮 文832.3譯4186
豈云異夫犬羊 般紛紛其離此尤兮 亦夫子之故也 歷九州而相其君兮 文832.3譯4186
何必懷此都也 鳳皇翔于千 兮 覽德輝而下之 文832.4譯4186
見細德之險徵兮 遙增擊而去之 彼尋常之 瀆兮 豈能容夫呑舟之巨魚 文832.4譯4186
橫江湖之▒鯨兮 固將制於 蟻 文832.4譯4186
弔魏武帝文 ▒序 陸士▒ 文832.4譯4188
元康八年 機始以臺郎 出補著作 游乎 閣 而見魏武帝遺令 文833.1譯4189
愾然歎息 傷懷者久之 客曰 夫始終者 萬物之大歸 死生者 文833.1譯4189
性命之區域 是以臨喪殯而後悲 ▒陳根而絶哭 今乃傷心百年之際 文833.1譯4189
興哀無情之地 意者無乃知哀之可有 而未識情之可無乎 機答之曰 文833.1譯4189
夫日蝕由乎交分 山崩起於朽壤 亦云數而已矣 然百姓怪焉者 文833.1譯4189
豈不以資高明之質 而不免卑濁之累 居常安之勢 而終 傾離之患故乎 文833.2譯4189
夫以▒天倒日之力 而不能振形骸之▒ 濟世夷難之智 文833.2譯4189
而受困魏闕之下 已而格乎上下者 藏於區區之木 光于四表者 文833.2譯4189
乎 爾之土 雄心 於弱情 壯圖終於哀志 長算屈於短日 文833.2譯4189
遠跡頓於促路 嗚呼 豈特 史之異闕景 黔黎之怪頹岸乎 文833.3譯4189
觀其所以顧命 嗣 貽謀四子 經國之略▒遠 隆家之訓亦弘 又云 文833.3譯4189
吾在軍中持法是也 至於小忿怒大過失 不當效也 善乎達人 言矣 文833.3譯4189
持姬女而指季豹 以示四子曰 以累汝 因泣下 傷哉 文833.3譯4189
以天下自任 今以愛子託人 同乎盡者無餘 而得乎亡者無存 文833.3譯4189
然而婉 房 之▒ 綢▒家人之務 則幾乎密與 又曰 吾 妓人 文833.4譯4189
皆著銅爵臺 於臺堂上 施八尺▒ 張 帳 朝 上脯 之屬 文833.4譯4189
月朝十五日 輒向帳作妓 汝等時時登銅雀臺 望吾西陵墓田 又云 文833.4譯4189
餘香可分 與▒夫人 ▒舍中無所▒ 學作履組賣也 吾歷官所得綬 文833.4譯4189
皆著藏中 吾餘衣 可別▒一藏 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 文833.4譯4190
▒而竟分焉 亡者可以勿求 存者可以勿違 求與違不其兩傷乎 文834.1譯4190
悲夫 愛有大而必失 ▒有甚而必得 智慧不能去其▒ 威力其能全其愛 文834.1譯4190
故前識所不用心 而聖人罕言焉 若乃繫情累於外物 留曲念於閨房 文834.1譯4190
亦賢俊之所宜廢乎 於是遂憤 而獻弔云爾 文834.1譯4190
接皇漢之末緖 値王塗之多違 佇重淵以育鱗 撫慶雲而遐飛 運神道以載德 文834.2譯4195
乘靈風而扇威 ▒雄而電擊 擧勍敵如遺 指八極以遠略 文834.2譯4195
必 焉而後綏 釐三才之闕典 啓天地之禁 擧脩網之絶紀 文834.2譯4195
紐大音之解徽 掃雲物以貞觀 要萬塗而求歸 丕大德以宏覆 文834.2譯4195
援日月而齊暉 濟元功於九有 固擧世之所推 彼人事之大造 文834.3譯4196
夫何往而不臻 將覆 於浚谷 ▒山乎九天 苟理窮而性盡 豈長算之所硏 文834.3譯4196
臨川之有悲 固梁木其必顚 當建安之三八 實大命之所艱 文834.3譯4196
雖光昭於 載 將稅駕於此年 惟降神之▒邈 千載而遠期 文834.4譯4196
信斯武之未喪 膺靈符而在 雖龍飛於文昌 非王心之所怡 文834.4譯4197
憤西夏以鞠旅 秦川而擧旗 踰鎬京而不豫 臨渭濱而有疑 文834.4譯4197
冀翼日之云 彌四旬而成災 詠歸塗以反 登 而 來 文834.4譯4197
次洛汭而大漸 指六軍曰 念哉 伊君王之赫奕 寔終古之所難 文835.1譯4199
威先天而蓋世 力 海而拔山 厄奚險而弗濟 敵何彊而不殘 每因禍以 福 文835.1譯4199
亦踐危而必安 在 而蒙昧 慮 閉而無端 委軀命以待難 文835.1譯4199
痛沒世而永言 撫四子以深念 循膚體而 歎 營魄之未離 文835.2譯4199
假餘息乎音翰 執姬女以嚬 指季豹而 而焉 氣衝襟以嗚▒ 文835.2譯4199
涕垂睫而 瀾 違率土以靜寐 彌天乎一棺 咨宏度之峻邈 文835.2譯4201
壯大業之允昌 思居終而恤始 命臨沒而肇揚 援貞吝以 悔 文835.2譯4201
雖在我而不臧 惜▒顧之纏▒ 恨末命之微詳 紆廣念於履組 文835.3譯4201
塵淸慮於餘香 結遺情之婉 何命促而意長 陳法服於 座 陪窈窕於玉房 文835.3譯4201
宣備物於虛器 發哀音於舊倡 矯 容以赴節 掩零淚而薦觴 文835.3譯4201
物無微而不存 體無惠而不亡 庶聖靈之響像 想幽神之▒光 文835.3譯4201
苟形聲之 沒 雖音景其必藏 徽淸絃而獨奏 進脯 而誰嘗 文835.4譯4201
悼 帳之冥漠 怨西陵之茫茫 登爵臺而▒悲 美目其何望 文835.4譯4201
▒ 古以遺累 信簡禮而薄葬 彼 於何有 貽塵謗於後王 文835.4譯4201
嗟大戀之所存 故雖哲而不忘 覽遺籍以慷慨 獻 文而悽傷 文835.4譯4201
祭文 文836.1譯4204
祭古 文 ▒序 謝惠連 文836.1譯4204
東府掘城北▒ 入丈餘 得古 上無封域 不用塼 以木▒槨 文836.1譯4204
中有二棺 正方兩頭無和 明器之屬 材瓦銅漆 有數十種 多異形不可盡識 文836.1譯4205
刻木▒人 長三尺可 有二十餘頭 初開見悉是人形 文836.1譯4205
以物 撥之 應手灰滅 棺上有五銖錢百餘枚 水中有甘蔗節及梅李核瓜瓣 文836.2譯4205
皆浮出 不甚爛壞 銘誌不存 世代不可得而知也 公命城者 文836.2譯4205
改埋於東岡 祭之以豚酒 ▒不知其名字遠近 故假▒之號 文836.2譯4205
曰冥漠君云爾 文836.2譯4205
元嘉七年 九月十四日 司徒御屬領直兵令史統作城錄事臨 令亭侯朱林 文836.2譯4206
具豚 之祭 敬薦冥漠君之靈 總徒族 版築是司 窮泉▒▒ 文836.2譯4206
聚壤成基 一槨▒啓 雙棺在 捨 悽愴 縱 漣 文836.2譯4206
芻靈已毁 塗車▒ 筵 腐 俎豆傾低 盤或梅李 或 醯 文836.3譯4206
蔗傳餘節 瓜表遺犀 追惟夫子 生自何代 曜質幾年 潛靈幾載 文836.3譯4206
▒壽▒夭 寧顯寧晦 銘誌 滅 姓字不傳 今誰子後 誰子先 文836.3譯4206
功名美▒ 如何蔑然 百堵皆作 十 斯齊 墉不可轉 ▒不可▒ 文836.3譯4206
黃腸▒毁 ▒房已頹 循題興念 撫俑增哀 射聲垂仁 廣漢流渥 文836.3譯4206
祠骸府阿 掩 城曲 仰羨古風 ▒君改卜 輪移北隍 東麓 文836.4譯4207
壙卽新營 棺仍舊木 合葬非古 周公所存 敬遵昔義 還 雙魂 文836.4譯4207
酒以兩壺 牲以特豚 幽靈 ▒ 歆我 樽 嗚呼哀哉 文836.4譯4207
祭屈原文 顔延年 文837.1譯4210
維有宋五年月日 湘州刺史吳郡張邵 恭承帝命 建 舊楚 訪懷沙之淵 文837.1譯4210
得捐 之浦 節羅潭 艤舟 渚 乃遣戶曹 某 敬祭故楚三閭大夫屈君之靈 文837.1譯4210
蘭薰而 玉縝則折 物忌堅芳 人諱明▒ 文837.1譯4210
曰若先生 逢▒之 溫風怠時 飛霜急節 紛 昭懷不端 文837.2譯4211
謀折儀尙 貞蔑椒蘭 身絶 闕 跡▒湘干 比物 蓀 連類龍鸞 文837.2譯4211
聲溢金石 志華日月 如彼樹芬 實穎實發 望 心 文837.3譯4211
瞻羅思越 藉用可塵 昭忠難闕 文837.3譯4211
祭顔光祿文 王僧達 文837.3譯4214
維宋孝建三年 九月癸丑朔 十九日辛未 王君以山羞野酌 敬祭顔君之靈 文837.3譯4214
嗚呼哀哉 夫德以道樹 禮以仁淸 惟君之懿 早歲飛聲 文837.4譯4215
義窮幾彖 文蔽班楊 性 剛▒ 志度淵英 登朝光國 實宋之華 文837.4譯4215
才通漢魏 譽浹龜沙 服爵帝典 棲志雲阿 淸交素友 比景共波 文837.4譯4215
氣高叔夜 嚴方仲擧 逸 獨翔 孤風絶侶 流連酒德 文837.4譯4215
嘯歌琴緖 游顧移年 契闊宴處 風首時 爰談爰賦 秋露未凝 文838.1譯4215
歸神太素 明發晨駕 瞻廬望路 心悽目泫 情條雲互 陰掩軒 文838.1譯4215
娥月寢耀 微燈動光 牘誰▒ 衾▒長塵 絲竹罷調 ▒悲蘭宇 文838.1譯4215
屑涕松嶠 古來共盡 牛山有淚 非獨昊天 殲我明懿 以此忍哀 文838.1譯4215
敬陳奠饋 申酌長懷 顧望 嗚呼哀哉 文838.2譯4215
文選跋文 尤 文839.1譯?
貴池在蕭梁時 寔▒昭明太子封邑 血食千載 威靈赫然 水旱疾疫 文839.1譯?
無禱不應 廟有文選閣 宏麗壯偉 而獨無是書之板 蓋缺典也 文839.1譯?
往歲邦人嘗欲募衆力▒之 不成 今是書流傳於世 皆是五臣注本 文839.1譯?
五臣特訓釋旨意 多不原用事所出 獨李善淹貫該洽 號▒精詳 文839.1譯?
雖四明 上 各嘗刊勒 往往裁節語句可恨 因以俸餘 文839.1譯?
이야기 모음/고전
댓글